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州山羊体尺性状的主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主因子分析的方法对96头雷州山羊成年母羊的8个主要体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雷州山羊成年母羊的体尺性状可区分为相对独立的3个主因子。第一主因子的贡献率为60.00%,是雷州山羊成年母羊体尺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因此,在雷州山羊的选育工作中应以第一主因子为主体进行多个性状的集团选择,提高雷州山羊的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2.
应用主因子分析的方法对96头雷州山羊成年母羊的8个主要体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雷州山羊成年母羊的体尺性状可区分为相对独立的3个主因子.第一主因子的贡献率为60.00%,是雷州山羊成年母羊体尺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因此,在雷州山羊的选育工作中应以第一主因子为主体进行多个性状的集团选择,提高雷州山羊的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3.
雷州黄牛肉质性状2个候选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雷州黄牛肉质性状2个候选基因钙激活蛋白酶(calpain)基因和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多态性,结果检测到雷州黄牛的calpain基因有3种基因型AA、BB和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2、0.23和0.75,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是0.14和0.86,等位基因分布态势与鲁西黄牛相同,等位基因B的频率明显高于鲁西黄牛;此外雷州黄牛的H-FABP基因全部为HH基因型,未检测到h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雷州黑鸭血液生化性状及其与体尺和肉质性状间的关系,随机选取12只300日龄雷州黑鸭(公、母各半)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GPT)与骨盘宽呈显著性正相关,乳酸脱氢酶(LDH)与肌肉粗蛋白含量与半潜水长均呈极显著相关,与蒸煮损失率与胸宽呈显著相关,肌肉pH、胸宽与骨盘宽均呈显著性正相关,胸宽和骨盘宽均和半潜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为:血液生化性状跟体尺性状和肉品质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74(P<0.05)、0.901(P<0.05),分别占2组性状总相关信息的81.2%和90.6%,体尺性状和肉品质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901(P<0.05),占2组性状总相关信息的75.4%。结果表明,在3组性状中LDH、胸宽、半潜水长、肌肉pH和肌肉粗蛋白含量起主要作用,血液生化性状和肉质性状在3组性状间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牛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第2、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NPs),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6个牛群体(鲁西牛、鲁杂牛(鲁西牛×西门塔尔牛)、南阳牛、夏南牛、郏县红牛、秦川牛)共779头3~4岁左右母牛为研究材料,通过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牛MyoG基因上存在的SNPs,并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yoG基因第2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不存在多态性,第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测序结果表明该突变位于3-′UTR 2 109位点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各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斜长均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鲁西牛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尻长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郏县红牛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高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3种基因型对其他体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MyoG基因对黄牛体尺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作为黄牛体尺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2个品系肉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优质肉鸡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2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本质,对父系(D系)和母系(S3系)的6个体尺性状和8个屠宰性状分别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和S3系的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存在极显著典型相关,其第1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01和0.884(P<0.01),占总相关信息量的76.4%和77.5%.D系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主要由胸宽、体斜长和胸肌率引起,而S3系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主要由胸深、胫围和腿比率引起.可见,通过对2个品系肉鸡不同体尺性状的选择可实现其屠宰性状的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5,(3):83-86
本实验利用超声波活体测定技术测定了成年新疆褐牛的肉质性状(眼肌高度(x1)、背膘厚度(x2)、眼肌面积(x3))、体重(x4)、体尺(体高(x5)、体斜长(x6)、胸围(x7)、管围(x8))以及屠宰后各部位肉重,分析了肉质性状、体重、体尺与高档肉重(y1)、后部位肉重(y2)、优质肉重(y3)、全部切块重(y4)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最优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背膘厚度、眼肌面积、体重对胴体的高档肉重;体重、体高、胸围对胴体的后部位肉重;眼肌面积、体重、体高、胸围对胴体的优质肉重和全部肉块重影响较大。新疆褐牛高档肉重、后部位肉重、全部肉块重、优质肉重与肉质性状、体重、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1=6.34 x2+0.141 x3+0.061 x4;y2=0.064x4+1.071 x5-0.459 x7;y3=0.279 x3+0.110 x4+0.813 x5-0.313 x8;y4=0.558 x3+0.221 x4+1.625 x5-0.626 x8。超声波活体测定的肉质性状、体重、体尺可以作为选择产肉性能的直接或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与瑶山鸡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的关联性,从分子标记角度对瑶山鸡进行选育,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瑶山鸡,同时为家禽MyoG基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50日龄出栏的健康瑶山鸡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对瑶山鸡MyoG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利用DNAStar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MyoG基因SNP位点,通过RNAfold对瑶山鸡MyoG基因突变前后的mRNA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并以SPSS 18.0分析SNP位点与瑶山鸡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在瑶山鸡MyoG基因第3外显子上发现1个SNP位点(T17C位点),属于同义突变,存在3种基因型(CC型、CT型和TT型);T为优势等位基因,CT为优势基因型;有效等位基因数(Ne)接近2.00;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5,呈中度多态(0.25P>0.05)。MyoG基因T17C位点突变致使其mRN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其最小自由能由-452.60 kcal/mol降至-465.24 kcal/mol。不同基因型瑶山鸡生长、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种基因型瑶山鸡在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大部分呈现相同规律,其中胸宽与胸深在不同基因型瑶山鸡中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瑶山鸡MyoG基因T17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属于同义突变,并未引起氨基酸及其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明显变化,但其多态性对瑶山鸡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有一定影响,因此可作为瑶山鸡分子选育的候选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
黄牛BMPR-IB基因外显子8的多态性及其与体尺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SSCP技术,对秦川牛(QC)、鲁西牛(LX)、南阳牛(NY)、郏县红牛(JXR)4个品种共计459个个体BMPR-IB基因第8外显子进行SNPs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基因型与部分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在QC、LX和NY中分别检测到AA、AB和BB 3种SSCP多态型,且QC、LX和NY 3个品种中A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4949/0.5051、0.4663/0.5337和0.4118/0.5882。测序结果显示,A等位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NC_007304.3)相比在43 933位发生T→C突变。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3个品种中BB基因型个体的体高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P0.05);在LX和NY中,BB型个体的腰高显著高于AA和AB型个体(P0.05);体长方面,LX中BB型个体大于AA和AB型个体(P0.05),NY中BB型个体大于AB型个体(P0.05),但与AA型个体差异不显著(P0.05);3种基因型对黄牛其他体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对黄牛体尺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以作为黄牛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
长白猪体尺性状与繁殖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长白母猪的7个体尺性状和5个繁殖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尺性状与繁殖性状间的第1和第2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和0.881,占总相关信息的91.2%.分析还表明:母猪的体尺性状与繁殖性状存在相关关系;母猪的体重、腹围、乳头数和体高对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和断奶个体重起主要作用,对母猪的早期选择应侧重于这几个性状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单、复冠基因对白羽丝毛乌骨鸡的体尺性状以及精液品质的影响,寻找体尺性状和精液品质间的相互关系,对44只55周龄单、复冠白羽丝毛乌骨鸡种公鸡的体尺与精液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单冠乌鸡的体尺均值均大于复冠乌鸡;单、复冠乌鸡间精液品质无明显差异;单、复冠乌鸡的体尺性状与精液品质间的相关性均无达到显著水平;单冠乌鸡的精液品质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性多为负相关。故在乌鸡的选育中,不仅要重视单冠基因在体尺性状方面的明显优势,还应该特别注意单、复冠乌鸡在精液品质与体尺性状相关性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西藏不同产区藏鸡体重和体尺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鸡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始地方小型鸡种,为了了解西藏不同分布区藏鸡体型特征与体重、体尺性状间的关系,测定了西藏5个典型产区的成年藏鸡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嘉黎县藏鸡体重、多项体尺性状指标较高,尼木县藏鸡较低;体重与体尺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其中体重与胫长的相关系数最高,达0.763 5;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表明,对体重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胫长、胸围、胸宽、胸骨长和髋宽;主成分分析显示,5个主成分含有体重和体尺8项指标90.27%的信息量,说明不同产区藏鸡体重和体尺性状存在差别,但都具有体重轻、体型小、身体较长、胫长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牛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第2、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NPs),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6个牛群体(鲁西牛、鲁杂牛(鲁西牛×西门塔尔牛)、南阳牛、夏南牛、郏县红牛、秦川牛)共779头3~4岁左右母牛为研究材料,通过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牛MyoG基因上存在的SNPs,并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yoG基因第2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不存在多态性,第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测序结果表明该突变位于3′-UTR 2 109位点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各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斜长均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鲁西牛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尻长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郏县红牛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高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3种基因型对其他体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MyoG基因对黄牛体尺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作为黄牛体尺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4.
天柱番鸭体尺及屠宰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天柱番鸭体尺及屠宰性状间的相关性,对成年天柱番鸭的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柱番鸭的活体重与体尺及体尺性状各指标间相关性极显著,体重和屠宰性状各指标间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ZFY专门化品系猪主要选育性状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ZFY专门化品系猪的主要选育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质量性状、体尺性状、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3组性状间均存在较强相关性.体质量与体尺性状间、体质量性状与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间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分别为0.828和0.85,占总相关的92.11%和97.80%;体尺性状与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间的第一、二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相关(P<0.05),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607,占总相关的78.52%.分析表明,12项选育性状中6月龄体质量、胸围、腹围、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福建闽清毛脚鸡体尺性状与屠体性状的相关关系,为闽清毛脚鸡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对闽清毛脚鸡的8个体尺性状(体斜长、胸宽、胸深、胸角、龙骨长、骨盆宽、胫长、胫围)和7个屠体性状(活体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胸肌质量、腿肌质量、瘦肉质量)进行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成年公、母鸡体质量分别为2 350.60和2 063.80 g,公鸡的体尺(除胸角外)和屠体性状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母鸡。体尺与屠体性状呈不同程度的表型相关,其中以胸深与屠体质量的相关性最高。体尺性状与屠体性状间的第1和第2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和0.895,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所解释的相关信息占2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94.5%。体尺性状与屠体性状间的相关性主要是由胸深、体斜长、胸宽与活体质量、胸肌质量、全净膛质量的相关性引起的。【结论】闽清毛脚鸡体尺性状与屠体性状存在相关关系,通过选择体尺性状可达到提高屠体性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海南特种野猪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特种野猪的体重和体尺性状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其第一、第二、第三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 8、0.777 0和0.364 7,占总相关的99.86%;海南特种野猪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主要由初生体重、2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与6月龄胸围、6月龄管围引起;在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3对典型变量中,体重性状的3个典型变量对6月龄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预测能力较强,体尺性状的3个典型变量对4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的预测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杜洛克种猪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评估其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为目标群体的遗传评估奠定基础。利用SAS软件对影响各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场、年季和性别)进行固定效应分析,利用DMU软件和动物模型REML方法估计体长(BL)、体高(BH)和管围(CC)的加性遗传方差,计算各性状的遗传力,并估计体尺性状与达100 kg体重日龄(AGE)、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BF)和30~100 kg料重比(FCR)的遗传和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场、年季和性别效应对各性状影响均达显著水平;BL、BH和CC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274、0.352和0.160;窝效应值变化范围介于0.184~0.221之间;体尺性状间遗传和表型相关变化范围分别为0.552~0.674、0.100~0.568;体尺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和表型相关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11~0.083、-0.333~0.039,在杜洛克种猪育种中,可通过对体尺性状的间接选择来加快杜洛克种猪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浦东鸡及其杂交后代体尺体重和肉质性状的分析测定,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合均具有较好的增重能力和相对理想的体尺指数,浦东鸡及其杂交后代具有适中的腹脂肪沉积,特别是2个杂交组合较好地改善了浦东鸡体型偏长偏窄和胫长偏高的不足。肉质性状测定结果显示:尽管3个组合在胸肌pH、胸肌肉色等指标无显著差异,但在胸部皮色(黄度)方面浦东鸡纯繁组合和浦东鸡与石歧杂杂交组合有明显优势,在肌肉嫩度方面鹿苑鸡和浦东鸡杂交组合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碧湖猪部分生长发育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碧湖猪的4个体重性状和9个体尺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性状与体尺性状的第一、第二典型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分别为0.9980,0.9933,占总相关信息的98.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