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坚宏  张丽林 《种子》2005,24(1):95-95
自生稻即未经人工播种或插秧,从土壤中自然长出来的稻株,有人称"野生稻"、"海南稻",农民叫"小红稻".随着免耕套(直)播稻的推广,自生稻发生量逐年加重,自生稻类型也逐年增多,农户往往误认为种子纯度差,年年发生争议.我们通过4年的田间调查、模拟试验,对自生稻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防控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周钧 《中国种业》2009,(10):56-56
近年来.随着粳稻直播面积的不断扩大.自生稻的发生量逐年增长.类型也逐年增多.已经成为常规粳稻种子生产田影响种子质量和产量的重大隐患.必须引起种子生产经营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自生稻的生长对三系亲本繁殖种子质量带来影响,通过种子埋藏试验,证明三系索本繁殖基地中的自生稻杂株采源于上一年早稻亲本繁殖及杂交晚稻遗留在田间的落粒谷.文章分析自生稻发生的原因及影响自生稻杂株形成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自生稻即未经人工播种,从土壤中自然长出来的稻株。近几年由于杂交水稻制种(繁种)基地的不断扩大和更换,自生稻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对杂交水稻种子质量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杂草稻是一种在水稻田不断自生、危害水稻生产、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属于水田的恶性杂草。近年来,杂草稻在我国一些稻区发生越来越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威胁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多年组织有关省市开展杂草稻防除试验示范。为进一步交流杂草稻防除技术,研究对策,该中心近日在广东雷州市召开了杂草稻防除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正>红米杂稻群众俗称野生稻、自生稻或红米稻等。近几年来,随着麦套稻、直播稻等轻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红米杂稻的发生蔓延逐年加重,范围越来越广。据调查,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严重田块杂稻率高达50%以上。红米杂稻不仅产量低、米质差,而且与正常稻株争  相似文献   

7.
自生稻在检验中属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自生稻,又称红米稻,是目前江浙一带栽培水稻田间生长的种皮为红色的杂稻,是当地技术人员对此稻的一种通俗称法。目前自生稻在水稻生产上,特别对直播栽培的水稻生产产生很大的危害和损失,对此,我们就自生稻在检验中属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稻纵卷叶螟是瓮安县水稻种植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2020年,瓮安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发生程度达五级,第三代、第四代幼虫接连大发生,不但危害高峰期早于往年,危害期也长于往年。本文对2020年稻纵卷叶螟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水稻田自生稻发生原因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生稻过去在我国粗放栽培的水稻田里经常出现,但随着耕作水平的提高,精耕细作已使自生稻一度灭绝。近年来,由于直播田和套播稻田面积越来越大,自生稻的发生又有抬头。据调查,在我省扬州、连云港、淮安、盐城、  相似文献   

10.
水稻田红米杂稻的识别与防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米杂稻群众俗称"野生稻"、"自生稻"或"红米稻"等。近几年来,随着麦套稻、直播稻等轻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红米杂稻的发生蔓延逐年加重,范围越来越广。据调查,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严重田块杂稻率高达50%以上。红米杂稻不仅产量低,米质差,而且与正常稻株争光、争肥、争生长空间,严重影响栽培水稻的正常生长,已成为水稻生产一大公害。如何识别和防除红米杂稻,对于实现水稻高产优质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移栽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在移栽稻田中常混生着一种披头散发的杂株,称之为杂草稻,又名自生稻,俗称裸稻、红米稻、野生稻、大青稞。1杂草稻的田间形态特征特性1.1根系:根系发达,节部生不定根,似恶苗病倒扎根症状。1.2叶片:苗期叶片宽长淡绿色,分蘖期叶片宽长披垂深绿色,拔节后变淡,有明显的籼稻特征。  相似文献   

12.
稻曲病是真菌性病害,由稻曲病菌寄生所致。过去一直认为是“丰产病”。稻曲病在日本也有所谓丰年穗、曲等俗称。因此,人们认为一个稻穗上只有几个谷粒被侵害,对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忽视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面的研究。我省对这方面的工作亦作得甚少,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自70年代后期开始,稻曲病在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南等省逐年加重。近年来,我省由于品种、气候、栽培制度和施肥水平等因素的变化,稻曲病在黔北、黔中和黔东南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收集于宁夏9个县(区)的105份杂草稻为试验材料,鉴定评价其茎叶形态性状、穗部性状、子粒性状等农艺性状,分析宁夏杂草稻的主要特性。结果表明,宁夏杂草稻的穗抽出度、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在20%以上;株高、穗长、结实率、剑叶长、剑叶宽次之,变异系数在10%左右;子粒性状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在5%左右;生育期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仅为1.91%;茎叶和子粒的质量性状的表型变异与栽培品种基本一致。总之,宁夏杂草稻农艺性状的表型变异较小,变异类型较单一,大多数农艺性状表现与当地栽培稻相近或相似,这种相似性有利于杂草稻的生存和繁衍。  相似文献   

14.
炎陵县水稻普通矮缩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以来,在炎陵县双季晚稻和单季稻区,水稻普通矮缩病呈逐年加重态势。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较系统地阐述了该病症状类型、发生规律与传播途径,分析了影响发病程度的主要因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方稻区种衣剂类型较多,针对性不一,增产效果差异较大等因素,为加速推广既能增强药效、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又能提高产量的种衣剂提供科学依据,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此特安排进行该试验。……  相似文献   

16.
山区水稻稻曲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飞 《科学种养》2010,(1):27-28
稻曲病在我地被农民形象地称为“灰包”,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山区发生面积较小,但近20年来,稻曲病发生有逐步加重趋势,目前已成为山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大螟在江苏沿江稻区发生越来越普遍,为害也逐年加重,大螟发生数量回升迅速,已由一个次要的偶发性害虫逐渐成为水稻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害虫,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强化预测预报和选择高效药剂加以有效控制,力争把大螟的发生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一、大螟的发生规律、为害习性大螟属鳞翅目夜蛾科,多食性害虫。该虫在江苏省一年发  相似文献   

18.
刘耀鸿 《种子科技》2023,(20):129-131+144
从形态特性、落粒性、休眠性、抗逆性等方面阐述杂草稻生物学特性以及简要概述杂草稻的来源和传播途径,阐明杂草稻综合防治困难的原因,又进一步分析了由于杂草稻对稻米产量、稻米品质以及稻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为害,并提出了杂草稻的详细综合防控措施,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2-2013年受耕作制度、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省靖江市沿江地区的重大病虫害发生与威胁呈加重趋势。自然灾害不断,异型籼稻杂株,俗称杂稻等新问题不断出现,呈逐年加重趋势。为选择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品种,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永年县是小麦吸浆虫的老发生区,发生面积和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给粮食安全构成威胁。为筛选防治小麦吸浆虫的高效低毒新农药.水年县于2006年进行了5%毒死蜱颗粒剂防治小麦吸浆虫试验(5%毒死蜱颗粒剂由山东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下称毒死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