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法进行番茄育种时能快速鉴定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ty-5和抗根结线虫病基因Mi-1,利用番茄材料1227(含有ty-5基因)、VFNT(含有Mi-1基因)和杂交获得的F2分离群体,通过分析扩增片段多态性差异,重新设计分子标记,建立了ty-5和Mi-1基因的多重PCR反应体系。通过对这2个基因的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型和抗病性鉴定,证实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接种鉴定结果吻合率为95.0%,可以将该PCR体系用于对这2个基因的同时鉴定。  相似文献   

2.
番茄抗黄化曲叶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番茄黄化曲叶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是世界许多地区番茄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该病害在田间由烟粉虱传播,由于不同地区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变异较大,这使番茄抗番茄黄化曲叶病育种进展很慢。本文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检测与防治、番茄抗源材料的筛选与抗性鉴定、抗番茄黄化曲叶病基因及其分子标记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SNP分子标记对12份番茄种质的Ty-1基因连锁标记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田间鉴定方法,综合评价番茄种质资源的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FQSH1、FQSH4、FQSH5、FQSH10、FQSH11和FQSH25为纯合抗病资源(基因型Ty-1/Ty-1),田间表现为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FQZJ6和FQSH34为杂合抗病资源(基因型Ty-1/ty-1),田间表现为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野生2、FQZJ4、FQZJ9和野生3为感病纯合资源(基因型ty-1/ty-1),其中FQZJ4田间表现为抗病,其他为感病。分子标记分析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其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可导致番茄黄化曲叶,从而严重影响番茄产量。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在我国有自南向北迅速蔓延和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着番茄生产的安全性。为深入了解该病害的致病机制,以利于进行有效防治,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抗性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防治该病害的思路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培育番茄黄化曲叶病抗性品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番茄抗性基因Ty-1的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内外已发表的10对标记引物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纯合系"JZ-108"(Ty-1/Ty-1)、感病纯合系"1712"(ty-1/ty-1)及杂交F1代的Ty-1抗性基因进行PCR扩增筛选,筛选出一对特异性引物SSR47,在抗病纯合材料中产生750 bp的扩增片段,感病材料中产生640 bp的片段,抗病杂合材料中同时产生750 bp和640 bp的扩增片段,标记结果与田间鉴定完全一致,证明该标记能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及杂合抗病材料,是与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Ty-1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利用该标记对"JZ-108×1712"F2代的48个单株进行检测,有8株为抗病纯合基因型,19株为感病纯合基因型,21株为抗病杂合基因型,其中抗病纯合株与抗病杂合株田间表现均为抗病。经反复验证,结果准确可靠,该标记可用于对番茄抗病基因Ty-1的快速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6.
鉴于目前商业番茄品种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难以甄别,对86份番茄种质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抗性基因进行PCR检测并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目前抗TYLCV番茄种质抗性基因主要是Ty-1/ty-1和Ty-1/ty-1+Ty-3a/ty-3,2种类型抗病种质(19份、23份)分别占总抗病种质(61份)的31.15%和37.70%。在仅含有Ty-1基因的25个番茄种质中,有80.00%田间表现抗病,而同时含有Ty-1和Ty-3a 2个基因的26个番茄种质中,田间抗病率达100%,说明抗性基因具有累加效应。通过抗性基因PCR方式进行抗病检测,准确率达到81.40%。同时推荐了M-17号、达丽等25份抗TYLCV番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cDNA-AFLP技术是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有利工具,广泛用于植物抗病,抗逆和生长发育等研究领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是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为了研究番茄抗TYLCV机理,本研究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选用64对引物扩增筛选出287条转录差异片段,其中156条上调表达,131条下调表达。表明cDNA-AFLP技术对于揭示番茄与TYLCV互作机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获得的差异片段也可用于番茄抗TYLCV相关基因的克隆,为未来鉴定这些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f virus,简称TYLCD)抗病纯合基因型(Ty-3/Ty-3)材料A45、感病纯合基因型(ty-3/ty-3)材料A39及其构建的F2代分离群体(145个单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接种鉴定的方法,同时进行TYLCV抗性遗传分析,比较P6-25、UF_TY3-P23、UF_TY3-P19等3个标记与Ty-3基因的连锁程度。结果显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遗传符合1对显性基因控制;P6-25、UF_TY3-P23、UF_TY3-P19等3个标记与抗病基因Ty-3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5.2、14.5、10.3 c M;利用分子标记UF_TY3-P19可提高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材料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我国迅速蔓延,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我国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深入了解该病害,本文作者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基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培育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新品种和番茄生产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病是威胁广东省番茄生产的主要病毒病害. 为给番茄抗病毒育种工作积累材料基础,本研究采用基于TYLCV侵染性克隆的番茄抗病性测定方法,对103份番茄材料进行了抗TYLCV鉴定,获得抗病番茄材料8份、耐病材料14份,这些材料可用于后续番茄抗TYLCV育种及其抗病机理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番茄黄化曲叶病抗病品种培育进程,阻止该病蔓延,以抗病亲本CLN2777A和感病亲本TMXA48-4-0及其F2分离群体为材料,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进行抗TYLCV(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通过对亲本及F2分离群体进行TYLCV接种,发现F2代抗感病分离比率接近3∶1,抗性受单个显性基因控制.用5...  相似文献   

12.
番茄黄化曲叶病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茄黄化曲叶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的病毒病,已成为世界番茄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在中国呈现逐年加重,自南向北迅速蔓延的趋势,已对中国番茄种植业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是培育抗病品种.为了更好地控制病害,文章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类、抗性病鉴定方法、抗源筛选及遗传规律、抗性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国番茄黄化曲叶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一些信息,同时对抗性基因的应用和聚合育种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番茄黄化曲叶病的发生危害、病原检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番茄黄化曲叶病近几年在山东大发生,对番茄生产造成极大危害。本试验明确了其病原为中国黄化曲叶病毒(TYLCV—Ch),建立了灵敏度高的分子检测技术,简要综述了病害的流行因素和防控措施,为监控番茄黄化曲叶病的发生危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番茄黄化曲叶病近年在世界各地及我国多个省份快速蔓延,给番茄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控制该病的最好办法是选育抗病品种,但由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变异较大,这使番茄抗番茄黄化曲叶病常规育种进展很慢。为了使分子标记更好的应用到抗病育种中,笔者对目前番茄黄化曲叶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育种工作中选用最实用的分子标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15份自育的无限生长型番茄材料为试材,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品种‘齐达利’和感病品种‘Money Maker’(MM)为对照,采用苗期农杆菌接种法,研究接种黄化曲叶病毒后的病情指数,幼苗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变化,不同基因型番茄材料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853、857、867表现为免疫;817、842表现为高抗;805、818、819、820、841表现为中抗;801、802、803、822为感病。853、857、867的防御酶(PAL、PPO、POD)活性在发病初期均达到峰值,且整体高于其他接种材料,其他接种材料酶活性峰值则出现较晚。含抗性基因的接种材料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含有纯合 Ty-1 Ty-3基因的853、857、867对 TYLCV抗性更高。经综合评价,853、857、867可作为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优良番茄材料,817、842可作为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6.
番茄黄化曲叶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是世界许多地区番茄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该病害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引起,在田间由烟粉虱传播。综述了番茄黄化曲叶病的发生概况、病原、症状特点、传毒特性及防治措施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对抗病基因进行抗性评价是番茄抗病育种的重要环节。选用6种抗病番茄材料和2种感病番茄材料,利用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烟粉虱对所选番茄材料幼苗接种病毒,统计分析各材料的病情指数、病株率和带毒率,鉴定不同基因型番茄材料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所有接种材料中均可以检测到携带TYLCV,其中含有Ty-2和Ty-5基因的番茄材料对江苏地区TYLCV病毒种类抗性较好,Ty-3次之,Ty-1抗性相对较弱,Ty-3a在樱桃番茄中抗性强于大果型番茄。本试验为抗病育种过程中对抗病基因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吉林农业科学》2016,(2):39-43
本研究利用已知基因型的番茄材料,筛选出抗番茄黄化曲叶病Ty-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CAR1、抗枯萎病I-2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CAR2和抗根结线虫病Mi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CAR3,并应用这3个分子标记建立能同时鉴定Ty-3、I-2和Mi基因的多重PCR体系。经多次验证,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一致,其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同时对3个抗病基因的鉴定。利用该体系对300份番茄材料进行种质资源筛选,结果表明分子检测结果与接种鉴定结果几乎吻合。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简易、高效、快速,为番茄抗病材料的筛选、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dsRNA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 CP)同源的部分片段双链RNA重组至植物表达载体pBIN19,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LBA4404导入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PcR筛选表明,目的片段已整合至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中,引起与其同源的基因发生沉默,从而可抑制病毒复制,达到抗该病毒的目的,为防治这类病毒病害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高的番茄杂交子1代。[方法]通过番茄杂种子1代的栽培,观测各组合的田间生长情况,对各组合果实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采用分子标记等方法对其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杂交子1代TW002和TW008果实品质较优,在加工、运输、贮藏方面具有优势;与TW002相比,TW008的果实商品率更高、营养品质更好。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检测结果表明,Ty-1中TW001、TW004、TW008和TW010为抗病材料,而TW003、TW005、TW006、TW009为杂合材料,TW002、TW007为感病材料;Ty-2中均为感病材料;Ty-3中TW001、TW002、TW004、TW007、TW009为抗病杂合材料,TW003、TW005、TW006、TW008和TW010为感病纯合材料。[结论]该研究可为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材料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