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稀土浸种对玉米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质量浓度为50,200,500,1000,2000,4000mg/L的稀土水溶液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营养钵盆栽试验,研究了稀土浸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膜透性、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稀土溶液浸种处理,促进了种子细胞膜的修复,种子膜透性降低;不同质量浓度稀土溶液浸种处理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不同。500,1000mg/L浸种处理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较明显,表现为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明显提高,幼苗干质量、鲜质量增加,根冠比增大。低质量浓度和高质量浓度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不明显,高质量浓度处理甚至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还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玉米抗卡那霉素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简单有效地筛选抗卡那霉素标记基因玉米的方法,分别用玉米自交系"昌7-2"和杂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不同体积的卡那霉素溶液分别浸种3、4 d后播种,调查播种10 d后的玉米幼苗白化率,确定玉米对卡那霉素的抗性,结果表明用卡那霉素浸泡玉米种子,玉米苗的白化率不但与卡那霉素浓度有关,而且与浸种的用液量有关,杂交种和自交系之间差异并不大,利用100 mL浓度为200 mg/L的卡那霉素溶液浸种3 d后播种,白化苗率基本可以达到100%,用100 mL浓度为150mg/L的卡那霉素溶液浸种20粒种子3 d后播种进行抗性筛选,经过对玉米T1代转基因植株的筛选试验进行验证准确度达到了84.8%,表明该方法可行,可作为筛选玉米转化抗卡那霉素标记基因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海参营养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用5ml丙酮溶解不同浓度海参营养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随着溶解度的不断增大,海参营养素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结论:用5ml丙酮溶解海参营养素配制120mg/L的溶液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壳寡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壳寡糖对玉米(Zea mays L.)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壳寡糖处理玉米种子及幼苗,研究壳寡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壳寡糖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种子胚乳淀粉酶活力,提高胚根、胚芽的生长速率,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同时,壳寡糖还可提高玉米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促进幼苗生长。其中,浓度为0.1μg/ml壳寡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结论]壳寡糖具有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该研究可为壳寡糖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卡那霉素(Kanamycin)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4个大豆品种,设置4种卡那霉素浓度,研究了卡那霉素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对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没有影响,也未引起幼苗黄化,但能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引起幼苗和主根变短、侧根数减少。在300μg/mL浓度下,大豆幼苗主根长度为13cm,且没有侧根长出,是一种容易鉴别的指示性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吲哚乙酸与赤霉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海玉13号玉米种子为供试材料,测定了5种不同浓度(0、10、20、30、35 mg/L)处理下吲哚乙酸和赤霉素(GA3)对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苗长、幼苗根长、幼苗活力指数等的影响.[结果]吲哚乙酸和赤霉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30 mg/L的吲哚乙酸和20mg/L的赤霉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最显著,且不同浓度吲哚乙酸对玉米种子的影响比较平缓,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差异比较大.[结论]该研究为吲哚乙酸与赤霉素在玉米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卡那霉素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4个大豆品种,设置4种卡那霉素浓度,研究了卡那霉素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对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没有影响,也未引起幼苗黄化,但能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引起幼苗和主根变短、侧根数减少。在300μg/mL浓度下,大豆幼苗主根长度为1.3cm,且没有侧根长出,是一种容易鉴别的指示性状。  相似文献   

8.
以苏丹草幼穗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比较了抗生素羧苄青霉素、头孢霉素及筛选剂卡那霉素对愈伤组织生长、绿芽分化和绿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mg/L的羧苄青霉素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可提高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500 mg/L的头孢霉素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对分化影响不大;愈伤组织生长期筛选剂卡那霉素浓度为75 mg/L时,愈伤组织的褐化率达到100%;愈伤组织分化期,卡那霉素浓度为10 mg/L时,绿芽能分化成幼苗,所有幼苗的心叶白化、生长速度与对照无差异.培养基中添加500 mg/L的羧苄青霉素、经农杆菌侵染和15 mg/L卡那霉素筛选获得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NPTⅡ选择标记基因已整合到部分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
钙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外源钙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保护酶活性、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玉米苗期抗寒性及玉米抗寒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郑单958’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0、5、10、15、20mmol/L)的CaCl2溶液处理低温胁迫下的玉米种子,研究低温胁迫下CaCl2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低温明显抑制了玉米种子的萌发,影响了玉米苗高和根长的增加,抑制了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累积,提高了丙二醛(MDA)含量.一定浓度的外源钙(5~15mmol/L)可提高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提高玉米幼苗根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增加.【结论】不同浓度钙对低温胁迫的缓解程度不同,适宜浓度的外源钙(5~15mmol/L)能明显改善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玉米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增加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正常生长的能力.浓度为10mmol/L的CaCl2溶液处理对玉米低温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污水灌溉对玉米幼苗生长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沙颍河污水,以清污比1∶1、2∶1、3∶1分别处理玉米种子和灌溉盆栽玉米,研究污水灌溉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沙颍河污水灌溉盆栽玉米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影响明显。污水浓度高时,会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和玉米的生长,随污水浓度的不断降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当污水浓度适当时,污水中的营养成分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有刺激作用,其中多项指标以1~2∶1浓度的污水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