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病菌侵染是导致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重要原因。引起葡萄烂果的主要病害是白腐病和炭疽病,特殊年份也有黑腐病。1两种主要果实病害1.1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和枝梢,有时也危害叶片。1)症状表现。果穗感病后,一般先从近地果穗的尖端开始表现症状,穗轴和小果梗最易感病,病部初期产生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的腐烂病斑,后逐渐失水干缩并向果粒蔓延,果蒂部分变为淡褐色,后逐渐扩大呈软腐状,最后整个果粒变褐腐烂,果粒形状不变,穗轴果梗常干枯缢缩;发病后1周  相似文献   

2.
葡萄白腐病也叫穗烂病,是我国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雨水多的年份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对后期产量影响较大。2005年福建省上杭县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1病害发生特点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葡萄白腐壳霉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主要危害果  相似文献   

3.
1危害症状 葡萄白腐病俗称水烂或穗烂.主要危害果穗或枝梢,也危害叶片,靠近地面的果穗先发病,受害果穗先在果梗或穗轴上形成浅褐色水浸状斑,逐渐扩大,出现干枯。  相似文献   

4.
正1病害特征葡萄酸腐病主要危害着色期的果实。发生酸腐病的果穗主要表现为六大特点:一是有腐烂的果粒,套袋葡萄在果袋的下方有一片深色湿迹(习惯称为"尿袋");二是果穗上有粉红色的小蝇子(这是酸腐病区别于炭疽病或白腐病的关键);三是果穗有醋酸味;四是烂果内可见到白色的小蛆;五是腐烂的汁液沾染的地方(果实、果梗、穗轴等)均产生腐烂;六是果粒腐烂后干枯至只剩果皮和种子。2致病因子葡萄酸腐病是真菌、细菌、昆虫联合危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1)症状。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新梢、叶片。果穗感病一般发生在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首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后逐渐蔓延至整个果穗。果粒发病,先在基部变淡褐色软腐,迅速整个果粒变褐腐烂,果面密布白色小粒点,严重发病时全穗腐烂,果梗、穗轴干枯缢缩,受到  相似文献   

6.
葡萄白腐病的发生调查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葡萄不同品种对葡萄白腐病的抗病性不同,其中无核白鸡心发病最重,红富士、奥特姆无核、巨峰发病较轻;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葡萄果梗、果粒和果穗,用药时建议重点防治葡萄果梗、果粒和果穗,可提高防治效果。2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病易克乳油2 000倍液和50%白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葡萄白腐病效果较好,可在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和大流行时使用。  相似文献   

7.
2001年烟台市葡萄病害属偏重发生,其中葡萄白腐病、霜霉病为大流行。其特点是流行期偏早、果穗形成至转色期以白腐病为主,幼穗轴腐病、房枯病并发;收获前炭疽病相继发生,导致大量烂穗、烂果。叶面病害以霜霉病为主,褐斑病并发,引起叶片焦枯早落。据蓬莱、龙口、招远等地调查,酿酒葡萄烂果损失一般30%~40%;鲜食葡萄50%~60%,重者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8.
葡萄白腐病又叫腐烂病,是严重影响葡萄产量的重要病害,在7-9月高温多雨期最易发生。该病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枝蔓和叶片。发病先从离地面较近的穗轴或小果梗开始,出现淡褐色不规则的水溃状病斑,逐渐蔓延到果粒。果粒发病后约一周,病果由褐色变为深褐色,果实软腐,果皮下密生灰白色略突起的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白腐病以此得名),以后病果逐渐失水干缩成僵果。病果在软腐时极易脱落,僵果不易脱落。叶片发病,先从叶尖、叶缘开始,形成淡褐色有同心轮纹的大斑。防治白腐病的主要方法是:  相似文献   

9.
《果农之友》2012,(1):44-44
葡萄白腐病是真菌性病害.7—9月份高温多雨期最易发生,主要危害葡萄的果实、新梢和叶片。发病先从离地面较近的果梗或小果梗开始,出现枯黄色斑点,而后变为浅褐色,边缘为不明显、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逐渐蔓延到果粒。有时先从一个小穗或果穗下端梗烂掉后.连同果粒脱落。  相似文献   

10.
<正>葡萄白腐病也叫穗烂病,是我国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阴雨连绵的年份,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对后期产量影响较大,常给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提高葡萄白腐病的防治效果,2009年5—8月我们开展了4种药剂防治葡萄白腐病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研  辛志 《烟台果树》2004,(3):52-52
葡萄粒枯病亦称穗枯病、房枯病,在我省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是引起果实腐烂的病害之一。1 症状 粒枯病主要危害葡萄的果梗、果粒及果穗,同时也危害叶片,以果实着色以后发生较多。果穗受害,先在果梗基部或接近果粒处出现淡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果梗变为褐色,并蔓延到果穗上,引起穗部发病。当病斑绕果梗1周时溢缩干枯,果粒因失水而萎缩,出现不规则病斑,以后扩展到整个果粒变为黑褐色,干缩成僵果悬挂在树上不易脱落。病粒表面散生着很多黑色粒点,潮湿时涌出灰白色卷曲的孢角。  相似文献   

12.
<正>葡萄生长期烂果对产量、品质影响很大,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酸腐病和黑腐病等果实病害是造成烂果的主要原因。现将葡萄生长期烂果的原因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烂果原因1.1病菌感染病害是造成葡萄烂果的主要原因。引起葡萄烂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炭疽病、白  相似文献   

13.
正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水烂、穗烂,是葡萄的重要病害,在华北地区广泛发生。一般年份果实损失在20%左右,流行年份损失可达60%~70%。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新梢和叶片。一般在近地面的果穗尖端首先发病,在果梗和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斑逐渐向果穗蔓延,使果粒基部变褐、变软、腐烂,然后整个果粒很快变色、变软。病穗轴及果粒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发病  相似文献   

14.
葡萄粒枯病亦称穗枯病、房枯病,在我省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是引起果实腐烂的病害之一. 1症状粒枯病主要危害葡萄的果梗、果粒及果穗,同时也危害叶片,以果实着色以后发生较多.果穗受害,先在果梗基部或接近果粒处出现淡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果梗变为褐色,并蔓延到果穗上,引起穗部发病.当病斑绕果梗1周时溢缩干枯,果粒因失水而萎缩,出现不规则病斑,以后扩展到整个果粒变为黑褐色,干缩成僵果悬挂在树上不易脱落.病粒表面散生着很多黑色粒点,潮湿时涌出灰白色卷曲的孢角.  相似文献   

15.
葡萄白腐病也叫穗烂病,是我国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阴雨连绵的年份,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对后期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葡萄烂果严重,引起烂果的病害主要有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黑痘病和裂果病,那么怎样对以上病害进行综合防治呢?  相似文献   

17.
刘晓菊  王冬  梁鹏 《北方园艺》2010,(11):176-177
葡萄生长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品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葡萄主产区烂果危害严重,果实损失10%~30%,严重时造成50%以上的损失,甚至绝产.引起葡萄烂果的原因很多,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酸腐病和黑腐病是引起烂果的主要原因,现结合葡萄生长期烂果的发生原因、症状、防治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水烂、穗烂,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河北省老葡萄园区均有分布。1症状主要危害果实和穗轴,也能危害枝蔓和叶片。果实上发病,病菌主要从小果梗或穗轴侵入,病斑初呈淡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的病斑,然后蔓延到整个果粒。果粒受害后腐烂,上面着生灰白色小粒点,最后病果皱缩、干枯成为有明显棱角的僵果。果实上浆前发病,  相似文献   

19.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我国葡萄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果实损失率约15%~20%,严重年份在60%以上,给果农带来巨大损失。笔者经过大量调查、试验,现将葡萄白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症状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新梢、叶片。果穗受害,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逐渐蔓延至整个果穗,用手捻病组织,有腥味;果粒发病,先在基部变淡褐色软腐,迅速使整个果粒变褐腐烂,果面密布灰白色小点。严重发病时全穗腐烂,果梗穗轴干枯缢缩,受震动时病果甚至病穗极易脱落;有时病果不落,干缩成僵果,悬挂枝上。新梢发病…  相似文献   

20.
1常见病害葡萄的常见病害有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危害葡萄的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属葡萄生长前期病害,春、夏多雨潮湿地区发生较重。霜霉病危害葡萄以叶片为主的绿色组织,属葡萄生长中后期病害,多雨潮湿、雾大露重、昼夜温差较大时利于该病发生与流行。白腐病主要危害葡萄的老熟组织,以果穗受害最重,属葡萄生长后期病害,阴雨连绵、多雨潮湿易造成该病流行。炭疽病主要危害葡萄的果粒,属葡萄生长后期病害,阴雨潮湿利于该病发生。2药剂防治2.1黑痘病一般在开花前、谢花70%~80%、果实如玉米粒大小时各喷1次药即可。常用药剂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