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对辽宁省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全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11.12万人,饮水水质不安全人口305.07万人。饮水水质主要包括氟超标、砷超标、苦咸水、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细菌超标的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地下水及铁锰超标等其他水质问题。分析了全省水质不安全现状、水质评价、水质污染因素,提出了农村饮水水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辽宁省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全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11.12万人,饮水水质不安全人口305.07万人.饮水水质主要包括氟超标、砷超标、苦成水、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细菌超标的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地下水及铁锰超标等其他水质问题.分析了全省水质不安全现状、水质评价、水质污染因素,提出了农村饮水水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黑龙江省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针对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总体分布特征、不同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同饮水安全问题(高氟、高铁锰、污染水、水量缺乏等)的成因及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村镇供水确保饮水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西村镇供水发展中存在水质状况差、供水保证率低的问题,分析了导致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源水未经处理、水源污染以及水资源贫乏。提出了新时期广西农村饮水工作目标重点和解决饮水安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饮水安全系统崩溃的脆性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饮水安全系统与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密切相关,是典型的复杂系统,系统中某子系统(要素)不符合饮水安全要求,从而导致整个复杂系统的崩溃。根据系统脆性理论,分析农村饮水安全系统的脆性,辨析出饮水系统崩溃的脆性源。以河北省为例,建立农村饮水系统脆性层次结构,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主要因素的权重,得到河北省饮水安全系统崩溃的脆性源为氟超标、水量不足、苦咸水超标和地下水污染。研究表明从系统脆性角度评析区域农村饮水安全是可行的,研究成果为保障农村饮水系统安全提供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角度,采用Moran's I指数验证了浙江省各地市之间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具有空间相关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Panel Data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浙江农村饮水安全的成因。计量结果显示,人均纯收入、饮水工程投资和因水质污染造成的未达标人口比例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水平,且因水质污染造成的未达标人口比例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延安市饮水不安全问题的类型及其分布,将全市划分为6种不同类型的规划分区,包括污染区、苦咸水区、氟超标区、水量不足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区和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区,继而因地制宜为不同规划区选择了不同的工程类型,分两个阶段解决延安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最后,提出了延安市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实现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现状及相关保护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保障饮水安全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核心。通过调查对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类型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各类水源的特点;在论述农村饮用水源与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剖析了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的主要成因;提出了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排放量日趋增多,河流湖泊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人们的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危害.为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应大力推进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但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以常德市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为背景,探讨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丘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商丘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商丘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分析,对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饮用水不符合标准,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砷化物等超标。不安全的原因主要有:企业排放的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水灌溉、畜牧养殖、居民生活污水和农村的面源等污染。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是:首先要提高对解决饮水安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二是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三是对直接造成饮用水源污染的工矿企业、城镇生活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减少污染源。四是兴建和改造农村供水工程设施,在条件适宜地区提倡发展集中供水,在缺乏优质饮用水源的地方,打深水井。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效果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湖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及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从工程效果、工程完成情况、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情况以及生态环境负效应5个方面构建3层13个指标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效果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TOPSIS法、突变评价法,对湖南省各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效果进行综合后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效果良好,但应加大农村饮水安全薄弱环节的建设力度,强化农村水源地保护与村镇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云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饮用水安全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广东省东江流域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为研究对象,构建农村饮用水安全诊断指标体系,建立基于云理论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单指标评分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因子赋权,对农村饮用水安全作出系统全面的综合诊断。诊断结果表明,东江流域农村大部分县级行政区存在饮用水不安全问题,综合各县级行政区诊断结果,整个东江流域农村饮用水基本安全。  相似文献   

13.
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关系到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农村群众的生命健康、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广东省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政策保障体系拟从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出发,针对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的差异、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监测、应急政策、饮用水水源地的资源替代以及建立并完善供水工程管理机制、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政策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农村黑臭水体的存在一直阻碍着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省农村84个水体进行信息采集,参考了黑臭程度,水体面积,水体污染类型等指标。结果显示所调研水体内轻度黑臭53.57%、中度黑臭27.38%,重度黑臭19.05%,整体呈现轻至中度黑臭;分析5种污染类型地区占比和特点,发现了工业废水污染相较于其他4种污染类型与人口密度呈更高的正相关关系;水体面积与污染程度呈一定负相关关系。通过了解河南农村污染水体基础信息,推动河南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5.
江汉平原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饮水问题一直是关系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在农村饮水困难得到解决的同时,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又凸现出来。江汉平原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其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但该区域农村饮水的安全问题也让人触目惊心。研究该区域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也是实现江汉平原可持续发展、巩固商品粮基地地位的现实需要。从水资源管理的角度在分析了江汉平原农村饮水问题的现状、原因之后,提出构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农村饮水工程基本内涵与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四川农村饮水的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新时期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用水保证率、可持续运行等5个基本要求的内涵;探讨了不同用水条件、不同工程类别、不同项目区域的设计用水量;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农村供水模式;探讨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机制;根据工程规模和投资渠道,提出了农村供水工程集中管理、协会管理、股份管理、农户自主管理等5种运行管理体制,对农村安全饮水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具有较强指导性。  相似文献   

17.
辽河流域农村饮用水问题是我国农村饮水问题典型之一。辽河流域水资源量严重短缺,季节性变化大,农村饮用水供水量得不到保障;农村饮水水质污染问题严重,高氟水、高铁水、高砷水、低碘水、苦咸水、污染水(硝氮、总硬度、氨氮等超标)等普遍存在;供水设施落后、多数无净化设施。本文在分析辽河流域农村饮用水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源头控制污染物、采取适宜的水处理技术、完善供水设施,为改善农村饮水现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