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低温胁迫对福建山樱花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福建山樱花在低温胁迫下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对离体1 a生枝条进行低温胁迫人工模拟,分析相对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0~-15℃范围内,电导率的变化与处理时间的增加和胁迫温度的降低没有明显相关性;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随处理时间增加不明显,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丙二醛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胁迫温度的降低而增加。-6℃为福建山樱花枝条的抗寒性的敏感温度,当胁迫温度低于-6℃,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温度降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福建山樱花抗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杜鹃花的抗寒性,以20个杜鹃花品种为试材,进行20d自然低温处理后观测植株形态表现,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标准差系数权重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并进行各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综合评价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红玥"杜鹃形态表现最不明显,抗寒性最强。相关性分析得出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综合评价值极显著正相关(P0.01),SOD活性显著正相关,MDA含量与抗寒性综合评价呈显著负相关(P0.05)。POD活性与抗寒性综合评价值呈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H_2O_2含量与抗寒性综合评价值呈负相关。形态观测结果与隶属函数的综合评价基本一致,可鉴定杜鹃花的抗寒性顺序。该研究为不同区域园林应用中杜鹃花品种的选择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百合花瓣抗氧化酶系统对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诺宾’(Robina)、‘索蚌’(Sorbonne)、‘西伯利亚’(Siberia)3个云南产量较大的观赏百合品种切花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花瓣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增强,花瓣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而代表膜质过氧化程度的丙二醛(MDA)含量持续上升。干旱胁迫下花瓣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在处理的前期、中期持续上升,后期下降,说明前中期有较高的活性氧(ROS)清除能力,之后抗氧化能力下降;抗氧化酶基因Cu-ZnSOD、MnSOD、CAT、APX和GR的表达先升后降,而Fe-SOD的表达一直下降,POD则一直保持升高的趋势。根据隶属函数平均值大小百合品种抗旱性由强到弱为:‘索蚌’>‘诺宾’>‘西伯利亚’。  相似文献   

4.
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与枣树枝条抗寒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1 a生枣树休眠枝条为试材,经低温处理后,测定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以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枣树抗寒性(LT50),研究分析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与LT50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枣树抗寒性呈正相关,相关性极显著;丙二醛含量与枣树抗寒性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显著,二者可以作为枣树抗寒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果梅种质枝条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高志红  章镇  韩振海 《果树学报》2005,22(6):709-711
通过电导法对28份果梅种质的枝条抗寒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研究了枝条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与果梅种质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果梅种质资源的枝条抗寒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经12h低温处理,其枝条的半致死温度为-9.3℃--20.2℃,其中丰后、高田丰后、软条红梅等种质比较抗寒,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0.2℃、-17.7℃、-19.3℃;东青、开蒂和红顶等种质抗寒性较差,半致死温度分别为-9.4℃、-9.4℃、-9.3℃;果梅枝条中可溶性蛋白和糖类与种质的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59和0.86709,而与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52122。  相似文献   

6.
龙眼低温胁迫及其抗寒性生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理的角度综述了龙眼低温胁迫及其抗寒性研究概况,包括叶片组织结构、束缚水相对含量、细胞膜透性、膜脂脂肪酸组分、丙二醛(MDA)含量、细胞保护酶系统的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等与龙眼抗寒性的关系;同时提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郭泳 《北方园艺》2013,(8):42-44
以"辽园多丽"番茄品种为试材,在高温(35℃/25℃)胁迫下研究了30、60、90、120mg/L水杨酸(SA)处理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和对番茄幼苗抗高温胁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均随着SA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而丙二醛(MDA)含量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高。SA对高温胁迫的缓解作用受其浓度的影响,以90mg/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3年生酸枣枝条为试材,将测定的枝条从低温冰箱中(A)取样、雪堆中(B)取样、实地(C)取样等3种方法进行取样,研究人工设置低温处理对酸枣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和相对含水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重,3种取样方法之间酸枣枝条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变化差异较小,但束缚水/自由水值差异大,A取样方法中束缚水/自由水值很高,在温度降至-33℃时达到最高值为5.91,但-27℃开始C取样方法下束缚水/自由水值低,束缚水/自由水值均低于1;此外A取样方法下枝条可溶性糖含量高,而C取样方法下含量较低。说明酸枣地上部分是因为枝条自由水含量过高,可溶性糖含量较低,导致细胞胞内浓度低,容易发生枝条细胞内结冰受到伤害而死亡。因此,不同取样方法研究结果得知,取样方法在果树抗寒性研究中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抗寒性的影响,以"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和"核桃"作砧木,嫁接‘绿岭’核桃的2年生幼树为试材,分别在-5、-10、-15、-20、-25、-30℃低温胁迫后,测定其1年生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含量、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指标,分析其耐寒能力。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4种砧木的‘绿岭’核桃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呈‘S’型上升趋势,"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核桃"砧木‘绿岭’核桃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1.7、-22.3、-25.3、-22.8℃;丙二醛含量、保护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在-25℃出现峰值;保护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在-20℃出现峰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峰值出现在-15℃;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得出4种砧木‘绿岭’核桃抗寒顺序为"加州黑""核桃""中宁强""中宁异",表明在抗寒性方面,"加州黑"是适合‘绿岭’核桃的砧木。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格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 a生格木幼苗为试验材料,设0、4、8、12、25℃(CK)5个不同梯度温度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对低温胁迫下格木幼苗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逐渐增大,可溶性糖和Pro含量呈先降后升但总体低于CK的变化规律,SOD含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但整体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以2份长豇豆种质为试材,对荚果发育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荚果的发育,其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花后4~10 d,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缓慢,花后10~19 d,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较快;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逐渐下降趋势,花后1~13 d下降较快,花后13~19 d下降较缓慢。  相似文献   

12.
刺梨花药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刺梨花药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在0~5 d,愈伤组织干重、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核酸的含量增加缓慢;5~15 d,愈伤组织干重、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核酸的含量迅速增加,在20 d,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核酸的含量达到最高;5 d以后,它们的含量逐渐减少.结果表明:4种重要物质的变化趋势和愈伤组织生长周期曲线基本一致,因此,刺梨花药愈伤组织培养最佳的继代周期为20~25 d.  相似文献   

13.
节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宁毛节瓜、梅花5 号、7-2-1-4-2-1-2-2、GF-7-1-1、CK-3-4-3-2-1-3 为试材,对授粉后10、20、30、40 d4 个时期正常发育的节瓜果实鲜样中的VC、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节瓜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鲜样的VC、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VC 含量早期最高,之后快速下降,成熟时趋于稳定;有机酸含量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
先下降后小幅回升的趋势。但不同品种间变化幅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山楂果实中可溶性糖与果皮色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大黄面楂、上口、左伏3号、星石榴、甜水5个山楂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持续下降。花青素含量除大黄面楂外,在果实着色期迅速上升。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在采收时逐渐上升,果皮花青素含量与不同种类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左伏3号果糖含量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大黄面楂和星石榴呈显著正相关;甜水、上口、星石榴蔗糖含量与花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甜水和星石榴葡萄糖含量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抗性甜瓜接种蔓枯病菌后测定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3种防御酶(PPO、PO、PAL)的活性。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在接种后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抗病甜瓜增幅大,叶绿素含量高于感病甜瓜;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抗病甜瓜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感病甜瓜;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接种后逐渐升高,感病甜瓜峰值出现早于抗病甜瓜;3种酶活性在接种后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抗病甜瓜酶活性增幅高于感病甜瓜。几种酶活性变化可以用于甜瓜蔓枯病抗性鉴定。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提取香菇中的可溶性含氮化合物,通过对高速组织捣碎机、胶体磨和高压均质机3种机械物理破壁的比较,最终确定采用高压均质机以达到最佳的破壁效果,从而释放菌体细胞内大量的可溶性含氮化合物.通过对均质工艺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的探讨,得到最适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40 MPa、均质温度50℃、均质料液比1∶7、均质次数2次,可溶性氮释放率可达到78.84%.  相似文献   

17.
西花蓟马主要寄主植物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8种植物不同器官中可溶性糖(以棉子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为代表)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及比例。总体上,测定的18个样品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高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比例最大为1627.00,最小为2.71,成熟叶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大多高于幼叶。辣椒中西花蓟马主要取食的花器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叶片。  相似文献   

18.
四个猴头菌菌株子实体可溶性蛋白种类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H11、H5.28、H401及H901四个猴头菌菌株子实体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间存在差异。其中以H5.28与H401差异最小,其次依次为H11与H5.28,H11与H401,H401与H901,H5.28与H901,以H11与H901间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19.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西葫芦品种早青一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弱光组合及低温弱光持续时间对西葫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低温弱光逆境程度加剧和持续时间延长持续减少;在15℃/5℃以上,弱光处理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但增加幅度随着弱光逆境加剧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减弱;但在15℃/5℃下,弱光逆境导致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20.
月季花瓣衰老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然  罗松 《园艺学报》1998,25(3):306-307
对月季花瓣衰老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蛋白条带变化表现出3种情况:(1)从瓶插开始到结束蛋白条带基本保持稳定;(2)随花瓣衰老,蛋白条带逐渐减弱、消失;(3)随着花的衰老,有新的蛋白条带出现。对花进行ABA或乙烯促衰处理,也导致相应的某些蛋白条带的变化,说明这些蛋白的变化可能与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