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鄂尔多斯市2006~2010年3~10月每旬土壤相对湿度数据与降水量、平均气温、上一旬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建立相关模型,根据鄂尔多斯市的地形及土壤类型特点将该市建成的121个区域自动站气温、降水数据附值于土壤相对湿度模型,从而反演出区域自动站土壤相对湿度数据。研究结果有效解决了该市区域面积大而土壤墒情监测站点少缺乏代表性的问题,为区域自动站资料的应用、干旱监测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GStarDZN2型自动站与人工测定土壤湿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站的准确性与代表性,为替代人工测定土壤湿度并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对比差值、差值概率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永昌县2012年5月3日—10月28日期间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与人工平行对比观测的土壤相对湿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取得的数据与人工观测的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30 cm土层差值概率分布范围最小,数据一致性最好,30~40 cm、10~20 cm次之,在70~80 cm和90~100 cm 2个土层次表现较差。对比观测时段内自动与人工站观测数据的相关性在各层均表现显著,认为GStarDZN2型自动站观测的资料可以代替人工观测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连站2005-2010年自动站和人工站的相对湿度资料,分析平均相对湿度对比差值的日、月和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90%自动站日平均相对湿度值高于人工观测值,平均偏高3.1%;自动站与人工站的相对湿度差值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5:00-7:00对比差值最大,13:00最小,全天24 h定时观测相对湿度对比差值均为正值;7-8月和12月对比差值最大,4要5月最小。月最小相对湿度观测值均小于35%,其对比差值与月最小相对湿度位相相反。只要相对湿度大于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其对比差值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增大,高湿情况的对比差值偏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东胜区国家基本气象站2013年1~9月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降水量等小时数据,对新旧两套自动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缺测率、粗差率、一致率、线性拟合等方法,分析出降水时段双套自动站相对湿度采集数据粗差率较大,但数据仍在规定差值以内,综合各有关分析结果可知,旧站相对新站来说运行较为稳定,双套自动站数据在规定差值范围内可相互替换使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曹县、定陶2014年1~12月新旧型两套自动气象站的气温、相对湿度、降水资料,通过对SPSS软件的使用以及数据极值的延续性分析,研究了新旧型自动气象站数据的一致.结果表明,新型自动气象站相对于旧站,其气温、相时湿度数据一致程度较好,新型站对气温变化观测的反应更加迅速;称重式雨量传感器与人工站差值百分率在4%以下,符合自动站降水质量评估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6.
陈成国  石慧兰  王桂兰  邵志勇  周圣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22-20224,20235
通过对德州市8个国家一般气象站人工站与自动站平行观测2年的资料分析表明,自动站资料能很好地替代人工站,但二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全市人工观测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比自动站偏高;人工观测降水量、平均风速比自动站偏小;夏季人工观测地温比自动站偏高,受积雪覆盖影响,冬季人工观测地温比自动站明显偏低。自动站仪器检修校准时,要注意对比人工站与自动站在检修校准前后的观测误差值,避免因仪器检修校准调整出新的观测误差,影响资料的连续性和气候变化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汕头基准站新型自动站和作为备份的I型自动气象站2014—2015年24个月的观测资料,对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蒸发和降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套自动站观测资料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传感器的性能不同造成的,但相对来说新型自动站的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九仙山气象站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九仙山气象站自动站与人工站降水量资料,分析2种观测技术获取的气象数据所存在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对自动站数据质量进行分析,以期为自动站业务化正常运行和气候资料的连续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2009年新宾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记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畅  吴佳丽  李峰  张鹏 《现代农业科技》2011,(9):322-324,326
对抚顺新宾县气象局自动站与人工站2009年(20:00)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气压、地面温度等平行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观测系统的改变以及外界因素对数据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站与自动站之间的气温偏差在-0.5~0.4℃;最高气温偏差在-0.4~0.1℃;相对湿度偏差在0~14%;气压偏差几乎为0 hPa;降水量偏差在-2.0~1.6 mm;地面温度偏差在-11.6~0.9℃;产生气象要素对比观测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观测仪器和观测原理的差异、数据采集时间及数据采集方法的差异以及一些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0.
桑秋璐 《北京农业》2013,(27):129-130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革新,我国偏远地区较为广泛地使用了气象自动站来采集、观测气象资料。气象自动站的投入使用更新了大气观测的技术方式,但是气象自动站的气象观测与人工气象观测仪器原理不同、观测时间不同、采样方式和算法不同、观测时次不同,使得气象自动站采集的气象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存在一定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气象自动站采集、观测的气象数据与人工采集数据的产生的差异是气象观测工作值得重视的问题。气象自动站所采集的气象数据是否准确,对气象自动站的周期运转、修复气象数据检测程序、提高历史气象数据的连续性以及气象灾害预测的可靠性有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西藏那曲地区气象自动站所观测的温度资料与即时记录的人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气象自动站与人工数据的差异和变化规律,对气象自动站替换人工观测对温度历史资料的连续性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省级自动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系统"是对自动站观测数据中的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等6个要素进行质控,包括自动站数据入库、质控信息导入、质量控制等功能。MDOS系统是将"省级自动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的部分功能集成其中,加以完善,根据业务发展新的需求,增加了对数据质控的种类、疑误反馈操作方式及数据管理服务功能,MDOS处理后的资料和产品正式提供预报预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应用等功能。目前MDOS已成为地面测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业务处理平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朝阳市国家基准气候站2007年~2011年五年间的地面自动站与人工平行观测的数据,按月对气温、相对湿度、降水进行差异分析,统计了两种观测数据之间的对比差值、降水百分误差,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观测与人工观测的各气象要素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基本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个别月份差异较大。产生差异的原因:观测时间不统一、观测仪器结构与观测原理存在差异、观测方式差异等。因此在将人工观测数据与自动站观测数据连续使用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订正。  相似文献   

13.
根据蓝山县2009年自动与人工平行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资料,对气温和相对湿度两要素在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下的差异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差值的日变化、年变化及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日平均气温差值、日最高气温差值、日最低气温差值分别为0.1、0.3、0.5℃左右;从差值的年变化看,日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存在季节性波动,而最低气温无这种变化;从差值的日变化看,白天(8:00和14:00)自动站气温普遍高于人工站,夜间20:00自动站气温总体较人工站偏低,但其差值绝对值低于8:00和14:00,2:00的差值则无明显规律;随着气温上升,日最高气温差值的绝对值明显增大,而日最低气温差值的绝对值无明显变化。自动站相对湿度较人工站明显偏小,平均偏小4.0%,其中1—9月差值为负值,10—12月差值为正值,但其绝对值明显低于1—9月;从差值的日变化来看,14:00自动站相对湿度较人工站明显偏大,其他时次则明显偏小,其中2:00偏小幅度超过20%;相对湿度差值的绝对值随着最高气温的上升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但与相对湿度值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存在。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1年12月阿里地区两县局自动站湿敏电容缺测的原因分析,相对湿度小于3时分钟数据和正点数据均缺测,通过卸载可以获得完整的分钟数据,此数据只为3或0,本文主要讨论当相对湿度过低导致湿敏电容缺测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使用自动站质量控制软件,利用2006年~2007年安定国家一般气象站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观测的温度、气压、降水等气象资料,对其差值、粗差率、一致率和风向相符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气温、相对湿度、降水和OCM地温观测差值较小,相对湿度、10分钟和2分钟风速和风向相符率观测差值较大,因仪器原理差异、观测采集方法及观测样本不同、时空差异、感应器所处环境不同、时次差异造成对比观测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使用自动站质量控制软件,利用2006年~2007年安定国家一般气象站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观测的温度、气压、降水等气象资料,对其差值、粗差率、一致率和风向相符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气温、相对湿度、降水和0CM地温观测差值较小,相对湿度、10分钟和2分钟风速和风向相符率观测差值较大,因仪器原理差异、观测采集方法及观测样本不同、时空差异、感应器所处环境不同、时次差异造成对比观测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自动站数据对气象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盖小波  樊新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56-12357,12426
[目的]研究自动站数据对气象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2001年1~12月自动气象站测量的温度资料与对应时刻的人工观测数据,通过对比差和差值标准差的方法对平行观测期间自动站的月平均温度及最高、最低温度与对应的人工观测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自动站与人工数据的差异和变化特征,同时通过1990~2009年数据资料序列进行年平均值的显著性检验及分析,探讨了自动站替换人工观测对温度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影响。[结果]平行观测期间的气温资料两者虽有一定差异,但就平均而言,差异都在自动站差值允许范围内,个别月份差异超出自动站差值允许范围;显著性检验表明,自动站观测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与历史资料存在差异,对年气温序列有一定影响,但总体差异不显著;当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合并使用时,序列需要做均一检验与订正。[结论]该研究对保证自动站的单轨运行、优化气象地面观测系统、提高气象要素气候序列连续性以及气候统计的可靠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家界2009年12月多次大雾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骏  梁明增  刘忠礼  赵英莹  辛学飞  张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07-11209,11271
利用台站自动站观测资料、常规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2月张家界市5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风速一般在0.1~3.0m/s、相对湿度≥90%和温度露点差ΔT≤1.5℃(桑植站ΔT≤1.1℃,永定站ΔT≤1.2℃,慈利站ΔT≤1.5℃)3个条件是张家界地区产生大雾的必要条件。雾浓度与上述条件无正相关关系。前期湿度条件的积累也是影响大雾生成的主要原因。与稳定度有关的物理量场及与水汽条件有关的相对湿度场对预报大雾天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雾浓度与逆温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德州地区相对湿度自动与人工观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德州2006—2007年、2008年7月~2010年6月20时自动站和人工相对湿度观测数据,分析平均相对湿度对比差值的日、月、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差值大小的原因。结果表明:83.0%自动站日平均相对湿度值低于人工观测值,平均偏低2.07%,对比差值的标准差为1.79%;1日4次定时值中02时对比差值最大,14时最小;1~12月中,7~8月份对比差值最小,6月最大;四季中,对比差值冬季最大,夏季最小;相对湿度对比差值大小主要与相对湿度、温度大小和仪器的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对比差值和差值概率等方法对武功县2011年3月3日至2013年4月28日期间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自动传感采取的土壤相对湿度资料与同地段人工平行对比观测的土壤相对湿度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资料的一致性在40 cm、50 cm土层表现最好,在10 cm土层表现相对最差,二者数据差异常在多雨季节大于少雨或干旱季节,并从理论上分析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与人工取土土壤水分观测存在误差的原因,为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一种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