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防治花生田蛴螬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2年进行了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防治花生田蛴螬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利用60%高巧FS30ml/667m2拌种、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00g/667m2拌种、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50g/667m2拌种、75%乐斯本WG200g/667m2拌种均具有较好的防治花生田蛴螬的效果,防效分别为85.71%、75.23%、72.88%、72.56%。其中,60%高巧FS30ml/667m2拌种效果最佳,其安全低毒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优秀花生拌种剂。  相似文献   

2.
干粉拌种剂“好年冬”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发芽率测定、大田育秧试验、大田简比试验,研究了干粉拌种剂"好年冬"对杂交水稻的安全性及效果。结果表明:正确使用"好年冬"拌种育秧,对水稻生长安全,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还可提高出苗率、成秧率和秧苗素质;对老鼠、鸟类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可降低秧田病毒病的发病丛率。  相似文献   

3.
一、药效试验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霍城县芦草沟镇进行,每100kg种子分别用3%敌萎丹胶悬剂(瑞士诺华公司生产,下同)200ml、300ml、400ml加水1.5kg湿拌种、40%五氯硝基苯(山西临沂农药厂生产)1kg干拌种和空白对照(CK)共计5处理,重复3次,共计15个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5m2,共计75m2.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沧州地区旱地冬小麦种植中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以沧麦6005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比较试验,探究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对旱地冬小麦生长、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可促进旱地冬小麦冬期前根系发育,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等。用3 000~6 000 mL/hm2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300 kg/hm2,小麦产量较清水拌种(300 kg/hm2)增加31.68%~33.76%,增产效果优于4 500 mL/hm2噻虫·咪鲜胺拌种300 kg/hm2,投入产出比较高,经济效益较大。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可提高旱地冬小麦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建议在以沧州生态类型区为代表的黑龙港东部旱地冬小麦种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 拌种剂乳油(快丰收5号)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型小麦专用拌种剂(以下称快丰收5号)。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剂作用效果,我们于1992年进行了快丰收5号拌种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计处理: 1.对照:用种子量的10%(即种子与水之比为10:1)清水拌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沧州地区旱地冬小麦种植中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以“沧麦6005”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比较试验,探究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对旱地冬小麦生长、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可显著促进旱地冬小麦冬期前根系发育;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辅病等土传病害为害;菌液用量在3000 ml/hm2-6000 ml/hm2时小麦产量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31.67%-33.76%,增产效果优于噻虫·咪鲜胺拌种剂;菌液用量在3000 ml/hm2-6000 ml/hm2时投入产出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大。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可显著提高旱地冬小麦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建议在沧州生态类型区为代表的黑龙港东部旱地冬小麦种植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立克秀拌种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求最佳的种子拌种剂,我们于近两年引进了2%立克秀湿拌种剂(德国拜耳公司生产)进行拌种防病试验. 1 试验基本情况 该试验所用麦种取自上年小麦散黑穗病发病麦田,田间调查病穗率10.4%,品种为鲁滕一号(地方品种).试验设3个处理:①2%立克秀湿拌种剂拌种;②20%粉锈宁拌种;③空白处理(CK).小区面积40 m2,2次重复,随机排列.  相似文献   

8.
通过用长沙加贺谷农业环境研究所生产的水稻专用拌种剂大地春和美国FMC公司生产的好年冬(丁硫克百威)生物拌种剂对一季中稻Y两优7号进行拌种处理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拌种剂具有壮苗促根、促进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抗病虫、提高产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卢红林 《河南农业》2014,(23):36-37
<正>为探索小麦全蚀病防治途径,筛选合理、对路的药剂,提高防治效果,我们于2013—2014年在孟州市青龙村进行了拌种试验。一、试验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药剂荧保素(250m L荧保素/10kg麦种),62.5%QSL(20m L全蚀净+20m L多菌灵/10kg麦种),1%申嗪霉素(20m L申嗪霉素/10kg麦种),5%适麦丹(40m L适麦丹/10kg麦  相似文献   

10.
35%好年冬种子处理干粉剂10g拌稻种2kg处理,在秧苗二叶期、三叶一心期进行观测。试验表明:能有效驱避麻雀,控制其盗种危害。同时,在试验浓度拌种后的田间观察,对出苗率和成秧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拌种剂对小麦生长、病虫害防治和产量的影响,以济麦22为试验品种,以6种不同拌种剂为试验材料,在播种前分别用药剂进行拌种,以研究不同拌种剂对小麦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拌种剂对小麦纹枯病、锈病、麦蚜和麦蜘蛛均有防治效果,其中喜拌效果最佳,除了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外,使济麦22亩产量提高了129.5 kg。不同拌种剂对小麦增产增收效果不同,种植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药剂拌种试验示范,选出最佳的拌种剂,促进小麦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在化肥用量相等的情况下,早稻施用紫云英绿肥,667m2增产93kg,增产率为16.5%,绿肥用根瘤菌拌种与未用根瘤菌拌种相比,667m2增产69kg,增产率为12.5%。  相似文献   

13.
几种作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比较试验,研究其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矮苗壮或春泉拌种剂拌种以及冬前喷施吨田宝(冬前专用型)均可促进分蘖早发生、多发生;矮苗壮或春泉拌种剂拌种以及拔节前喷施矮苗壮或矮壮丰可缩短小麦植株基部节间长度,降低最终株高,而破口期喷施劲丰可缩短穗下节间长度,同样具有降低植株高度,减少倒伏风险的作用;穗期喷施穗粒饱、磷酸二氢钾、兴欣富利素、吨田宝(灌浆期专用)均具增产效果.以上各产品与对照相比每亩增产幅度达1.45%~6.81%.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黑痣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黑痣病危害面积逐年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通过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初步筛选出以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0~200m L拌种马铃薯100kg、15%甲霜灵·福美双0.5kg兑水3kg拌种马铃薯80kg、99%恶霉灵2000倍液苗期喷雾和高巧30m L+安泰生10m L拌种马铃薯50kg4种方法,对产量有一定增产作用,施药方式比较易于操作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选用市面上最新的拌种肥产品霍尚澳优BSN拌种肥,在水稻机播育秧上开展两种模式应用试验,探索拌种肥对机播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表明,霍尚澳优BSN拌种肥稀释800倍后作基质淋湿液应用增产效果最好,每667m2增产达53.1kg,并且"省工省时",宜在全国机播稻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对18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皿测试验,测定其对小麦全蚀病菌的EC50,菌霉净、三唑醇、烯唑醇的EC50最低,分别为1.16、1.75、2.04mg/kg。复配剂拌种剂1号的EC50为1.67mg/kg,共毒系数为198.97,表现明显的复配增效作用。小区试验及示范结果表明,拌种剂1号拌种处理区的冬前病株率,冬后病指、后期枯白穗防效分别70%、34%、82.52%,高于其它参试药剂。春季喷雾一定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西吉县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渐扩大,马铃薯黄萎病日趋加重,通过试验筛选出了2.5%适乐时200m L拌种与10%阿米西达25m L拌种2种方法,对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在实际防治中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探讨运用丰比灵、壮丰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冬前生育时期不同处理方式对小麦生长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丰比灵处理使小麦抗旱力增强;控制小麦旺长,利于形成冬前壮苗,安全越冬;促进单株分蘖增多,产生合理的冬前群体;具增产作用。而且丰比灵拌种加12月上旬喷施丰比灵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小麦矮丰拌种抗逆性及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它来给小麦播前拌种,冬前,株高降低27.35%-34.4%,叶宽增加0.1-0.2mm,单株分蘖增多0.9-1.0个,单株重提高22.2%;每hm2产量增加18.23%-22.94%,并有较好的抗倒伏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探讨运用丰比灵、壮丰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冬前生育时期不同处理方式对小麦生长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丰比灵处理使小麦抗旱力增强;控制小麦旺长,利于形成冬前壮苗,安全越冬;促进单株分蘖增多,产生合理的冬前群体;具增产作用.而且丰比灵拌种加12月上旬喷施丰比灵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