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藠头(Allium chinense G. Don),为百合科葱属鳞球茎多年生植物,是一种高产、高营养和具有食疗作用的蔬菜类作物,也常作为中药材加以利用和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发生在葱属植物上的病毒病原鉴定和分类做了深入研究,但针对藠头病害的发生特点和病原鉴定研究不多, 自Chen等[1]在我国发病野生藠头样品中发现2种病毒即藠头花叶病毒(Scallion mosaic virus,ScaMV)和藠头X病毒(Scallion virus X,ScaVX)后,国内外没有更多有关藠头病毒病的研究报道。由于长期无性繁殖及多年连作,极易导致藠头病毒扩散及积累,使病毒病害日趋严重,种苗出现严重衰退。前期调查发现,藠头感病后出现明显的矮缩或叶片皱缩、扭曲,有的出现黄绿斑驳呈花叶状或褪绿条纹,病株地下鳞茎变小、分蘖减少,还首次发现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侵染,以及多种病毒复合感染现象[2]。  相似文献   

2.
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蜘蛛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2004年对湖南省湘阴县藠头—水稻轮作模式和西瓜—水稻镶嵌种植模式示范基地的稻田蜘蛛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这2种水稻种植模式中蜘蛛群落结构和季节消长动态。结果表明,西瓜—水稻模式田的物种丰富度(44)及多样性指数(4.259 54)最高;其次为藠头—水稻模式田,其物种丰富度为41、多样性指数为4.213 10;最低的是常规的双季早、晚稻田,早、晚稻的物种丰富度分别为38和32,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110 54和3.947 63。说明采用前2种稻田种植模式,不但丰富了稻田景观元素,而且天敌蜘蛛种群数量和种类均有较显著增加。在水稻大面积种植区推广水旱轮作或间作经济作物的耕作模式,可有效地保护稻田蜘蛛等天敌,控制害虫。同时,可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武汉江夏区出口藠头种植基地刺足根螨的发生与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汉江夏区出口藠头种植基地的藠头"发瘟"是由重要的地下害螨-刺足根螨的严重危害引起,经一年多研究表明该螨以成螨、若螨及少数休眠体在田间地下鳞茎上越冬;以成螨、若螨与幼螨危害地下部分的鳞茎、须根,致使变褐腐败发臭,分蘖减少,导致地上部分叶片瘦弱矮小枯黄,严重时凋萎死亡.全年发生10~12代,世代重叠严重.9月上旬藠头栽种后,刺足根螨于9月下旬~10月下旬及翌年3月下旬~5月中旬为发生危害盛期;田间开始为零星发生,后逐渐扩散蔓延为成片、成块发生;田间初次危害螨源主要来自栽种带螨的种用鳞茎.异地远距离传播主要也是通过调运带螨的种用鳞茎.田间扩散主要依赖根螨自身从被害鳞茎转移至地面后爬迁,在软松土中可以从地下向邻近的藠头鳞茎上转移,风雨及人工操作也起到一定的助迁作用;刺足根螨在采收后的鳞茎上可继续繁殖危害.  相似文献   

4.
藠头"发瘟"的成因分析与监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藠头(Allium chnensis G.Don)又名薤,属百合科,葱属。头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一般以鳞足盐渍,糖醋渍与蜜渍加工或脆嫩可口的保健食品;同时藠头也是一种高产高效益的蔬菜作物,以湖北、湖南及云南栽培较多。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出口量的增加,湖北省许多地区不断扩种。然而许多藠头种植区频频出现大面积“发瘟”现象.导致成片、成块枯萎死亡,  相似文献   

5.
藠头又名三白、薤 ,是百合科葱属的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蔬菜 ,富含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蒜辣素、多种矿质元素和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具独特风味 ,口感清爽 ,有增食欲、助消化、解淤气 ,健脾胃等保健功能。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地区是我国的头之乡 ,《农桑辑要》中早有记载 ,有着 80 0多年的种植历史 ,经加工出口 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已成为日本、韩国等国家饮食的必备品 ,市场稳步逐年上升。深加工业的发展 ,带动了头的种植 ,提高了种植效益 ,6 6 7m2 收入在 10 0 0元以上 ,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经济效益可观的几种作物之一。但国外对…  相似文献   

6.
藠头田不可使用新代力除草剂李任明,唐祥宁,桂爱礼,游春平(江西新建县植保站,330103)(江西农业大学植保系)熊禾根(新建县生米镇农技站)头是葱属的蔬菜,新建生米镇常年种植万余亩,是外贸出口基地之一。头地杂草严重影响生产。1994年800户菜农引进...  相似文献   

7.
《植物医生》2004,17(1):38-38
在种植结构调整中 ,有些农民苦于找不到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而迷惘。其实 ,以下几类项目可供选择 ,且种植简易 ,很有“钱”途。1异地种植项目当地引种种植异地的农产品 ,可省去长途运输的费用和时间 ,上市快而早、鲜活质优 ,倍受消费者喜爱 ,如南蔗北种、南菜北栽等。2反季节栽培种植项目利用大棚、温室等农业高新技术 ,错开以往传统的种植季节 ,换季栽培农作物 ,包括提前和推迟2种反季节栽培方式。反季节种植作物因错开了该产品按传统种植方法上市的矛盾 ,可以获得更好的效益。3黑色作物种植项目黑色食品因其集营养、保健、观赏等多种功能于一…  相似文献   

8.
我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柿,百色、南宁、钦州、玉林等北回归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十分适合种植芒果。百色地区右江河谷的田东、田阳、百色等县(市)种植芒果的自然条件更是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很大,被列为全国发展芒果生产基地之一。1988年该地区种植芒果面积达30,000多亩,占全区种植芒果面积的75%,1989年种植面  相似文献   

9.
正北林区兴和乡保田绿色食品水稻种植基地位于绥化市北林区兴和乡,由北林区兴和乡保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种植品种为绥粳18、龙稻18、苗香2等优质品种,总种植面积1 493.3 hm~2,其中鸭稻共作、蟹稻共作、鱼稻共作种植面积达到13.3 hm~2,有机技术标准种植面积200 hm~2,其余部分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种植。基地严格推进种植标准化、加工基地化、销售品牌化、监管严格化、诚信自觉化的"五化"进程,建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84份农户调查数据,从资源环境治理视角构建解释农户种植行为决策框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因素,评价资源环境治理相关政策实施前后对农户种植行为决策的绩效,并测度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资源环境治理、农户收入结构、生产投入、技术进步等变量对农户种植行为决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对农户种植行为决策效应分解表明,资源环境治理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显著为负(-12.97%),表明资源环境治理政策实施并不一定促进农户扩大种植面积,但通过土壤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农业自然灾害补贴、农业发展基金等措施可显著改善农户种植行为,推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