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仔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发病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并提出综合防制措施,以期指导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防制。  相似文献   

2.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急性、高病发、高死亡的传染病,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肥育猪发病率高,可达100%,哺乳仔猪症状最严重,水样腹泻,病死率在50%左右。本文就猪流行性腹泻的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论述,以减少因猪流行性腹泻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当前仔猪流行性腹泻已呈现常态化,一般在春、秋、冬季发生疫情,导致猪场的仔猪出现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阻碍猪场发展,预防仔猪流行性腹泻是猪场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仔猪流行性腹泻发生的原因、发病症状及如何预防进行简单概括,以期给广大猪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的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严重阻碍养猪业的发展。2010年以来,我国持续暴发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性疾病,因其病原变异较快,疫苗免疫效果差,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了进一步调查了解现阶段仔猪腹泻发生情况,试验通过对陕西省某规模化猪场的仔猪腹泻性疾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变化观察结合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临床表现为病猪尸体消瘦、脱水,皮肤干燥;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外观呈暗红色;病理变化表现为心肌松软,有出血斑;胃黏膜底部充血、出血,内容物呈鲜黄色并混有乳白色凝乳块;肾脏表面有数量不等的散在针尖状出血点;肺脏和膀胱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或出血斑;小肠肠壁变薄,肠黏膜萎缩、脱落,肠管内充满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绿色液状物。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确诊该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性疾病的病因为流行性腹泻病毒,并根据此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发病情况提出合理的防治方案,通过对这该猪场免疫程序优化,仔猪的超时免疫,生物安全措施落实,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成功的控制了猪流行性腹泻疫情;以上这些综合防控措施对其他规模化猪场防控猪流行性腹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猪流行性腹泻又称流行性病毒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较难控制。临床主要表现症状为急性呕吐、腹泻和脱水,新生仔猪感染后常因严重脱水而死亡,猪流行性腹泻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猪如果感染。短期内整个猪场都会发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预防与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某规模猪场新生仔猪发生了一起以呕吐、腹泻和伴随脱水为主要特征的仔猪病毒性腹泻,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最终确定致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采取了系列针对性治疗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肠道疾病,以呕吐、腹泻和脱水为特征。PED在仔猪中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我国养猪业的主要威胁。综述PED的发展历史、中国流行PEDV的分子特征和致病性、PEDV感染仔猪的分子机制,列举营养素及植物提取物对仔猪PED的调控作用,强调通过营养手段调节仔猪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的可行性,为通过营养手段预防或缓解仔猪PED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通过对2个不同的猪群,采取不同的猪流行性腹泻免疫方案,随后统计生产中实际出生仔猪腹泻率数据,母猪抗体检测数据,腹泻仔猪抗原检测数据,评价不同免疫方案的实施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新免疫方案的二区哺乳仔猪腹泻率为3.6%,比一区旧免疫方案的腹泻率8.2%低;一区、二区母猪经过不同疫苗、不同免疫方式免疫,一区、二区母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3%、 97.5%;一区、二区仔猪猪流行性腹泻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9.4%、 0.0%。可见,采用新免疫方案达到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洪栋 《新农业》2013,(5):26-27
一、仔猪腹泻的类型1.病毒性腹泻①传染性肠胃炎。本病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②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死亡率为特征。流行性腹泻是独立的猪急性肠道传染病。③轮状病毒感染。本病系由轮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肠道疾病,主要发生在哺乳期仔猪上。  相似文献   

10.
仔猪腹泻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仔猪腹泻的产前预防 1.1产前注射疫苗 产前2-4周,根据当地疫情对怀孕母猪进行疫苗注射。如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仔猪红痢菌等疫苗。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细胞培养物制备了三联灭活疫苗,实验室免疫结果表明,肉猪和妊娠母猪免疫后15d达到较高的免疫水平,免疫有效期超过6个月。妊娠母猪所产仔猪可获得高水平的被动免疫保护。试验场应用结果表明母猪保护率达98%,仔猪被动免疫保护达93%。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治疗效果,有效收集卵黄提纯制备出高效价抗体,将其视为治疗药物。将其应用在试验感染腹泻仔猪之中。结果:经过0.5~1.0d的攻毒治疗后均表现出程度不一的腹泻情况。观察组经口服用卵黄抗体液1.0d后,腹泻状况得以明显缓解,排泄出的粪便自黄色稀便转变为黏稠软便。对照组仔猪排出水样粪便。于3d内脱水死亡。证实实施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治疗猪流行性腹泻能取得满意效果。此类药物有助于改善仔猪发病状况,降低粪便指数,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猪腹泻的诊断鉴别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猪腹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类。传染性一般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感染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2010年九月以来的的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引起猪腹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类。传染性一般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感染等。非传染性一般是指:仔猪消化功能不健全,胃肠道杀菌能力差,肠道组织损伤,缺失维生素、矿物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针对2010年九月以来的的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2月,陕西延安市某猪场发生了一种以怀孕母猪、初生仔猪急性腹泻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通过实验室RT-PCR检测,最终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通过以返饲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该病的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陕西渭南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仔猪腹泻病例,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细菌分离以及病原RT-PCR检测,确诊为一起流行性腹泻病毒混感博卡病毒病例。针对发病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为防控仔猪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引起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近几年来,国内猪流行性腹泻呈高发态势,山西省多个地区规模化猪场发生哺乳仔猪腹泻,死亡率高达80%~100%。猪圆环病毒2型是我国目前感染率最高的疫病,可引发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损害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猪病研究室从各地规模化猪场采集因腹泻病死哺乳仔猪肠道内容物及肠系膜淋巴结各53份进行分子学检测诊断。结果发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率为90.6%;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率为69.8%。认为当前猪流行性腹泻严重发生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有密切关系。因此,在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的同时,要重视猪圆环病毒2型的免疫工作,并采取相关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仔猪自身发育不健全,妊娠母猪、哺乳母猪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条件差,病原微生物进入消化道破坏肠道正常菌群等综合因素引起的一类肠道病症候群。利用流行病学诊断、临诊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及实验室检测技术,对安徽省某地区规模化猪场冬春季节哺乳仔猪腹泻进行了综合诊断。结果表明:主要病因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所致。建立了通过药物对症治疗及控制细菌继发感染、改善饲养管理等技术措施可有效控制了此类疾病的发展,降低仔猪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从而为仔猪腹泻综合症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