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我国自古就有采食野生蔬菜的习惯。野生蔬菜中部分营养成分大多高于栽培蔬菜,特别是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为突出,有的甚至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据《中国野生蔬菜图谱》记载,已测定的234种野生蔬菜中,每100克鲜重含胡萝卜素高于5毫克的就有88种,维生素B2含量高于0.5毫克的有57种。维生素C含量高于100毫克的有80种,钙含量在200毫克以上的有43种。  相似文献   

2.
以产自贵州地区的繁缕、灰灰菜和野苋菜野生蔬菜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部分功能性成分及其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野生蔬菜间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灰灰菜中的蔗糖、蛋白质及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繁缕中的淀粉含量较高,野苋菜中黄酮含量较高;野苋菜的持水率和膨胀力显著高于灰灰菜和繁缕;3份野生蔬菜对不饱和脂肪的吸附能力总体在2.00 g/g左右,对饱和脂肪的吸附能力以灰灰菜最低;当3份野生蔬菜材料用量为0.1 g时,其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最大,野生蔬菜材料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国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现状及需要研究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生蔬菜简称野菜,是指可用作蔬菜的一切野生或半野生植物。野生蔬菜是相对于栽培蔬菜而言的,一切栽培蔬菜均起源于野生蔬菜。随着野生蔬菜的驯化栽培,严格区分野生蔬菜与栽培蔬菜是比较困难的。野生蔬菜一般包括3类,一是目前还在野生状态下,没有或极少人工栽培用作蔬菜的植物;二是既有野生分布,又有部分人工栽培的植物;三是一般情况下并不作菜用,而是药用、观赏、薪材等其它用途的植物。野生蔬菜的范围也因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野生食用菌、野生藻类等也属于野生蔬菜的范围。野生蔬菜是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海南地区野生蔬菜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海南地区野生蔬菜基础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分析野生蔬菜物种资源、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毒理实验、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概述目前海南野生蔬菜的利用情况,并指出存在问题和措施,为海南野生蔬菜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水芹的营养保健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节水型水芹和贵阳地区的野生水芹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产品器官中营养保健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野生水芹中的总糖、葡萄糖、蛋白质、黄酮含量高于“节水型”水芹,而蔗糖和硒含量则显著低于“节水型”水芹;“节水型”水芹叶片中的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高于茎及野生水芹;水芹中黄酮、硒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蔗糖含量较低,属于一种优质的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野生蔬菜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野生蔬菜资源极为丰富。据初步统计,全省现有习见野生蔬菜共53科153种。本文重点论述我省野生蔬菜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介绍野生蔬菜的利用价值,并阐述充分合理开发利用我省野生蔬菜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2000~2002年对云南省14个地(州)24个县(市)的野生蔬菜资源实地调查、收集、整理的结果。调查到的212种野生蔬菜分属于82科;收集并种植野生蔬菜活体82种,种子50份;对其中22种野生蔬菜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并分析云南省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的意义,提出开发野生蔬菜资源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野生蔬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以及食用纤维等营养物质,有些甚至比栽培蔬菜的含量还要高。因其营养成分众多、风味独特、无污染、兼具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等特点,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本文主要在调查贵阳野生蔬菜栽培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贵阳野生蔬菜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贵阳发展野生蔬菜栽培的巨大潜力,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贵阳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云南野生蔬菜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综述了2000~2002年对云南省14个地州24个县市的野生蔬菜资源实地调查、收集、整理的结果。调查到的212种野生蔬菜分属于82科;收集并种植野生蔬菜活体82种,种子50份;对其中22种野生蔬菜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试分析云南省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的意义,提出开发野生蔬菜资源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野生蔬菜资源极为丰富,共有213科1 822种,分布于全国各地。通过对其特点、国际动态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分析,认为野生蔬菜的发展前景乐观,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分析安徽省高山蔬菜的生产条件、发展规模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大野生野生蔬菜开发力度,充分实现野生蔬菜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消费理念的改变,传统的人工栽培蔬菜产业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野生蔬菜固有的功效和特点恰可以弥补其不足。为了促进我国食用野生蔬菜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对人工栽培蔬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食用野生蔬菜的作用进行综述,详细分析了野生蔬菜的开发与利用措施,以期可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野生蔬菜资源,我们将贵州野生荠菜人工驯化和定向选择培育,经过3年的试验表明:其植株形态、单株重量、抽苔率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正朝着栽培型方向发展;驯化本地的野生蔬菜,在较短时间内容易获得成功,但欲稳定其优良性状,尚须继续定向选择培育。  相似文献   

14.
野菜营养丰富,保健价值较高,未受化肥、农药以及其他污染,抗逆性与繁殖力较强,很受栽培者以国内外市场的重视,发展的潜力很大。为满足市场对野生蔬菜的需求,本所科研人员于2002年开展“特色野生蔬菜开发应用研究”,对闽东地区特色野生蔬菜资源调查,现整理出44种特色野生蔬菜,隶属20科,29属。现将闽东主要野生蔬菜资源调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万翔  张昱  李娟  姜淑霞  李文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11-14113
[目的]了解承德地区7种常采食野菜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Vc含量。[方法]对采自河北承德地区的7种大宗食用野生蔬菜的可食部分进行硝酸盐、亚硝酸盐和Vc的含量测定,分析生食和水焯后其含量变化,参考有关标准进行卫生评价。[结果]7种野菜的硝酸盐含量为45.00~114.93 mg/kg,均低于国家一级标准,亚硝酸盐含量为2.20~5.35 mg/kg,仅有猪毛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超过无公害蔬菜的规定,但水焯后含量大大降低,7种野菜的平均降低率为69.47%,可以安全食用。7种野菜中,苣荬菜、鸦葱和苦苣菜的Vc含量高于同科常食蔬菜,以苦苣菜的最高,为459.3 mg/kg,经水焯后,Vc含量有所降低,平均降低率为14.87%。[结论]该研究为安全食用和开发承德地区的野生蔬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野生蔬菜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是栽培蔬菜的有益补充,其资源收集对于后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六盘水野生蔬菜资源丰富、食用广泛,但其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野生蔬菜资源与生境调查研究.为此,对六盘水境内不同地区的主要野生蔬菜资源及其生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六盘水野生蔬菜约有35科65属,主要包括菊科、伞形科、百合科、苋科、蓼科、十字花科等,可为当地野生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高Vc含量野生蔬菜资源筛选与不同采收期Vc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28份野生蔬菜为材料,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Vc含量,筛选出一些适合江苏省种植的高Vc含量的野菜资源,推荐作为规模化生产使用。选择南京地区长期食用的4种野生蔬菜,研究不同采收期Vc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8种野生蔬菜Vc含量的变幅为6.78~173.25 mg.hg-1。优选出9份高Vc含量的野生蔬菜,为菊花脑、美国碎叶苦苣、人参菜、黄秋葵、枸杞、蕨菜、苦菜1号、蒲公英、洋芥蓝,可以作为南京地区品质较好的野菜食用。(2)不同生长期4种野菜Vc含量均表现为双峰曲线,但最大峰值出现的时间在材料间有差异。宽韭采收期间Vc含量的变化为53.52~196.87 mg.hg-1;荠菜、马兰2号和菜用莴苣Vc含量变化范围相差不大,分别为19.33~118.21 mg.hg-1、39.89~120.90 mg.hg-1和29.93~117.94 mg.hg-1。宽韭和马兰2号最佳采收期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荠菜和菜用莴苣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  相似文献   

18.
据调查,鄱阳湖野生蔬菜有25种,分16科24属。根据对湖水深度和草洲土壤湿度等适应性的差异,将其生境类型分为水生野生蔬菜有浮叶型、挺水型,旱生野生蔬菜有湿生型和中生型。浮叶型主要分布于高程11~13m的湖底滩地上,叶片浮水而生;挺水型分布高程12~15m,植株挺立水面生长;湿生型和中生型则主要分布于高程14~17m的草洲。鄱阳湖野生蔬菜种类随湖水的涨落呈季节性更替,且多呈不规则等高分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广西常用菊科野生蔬菜植物种类,记录了其食用部位、食用方法和生境,探讨了菊科野生蔬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菊科野生蔬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野生蔬菜作为传统蔬菜的一种补充,其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蔬菜一般生长在空气清新的荒地、山坡、山坳、林间等处,很少受到污染,加之野生蔬菜本身的抗逆性、抗病性强,不施用化肥农药,自然生长,是天然的绿色食品。许多野生蔬菜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