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互助县设施黄瓜枯萎病和细菌性枯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瓜设施栽培中,部分生产者对黄瓜枯萎病和细菌性枯萎病识别不清,防治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黄瓜产量与品质。介绍了2种病害的典型症状、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及防治关键技术,比较了2种病害的异同点,便于生产者学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洪艳 《蔬菜》2011,(5):53-55
黄瓜根结线虫的危害已成为保护地黄瓜生产的重要病害,造成减产减收,甚至绝产绝收。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对根结线虫有着一定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甚佳。为达到更理想的防效,做了1.0×1010cfu/g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不同剂量对保护地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试验与研究,为保护地防治土传病害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黄瓜棒孢叶斑病近年来在桂北地区春秋 黄瓜上严重发生,成为当地黄瓜的主要病害之 一,2019 年较重或严重发病田块占60% 以上。 气象条件不利、栽培管理不当、缺乏抗病品 种、防治效果不佳是病害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臭氧化葵花油、枯草芽孢杆菌和农抗120为供试药剂,黄瓜"德瑞特"为指示作物,研究了3种生防制剂对黄瓜灰霉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病害发生前喷药保护,臭氧化葵花油、枯草芽孢杆菌和农抗120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0.41%、88.45%和88.70%,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0.84%、86.51%和85.55%;病害发生后喷药治疗,臭氧化葵花油、枯草芽孢杆菌和农抗120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28.72%、53.21%和56.32%,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36.99%、58.80%和58.93%。并且臭氧化葵花油和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提高黄瓜叶面积,分别增加25.23%和31.78%;单株坐果数分别增加12.15%和19.79%。3种生防制剂在病害发生前防治效果均能达到80%以上,病害发生后喷药治疗效果均低于60%,臭氧化葵花油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黄瓜具有较好的促生作用,建议使用生物农药以提前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5.
霜霉病是棚室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也是一种需经常用药且难以达到防治效果的病害,如果用药过频或过量,特别是上市前用药,食用后对人体危害很大。为了更好的防治黄瓜霜霉病,减少对黄  相似文献   

6.
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种药剂在田间针对黄瓜白粉病的试验,比较了4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建议在防治黄瓜白粉病上可以4种药剂轮换使用,控制病害的危害同时预防病菌抗性的上升。  相似文献   

7.
黄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俗称死秧,是一种土壤传染在维管束寄生的系统性病害。近几年来,大棚黄瓜平均发病率为22.4%,每亩经济损失千元以上,本文通过对黄瓜枯萎病发病规律的研究,采用混配制剂防治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达80.45%以上。  相似文献   

8.
戴铁生  皑雪 《蔬菜》2004,(5):37-37
棚室黄瓜植株生长弱时,很容易感染细菌性角斑病,继而导致霜霉病和灰霉病的大发生,造成黄瓜严重减产。这3种病害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且容易引起污染。为使农民朋友有效防治这些病害,现介绍2种取材容易、成本低廉的无公害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日光温室黄瓜为试材,分析了黄瓜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研究了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以期获得设施黄瓜减药的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在2017年春茬试验中,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5.74%、86.70%;2017年秋茬试验中,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4.18%、85.57%、80.91%,显著优于常规喷雾处理,且农药使用量减少了85.20%。说明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适合在日光温室黄瓜主要病害防治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规程(DB61/T395—2007)适用于陕西省内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的绿色防治,防治目标是对虫害防治效果达95%以上、病害防治效果达85%以上,其核心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规程(DB61/T 395-2007)适用于陕西省内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的绿色防治,防治目标是对虫害防治效果达95%以上、病害防治效果达85%以上,其核心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是一种新型复配剂,对多种蔬菜病害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经1989~199O年我县多点试验示范表明,对黄瓜、番茄、茄子、油菜等多种蔬菜的霜霉病防治效果高达95%以上。对早疫病、白粉  相似文献   

13.
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真菌性叶部病害,该病发生流行速度快、危害重。据调查一般年份可使黄瓜减产10%- 20%,流行年份达50%以上甚至绝。目前,防治黄瓜霜霉病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虽然也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但存在着化学农药用量大,黄瓜中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秋季河北省多地露地黄瓜发生一种新病害,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用药,没有防治效果。经鉴定,确定病原茵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瓜棒孢菌,并且试验筛选出了有效的防治药剂。文章详细介绍黄瓜靶斑病的症状特点,其症状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霜霉病的区别,病原茵的形态特征,病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苗期生理障碍主要是指管理措施不当造成植株生长异常的现象。生理障碍(病害)与病害的本质区别在于其不需要化学药剂防治,通过改善管理措施即可达到防治效果。现将大棚黄瓜苗期常见生理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僵苗  相似文献   

16.
碱性土壤改良剂对盆栽黄瓜生长及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施土壤长期连作导致的真菌病害发生与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密切相关,施用碱性土壤改良剂可以减轻设施酸化土壤上土传病害的危害。以黄瓜连作25 a的设施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施用2.5 g · kg~(-1)腐植酸钾(pH 8.5)和硅钙钾镁肥(pH 9.96)两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对盆栽黄瓜生长及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钾和硅钙钾镁肥后,土壤pH比不施用改良剂的对照显著提高0.10和0.24个单位,促进了黄瓜幼苗生长,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45.8%和51.3%,显著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与腐植酸钾相比,硅钙钾镁肥的促生和抑病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黄瓜疫病是天津郊区黄瓜上的严重病害,常造成黄瓜的大面积死亡。春季主要危害保护地黄瓜,因年年重茬,发病越来越重。露地以夏秋季黄瓜受害较重,常引起成片毁种。几年来,我们采用了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及生育期防治的系统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防治方法简介于下。 1.种子消毒:用10%磷酸三钠或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在液  相似文献   

18.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是黄瓜栽培中的常发病,亦是大棚黄瓜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目前用药防治仍是控制该病发生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筛选新的高效低毒防治药剂,对减轻黄瓜霜霉病抗药性的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尤为关键。我们于2001年5~7月进行了几种不同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大田应用效果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菜丰宁B_1是一种杀菌剂,能有效地防治多种蔬菜的细菌性病害,对大白菜软腐病防治效果达60%~80%,增产幅度10%~30%,对甘蓝黑腐病也有显著防治效果,对马铃薯、黄瓜、萝卜等作物有较明显的防病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11.8%~  相似文献   

20.
黄瓜白粉病是瓜类蔬菜栽培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病害,特别是春季温室黄瓜白粉病要比霜霉病发生的早而重,给春季黄瓜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过去我们用托布津、福美砷、多菌灵及小苏打防治,防治效果有限。1989年以来我站开始试用高脂膜防治黄瓜白粉病,当年共推广示范黄瓜地300余亩,结果表明,高脂膜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平均可达89.8%,平均增产鲜瓜24.9%。亩增收408.6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