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猪良种是现代养猪业的基础,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不健全,良种良法不配套,生猪群体结构不合理,良种覆盖率和仔猪自给率低,是当前峨山县生猪良种推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峨山县生猪良种推广工作,一是要重视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强生猪良种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发挥良种在生猪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转变思想观念,逐步实现生猪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琳 《云南农业》2016,(4):66-68
对昭阳区乐居镇生猪生产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积极落实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政策,加快母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投入扶持种猪生产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生猪良种是现代养猪业的基础,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不健全,良种良法不配套,生猪群体结构不合理,良种覆盖率和仔猪自给率低,是当前峨山县生猪良种推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峨山县生猪良种推广工作,一是要重视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强生猪良种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发挥良种在生猪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转变思想观念,逐步实现生猪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良种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种猪培育和商品猪生产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方法,是实现养猪业规模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对迅速扩大生猪良种的覆盖面,提高良种繁育水平,减少疫病传播,降低公猪饲养成本,增加生猪产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养猪业发达的国家猪人工授精普及率占90%以上,而我国猪人工授精只有15%左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青岛市为加快良种猪场、良种猪人工授精站建设,促进生猪品种改良,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根据国家生猪良补政策,结合青岛市生产实际,依托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技术优势,出台系列对良种猪场和良种猪人工授精站的补贴政策,加强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与服务网络建设,推动了生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贯彻国务院、农业部有关扶持养猪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结合榆中县生猪生产发展实际,大力发展现代、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生猪产业,建立健全配套完善的生猪繁育和商品化生产体系,培育、推广、充分利用猪的优良品种。对榆中县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现状、发展方向作了调查和分析,以正确引导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生猪存栏、出栏和猪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据报道2005年我国猪肉产量5009万吨,占世界猪肉产量48.86%,生猪存栏48881万头,占世界生猪存栏数量(96030万头)的比重为50.90%,屠宰猪数量为65165万头,占世界(130793万头)的49.82%。据统计2005年我国可繁母猪存栏约4800万头,其中能够生产优良种猪的基础母猪大约在100万头左右,提供种猪600多万头。我国作为世界上存栏量和产肉量最大的国家,在自己的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繁育体系的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和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丹麦等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将纯种核心群选育、良种扩繁、杂种优势利用和商品猪高效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实现终端产品——商品猪的市场价值奠定了基础,因此,建设完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种猪良种繁育体系,是实现养猪业基础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湛江垦区种猪繁育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包括:缜密规划,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协调发展;增加资金投入,促进繁育体系的逐步完善;重视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认为湛江垦区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其进一步的发展对策有:(1)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执行《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2)借鉴国外体系经验;(3)发挥自身优势,构建适合垦区的养猪产业,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4)提高产品质量,建设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5)积极探索繁育体系建设的新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畜禽种业》2012,8(10):155-155
近年来,辽宁阜新市全面加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国家级核心育种场——阜新原种猪场为龙头.建立起原种场、扩繁场、二元母猪场、商品场四级种猪繁育体系,种猪产业初具规模。阜新市已成为东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种猪繁育基地.优质种猪辐射吉林、河北和山东等十几个省市。  相似文献   

9.
在日前召开的"山东省现代化种猪场建设及种猪繁育技术研讨会"上,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唐建俊指出,现代养猪业对种猪生产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围绕"一个核心、两个方向、三个创新、四个突破",建立起现代生猪种业的基本框  相似文献   

10.
建立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培育优良种猪,提高种猪质量,同时推行先进的健康养殖技术,充分发挥生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养猪事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