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81年我们实行小蚕共育,大蚕分户养,我养大蚕四张,其中春蚕一张产茧102斤,产值223元,上茧率97%,斤茧价平均2.2元。夏蚕一张产茧107斤,张产值182.7元。早秋一张产茧79斤,产值132元。中秋蚕一张产茧80斤,产值146元。共产茧370斤,平均张产92.6斤;产值684元,平均张产值179元,除按合同交队340元,获得超产奖344元。出售良桑苗3300株收入158元,蚕桑两项共收入842元,人均增收达到141元。党的政策落实得好,兴桑养蚕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好门路,深深感到有劲头。81年我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们在田阳县来旺大队东包村共育室试行了小蚕共育费浮动办法,即与蚕农饲养产值挂勾收取共育费,深受群众欢迎,促进了蚕茧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从四月——六月,东包村共育室共育了三批蚕共18.5张,已收获10.9张,生产茧666.6斤,产值1001.17元,除比去年同期育蚕单张产量提高33%,产值提高23%.参加共育的蚕户43户,除个别户第二批蚕因缺叶引起产量偏低外,其余户均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如黄秋康户头批养蚕0.25张,产茧20斤,产值29.70元,折张值近120元.对此,广大蚕户很满意,增加了社员种桑养蚕的信心,许多农户表示如能稳产下去的话,将在年底扩种桑树,扩大桑园面积.  相似文献   

3.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养蚕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蚕室、蚕具和养蚕技术跟不上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这个矛盾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今后蚕桑生产的发展。针对养蚕生产所需蚕室蚕具不足和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今年,我县八景公社庄头大队在党的三中全会光辉路线指引下,积极发展养蚕事业,今年试行了小蚕共育、大蚕分户或联户饲养,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全大队养蚕107张,总产蚕茧5751.9斤,春、夏、秋平均单张产茧53.7斤,总收入10353.42元,在生产过程中,他们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4.
1 小蚕共育的内涵、历史与组织形式   1.1 小蚕共育的内涵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健康成长,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养蚕措施,是蚕桑生产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经济饲育形式。   1.2 小蚕共育源远流长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养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日本约在1930年前后提出对小蚕共育实行补助奖励政策,到1960年前后,实行小蚕共育的占养蚕户数的43.9%,到1980年,共有小蚕共育所2514个,占养蚕户数的91.8%,日本由于普及了小蚕共育,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软化病、脓病等受害蚕茧的比例显著下降,使蚕病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保证了蚕茧生产的稳产高产。   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有关蚕业学校和机关,曾在农村创办了小蚕共育组织,并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有关消毒药品、加温燃料、桑叶、人工费用、蚕室蚕具租费等,均按参加共育的蚕种张数进行分摊。由于实行小蚕共育小蚕发育强健,饲养成绩好,费用又比独自饲养低,因此,自愿参加者日众。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小蚕共育得到更大发展,共育规模比过去大,共育组织几乎遍及各蚕区。   1.3 小蚕共育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5.
<正> 青石乡蚕桑辅导员沈定秀根据山区柴多的有利条件试验用蒸汽消毒蚕具的办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今春专业户陈泽英家建直桶消毒灶一座,社员刘孝敬利用这座灶消毒蚕具,养春蚕2张产茧183.1斤,张蚕产茧91.5斤,总产值323.9元,比他81年1张春蚕产茧31斤,82年1.5张春蚕产茧3.6斤高3倍到30倍。陈泽英今年养蚕四次8张共产544.9斤,平均张产茧68.1斤,早秋蚕2张产茧144斤,张产72斤,中秋蚕1.5张产茧94斤张产62.7斤,比去年1.5张中秋蚕产茧30斤高2.1倍,全年总产比上年多244斤;  相似文献   

6.
<正> 井研县集益乡九龙村蚕桑重点户张蓝清,利用自己养蚕专长,担起共育重担。自1984年开始至今,为本县蚕农共育小蚕962张,由于量足质好,深受群众好评,参加共育蚕农越来越多,共育规模越来越大。1987年共育小蚕332张,养大蚕4.5张,蚕桑收入3028元。今年更上一层楼,春、夏共育小蚕380张,正秋、晚秋共育已落实650张,全年共育上1000张,加养大蚕6.5张,预计全年蚕桑收入8000元以上,占全家农副业总收入70%以上,成为全县蚕桑致富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正> 古堰乡黄荆坝村六组养蚕能手谭泽秀,今年蚕桑总收入1440.44元,其中养蚕3张,产茧217斤,收入347.94元,育桑苗一万株,收入400元,为社员共育了小蚕29张,收入282元,平均张产茧一般达60斤左右,比全乡平均张产41.4斤高出50%,由她共育的小蚕,次次都是苗全蚕壮,发育快、长势好,很受社员欢迎,找她共育小蚕的人也一次比一次多。她介绍搞好共育的体会是:处事公道,取信于人;单收单喂,适期分蚕;严格消毒,坚持防病;精选桑叶,适温细喂。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我场的原蚕原来依靠原蚕队自养,现已变队、组、户三种型式.如何适应新的农村形势,保证蚕种生产任务的完成呢?我们分析了过去部份蚕房养蚕失败的主要原因和目前分散养蚕的特点,认为搞好小蚕共育是一项关键措施.因此,首先在长滩公社办了第一个共育室,接着办了板城公社共育室,今年春蚕两个共育室共育蚁量1100克,产茧5900斤,蚁量占全场的25%,产茧点28%,制种量占3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把长滩共育室的做法简介一下:  相似文献   

9.
我场是依靠原蚕繁殖区饲养原蚕然后收茧制种的。共有饲养单位四百八十一个,其中,原蚕户四百七十户,集体十一个,桑地面积六百亩,小蚕共育室九个,用房三十四间七百六十六平方米,共育员三十三人。 83年养蚕三十七批次,蚁量六千八百二十九克,产合格种茧三万四千五百四十九点七斤,制二化性蚕种五万七千一百九十八张。平均克蚁产茧五点零六斤,斤茧制种一点六六张,平均死笼茧率百分之二点六,茧层量零点二○七克,茧层率百分之十八点一,病毒率百  相似文献   

10.
<正> 自1980年我区试点推广小蚕专业化共育以来,经过几年的实践,已为群众公认,是一项省时、省工、省投资,提高单产和蚕茧质量的一项先进养蚕技术。同时还解决了千家万户养小蚕的种种实际困难,是适应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后的一种好的养蚕型式。小蚕专业化共育,为小蚕饲养商品化提供了依据,是养蚕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普及、推广小蚕专业化共育和积极发展专业户共育,同时将小蚕专业化共育  相似文献   

11.
我县人和大队的小蚕共育室,是一九七六年春开始办的。通过两年来的实践,办与不办大不一样。一九七五年没有搞小蚕共育,全大队平均单张产茧43.6斤;一九七六年办了共育室,平均单张产茧58.5斤,提高34%;一九七七年全大队养蚕272张,产茧17154斤,平均单张产茧63.1斤,单张产值85元。病死蚕显著减少,造造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县潘溪公社双基堡大队,拥有河滩桑园80亩.其中有1966年栽植老桑园5亩外,其余均是1980年新栽二年生桑园.1981年,该队由于科学养蚕和经营管理工作跟不上,全年养蚕21张,产茧404.5斤,张产茧为15斤,蚕茧收入587.29元,张产值仅有21.7元.今年该队在公社的支持下,对本队的蚕桑生产实行了"集体管桑,出售桑叶,小蚕共育,大蚕分户,蚕茧收入归己"的办法,使今年该队的蚕茧产量和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吴堡县由于狠抓了消毒防病,小蚕共育,桑园管理等项科学栽桑养蚕技术推广工作,成绩显著。今年春蚕生产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全县养春蚕415张,产茧30031.9斤,平均张产72.36斤,养蚕数量产茧量分别比丰收的去年增长316.24%和13.58%。平均张产比去年春蚕净重增1.06斤。  相似文献   

14.
海宁县周镇乡长联村第一承包组吕元昌发起由6户亲朋好友联户共育,春蚕6.5张,张产茧97.7斤,夏蚕2.9张,张产茧94斤,早秋蚕4.2张,张产茧79.3斤,中秋蚕9.25张,张产茧80.9斤,晚秋蚕3.75张,张产茧99斤.全年平均每张种收入159.84元.蚕室用吕元昌家房子改建,改建工由6户分摊,蚕具按蚕种数摊派,由各户清洗后交共育室统一消毒,消毒准备由每户抽出一人参加,养蚕用工除1人固定外,其余轮流,每日2  相似文献   

15.
<正> 洪庆公社西候大队是灞桥区蚕桑生产的先进单位.去冬今春共栽植桑同60亩由于精心管理,桑树长势良好,令年秋季开始养蚕.8月份集体饲养早秋蚕14张,产茧539.3斤,平均张产39.2斤.节二季蚕实行小蚕共育大蚕分户的办法,9月初将18张育的小蚕分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如皋市小蚕共育的历史与现状如皋市的小蚕共育始于1951年,当时,由互助组推举有经验的蚕农负责。饲育人员由参加户挑选或轮流,实行“共育”。3龄起蚕即分户饲养。共育成本及分配均按种摊派。高级社时,养蚕则按记工和入股土地分配。人民公社体制时,以集体经营的形式实行记工分配的办法组织共育。初期数量少,全公社集中共育,由技术干部具体负责指导。随着生产的发展,相继建立了公社桑场、大队桑场,蚕种数量逐年增多,以场队组织共育,在技术上以场带队,并建立专用共育室。提倡三专一远(专室、专人、专具及小蚕室远离大  相似文献   

17.
我场小蚕片叶立体育是1989年夏蚕开始的。两年来,共进行五个蚕期的饲养,共计蚕种60张。除1990年早秋蚕因农药中毒张种产茧量较低外,其他各期张种产茧量均略高于普通育。今年中秋蚕立体育张种产茧达71.12斤,比普通育高5%左右。小蚕片  相似文献   

18.
<正> 小蚕共育是养蚕生产上稳定蚕作,保证丰收,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使小蚕共育能在落后的山区逐步推广实行,1985年我们分别在县河乡的关沟、梁台、红升、田沟村、桑场,进行了以联户、专业户共育和开办蚕店三种形式的小蚕共育试点,均收到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关沟联户共育效果更为明显。1、共育的效果: 关沟村地处三乡之间,全村有86户养蚕户,占总农户的三分之二。1985年养蚕  相似文献   

19.
《江苏蚕业》2011,(3):40-40
<正>2011年9月16日下午,随着袁庄镇康传梅共育室共育的68张小蚕安全分发,标志着如东县今年中秋人工饲料共育小蚕工作取得圆满成功。通过一年多以来的示范与宣传,经过县镇两级蚕桑服务单位共同择优选择,今年中秋蚕全县共有15个共  相似文献   

20.
昭平县黄姚公社黄姚大队去年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促进了桑蚕生产的发展.该队在原有三年桑63亩,一年桑81亩,,今年春又扩种了54亩,现共有新老桑园198亩.从三月中旬开始养蚕,到七月中旬,发种七批456.8张,收益321张,产茧14154.8斤收现金22585.71元平均每张产茧44.1斤,收现金70.76元,至六月底止,已收茧7212.6斤比去年同期产茧6941.9斤,增长103.9%,为什么能够促进广大种桑养蚕户增加养蚕的收益呢?我们认为除了进一步总结经验,贯彻科学管桑养蚕的技术外,继续抓好小蚕共育.是一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