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以来,在湖北省武汉市的海芋[A locasia macrorrhiza (Linn.) Schott]叶片上新发生一种叶部病害,由于发病后期叶片干枯撕裂,故称之为叶枯病.海芋叶枯病主要发生在叶片,病斑多从叶缘开始,初期症状是病斑呈水渍状褪绿,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从海芋病叶分离得到了病菌,经柯赫氏法则验证为致病病原菌.据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及形态特征将该病原菌鉴定为海芋链格孢.病原的确定将为海芋叶枯病发生规律的研究和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水稻胡麻斑病又称水稻胡麻叶枯病。全国各稻区匀有发生。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以叶片为多,是引起晚稻后期穗枯的主要病害之一。胡麻斑病在我国水稻种植区虽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发生,但一般不足以造成严重损失。一般由于缺肥、缺水等原因,引起水稻生长不良时发病严重,山区冷浸稻田和晚稻秧苗发生较多。主要引起叶片早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在武汉市再力花叶片上发现一种病害,该病发病初期为红褐色针尖状圆点,后扩展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灰白至灰褐色,斑缘红褐色,外有黄色晕圈,病健交界明显;发病后期病斑进一步扩展联合成大病斑,发病严重的植株,多数叶片布满病斑且干枯死亡,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观赏价值。从叶片上分离得到病菌,经柯赫氏法则验证,鉴定该病原菌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rssler]。该病菌为害再力花引起叶斑病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菜博士信箱     
葱类叶枯病是什么样的病 问:我种的大葱经常会发生一些病害,听别人说是叶枯病,请问叶枯病有些什么症状,如何防治?山东省历城县 章平文 答:葱类叶枯病主要症状为多从叶尖开始发病,病斑呈白色圆形斑点。扩大后,颜色变深呈灰黄色至灰褐色,形状不整,大小不一,有时遍及整个叶片。病斑上密生黑色霉状物。霉状物飞散后,病斑呈灰色或浅黄色,以后病斑上产生小黑点。严重时,叶片卷曲、枯死。 该病为真菌病害。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借气流传播。常伴随霜霉、紫斑病同时发生。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深埋或烧埋,减少病源…  相似文献   

5.
一、西芹主要病害的识别 (一)西芹斑枯病又称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病害一般从老叶开始发生,后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淡褐色油浸状小圆斑,逐渐发展为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明显,中央为灰白色或黄白色,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后期在病斑上散生小黑点。  相似文献   

6.
正1.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中、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轻重及对水稻影响的大小与发病早迟有关,抽穗前发病对产量影响较大。1.1发病症状:白叶枯病主要在叶子上表现症状,有叶缘型和凋萎型。叶缘型常见于分蘖末期至孕穗期发生,病菌多从水孔侵入,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黄褐或暗绿色短条斑,沿叶脉上、下扩展,病、健交界处有时呈波纹状,以后叶片变为灰白色或黄色而枯死。籼稻病斑为黄褐色,为灰  相似文献   

7.
又称水稻胡麻叶枯病。全国各稻区匀有发生。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以叶片为多,是引起晚稻后期穗枯的主要病害之一。1症状原因水稻各生育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发病,但以叶片发病为主,其次为穗部。1.1叶片:最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褐色至暗褐色椭圆形病斑,似芝麻粒状,病斑中部黄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国有黄色晕圈,两端钝圆形,但无沿叶缘延伸的坏死  相似文献   

8.
2015年初,在海南省乐东县豇豆主产区发现一种豇豆新病害——豇豆叶斑病,主要危害豇豆叶片。为了明确病害病原菌,为农户今后开展田间防治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笔者拟通过观察豇豆田间发病特征,并对病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结果表明:豇豆叶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中央产生豌豆大小的灰色或者浅褐色病斑,病斑中央呈灰白色,叶片边缘伴有一定面积的枯萎,后期病斑连接成片,造成叶片枯萎坏死,将其rDNA-ITS和rDNA-28S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合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该病害致病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sp.)。  相似文献   

9.
<正>5病虫害5.1病害5.1.1大、小斑病(斑点病、南方叶枯病)5.1.1.1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侵染叶鞘和苞叶。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发生,但以抽雄后发病重。小病斑在叶片上发生早,初期叶面上产生褐色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近椭圆形黄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明显,有时有2~3圈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灰黑色霉状物。5.1.1.2病原菌玉蜀黍平脐孺孢[Exsero-  相似文献   

10.
芹菜斑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芹菜斑枯病又名晚疫病、叶枯病.温室芹菜发病严重.不仅在芹菜生长期间危害,而且在芹菜采收后及贮运和销售过程中继续危害,造成损失.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危害茎和叶柄. 1发病症状 在叶片上,病斑初为淡褐色油浸状小斑点,扩大后,病斑外缘黄褐色,中间黄白色至灰白色,边缘明显,病斑上有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外常有一黄色晕环.  相似文献   

11.
近期,北方地区多地阴雨天气较多,这也导致蔬菜高湿病害悄然发生。有种植户反应,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多地发生严重,且发生后防治较为困难。因此,我们从病原抗性方面揭示其防治困难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一种全球性发生的病害,给世界各地的黄瓜种植产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病原菌是丁香假单胞流泪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该病原菌主要侵染黄瓜叶片,也可侵染茎秆和果实。叶片感病通常从边缘开始发病,最初表现为微小的水浸斑点,然后形成V字形病斑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呈水浸状,形状不规则,后期整个叶片表现腐烂症。茎秆发病,病部初呈水渍状,湿度大时有白色菌脓流出。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也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对水稻危害性很大。白叶枯病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初起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缘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远望一片枯槁色,故称白叶枯病。1.发病特点白叶枯病病原是一种黄单胞杆菌,菌体两端钝圆,短杆状极生单鞭毛,不形成芽孢和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为  相似文献   

13.
水稻胡麻斑病又名胡麻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中分布较广的一种病害,一般土壤瘠薄、缺肥导致水稻生育不良时发病较重。此病在全国稻区均有发生,可造成减产10%左右,重病田可减产30%以上,并可降低稻米品质。1、症状识别胡麻斑病从苗期到收获期都可发病,以叶片发病最为普遍,也可发生在穗颈、枝梗、谷粒等处。叶片发病,先发生褐色小点,  相似文献   

14.
滁菊的常见病害主要是叶枯病和枯萎病,常见虫害主要是棉蚜虫和菊天牛. 1叶枯病 4月上旬开始发生,一直危害到菊花收获.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后期发展为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黑枯死.  相似文献   

15.
水稻前期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四种病害,个别地区白叶枯病害也有少量发生。这四种主要病害各自表现不同的症状:1、稻瘟病:稻瘟病为真菌性病害,田间症状根据水稻生育期或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一般指三叶期以前,病原菌浸染幼苗基部,出现灰黑色水渍状病斑,幼苗卷缩枯死。叶瘟,初病时,叶片上看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斑点迅速扩大后,  相似文献   

16.
一、西芹主要病害的识别 (一)西芹斑枯病又称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病窖一般从老叶开始发生,后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淡褐色油漫状小圆斑,逐渐发展为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明显,中央为灰白色或黄白色,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后期在病斑上散生小黑点.叶柄和茎受害,病斑为长圆形,呈灰褐色,稍凹陷,中部散生小黑点,发病严重时,叶片早衰千枯,植株生长受阻,株高降低,叶柄腐烂.  相似文献   

17.
绣球叶片对植物病原体的入侵非常敏感,极易发生病害,尤其是叶斑病,其发生会引起叶片呈现大小不一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病死、脱落,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影响绣球的生长及开花质量.为明确引起绣球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在对绣球叶斑病田间发病症状进行观察的基础上,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从绣球Bailer的病叶上获得5种病原真菌分离物;通...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板栗新病害褐缘叶枯病病原菌Phomopsis castaneae-mollissimae(Y1)与其共生菌板栗蛇孢日规壳Ophiognomonia castaneae(Y6)的关系,采用在发病不同时期组织分离、定期采样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对峙培养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病初期在褐缘叶枯病病健交界处只分离到Y1,随病斑扩展Y6的分离频率逐渐增加,发病后期Y6的分离频率略高于Y1;Y6的无性型和有性型子实体均生长在病斑上;离体叶片接种Y1易产生病斑,接种Y6很少产生病斑,两菌混合接种比单独接种产生的病斑症状明显且发病速度快,表现出Y1致病力强,Y6致病力弱,Y6具有协同Y1致病的作用;Y6和Y1的营养体表现出明显的完全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9.
一、病害症状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真菌性病害,可侵染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豆科等作物,老百姓俗称黄点子病。该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片被害的症状可分为小型斑、大型斑、角型斑三种。小型斑低温低湿时多表现在发病初期的新叶上。高温高湿植株长势旺盛时多产生大型斑。  相似文献   

20.
<正>芹菜斑枯病,又称叶枯病、晚疫病,俗称"火龙",是冬春保护地芹菜栽培中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病害,对芹菜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此病在芹菜贮运期间还能继续危害。一、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茎秆。叶片受害时,先出现淡褐色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扩大后的病斑表现出两种类型:一种是小斑型,病斑直径为0.5~2.0毫米,发病后期病斑边缘黄褐色、中间灰白色,先从老叶发病,后发展到嫩叶上,病斑上聚生很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另一种是大斑型,病斑直径3~10毫米,多散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