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8月份的宁夏,气温、水温、月积温全年最高,也是养殖鱼类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持续高温易导致水体出现温跃层,使底层水体溶氧不足,遇天气突变会引发泛塘事故,应按时开启增氧机消除隐患。水质的快速变化,也是病害频发、高发的诱因。因此,做好水质调控,适时使用益生菌制剂,预防疾病的发生尤为重要。现将2017年8月份宁夏水产养殖病情预测预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海洋与渔业》2013,(9):30-30
夏季,经常是高温持续,往往还伴随着台风大暴雨,这种极端天气容易造成昼夜和水体上下层温差大,水质变化快,水产养殖动物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免疫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这对水产养殖业危害特别大。为减少养殖户损失,广东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如下技术措施,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指导养殖户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和疫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生物有机肥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产养殖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水产养殖业不仅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对改善农村经济结构、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由于养殖户追求高产及高效益,水产养殖业正朝着高密度、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高生物负载量的养殖模式。养殖户向养殖水体投加大量的饲料及化肥(氮肥、磷肥等),使水体中累积大量的残剩饵料、肥料和生物代谢产物,造成水中溶解氧降低、氨氮浓度上升,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  相似文献   

4.
<正>夏季是一年中渔业生产最为关键的时期。但是,由于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水体上下温差明显,水质变化快,病原菌滋生,特别是持续高温天气时,养殖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造成经济损失。在夏季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发生持续高温时,在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方面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阴雨天气海水池塘水质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杨 《科学养鱼》2007,(12):25-25
"养鱼先养水"这一定律已成为广大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共识,如何将水养好是池塘养殖日常管理的头等大事。阴雨天气由于光照弱、气压低等原因常导致水体中的溶氧含量低、病原生物的暴发性增长导致水体藻相、菌相发生变化,水体中亚硝酸、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剧增,严重影响水产养殖对象的正常生长。本文着重介绍阴雨天气池塘水质管理的措施,以供广大水产养殖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渔业养殖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夏季,因为夏季的温度和其他季节相比有明显升高,而且早晚温差很大,导致水源的温度变化也十分明显,难以保证水质始终处于适合鱼类生长的温度,就很容易滋生细菌。如果夏季高温天气一直持续,鱼类就会出现十分强烈的不适反应,降低其自身的免疫力,更容易导致细菌入侵,最终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养殖户也会遭受大量经济损伤。此次研究就是以夏季高温天气作为背景,讨论分析淡水水产养殖和防止鱼类生病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审批颁发:于秀娟审核:李清分析员:余卫忠6月份,全国进入初夏时节,气温回升,水温也大幅升高,水产养殖步入生产旺季。随着水产养殖动物摄食量的加大,养殖水体中残饵和排泄物逐渐增加,导致水质变差,加之高温闷热天气增多,病原微生物增殖速度加快。同时,长江中下游和南方沿海分别受梅雨季节和台风影响,闷热多雨、天气多变,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佛山市农技办近日公布,由于持续高温,雷阵雨天气较多,8月份佛山市鱼类品种的平均发病率达到11%,处在较高水平。农技办建议水产养殖户,在鱼塘中多投放生物细菌来降低亚硝盐的含量,改善水质。另外,池塘要增加供氧,以减少鱼虾发生病害。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3月~4月份天气变化较大,3月份平均气温明显偏高,4月份出现了"倒春寒"天气。天气骤变易使对养殖环境敏感的水产养殖动物发生疾病,需要特别关注。5月份全国普遍进入水产养殖生产期,水产养殖动物发生疾病情况总体随着气温、水温的增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河蟹养殖业发展至今,河蟹产量已然占据了全国产量的“半壁江山”,无论是种苗还是成蟹养殖都具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今年江苏省河蟹主产区养殖池塘大面积复耕,养殖面积减少,导致去年末、今年初扣蟹的销售情况不佳,打击了不少养殖户的热情。另外,今年河蟹状幼体培育前期遇高温天气,变态至大眼幼体时又遇暴雨寒潮,导致大量“掉苗”,产量减少。3-5月华东地区暴发的新冠疫情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河蟹产业也不例外。6月,梅雨季节对河蟹的养殖管理尤为重要。梅雨季节会出现长期连续的阴雨天气,光照差、气压低,水体常呈“暗缺氧”状态,这对河蟹生长极为不利。若是管理措施不完善,加上梅雨季节过后可能出现的持续高温天气,河蟹伤亡率将大幅度增加。为此,科学养鱼杂志社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徐钢春研究员、好润集团许长青副总经理以及盐城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申亚阳先生,请专家和行业一线工作者分享梅雨季节河蟹池塘应该如何管理才能顺利“度梅”,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2013,(11):53-54
2013年夏天我国部分城市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天气,对于海参养殖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惨痛的打击。初步估计,今年的高温导致我国养殖海参损失100亿~150亿元。山东作为海参养殖大省,池塘养殖海参损失过半,有些养殖户的海参甚至绝产。面对现实,养殖户对于耐高温海参的渴求成为产业的重大需求。黄海水产研究所经过近10年的研究终于在今年突破了这一难题,培育出了抗逆耐高温海参新品系——“高抗1号”。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产》2016,(7):81-86
正7月份各地持续高温,是全年气温、水温较高时期,也是雷雨多发季节,极易出现暴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沿海地区进入台风高发阶段,要注意加强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根据近三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3.
<正>氨氮是水产养殖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水质指标。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由非离子氨(NH3-N)和离子态铵(NH4+-N)所组成,主要来源于含氮物质的转化分解,包括无机和有机氮肥、水产生物的排泄物、残剩饵料及死亡残体(藻类等)。养殖水体中氨氮浓度的升高,一方面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另一方面可影响水产生物的生长、降低其对不良环境及疾病的抵抗能力,成为诱发病害的主要原因,影响水产养殖生产。氨氮污染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环境的主要胁迫因子。  相似文献   

14.
<正>7月份,天气闷热,水温持续升高,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水产养殖动物摄食量增加,残饵及排泄物不断增多,极易影响水体环境。同时7月也是雷雨多发季节,可能出现暴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沿海地区进入台风高发阶段,气温变化幅度大,养殖水质、底质较不稳定。本月是水质易变、病害爆发和流行的主要月份之一,病害防控工作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7月份,将迎来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各地气温陆续创出新高,大雨或暴雨天气增多,水产养殖生产需注意防范强降水天气和高温天气的不利影响,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情况,7月份各地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高端海产品尤其是刺参的需求量逐渐加大,所以更多的养殖户选择刺参养殖作为重要经济来源,池塘养殖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大。但是近几年,尤其是2013年以来,夏季极端高温天气频现,导致刺参大量死亡减产,养殖户遭受严重损失。针对问题找出正确的刺参养殖安全度夏方法,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减少损失,是水产科研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8月份,天气炎热,全国各地持续高温,沿海进入台风多发期,部分地区暴雨频发,池塘、网箱等养殖水质、底质受天气影响明显,水产养殖进入病害高发期,做好预防工作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付勇 《水产养殖》2023,(9):57-58
<正>秋冬季节的水产养殖,受到低温天气的影响,养殖对象活动能力降低,生长速度放缓,养殖户往往忽视养殖管理,导致越冬鱼类的大量死亡,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通过养殖实践,分析鱼类安全越冬的各项要素,总结了秋冬季节水产养殖技术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水产养殖科技的发展,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的迅速发展在提高养殖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中残饵和排泄物的数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水体物质能量循环失调导致水体内源性污染,造成养殖水产生物生长变慢,病害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7月份以来,由于气候异常,全国各地普遍出现高温天气,且持续时间都比较长。江苏兴化、宝应、金湖等地虾蟹养殖池塘蓝藻暴发。为降低蓝藻危害,养殖户千方百计清除蓝藻,因杀灭蓝藻方法不当而引起的死蟹、死虾等用药事故频发,且损失严重,由此而引起的养殖户和渔药店之间的用药纠纷屡屡发生,甚至到了砸店闹事的地步。不少渔药经营者或药品生产厂家为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