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次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调查共检测样品2423个,通过酶联试剂盒初筛和液质联用仪验证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发现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存在棉籽粕、花生粕、玉米和国产玉米酒精糟中,从地区来看,华南地区黄曲霉毒素污染最为严重。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B2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96(P0.01)。所有检测样品中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玉米、棉籽饼粕、花生饼粕、大豆饼粕、草木樨干草、燕麦干草等最易被污染。当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大于1ppm时,可使所饲喂的畜禽中毒死亡。黄曲霉毒素中毒症以猪、鸡多见,其次为鸭和牛。饲料是否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可以用紫外线灯快速检测,取饲料放在紫外线灯下观察,若能看到黄绿色荧光,即为有毒,若看不到荧光,可将饲料压碎后再放到紫外线灯下继续观察,若仍看不到荧光,说明不带黄曲霉毒素。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经安全处理后可以用于饲喂畜禽,其处理方法及饲喂时应注意的事项为:1.发…  相似文献   

3.
饲料及其原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霉菌毒素污染现象,给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带来不良影响。笔者对2013年上半年霉菌毒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配合饲料主要霉菌毒素污染为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麸皮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1 鸭场黄曲霉毒素主要来源 鸭场黄曲霉毒素主要来源于饲料、粪便以及与饲料和粪便接触的物品.而干净土壤中的黄曲霉毒素很少.不同饲料原料产黄曲霉毒素的能力差异较大.人工接种曲霉于各种饲料原料中检测产毒情况,发现花生粕产毒量最高,其次为玉米和豆粕.  相似文献   

5.
我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全国11个省份共计1013份饲料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了解我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检出率高达99.51%,但超标率较低,平均为2.27%;不同省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贵州省最高,河南省、四川省较高,福建省最低,其余7省居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棉粕、家禽配合饲料、菜粕、玉米、仔猪配合饲料、麦麸、豆粕、鱼粉和小麦。我国饲料普遍受到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但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超标率低,含量在不同区域和饲料种类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季海霞  苏永腾 《养猪》2013,(6):15-16
对2013年1—6月12省市饲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2)玉米和配合饲料的主要污染物是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及其副产物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饲料及原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霉菌毒素污染,给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南京奥迈科技有限公司霉菌毒素分析中心对2013年上半年霉菌毒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配合饲料主要污染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麸皮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是包括花生粕在内的饲料原料感染黄曲霉等真菌后,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由于其强致癌性,降低其毒性甚至去除其存在已是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的重要研究领域。在目前已有的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中,生物法,尤其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酶的降解方法,由于具有重复性、均一性和操作简单等特点,逐渐成为优选方法。本文着重对去除黄曲霉毒素的生物法进行概述,并对每种方法中的主要菌种、去除原理以及优缺点进行列举、归纳和总结,同时对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未来趋势做了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9.
肉鸡黄曲霉毒素中毒在肉鸡饲养中时有发生,日常饲养中的主要中毒原因是误用霉烂变质带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及饲料原料而造成的,易变质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原料主要以豆饼(粕)、花生饼(粕)、棉粕等为主,变质的原因主要是饲料原料受潮而发生霉变生成黄曲霉毒素。一、症状病鸡精神沉郁,闭目无神,羽毛蓬乱,部分病鸡食欲减少,有的鸡中毒后头向侧歪,身体转圈,站立不稳,张口伸颈呼吸,颈部脊椎手摸僵硬,粪便稀薄呈水样,最后衰竭死亡,死鸡全身僵直坚硬。食量越大,越壮的鸡死亡时间越快。二、剖检变化经剖检发现,肝脏边缘钝厚肿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霉菌毒素造成的损失,让广大养殖户及饲料企业了解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对奥迈科技实验分析中心所测的饲料霉菌毒素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对而言并不突出,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全价料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小麦、麸皮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的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山东省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从山东省各地规模化养殖场、饲料厂及养殖户采集1 174份饲料原料样品,利用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结果表明,山东省饲料原料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为普遍,检出率为45.24%,含量为2.00~184.07μg/kg,超标率为14.32%。需要重点关注花生粕、棉籽粕、玉米及副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鸭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饲料或者饲料原料(如玉米、小麦、麸皮、豆粕、花生粕、鱼粉等占用比例较大的原料)在潮湿季节中保存不当引起了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鸭吃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即发生该病。在各种黄曲霉中,  相似文献   

13.
从市场采集猪配合饲料、鸡鸭配合饲料、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豆粕、棉籽粕和米糠共292个样品,同时测定其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呕吐毒素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5 296.3、3 566.2μg/kg,猪配合饲料呕吐毒素含量超标率7.9%;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棉籽粕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300、3 992.5μg/kg,猪配合饲料、鸡鸭配合饲料、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棉籽粕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率分别为5.4%、8.5%、4.4%和33.3%;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1 686.3、1 378.9μg/kg,猪配合饲料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超标率达5.1%;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存在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共同污染问题,猪配合饲料和鸡鸭配合饲料中3种霉菌毒素的共同污染率分别达35.1%和42.9%。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更多的养殖户了解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减少霉菌毒素造成的损失,江苏奥迈生物科技实验分析中心收集各地的饲料、原料共612份,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样品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对而言并不突出,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全价料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小麦、麸皮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的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711个饼粕类样品,通过酶联试剂盒初筛和液质联用仪验证两种方式进行5种霉菌毒素的检测。结果发现饼粕类样品主要受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程度较严重,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虽然污染面较广,但污染程度较轻。一个样品中同时存在多种霉菌毒素的情况较严重。单一饼粕类样品中花生粕和棉粕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程度最严重。从地区来看,各地区饼粕类样品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程度明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花生或花生粕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影响产品安全和动物健康。为筛选具有高效去除黄曲霉毒素能力的菌株,本试验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对各种目标菌株进行初筛,再将活性较好菌株与黄曲霉毒素(AFB_1)共培养后,通过测定AFB_1降解率进行复筛,同时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花生粕培养基中进行验证,并对高效菌株的去除特性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显示,经过初筛和复筛过程,筛选出2株芽孢杆菌、1株乳酸菌和1株酵母菌具有AFB_1去除能力;利用验证过程和对AFB_1去除率的高低,确定枯草芽孢杆菌为高效去除AFB_1菌株;比较枯草芽孢杆菌各组分去除AFB_1能力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去除AFB_1的能力主要由菌体代谢产生的某种活性物质主导,并提示其是一种胞外物质。  相似文献   

17.
当前猪禽料中主要霉菌毒素为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奶牛饲料还需要增加对黄曲霉毒素的关注。从原料角度来说,玉米中主要防范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烟曲霉毒素。2012年秋季中原与华东玉米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污染同比2011年有所减轻,烟曲霉毒素污染加重,值得注意。东北玉米呕吐毒素污染同比高于去年,这与虫灾、倒伏和阴雨天气有关。2012年小麦中主要是呕吐毒素污染,当大比例应用华东小麦时更应引起注意。饼粕中霉菌毒素风险较低,但棉粕、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较重,对于牛奶霉菌毒素超标有最直接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脱毒产品,可以更好地保护动物健康、发挥动物生产潜能,将饲料价值最大化体现。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基于在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基础上,建立酶联免疫(ELISA)直接法检测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应用黄曲霉毒素抗体和酶标记的黄曲霉毒素建立酶联免疫直接竞争法。试剂盒最低检出浓度为0.5ng/m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10.0ng/mL;对花生和花生粕的添加回收率为70.0%~110.0%,变异系数小于20%。本实验制备的黄曲霉毒素试剂盒能够应用于花生及其制品的检测,酶联免疫直接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贾涛 《饲料广角》2013,(13):34-35
黄曲霉毒素B1是危险的致癌物,经常在玉米、花生粕、棉籽粕和菜籽粕等饲料原料中检测到。经试验证明,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为1μg/kg;标准曲线r值≥0.9955,变异系数≤3.5%,检测回收率≥95.02%;此外还具有检测时间短,检测过程约需2h,重复性好,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不接触有毒试剂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陈新  王雄  雷达 《中国饲料》2007,(24):30-31
研究建立了光化学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器测定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方法。甲醇/水提取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Afla-P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由光化学柱后衍生,通过荧光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检出限分别为1.0、0.3、1.0μg/kg和0.3μg/kg,回收率为67.0%~117%,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18.2%。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满足饲料用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