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红景天提取物对肉鸡外周血白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试验取3只健康雄性肉鸡分离外周血白细胞,以每孔1×106/m L接种于24孔细胞培养板,然后将红景天提取物(浓度分别调整至200,100,50,0μg/m L) 200μL加入24孔细胞培养板,37℃、5%CO2条件下培养24 h,离心后收集上清液,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表明:相比于不添加红景天提取物的对照,100μg/m L、200μg/m L红景天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细胞上清液中IgG和IgM含量(P0. 05)。此外,100μg/m L红景天提取物相比于对照还显著提高了细胞上清液中IL-1β含量(P 0. 05),100μg/m L、200μg/m L红景天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细胞上清液中IL-6和TNF-α含量(P0. 05)。说明红景天提取物能够促进肉鸡外周血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改善肉鸡的免疫机能,但在100μg/m L内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松针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松针多糖对正常状态及脂多糖(LPS)刺激状态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作用于正常的和经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设空白对照组(加入100μL RPMI-1640培养基)、阳性对照组(加入100μL终浓度为5μg/m L的LPS)、松针多糖组(分别加入100μL 25、50、100、200μg/m L的松针多糖)和LPS+松针多糖组(加入与松针多糖组相同浓度的松针多糖和终浓度为5μg/m L的LPS,液体终体积为200μL)。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中性红吞噬试验检测巨噬细胞吞噬能力,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分泌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量。结果表明:1)对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相对增殖率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50、100和200μg/m L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中性红吞噬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各LPS+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中性红吞噬率均极显著提高(P0.01),200μg/m L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NO分泌量极显著提高(P0.01),50、100和200μg/m L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TNF-α和IL-1β分泌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50、100和200μg/m L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IL-10分泌量极显著降低(P0.01)。2)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各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相对增殖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100和200μg/m L LPS+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中性红吞噬率极显著升高(P0.01),50、100和200μg/m L LPS+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NO分泌量极显著提高(P0.01),各LPS+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TNF-α分泌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50、100和200μg/m L LPS+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IL-1β分泌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100和200μg/m L LPS+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IL-10分泌量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松针多糖通过发挥其促炎作用调节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而增强机体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巴戟天多糖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试验将50只(4~7周龄)昆明小白鼠(体重18~22 g)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Naive)组、多糖(MOPS)组、疫苗(FMDV)组、疫苗+多糖(FMDV+MOPS)组、疫苗+铝佐剂(FMDV+alum)组,每组10只,Naive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200μL,MOPS组小鼠注射巴戟天多糖溶液(2.5μg/μL)200μL,FMDV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FMDV+MOPS)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与巴戟天多糖200μL,(FMDV+alum)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与铝佐剂(1μg/μL)200μL,14 d之后进行二免。二免后第14天对小鼠进行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无菌取脾脏,进行脾单细胞体外培养,收集上清液;采用小鼠间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结果表明:与Naive组比,(FMDV+MOPS)组的IgG、IFN-γ和IL-4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FMDV+alum)组的IgG、IFN-γ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IL-4含量显著升高(P0.05);FMDV组的IgG、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IL-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MOPS组的IgG、IFN-γ及IL-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MOPS作为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可明显提高小鼠特异性抗体IgG和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增强对小鼠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研究刺五加多糖(ASPS)对鸡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ASPS添加到体外分离培养的血液淋巴细胞中,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变化,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IL-1β、IL-6、iNOS和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SPS可以单独或协同植物血凝素(PHA)或脂多糖(LPS)促进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并且ASPS在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效果最佳。另外,ASPS能够促进淋巴细胞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当200μg/mL的ASPS与淋巴细胞体外共培养至24 h时,IFN-γ、IL-2、IL-1β、IL-6、iNOS和TNF-α的mRNA表达量均最高,而IL-4和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则以ASPS质量浓度为400μg/mL和培养时间48 h条件下最高,说明IL-4和IL-10 mRNA的表达滞后,而且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ASPS能够提高鸡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功能,促进Th1和Th2细胞因子分泌,这为进一步揭示刺五加多糖的免疫调节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硒是否影响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炎性反应中发挥的抗炎作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分别经10μg/m L DHA、10μg/m L DHA+0.05μmol/L亚硒酸钠、1μg/m L LPS、10μg/m L DHA+1μg/m L LPS、10μg/m L DHA+1μg/m L LPS+0.05μmol/L亚硒酸钠诱导24 h,同时设置无添加的正常组。采用半定量反转录PCR检测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和IL-10含量。结果显示,添加亚硒酸钠(0.05μmol/L)不仅显著或极显著增强了DHA(10μg/m L)对LPS(1μg/m L)诱导RAW 264.7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mRNA表达(P0.05)和IL-1β生成(P0.01)的抑制作用,还极显著增强了DHA(10μg/m L)对LPS(1μg/m L)诱导RAW264.7细胞中抗炎细胞因子IL-10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P0.01)。由此提示,硒可增强DHA在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多糖对小鼠胸腺和脾脏体外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研究不同浓度(500μg/m L、250μg/m L、200μg/m L、150μg/m L、100μg/m L、50μg/m L、25μg/m L)的白花蛇舌草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的代谢及其与Con A或LPS协同诱导的转化作用、小鼠胸腺和脾脏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白花蛇舌草多糖可显著提高脾脏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1),促进脾脏淋巴细胞代谢及其与Con A或LPS协同诱导的转化作用(P0.01),但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代谢及其与Con A或LPS协同诱导的转化作用、小鼠胸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无显著性影响(P0.05);白花蛇舌草多糖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胸腺和脾脏NK细胞活性(P0.01),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双向作用关系。结论: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白花蛇舌草多糖可提高小鼠脾脏和胸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体外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考察牛膝多糖(ABPS)对脂多糖(LPS)免疫应激下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和表达的影响,并探讨ABPS调控IPEC-J2免疫应激可能的作用机制。选用4~5代的IPEC-J2,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对照)、300、600、900、1 200μg/m L ABPS和10μg/m L LPS,每组12个重复,每孔为1个重复。培养72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ABPS对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量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LR4、NF-κB、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00、600、900和1 200μg/m L ABPS组能显著减少IL-1、IL-6、IL-8和TNF-α的分泌量(P0.05);300μg/m L ABPS组能显著减少p-NF-κB蛋白的表达量(P0.05),900和1 200μg/m L ABPS组能显著减少TLR4、NF-κB的mRNA和NF-κB蛋白的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ABPS通过TLR4/NF-κB信号转导途径来调控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缓解免疫应激,低浓度ABPS通过直接抑制NF-κB磷酸化过程来降低免疫应激,高浓度ABPS则是通过抑制TLR4 mRNA、NF-κB mRNA和NF-κB蛋白的表达量来缓解免疫应激。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6,(5):795-800
研究了猴头菇多糖协同ConA对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的量及mRNA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协同免疫调节机制。用ELISA法检测HEP协同ConA刺激脾淋巴细胞细胞上清液中Th1、Th2细胞因子的量;RT-PCR法检测Th1、Th2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HEP在25~4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能显著协同ConA刺激T细胞亚群Th1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和Th2细胞因子(IL-4、IL-6)的分泌及mRNA的表达(P0.05),并显著促进转录因子(T-bet、Gata-3)mRNA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HEP能协同ConA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基因的表达,通过调节Th1/Th2平衡,发挥双重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戈戈健和本草劲方对猪肠上皮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本实验分别以200μg/m L的戈戈健和500μg/m L的本草劲方溶液处理猪肠上皮细胞,培养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 DNA,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种相关细胞因子m 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戈戈健能显著上调IFN-β(P0.05)、IL-6(P0.05)、IL-8(P0.01)、TNF-α(P0.05)和TGF-β(P0.05)m RNA表达水平;本草劲方能显著上调IFN-α(P0.05)、IFN-β(P0.01)和TGF-β(P0.05)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IL-6(P0.05)和TNF-α(P0.01)m RNA表达水平。表明这两种中药制剂均能通过诱导I型干扰素产生而发挥抗病毒作用;戈戈健能通过促进抗炎因子IL-6、IL-8和TNF-α分泌来增强细胞免疫,同时上调抑炎因子TGF-β表达来防止过度炎症;本草劲方能抑制促炎因子IL-6和TNF-α的产生并促进抑炎因子TGF-β的分泌,从而增强细胞的抗炎能力。本研究为戈戈健和本草劲方用于预防和治疗猪场病毒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硫酸化酵母葡聚糖(SCG)对鸡细胞免疫的影响,将7种浓度SCG单独或与Con A、LPS加入到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培养48 h时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将5种浓度的SCG分别与Con A加入到鸡脾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IL-2和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SCG浓度在在250~2 000μg/m L时,SCG+Con A、SCG各剂量组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其A570值先增加后降低(P0.05);SCG+LPS各剂量组的A570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 000μg/m L剂量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均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SCG浓度在62.25~1 000μg/m L时,多糖组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中IL-2与IFN-γ浓度,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其促进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先增加后降低,具有明显量效关系;且均在250μg/m L时效果最好。结果表明,SCG在合适剂量能单独或协同Con A、LPS刺激鸡T、B淋巴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从而增强鸡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黄酮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乳腺上皮细胞分成5组,每组培养基中分别含有0、25、50、75、100μg/m L苜蓿黄酮,细胞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72 h,然后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添加苜蓿黄酮具有降低乳腺上皮细胞的m TOR相对表达量的趋势(P=0.09),25μg/m L组的S6K1和e IF4E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50μg/m L组(P0.05),而对氨基酸转运蛋白无影响;苜蓿黄酮具有降低FATP1相对表达量的趋势(P=0.06),50μg/m L组PPAR-γ、SCD1和FASN相对表达量最高均显著高于0μg/m L(P0.05)组;50μg/m L组的Glut1和Glut4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25μg/m L组(P0.05),0μg/m L组的Glut8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50~100μg/m L组(P0.05),而β-1,4-Gal T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5μg/m L组的HK2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0μg/m L组(P0.05)。结果提示,苜蓿黄酮能够调节乳蛋白、乳脂和乳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靛玉红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vine contagious pustular dermatitis virus, ORFV)感染淋巴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及CD分子表达量的影响,在靛玉红对ORFV感染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中,分为对照组、ORFV感染组、靛玉红(0.2μg/mL)+ORFV组、靛玉红(0.2μg/mL)组,采用CCK-8法检测靛玉红对ORFV感染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另外,在靛玉红对ORFV感染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及CD分子表达量的影响试验中,分为高浓度靛玉红(0.2μg/mL)+ORFV组、中浓度靛玉红(0.1μg/mL)+ORFV组、低浓度靛玉红(0.05μg/mL)+ORFV组,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淋巴细胞悬液100μL,之后加ORFV病毒悬液100μL,吸附2 h,弃病毒液,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0.1,0.05μg/mL的靛玉红溶液100μL,作用0,2,4,8,12 h,另设ORFV感染组(只加ORFV病毒悬液和RDMI-1640完全培养基)、对照组(只加RPMI-1640完全培养基),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FN-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素对脂多糖(LPS)刺激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6组,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基,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μg/m L LPS(L组)、1μg/m L LPS和2.5μg/m L苜蓿素(L+2.5组)、1μg/m L LPS和5.0μg/m L苜蓿素(L+5组)、1μg/m L LPS和10.0μg/m L苜蓿素(L+10组)以及1μg/m L LPS和15.0μg/m L苜蓿素(L+15组),培养24 h。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相对增殖率极显著降低(P0.01),而L+2.5组和L+10组则极显著升高(P0.01);2)与L组相比,L+10组和L+15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一氧化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3)与L组相比,L+5组和L+10组细胞的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Toll样受体2和Toll样受体4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L+5组细胞的髓样分化因子88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在LPS刺激下,添加苜蓿素能够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抗氧化性能,抑制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芪多糖对犬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犬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10μg/mL APS作用于ConA或LPS刺激的犬脾淋巴细胞,RT-PCR方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表明,APS对IL-2、IFN-γ和TNF-αmRNA表达有显著增强作用,促进IL-2和IFN-γmRNA表达的效果显著优于ConA,而对IL-4 mRNA表达没有明显影响;在上述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抑制时,APS能使其表达显著提高。结论:APS通过对犬脾脏T淋巴细胞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整体调节来促进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高温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培养方法,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为4组,分别在细胞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10、100μg/m L和1000μg/mL的大豆异黄酮,各组细胞正常(37℃、5%CO2)培养48 h后,在42℃下处理1.5 h,再正常培养12 h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发现:(1)与0μg/mL组相比,100μg/mL和1000μg/mL大豆异黄酮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 0.05)。(2)与0μg/m L组相比,10~1000μg/mL大豆异黄酮组细胞活性氧(ROS)的浓度显著降低(P 0.05)。(3)与0μg/mL组相比,100μg/m L和1000μg/mL大豆异黄酮组细胞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升高(P 0.05),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 0.05)。(4)与0μg/m L组相比,100μg/mL和1000μg/mL大豆异黄酮组细胞内Caspase3和Bax基因的相对表达显著降低(P 0.05),而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显著升高((P 0.05)。综上所述,大豆异黄酮能够通过增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进而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6.
槲皮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氧化性能和乳脂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槲皮素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氧化性能和乳脂合成的影响,试验将乳腺上皮细胞分成5组,每组培养基中分别含有0、10、20、40和60μg/m L槲皮素,然后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结果显示:(1)细胞培养24 h和72 h时,与0μg/m L槲皮素组相比,20μg/m L和40μg/m L槲皮素组细胞的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13.12%、7.48%和7.83%、29.85%(P0.05)。(2)与0μg/m L槲皮素组相比,20μg/m L和60μg/m L槲皮素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性以及一氧化氮(NO)浓度分别升高了15.52%、19.99%,53.49%、28.23%,36.29%、13.19%和30.42%、39.78%(P0.05),MDA含量分别降低了19.29%和32.74%(P0.05)。(3)与0μg/m L槲皮素组相比,添加10μg/m L槲皮素组细胞的SREBP1、CD36、FAS、PPAR-γ和SCD1基因表达分别显著降低了45.00%、46.53%、26.73%、43.00%和29.00%(P0.05)。结果表明,槲皮素能够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抗氧化性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并且能够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和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降低乳脂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太子参参须多糖(RPFRP)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PFRP作用下的RAW264.7细胞的增殖情况,筛选出RPFRP的适宜浓度为25μg/mL~400μg/m L。将25μg/mL~400μg/m L RPFRP作用于RAW264.7细胞并于不同时间后收获细胞培养物或上清液进行后续试验。采用中性红法检测不同浓度RPFRP作用下的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显示:RPFRP可极显著提高RAW264.7细胞吞噬活性(P<0.01),且该吞噬活性在PRFRP浓度为25μg/mL~200μg/mL时呈剂量依赖式升高;Griess法检测RAW264.7细胞的NO产生量,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呈RPFRP剂量依赖式升高;ELISA法检测RAW264.7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PFRP处理的RAW264.7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蚓激酶(EFE)在体外对LO2细胞株(人正常肝细胞)及软脂酸(PA)诱导的LO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EFE的最佳作用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100 u/m L、200 u/m L、400 u/m L、600 u/m L、800 u/m L、1 000 u/m L)EFE作用于LO2细胞,分别在作用6 h、12 h、24 h,通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OD值;用20μg/m L的PA作用LO2细胞24 h,然后用不同浓度(100 u/m L、200 u/m L、400 u/m L、600 u/m L、800 u/m L、1 000 u/m L)的EFE进行干预,并于6 h、12 h、24 h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200 u/m L、400 u/m L的EFE可促进LO2细胞的增殖,但无统计学意义,高浓度(800 u/m L、1 000 u/m L)的EFE能明显抑制LO2细胞的增殖(P0.05),且其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低浓度(100 u/m L)的EFE可促进经PA诱导的LO2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效果显著(P0.05);200 u/m L、400U/m L的EFE对经PA诱导的LO2细胞的促进作用极显著(P0.01)。结论:EFE能缓解PA诱导的细胞损伤,对PA诱导的LO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其最佳作用浓度为400 u/m L。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通过脂多糖(LPS)诱导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来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探讨壳寡糖(COS)的抗氧化作用效果。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LPS和COS对IPEC-J2作用12、24、48 h后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选择适宜浓度LPS(1.0μg/m L)和COS(200μg/m L)作用于IPEC-J2,分为对照组、LPS组、COS组、LPS+COS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的表达;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1.0μg/m L的LPS对IPEC-J2作用24 h,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41.6%,为造模的最适浓度和作用时间;CO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IPEC-J2有增殖作用,其浓度为200μg/m L时效果最佳,作用时间为24 h时,细胞增殖率达到126.3%。LPS+COS组较对照组的SOD、CAT活性和M 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Nrf2和HO-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LPS+COS组较LPS组的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HO-1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SOD、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M 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LPS诱导IPEC-J2氧化应激,而COS可进一步促进Nrf2和HO-1蛋白的高表达,并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氧化产物含量,从而增强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抵抗力,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蒲公英根(Taraxacum root)中提取植物多糖(TRP),并探究其对脂多糖(LPS)引起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0μg/mL,100μg/mL,200μg/mL)多糖提取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分泌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表明,TRP在50μg/mL~20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对RAW264.7细胞无明显细胞毒作用,TRP可以显著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NO的分泌,且IL-1β、IL-6、TNF-α的表达量下调。结果表明,TRP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炎作用,体外抗炎效果与质量浓度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