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夏秋季节吸血昆虫大量繁殖,一些鸡的传染病是通过吸血昆虫的叮咬传播或通过在其体内繁殖后再传染给鸡,导致虫媒性传染病的流行。因此,做好鸡的虫媒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是提高养鸡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1鸡主要虫媒传染病1.1鸡白冠病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吸血昆虫蚋和库蠓叮咬鸡引起传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一般在夏末和秋季多发,由于夏季降雨量较大,部分沟渠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鸡传染病.在免疫鸡群中,由于多种因素造成鸡群免疫力不均衡而发生非典型新城疫.近年来,急性暴发性典型新城疫病越来越少,而非典型性新城疫在养鸡生产中不断增多.给养鸡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张强 《吉林畜牧兽医》2011,32(6):15-15,17
鸡弧菌性肝炎病又称鸡弯曲杆菌性肝炎,主要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幼鸡和成年鸡的一种传染病。以肝出血、坏死性肝炎伴有脂肪浸润,呈慢性经过为主要特征。由于带菌鸡与正常鸡在外表上无明显区别,且与其它疾病并发,  相似文献   

4.
<正>鸡的免疫是预防鸡病的有效手段,每饲养一批鸡都要进行有效的免疫才能使鸡群健康生产。由于鸡的高密度饲养,一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常由于没有免疫或免疫不彻底而造成鸡病群体大暴发而大量死亡,造成巨大损失。有些养殖户由于对免疫认识不足或缺乏免疫知识,给养殖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5.
1前言1.1鸡白冠病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吸血昆虫蚋和库蠓叮咬鸡引起传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一般在夏末和秋季多发,由于夏季降雨量较大,部分沟渠积水,库蠓和蚋多孳生,因此在多雨水涝的年份发病率明显增高。1998年中国从南到北发生洪涝灾害,吸血昆虫的孳生格外严重,出现了一个白冠病多发年,而后两年发病稍轻,并有地区性,今年8月中旬以来白冠病的发病呈抬头趋势,有一定的死亡率,对蛋鸡产蛋率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降低,应引起养鸡户的重视。1.2鸡痘鸡痘也是…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侵染而引起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自然条件下仅发生于鸡,不同品种、品系的各种龄期的鸡都有易感性。由于IBV感染性很高,能在鸡与鸡之间迅速播散,因此自1930年美国首次报道以来,迅速播散到世界各地,现几乎所有养鸡的国家和地区都有本病的存在。IB在临诊和病变上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病型):幼龄鸡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并常因继发细菌性感染而使病情变得更为严重和复杂,往往引起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产蛋鸡感染后呼吸道症状轻微,而主要表现产蛋量下降,蛋壳及蛋内容物…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肉鸡非典型性新城疫的发生有明显上升趋势,其发生的原因有多方面,由于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而往往易被误诊,进而耽误治疗,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在基层兽医临床工作中接触多起这样的病例,开始由于缺乏经验,基层兽医站又很难做实验室诊断,只能依据病鸡的临床症状进行简单的初步诊断,这样的病鸡常表现呼吸道症状,经  相似文献   

8.
<正>鸡的免疫是预防鸡病的有效手段,每饲养一批鸡都要进行有效的免疫才能使鸡群健康生产。由于鸡的高密度饲养,一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常由于没有免疫或免疫不彻底而造成鸡病群体大暴发而大量死亡,造成巨大损失。有些养殖户由于对免疫认识不足或缺乏免疫知识,给养殖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鸡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家禽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本病可使鸡的生长迟缓,蛋鸡产蛋量下降。而白喉型鸡痘在临床上主要引起鸡顽固性呼吸症状,治愈十分困难,而当继发感染大肠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近几年来,鸡传染性鼻炎呈上升趋势,发病率明显增加,本病早期死亡率不高,最主要是由于后期淘汰鸡数的增加、生长发育迟缓和产蛋下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本病易反复发作而必须大量投药,因此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免疫抑制病是指由于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细胞受到损害而导致的暂时性或永久性免疫应答功能不全.免疫抑制病通常引起鸡抗感染免疫接种失败,机体易继发感染多种疾病,造成器官受损,营养系统吸收利用受限,最终表现出禽生长受阻.  相似文献   

12.
鸡卵黄性腹膜炎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的卵黄性腹膜炎形成原因复杂,而在蛋鸡养殖的过程中,卵黄性腹膜炎是蛋鸡开产后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在产蛋高峰期,因大肠杆菌引起的卵黄性腹膜炎最为普遍,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并且慢性的发病率高于急性腹膜炎,造成鸡生产性能下降,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病因比较复杂,因此治疗具有一定困难,要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本文针对鸡的卵黄性腹膜炎的病因,临床症状,剖检分析做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而导致。该病特点是急性发病,病程持续时间短,且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病鸡主要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发生腹泻,且由于损伤法氏囊内B淋巴细胞而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给肉鸡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于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而引起,且只有雏鸡和火鸡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从病鸡或者带毒鸡体内分离的病毒只  相似文献   

14.
鸡弧菌性肝炎病也叫做鸡弯曲杆菌性肝炎,是由于感染空肠弯曲杆菌而导致的一种传染病,幼鸡和成年鸡都可感染。主要特征是呈慢性经过,可导致肝脏出血、坏死性肝炎,并伴有脂肪浸润。由于无法通过外观区分带菌鸡和健康鸡,且往往并发其他疾病,因此在实际诊断中容易被忽视。当病鸡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容易出现继发感染,病死率升高,严重损害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现概述鸡弧菌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近几年来,鸡传染性鼻炎呈上升趋势,发病率明显增加,本病早期死亡率不高,最主要是由于后期淘汰鸡数的增加、生长发育迟缓和产蛋下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本病易反复发作而必须大量投药,因此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连云港市某养殖场购进珍珠鸡 50 0 0多只。因饲养密度过大 ,通风不良等原因 ,至 40日龄时 ,每天都有 3 0多只鸡出现眼睑、眶下窦肿大的现象。用氟哌酸和红霉素等进行治疗后 ,虽然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 ,但仍然有少数鸡继续发病。2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初 ,病鸡一侧或两侧眼睑、眶下窦肿胀 ,羞明流泪 ,瞳孔出现白色浑浊 ,眼内有大量黄白色干酪样分泌物。病程久的 ,由于眼睑严重肿胀压迫眼球 ,致使眼球下陷、萎缩、失明。因不能采食 ,饥饿衰竭而死。剖检除个别鸡有心包炎、肝周炎外 ,大多病鸡无肉眼可见病变。3 实验室检验3 .1 镜检…  相似文献   

17.
某鸡场群发性痛风的病因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南京地区某鸡场爆发群发性痛风,发病率达45 1%、死亡率达37 5%,且发病持续时间长。对该鸡场群发性痛风的病因学和临床病理学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鸡场群发性痛风是由于病鸡患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和误喂高蛋白饲料共同作用引起的;组织学检查发现肾脏有典型的痛风石(tophus);发病鸡血浆尿酸浓度(780 17umol/L)与健康鸡(152 58umol/L)差异极显著(P<0 01),血浆无机磷与健康鸡差异显著(P<0 05),而血浆蛋白和钙与健康鸡差异不显著(P>0 05)。  相似文献   

18.
蛋鸡传染性鼻炎是由于感染鸡副嗜血杆菌而发生的一种亚急性或者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病鸡主要症状是流鼻涕、鼻黏膜发炎、打喷嚏、流泪、眼睑肿胀等。通常是育成鸡和产蛋鸡易发,导致育成鸡生长发育迟缓,延迟开产期,产蛋量降低,且往往由于抵抗力降低容易继发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病以及大肠杆菌病等,造成鸡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严重损害养鸡户的经济效益。现概述蛋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控措施,为蛋鸡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Bou.  ARE  赵克斌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6):21-22
各种饲料由于适口性不同,家禽的采食量也不同。而采食量的减少必然会导致肉鸡增重放慢,蛋鸡产蛋率下降。一、影响采食量的一般因素 1.鸡的记忆如果某种饲料曾经引起过鸡的消化紊乱或其他不适,鸡以后就会拒食这种饲料。此外,家禽适应新饲料比较困难。 2.饲料的物理性状家禽比较愿意采食粉碎得较粗的饲料、颗粒料或压片料,不愿采食粉碎得很细的饲料。粘性饲料因不易下咽和难于挑食,鸡也不愿采食。开食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小鸡的采食量就低,致使生长缓慢,饲料利用效率不高。 3.饲料的引诱力饲料的颜色和光泽有引诱家禽采食的作用。家禽喜爱有光泽的饲料,在颜色上,家禽偏爱绿色。鸡有分辨饲料是否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情况某养殖户一群5000羽46日龄的土杂鸡,舍内平养。鸡群中出现部分鸡下痢,肛门周围羽毛污染。部分鸡只打堆,采食量下降,弱仔鸡数增多。发病后鸡只的死淘数增加,每天死亡5只左右。由于是平养,存在垫料潮湿和脏,认为是大肠杆菌感染,全群投以恩诺沙星抗生素治疗和电解多维抗应激,鸡群发病数和死亡数未见减少,前来就诊。(二)解剖病变死亡鸡只极度消瘦,羽毛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