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原理和施工监控系统,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实现了呼兰河供热工程桥的施工监控,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首先,根据光纤光栅技术原理,结合施工方案和特点,设计工程桥的监控系统;接着,根据施工监控原理,结合施工全过程受力分析,提出了双参数的控制指标;最后,根据实际监测数据,比较理论分析与实际测量结果,修正数值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2.
以冲鹤大桥为背景,阐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薄壁箱梁桥在悬臂施工过程中应力监控的目的、方法及分析结果。目的是使结构达到设计的合理应力,保证施工质量;方法是在主控截面布置应力控制点,进行实时控制;结果是梁体应力在安全范围内并可预计下一阶段构件满足强度要求;结论是通过数据分析,指导了桥梁整体施工过程,拟合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肇源松花江大桥施工监控中挂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秋  蒋鑫  徐立红 《森林工程》2005,21(6):36-38,65
挂篮是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连续梁桥悬浇施工的主要设备。以肇源松花江大桥为例,介绍了菱型挂篮构造和菱型挂篮的作业机理,并通过试验研究菱型挂篮在悬臂施工中应用和变形,研究结果对施工监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承载能力试验与评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判定连续刚构桥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性能和承载能力,评价桥梁的施工质量,本文以松原龙华松花江特大桥为实例,运用有限元法对该桥进行理论分析,以此为基础对该桥竣工阶段进行静载试验,对控制截面的挠度和应变进行测试分析。依据试验结果,运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颁布的《公路桥梁承载能力评定规程》中的承载力评定方法对该桥进行承载能力评定。评定结果说明该桥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主梁处于良好的弹性工作状态,可以正常使用。同时根据分析时发现的问题提出该种结构在设计和施工上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以后该种桥型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泉  张迪  张铁军 《森林工程》2007,23(4):45-46
利用共轭梁(虚梁)法在施工监控过程中对箱梁结构的弹性模量进行测试,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该结果可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吉林省松原市龙华松花江特大桥的施工实践,对大跨度半刚构——连续梁桥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产生挠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了影响该桥施工控制的主要因素和关键技术,论述桥面高程控制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设置合理的预拱度达到对成桥线形的控制。并采用了离散性线性系统的卡尔曼滤波来估算分析现场施工中的标高误差,调整立模标高,使成桥后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朝阳东大桥主桥两个承台大体积砼的施工经过。总结了施工方案优选过程和大体积低水化热砼的配合比试验情况,并在实际施工中,证明,该技术措施可行,方案经济合理,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碧水双曲拱大桥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碧水镇东北角,距镇中心三公里左右.该桥建于1973年,全桥总长为329.74米,是10孔净跨30米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矢跨比为1/8,主拱为等截面悬链线装配式双曲拱.拱轴系数m=1.756,断面为两肋单波.桥面净宽:净——4.5 2×0.25米.桥的立面如图一所示.由于该桥形体单薄年久失修,加之运材汽车车型的变化,平均载量的提高等原因,使人们感到桥体现状不佳.有大修加固之必要.肉眼观察,拱肋没发现异常变化,而拱波的裂纹现象比较严重.我们邀请东北林业大学派员对该桥进行动载试验.电测应力和挠度表明,需要对立拱圈加固.加固的方法:一、在拱波底面布设钢筋网后,采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方法加固;二、两拱肋之间.在原有横系梁的基础上,每孔桥再匀布增设六根钢筋拉杆,以加强拱圈的整体性.该工程由齐铁一处路桥工程公司承担施工.  相似文献   

9.
绥芬河转体施工斜拉桥静荷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峰  李静辉 《森林工程》2007,23(1):80-81,84
主要介绍绥芬河斜拉桥静荷载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结合桥梁博士、BSAS 的理论分析结果,对该桥的实测应力、挠度及索力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的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科学、可靠,且施工质量优良,桥梁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按照设计荷载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0.
简述善德桥工程建设概况及工程自然特征,介绍该工程设计难点、力学分析及设计要点,并对工程总承包中的施工实施阶段及其施工监理作了陈述。  相似文献   

11.
泸州长江二桥为大跨度非对称连续刚构,采用悬臂浇筑施工.由于施工过程复杂,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变化较大,必须对其进行施工过程的控制.主要介绍了施工监控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有效地施工控制,给出了线形和应力控制的结果,为提高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可靠提供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12.
景观格局的分析对了解自然与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景观格局分析指标体系为依据,分析研究了长株潭湘江生态经济带的景观格局现状.结果表明:长株潭区域景观类型较简单,各景观斑块比例差别较大,景观多样性较低;提出了规划设计中应注意逐渐增加景观类型,使景观向多样性发展,特别是要增加绿地廊道数量,使景观构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非持久性污染物COD和NH3—N作为代表性预测污染因子,以大量湘江长株潭段的环境状况检测和质量评价数据为基础,采用二维水质模型计算,对湘江长株潭段水环境容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湘江长株潭段水COD环境容量为66 052 t/年,NH3—N环境容量为6 600.2 t/年。现状COD排放量为102 052 t/年,是环境容量的1.5倍;NH3—N排放量为19 951 t/年,是环境容量的3倍。COD和NH3—N分别需削减35%和67%才能满足允许排放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介绍了美国的森林健康理念、森林健康监测、条件保障;其次,从软件系统、能力建设、火灾防控等方面分析了森林健康理论在美国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具体实践;最后,借鉴美国森林健康思想,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推进我国森林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缆索吊机锚碇设计在桥梁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简单介绍了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施工的基本情况,并对该桥主桥的锚碇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从实际应用和理论分析的角度,详细介绍了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锚碇结构形式、锚碇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锚碇稳定性验算过程及方法。研究结果对同样大桥主桥锚碇系统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根据湖南省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定量评价了湘江流域2011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11年湘江流域人均生态足迹为2.1600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391hm^2,人均生态赤字达1.7209hm^2,生态足迹的需求是生态承裁力的4.9倍,区域内生态资源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生态协调系数DS=1.179〈1.414,协调状态较差,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7.
谷康  江婷  吉琳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171-175
以扬州市为例,对市域、规划区、主城区,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对其要素的组成及其功能进行分析,对完善其斑块—廊道—基质的系统建设,以及构建绿色网络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松材线虫病在我国不断扩展蔓延,形势紧迫,其爆发前的早期监测预测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了有效发现和控制松材线虫病,将遥感应用于其早期监测预测成为一种快速而且必要的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染松材线虫病的病株在光谱曲线上的变化,以及基于"水分含量"指示性因子研究松材线虫病早期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建设一套完善的、适合中国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广东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广东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监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新形势下现代林业发展需要,提出监测体系建设的技术框架、监测内容、监测深度、监测技术、监测信息整合和运行机制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