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西瓜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山东西瓜病毒病的毒原主要有西瓜花叶病毒2号,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等。西瓜品种、播期、栽培管理方式及田间有翅蚜量可影响病毒病的发生,试验中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品种相同而播期不同,发病率也不一样。适期早播则西瓜发病较轻,晚播则发病较重,与感病的其它葫芦科作物邻作,管理不良,植株矮小,田间杂草丛生,则病毒病发生重。前期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则病毒病发生轻。西瓜病毒病的发生与蚜虫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黄瓜抗病毒病材料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病毒病是为害作物的主要病害,几乎所有作物都可发生病毒病。侵染瓜类作物的病毒种类较多,目前报道的从瓜类作物上分离和鉴定的病毒有28种,侵染黄瓜的主要有7种:CMV(黄瓜花叶病毒)、WMV(西瓜花叶病毒,原WMV-2)、ZYMV(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YFV(西葫芦黄斑病毒)、PRSV-W(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原WMV-1)、MWMV(摩洛哥西瓜花叶病毒)、CGMV(黄瓜绿斑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3.
西瓜病毒病俗称西瓜小叶病,是西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在地膜覆盖和露地西瓜生产上,该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西瓜病毒病开始发生时,病株叶片多表现为颜色淡绿相间的花叶,以后症状加重,新生叶片逐渐变小,皱缩或畸形,甚至变为鸡爪状,轻者尚能结瓜但瓜小,重者结瓜少或不能结瓜.西瓜病毒病一般由西瓜花叶病毒(W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引起.病害发生与流行的主要因素是高温、干旱、蚜虫传毒、人为汁液接触传毒.土地贫瘠、植株缺肥、生长势弱、缺水的地块易发病.该病主要在夏季发生,露地西瓜发病重于地膜覆盖西瓜,地膜覆盖西瓜重于大棚、温室西瓜.防治西瓜病毒病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1发生规律黄瓜病毒病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南瓜花叶病毒侵染所致。病毒随多年生宿根植株和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也可由种子带毒越冬。病毒主要通过通过种子、汁液摩擦、传毒媒介昆虫及田间农事操作传播至寄主植物上,进行多次再侵染。病毒喜高温干旱的环境,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2~26℃,相对湿度85%左右,最适病症表现期为成株结果期,发病潜育期15~25天。西安地区设施病毒  相似文献   

5.
榨菜病毒病在当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我市作为榨菜主产区情况更加突出,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5%左右,重灾年份则高达80%以上。病株表现为矮化、萎黄、叶小、叶片皱缩或半边枯死,叶色浓淡不匀,瘤茎细小,严重时失去商品价值。病毒病在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在生育前期发生则表现症状明显,严重影响产量,甚至绝收;在生长中后期发病虽有一定的产量,但易诱发软腐病、叶斑病,采收期脱叶,使产品质量大大下降。本病经测定系芜菁花叶病毒及烟草花叶病毒,其传播主要靠蚜虫(有翅蚜为主),其次是汁液和红蜘蛛,种子一般不带毒。榨菜病毒病的发生除了与当年气候…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小麦的收获,麦田里大量的蚜虫就近转移到西瓜田继续繁殖、为害,同时在田间传播病毒病。此时蚜虫、病毒病、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等主要病虫陆续发生、为害,做好病虫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其主要病虫防治技术如下:1病毒病1)症状表现。西瓜病毒病是由西瓜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等几种病毒引起的,蚜虫是传毒的主  相似文献   

7.
冬瓜人工接种5种病毒后的症状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种在葫芦科作物上常见的病毒病原: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 )、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番木 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南瓜花叶病毒(Squash mosaic virus,SqMV),人工接种子叶 期的冬瓜幼苗,观察分析5种病毒在冬瓜上的症状差异。结果表明:这5种病毒均可侵染冬瓜,且不同病毒在冬瓜 上的发病时间、发病率及症状存在明显差异:显症最早的是SqMV,最迟的是WMV;发病率普遍较低,都在30 %以下 ,ZYMV的发病率仅为4 %。  相似文献   

8.
线辣椒发生病毒病后结实极少,一般结椒数比健株减少55%,而且椒短、颜色黄白、弯曲、肉薄、商品性差。该病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一般6月上中旬发病,7月下旬出现第1次发病高峰,8月下旬至9月中旬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较轻,第1层果初红时发病开始加重,直至收获。  相似文献   

9.
2008-2009年对武汉地区保护地早熟西瓜枯萎病进行田间调查,初步研究西瓜枯萎病的田间消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4月上中旬开始发病,6~7月为盛发高峰期,在伸蔓期和膨瓜期出现发病高峰期;早佳84-24、早春红玉等品种均不抗病,连作田块、偏施氮肥、管理粗放田块发病重,温度和湿度对病害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玉堂 《蔬菜》2005,(7):25-25
西瓜疫病又叫疫霉病,俗称“死秧”,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在西瓜幼苗及成株期均能发生,尤以西瓜生长后期、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病迅速而严重;一般雨季来得早、降水时间长、雨量大,则发病早、病情重、损失大。田间发病高峰往往紧接在雨量高峰以后。叶片发病,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湿度大时腐烂或象开水烫过一样,干燥时病斑淡褐色,易破裂。蔓基部发病,出现纺锤形水浸状暗绿色凹陷斑,包围茎部且腐烂,病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实发病,形成暗绿色圆形水浸状凹陷斑,后迅速扩及全果,致果实腐烂,发出青贮饲料的气味,病部表面密生白色菌丝。  相似文献   

11.
西瓜死秧一般由西瓜枯萎病引起。其病原菌在土壤中能存活10——15年之久,染病植株的根、茎、叶、果和种子都能带菌传病,在西瓜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据田间系统观察,病菌多在西瓜幼苗期侵染,伸蔓期开始发生,膨瓜期达到高峰。其典型症状是萎蔫,发病初期夜间尚能恢复正常,8—  相似文献   

12.
1病毒病病毒病是辣椒的一种主要病害,对辣椒的危害极大。发病严重时,减产明显甚至绝收。保护地栽培发病较轻。1.1发生规律1.1.1气候条件:高温、日照较多、干旱少雨的天气条件,有利于蚜虫的繁殖、迁飞,进行传毒,还会降低寄主的抗病性,加速显症。土壤缺肥或氮肥过多都会加重病情。1.1.2栽培管理:田间管理粗放,整枝打杈次数太多,操作粗糙,都会增加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在田间  相似文献   

13.
李烨  罗玉明 《长江蔬菜》2000,(12):24-26
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最重要的毒源之一,为RNA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的一个成员,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可引起十字花科作物严重的花叶和畸形。从李德保[1]、韩素中[2]等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危害萝卜的病毒主要是TuMV。关于萝卜病毒病抗性鉴定方面,国内外研究颇多,日本人曾根据16个萝卜品种田间发病率高低将萝卜分成抗病性强、中、弱三个类群[3],但未有明确的划分。筛选优良的抗源  相似文献   

14.
黄瓜花叶病毒(CMV)在蔬菜作物间的交叉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田间标样的生物学和血清检测调查,和室内模拟人工接种等方法,基本查明: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蔬菜病毒病在各种蔬菜作物上广泛传播互为病原;并且各种蔬菜作物上的CMV存在着致病性强弱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蔬菜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凤彦 《蔬菜》2014,(3):33-36
采用蔬菜嫁接技术可提高蔬菜抗逆能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根据不同种类作物、不同地块选择适宜的接穗和砧木品种,安排好播期,适时嫁接。分别介绍了黄瓜、茄子、西瓜作物的嫁接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刘琳 《西南园艺》2003,31(3):34-34
西瓜病毒病近年呈上升趋势 ,蕨叶类型较花叶类型发病普遍 ,给西瓜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据调查常年减产 2 0 %左右 ,严重年份减产达到 50 %以上。1 症状有花叶和蕨叶两种类型。花叶型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的花纹 ,以后叶片皱缩不平 ,节间缩短 ,不伸头。蕨叶类表现为上部心叶变窄细长 ,扭曲变形。2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西瓜病毒病主要由瓜类花叶病毒引起 ,种子可带毒 ,但传毒的主要介体是蚜虫和其他少数昆虫。蚜虫吸食病株汁液后 ,迁飞到健株上吸食 ,同时把病毒传到健株上 ,此外 ,田间整枝、压蔓都可以传播病毒。高温、干旱 ,蚜虫为害重 ,植…  相似文献   

17.
芥菜( Brassica juncea Coss.)在温州地区常年种植面积近 6 667hm2,是春节市场的上要蔬菜品种之一,且可制成咸菜供常年食用。近年来芥菜(尤其是早芥菜)受病毒病危害,造成产量、质量严重下降(经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盛方镜等鉴定,芜菁花叶病毒-TuMV占 96%,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占4%),成为生产上一个突出的问题。芥菜病毒病主要由蚜虫传染,尤其是有翅蚜,防治该病的关键是苗期及生长前期治好蚜虫。而传统的化学治蚜防病方法效果较差,于是笔者对尼龙网纱隔蚜育苗防治芥菜病毒病进行了研究,通过 1989~ 1992年 3个年度…  相似文献   

18.
春、夏、秋季节在我县经常发生辣椒病毒病,尤其在老菜区发病较重,果实畸形,商品性较差,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和质量,经济损失惨重。辣椒病毒病症状较为复杂,病毒类型有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2种。现将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干制红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生产中危害较重的病害,感病后易造成落花、落果、落叶,一般减产1/3左右,严重时可减产50%。该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生产上主要病毒种类有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1发病症状病毒病在田间为多种病毒复合侵染而使症状表现多样。1.1花叶型:初期叶脉轻微褪  相似文献   

20.
黄灯笼辣椒病毒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蔬菜》2014,(10):81-82
黄灯笼辣椒是海南椒类品种中特色作物,效益可观。介绍了黄灯笼椒病毒病的田间症状,鉴定出该病的毒源种类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辣椒脉斑驳病毒(PVNV)。并针对病源,找出病害传播途径,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