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薮北种的茎切片为试材,研究了铝(Al)浓度与pH及磷(P)浓度对根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切片根分化的增殖过程呈“S”曲线。在pH4.3—5.5时,Al浓度为0—10.0mmol/L范围内,以pH5.0及Al浓度0.5—1.0mmol/L对不定根分化的促进作用最大,P对增加不定根分化数量及分化根长有明显效果.在Al浓度1mmol/L及P浓度1.25mmol/L下培养,根鲜重增加63.6%—176.9%.  相似文献   

2.
以薮北种的茎切片为试材,研究了铝(Al)浓度与PH及磷(P)浓度对根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切片根分化的增殖过程呈“S”曲线,在PH4.3-5.5时,Al浓度为0-10.0mmol/L范围内,以PH5.0及Al浓度0.5-1.0mmol/L对不定根分化的促进作用最大,P对增加不定根分化数量及分化根长有明显效果。在Al浓度1mmol/L及P浓度1.25mmol/L下培养,根鲜重增加63.6%-176  相似文献   

3.
禾谷镰孢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报道了制备禾谷镰孢原生质体的方法琢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条件。PDS培养液中菌丝和5%绿豆汁中产生的分生孢子,在28℃下通过蜗牛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溶菌酶(1.5%+1.5%+1.5%)酶解,2h开始有原生质体释放,5h左右达释放高峰后趋于稳定,而以纤维素酶(3%)、溶菌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1.5%+1.5%)、蜗牛酶+溶菌酶(1.5%+1.5%)、蜗牛酶+溶菌酶1.5%+1.5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调味料:食盐、蔗糖及浓缩汁添加量与牛肉干风味评价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初步揭示了牛肉干的风味与各调味料的内在规律。得出调味料优化添加范围,即风味最好的调味料添加量在食盐为1.9%左右、蔗糖为14.0%左右、果汁为0.5%左右。并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5.
研究报道了制备禾谷镰孢(FusariumgraminearumSchw.)原生质体的方法及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条件。PDS培养液中培养的菌丝和5%绿豆汁中产生的分生孢子,在28℃下通过蜗牛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溶菌酶(1.5%+1.5%+1.5%)酶解,2h开始有原生质体释放,5h左右达释放高峰,后趋于稳定。而以纤维素酶(3%)、溶菌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1.5%+1.5%)、蜗牛酶+溶菌酶(1.5%+1.5%)、纤维素酶+溶菌酶(1.5%+1.5%)处理,原生质体形成效果较差。原生质体在PDAS高渗培养基上再生频率较高(20%~30%),在MMS上再生频率较低,而在NMS上原生质体则不能再生。在PDAS中加入KClO3和MNNG对原生质体再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温度、pH值未经调节(7.0左右)的条件下,鲜鸭粪的TS%=26.36%,CN=14.39,原料干物质产气率为0.19m3kg-1,产气效果佳,料液浓度可高达10%左右,是沼气发酵的理想原料;鲜鸡粪的TS%=29.62%,CN=10.76,原料干物质产气率为0.04m3kg-1,产气效果差,料液浓度为6%~10%.  相似文献   

7.
菱斑食植瓢虫危害栝楼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菱斑食植瓢虫在汉中地区1年1代,以幼虫及成虫啃食栝楼植株叶片,一般减产10%左右,用40%氯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于幼虫发生盛期喷雾防治,防效达94.8%。  相似文献   

8.
麦套稻因前期与小麦共生旱长,齐苗期长2~14d,出苗率低36.2%~91.3%,苗质弱,单位长度占有的干物重只及对照的1/3,营养生长滞后,但叶龄进程随生育期推进而明显加快,叶差由苗期的2.2个至拔节期为1.1个,抽穗期仅差2~3d,即总生育天数与总叶片数相当;在器官建成上表现为个体生长不足而群体优势明显,亩成穗数多10.1%~13.1%。而每穗实粒数下降14.1%~22.1%,千粒重差异不大,最终产量差异不一致。试验以生育期适中的穗粒并重型品种、共生期30d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9.
露地整秸大批量速成氨化饲料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露地整秸速成氨化法比传统地窖氨化法每公斤氨化成本低0.05~0.04元,粗蛋白含量高2%~3%,适口性及消化率分别高5%和17%,喂牛的净增重效益及经济效益高1倍左右。该技术省工、省时、省钱,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旱壮秧培育的土壤肥力指标及苗床培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扬州市主要稻区旱壮秧培育的苗床土壤肥力指标,里下河稻区土壤孔隙度60%以上,容重1.0g/cm3以下,有机质3.0%左右,速效磷40mg/kg以上,速效钾160mg/kg以上。丘陵稻区土壤孔隙度60%,容重1.0g/cm3左右,有机质2.5~3.0%,速效磷50mg/kg以上,速效钾180mg/kg以上。高沙土稻区土壤孔隙度55~60%,容重1.0g/cm2左右,有机质2.0%以上,速效磷50mg/kg左右,速效钾150mg/kg。旱秧苗床以肥沃菜园地和高爽旱地为好;以施有机肥为主,采取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培肥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木毒蛾颗粒体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毒蛾组织病变观察,颗粒体病毒能侵染虫体的脂肪体、中肠及马氏管等组织,但不侵染气管.在透射电镜下,颗粒体呈圆形卵圆形,大小为320~830nm×230~570um。超薄切片观察,卵圆形包涵体中具单杆病毒粒子.室内外感染试验表明,用颗粒体病毒粗提液1.2×106~1.2×109个/mL感染4~6龄幼虫,死亡率达81.8%~100%,杀虫力很强,是一种有价值的微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12.
稻草     
稻草稻草是水稻产区主要粗饲料来源,其营养价值低于麦秸、谷草等。水稻是我国第一粮食作物,因而稻草的利用尤应值得重视.牛、羊对稻草的消化率为50%左右,猪的消化率一般在20%以下.据测定,稻草含粗蛋白质3%~5%,含粗脂肪1%左右、消化能:牛8.33MJ...  相似文献   

13.
棉田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发生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辅助试验,组建了棉田亚洲玉米螟的二,三代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棉田亚洲玉米螟二代存活率仅为0.5%-3.5%,三代存活率仅1.0%左右。从种群存活曲线分析得出,影响种群增长的关键虫期为卵至1,2龄幼虫期;风雨导致初孵幼虫死亡及天敌寄生,是制约亚洲玉米螟种数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红富士栽培中常见病态分析及解决方法一、果实着色差据作者对河北省昌黎、抚宁、卢龙,宽城等县红富士苹果园的调查,果实着色一般在50%~60%左右,果面1/2以上着色的果实仅占50.5%,果实着色普遍较差:(一)影响果实着色的因子1.光照影响果实着色:红富...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区商品蛋鸡舍冬季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北京地区典型商品蛋鸡舍的冬季环境进行了实验调研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冬季鸡舍在正常通风换气一为1.3-1.5m^3.h^-1,只^-1时,舍内外温差可维持在19℃左右,相对湿度在65%-85%之间,ω(CO2)在21×10^-4左右,ω(HN3)〈20×10^-6。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蛋鸡冬季产蛋率仍比正常生产性能低3%-5%。  相似文献   

16.
霉形体膜蛋白溶解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双蒸水;0.1mol/LNaOH;1.0mol/LNaOH;4%DOC和1%SDS条件分别对猪肺炎霉形体膜制剂作增溶处理,使膜蛋白溶解,然后采用Lowry法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0.1mol/LNaOH溶解效果较好,所测得膜蛋白含量达68.8%左右。,数据更为接近实际含量.  相似文献   

17.
将肉用仔鸡分为10组,第1-5组饲糖中含钙1%,含有效磷相应为0.1,0.3%.0.5%,0.7%,0.9%;第6-10组含有效磷0.5,0-28日龄,含钙量相应为0.4%,0.7%,1%,1.3%,1.6%,35-42日龄时,含下量相应为0.4%,0。7%,1.9%,1.3%,1.6%。结果表明,磷含量最低的第1组增重、胫骨灰分、胫骨总钙与总磷显著低于其余组,而料肉比、腿病发生率及死亡率比其余组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绶尺蠖(ZetheniarufescentariaMotshulsky)核型多角体病毒(ZrNPV)是一株对落叶松绶尺蠖幼虫具有很强感染力的病毒。本文主要对多角体进行了电镜扫描及超薄切片观察,对该病毒的致病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多角体大小为0.8~2.3μm,形状为三角形、四角形至不规则形;病毒粒子为杆状、多粒包埋,大小为180~230×30um。该病毒在自然界发病率为75%以上;室内用1.26×106PIB/mL~1.216×108PIB/mL;接毒试验其校正死亡率1龄幼虫为74.83%~96.23%;2龄幼虫为65.96%~96.81%;3龄幼虫为61.72%~91.55%;4龄幼虫为55.73%~93.56%。  相似文献   

19.
将肉用仔鸡分为10组,第1~5组饲粮中含钙1%,含有效磷胡应为0.1%,0.3%,0.5%,0.7%,0.9%;第6~10组含有效磷0.5%,0~28日龄,含钙量相应为0.4%,0.7%,1%,1.3%,1.6%,35~42日龄时,含钙量相应为0.4%,0.7%,1.9%,1.3%,1.6%。结果表明:磷含量最低的第1组增重、胫骨灰分、胫骨总钙与总磷显著低于其余组,而料肉比、腿病发生率及死亡率比其余组高;钙与有效磷比例接近1的组,腿病发生率仅次于严重缺磷组。  相似文献   

20.
减轻甘蔗组培苗酚害提高甘蔗外植体出苗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减轻甘蔗组培材料酚害提高组培成苗率的方法。结果表明:甘蔗嫩叶外植体先经含有0.1%PVP+1%蔗糖或0.1%半胱氨酸+1%蔗糖的分割液处理,能够有效地减轻外植体的褐化;然后以丛生芽进行继代培养,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提高到6%左右时,能大大地提高外植体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