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植树穴底层施保水剂的方法,通过测定幼苗的成活、生长、根系垂直分布深度、叶片水分以及土壤水分,对限量灌水造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保水荆条件下幼苗根深变浅,但由于土壤供水条件被改善,对幼苗生长并没有产生消极影响.使用保水剂使叶片含水量提高、幼苗生长量增大.使用保水剂以及地膜覆盖与保水剂结合应用对限量灌水均具有增进作用,其中结合应用的作用更大.保水剂作用的发挥与水分条件相关.使用保水剂使幼苗成活过程放缓,但通过增大灌水量,可使这种不利影响减小.在灌水量2.5 kg/株下,幼苗高生长量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在灌水量0.5、1.5 kg/株下,保水荆用量至24g/株,保水荆不再有继续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苏付保  冯立新  陈荣  戴庆辉  梁立  黄妹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58-10859,10984
[目的]研究坡向对西南桦人工林造林的影响。[方法]在造林试验地内海拔约450、550和600m处的阳坡、半阳坡、阴坡和半阴坡设置调查样地,重复3次,进行西南桦人工造林试验以评价坡向对西南桦生长的影响。[结果]坡向对西南桦高、径、材积生长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坡向平均树高从高到低排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平均树高阴坡比阳坡高7.9%;不同坡向平均胸径从高到低排序为阴坡、半阴坡与半阳坡、阳坡,平均胸径阴坡比阳坡大11.1%;不同坡向平均单株材积从高到低排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平均单株材积阴坡比阳坡多33.0%。[结论]坡向对西南桦的生长影响显著,阴坡西南桦的生长状况优于阳坡。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低山丘陵地区落叶松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兴安岭低山丘陵地区影响落叶松人工林成活、成林、成材的造林技术措施进行多种组合的试验研究,采用定时、定位观测方法,建立实体模式,从中筛选出一套完善、科学适用的造林配套技术。研究结果:采用Ⅰ级苗S_(1-1)型,地径高生长较粗大,根系发达,苗木造林后抗逆性强,效果显著;坡向和土层厚度在立地条件诸因子中起主导作用。坡向对幼林高、地径生长影响不同。有的阳坡较阴坡好,有的阴坡较阳坡好。不同土层厚度对地径和高生长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但表现出了随土层厚度增加而生长量增加的趋势。整地措施、造林季节、造林时间、栽植方法、幼林抚育,是确保幼林成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调查退耕地香椿混交造林不同保水措施对香椿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水处理对香椿造林成活率影响不明显。在水热条件较好的黎平等南方地区,提高香椿造林成活率只需常规泥浆浆根并适时选择冬春雨季造林即可,为确保植苗均匀成活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大穴表面保湿处理。香椿阳坡生长量大于阴坡,实施退耕地混交造林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快速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黄土高原森林区不同坡向对油松人工林建群种种群结构及群落特征的影响,为黄土高原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发育的生境选择及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黄龙山生长于阴坡、阳坡的油松人工林,于造林后10,30(间伐1次)和45年(间伐2次)对其建群种的种群结构、幼苗更新、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特征进行调查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10年生油松人工林种群在阴坡、阳坡样地上的种群结构、幼苗更新和群落特征没有明显差异;经过1次间伐的30年生油松人工林,阴坡林木的生长量、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速效P、硝态N、铵态N含量显著高于阳坡;经过2次间伐的45年生油松人工林,其在阴坡、阳坡的平均胸径差异不显著,但阴坡有少量较大胸径的林木,且林木平均高度、油松幼苗更新数量、土壤养分、灌木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阳坡。【结论】从持续发育角度看,黄龙山林区阴坡和阳坡均适合油松人工林培育,阴坡优于阳坡。及时抚育可以促进油松人工林的持续发育。  相似文献   

6.
雨季造林,不同于春季,也不同于冬季。除掌握好造林时间、选好造林树种外,还应把握好造林技术,确保雨季造林成活。一、时间选择雨季高温炎热、水分蒸发量大。造林时机的选择是提高成活率的一大关键。特别是山区,应掌握“五不栽”,即不下透雨不栽,不是连阴天不栽,幼苗不包装不栽,苗木不沾泥浆不栽,山地不整好地(坑)不栽。要善于掌握雨情,见机行事。裸根苗造林要注意:山地阴坡、半阴坡和城市园林绿化,应在下透雨后首先植树造林;阳坡、半阳坡必须在透雨后的阴雨连绵或阴天时植树造林。若雨季来迟,植树造林时间可延至8月底。二…  相似文献   

7.
深穴整地穴底植苗草灌覆盖的造林新方法可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对提高干旱地区油松造林成活率有显著作用,同时对促进林木的生长也有一定作用。 河北省的燕山丘陵区,长期以来该地区油松年年造林不见林,特别是干旱阳坡,土壤水分条件差,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于1993~1997年,在迁西县干旱阳坡上进行了不同植苗造林方法的比较试验,总结出了深穴整地穴底植育草灌覆盖的造林新方法,使油松造林成活率由50%左右提高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8.
王东沟不同坡向刺槐细根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土钻法研究了渭北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刺槐的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以坡向为主要影响因子的立地条件下,刺槐的根系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差异。不同径级根系的长度和表面积等主要指标,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均表现出不同的趋变模式。阴坡立地上的细根长度和根系表面积的水平分布(距地面50cm的土层中)和垂直分布均比阳坡大且较均匀,而阳坡立地上,细根长度和体积表面积均表现出随距树干距离增加而急剧减少的趋势。阴坡立地的刺槐根系较之阳坡立地具有更大的生长潜势。  相似文献   

9.
结合气候资料、仁用杏生长特性与年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晋东南中山区阴坡、阳坡土壤水分年变化规律与仁用杏产量、出仁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太行山区阳坡仁用杏可通过补灌提高产量;补灌时间以4月上旬、5月中旬、11月上旬为宜。  相似文献   

10.
对2016年春定植的香榧幼苗成活率、保存率和新梢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年香榧幼苗成活率在93%以上,第3年香榧幼苗保存率在85%以上;低海拔气温较高,成活率和保存率相对较低;高海拔气温凉爽,成活率和保存率相对较高。低海拔与中海拔对当年香榧幼苗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低海拔与高海拔之间则差异极显著;低海拔与高海拔对香榧第3年幼苗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中海拔与高海拔之间则差异不显著。当年阳坡与阴坡对香榧幼苗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阳坡与半阳坡、半阳坡与阴坡之间则差异不显著;阳坡、半阳坡与阴坡间对香榧第3年幼苗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当年裸地与茶园对香榧幼苗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裸地与板栗园之间的差异极显著;裸地与板栗园对香榧第3年幼苗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裸地与茶园、茶园与板栗园对香榧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