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秸秆还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秸秆利用价值,可以把秸秆堆积到地头生产蛋白质生物饲料和有机肥,并诱集大田中的害虫到秸秆堆中,以消灭田间虫害。如每吨玉米秸秆可生产  相似文献   

2.
刘义 《新农业》2011,(5):61-61
根据国家发改委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规划和市场的需求,辽宁部分企业于2004年初开始研制生产秸秆颗粒压制机,到2010年末,生产秸秆颗粒压制机企业家数达到8家,产品发展到二十几个规格,产品年产量增至上千台,每年将压制上亿吨秸秆颗粒产品。由于秸秆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3.
正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品,由大量有机物、少量无机物和水组成,是宝贵的生物资源。我国每年农业生产大约产生秸秆7亿t,位居世界第1位,主要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及小麦秸秆。其中玉米秸秆占9.7%、水稻秸秆占30.5%、小麦秸秆占19.8%。农作物秸秆浑身都是宝,秸秆利用方式从低效燃烧发展到直燃发电、发酵沼气、固化、干馏等,既能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减轻环境压力。因此,科学利用秸秆,  相似文献   

4.
从2008年至今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铁岭县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从2008年的80亩扩大到2009年的800亩。到目前为止,铁岭县各地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设施农业生产运行正常,广大农民群众对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效果较为认可。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生产当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加快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通过秸秆还田,也就是把秸秆的植物茎叶部分归还到土壤当中,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角度出发,简要阐述了当前秸秆还田的具体模式,并且分别列举各个模式的优点,同时结合实际的农业生产情况,分析了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往,人们似乎并没有认识到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价值,直接丢弃或焚烧处理,不仅严重污染到生态环境,也阻碍到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升。天长市的农业生产规模较大,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途径,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秸秆综合利用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就农业部门来说,实施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利用秸秆制取沼气,二是快速腐熟还田,三是实施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四是作为基质生产食用菌。  相似文献   

8.
小麦秸秆处理是黄淮地区夏收夏种的一大难题,不同的小麦秸秆处理方式影响到下一茬大豆、玉米等夏季农作物的生长与产量。该文结合黄淮地区实际,介绍不同的秸秆处理方式对大豆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一、秸秆还田的意义(一)秸秆是农作物种植中数量很大的副产品每生产1kg粮食,就产生1.2kg的秸秆。目前中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生产量约6亿t。其中小麦、玉米、的秸秆总量就有4.5亿t以上,还有油菜、棉花、大豆、花生等其他作物秸秆。每年秸秆还田量约1亿t,占秸秆总量的1/5左右,占秸秆利用总量的60%。秸秆还田就是在农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通过各种方式归还到田间。以发挥作物秸秆在改良土壤、培肥土壤和抗旱减灾的作用,也是节本增效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二)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国目前年产各种作物秸秆6亿~7亿吨,仅有四分之一左右还田,一些剩余秸秆被堆积到田边道旁或就地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作物秸秆的产量也会越来越高,提高秸秆的还田率,不仅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整个农业生产系统的产出水平,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秸秆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对玉米芯、作物秸秆还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途径,大量玉米芯,作物秸秆被就地烧毁,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而玉米秸秆、玉米芯、豆秸可以作为生产平菇的培养料,能够就地取材,合理利用,这样既解决了生产平菇的原料问题,又解决了秸秆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技术要点简述如下:1、合理安排生产季节平菇的适温性非常广泛,出菇温度为5—35℃,而我们黑龙江地区的温室在8月份到第二年5月份之前都是生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农作物秸秆的焚烧作为污染大气环境的因素之一,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2a前,国家农业部门到各省区县考察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并下发相关文件促进秸秆的合理利用。旬邑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在农业生产中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管理者,努力探索旨在实现秸秆的最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存在的问题(一)秸秆还田措施不当睢阳区秋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玉米收获后剩下的秸秆几乎全部由秸秆粉碎机直接打到田中,再由旋耕机旋到土壤中,秸秆还田是农业生产中我们一直倡导的,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增强土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垦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评估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黑龙江垦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逐步形成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减少了秸秆露天焚烧问题,促进了垦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改善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了生态环境。截至2012年垦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2%,规划到201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以下称"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近些年随着农作物生产水平和复种指数的提高以及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秸秆绝对过剩现象更加突出.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带来污染大气环境、严重浪费资源、破坏土壤结构,危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于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轻环境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技术及水平不断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高,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优化土壤结构,为种植土壤提供更多的有机物。近些年来,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上的应用提高了小麦的质量及产量,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作用以及该技术在小麦种植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促进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作用能够在小麦种植中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秸秆还田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最直接的途径,2015年安徽临泉县小麦秸秆还田工作取得了空前的成效,全县151.6万亩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接近100%,其中直接还田比例达到90%以上。为切实掌握秸秆还田与接茬夏玉米生产的利弊关系,进一步探讨其技术改革新途径,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深入开展,临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5年7月上旬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杨桥、  相似文献   

18.
秸秆助降解微生物菌剂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秸秆还田在我区大面积推广,麦秆还田已为常规性生产措施,稻秆还田也由1996年占种植面积的32.3%上升到2001年的92.5%.但秸秆还田还存在腐烂期与季节矛盾,以及影响后茬作物田间操作等问题.按上海科技兴农重点项目优化秸秆还田技术要求,我们提出并设立解决秸秆还田腐烂速率问题的研究,以寻找适合我区提高秸秆还田腐烂速率的微生物菌剂为研究目标,优化秸秆还田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农作物果实而忽视农作物的秸秆。我国每年生产5亿t粮食,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亿t(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t),却有2亿t秸秆白白腐烂和焚烧,这其实是白白浪费了生产2亿t秸秆的耕地、淡水和其他农业投入品等资源。因此,充分发展秸秆产业,提高秸秆利用率,实质上等于提高了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产出率。秸秆产业是农业领域的新兴产业,以秸秆为纽带,将秸秆收集与生态种养、秸秆能源化和秸秆材料化有机  相似文献   

20.
正5月26日,河南省政府副省长武国定到西平县实地调研"三夏"生产和秸秆禁烧工作。武国定一行先后来到老王坡农场、二郎镇张尧村高标准农田机收现场和秸秆禁烧点、二郎镇107国道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接待站、西平县粮食二库,实地查看农机收获综合作业,听取驻马店市、西平县关于夏粮生产情况汇报,了解小麦良种繁育、秸秆禁烧和小麦收储准备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