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锈病发生广、为害大,近年在我市虽得到一定控制,但远没彻底解决,必须继续警惕。小麦锈病有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三种。其发病特点为:条锈猖獗,叶锈普遍,秆锈成灾。  相似文献   

2.
锈病是德宏州小麦的主要病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以秆锈为主,70年代后又以叶锈为主,80,90年代“三锈”发生面积不大,危害较轻,近年又有上升趋势。通过流行因素分析,菌源的大量积累,是锈病发生的先决条件;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决定了锈病的发生程度;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利于锈病的蔓延。通过四次抗锈品种的更换,增强了品种的抗病性,遏制了秆锈病的猖獗危害;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减少地麦种植,铲除自生麦苗,切断锈病的初侵染源;通过适时播种,避过锈病的危害;通过及时有效的药物防治,控制锈病蔓延,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3.
小麦锈病作为一种主要的小麦病害.严重影响着小麦产区的质量和产量。小麦锈病根据侵染、发病部位的差异1分为条锈、秆锈和叶锈3种。四川、重庆地区以小麦条锈病为主。早春3~4月温度适合条锈病的发生,当早春气温偏高时,叶锈和秆锈也有可能严重发生。小麦锈病一旦发生后,直接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病菌与小麦争夺养分,还能影响水分蒸腾。  相似文献   

4.
小麦锈病根据其侵染、发病部位的差异分为条锈、秆锈和叶锈。四川、重庆地区以小麦条锈病为主。早春3—4月温度适合条锈病的发生,当早春气温偏高时,叶锈和秆锈也有可能严重发生。小麦锈病一旦发生后,直接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病菌与小麦争夺养分,还能影响水分蒸腾。  相似文献   

5.
<正> 小麦锈病是一种大区域流行性病害,有秆锈、条锈、叶锈三种。国内的大体分布是:东北春麦区以秆锈为主, 叶锈偶尔发生;西北及内蒙古春麦区, 三种锈病均有发生,以秆锈及条锈为主;华北、西北冬麦区以条锈为主.局部地区秆锈、叶锈也有发生;江南地区三种锈病均有,以秆锈危害最大,叶锈发生较为经常;西南地区三种锈病都  相似文献   

6.
1 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又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3种。小麦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轻者造成籽粒干瘪,重者植株枯死。 1.1 症状识别。“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人红斑”,说出了3种锈病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7.
一、小麦锈病 1、危害症状 小麦锈病分条锈、叶锈、秆3种,俗称黄疽病,群众叫黄锈病,是小麦生长期的主要病害。不过在我县秆锈基本不发生,只在春麦区为害严重,以条锈为主,其次是叶锈。条锈病菌主要生于叶面(叶鞘、秆和穗上也能发生),顺叶脉方向整齐地成直线排列,  相似文献   

8.
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杆锈三种,俗称为“黄疸”、“黄筋”,其中条锈病是小麦的重大病害。  相似文献   

9.
一、小麦病虫害为害症状及锈病 (一)小麦锈病,可分为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三种.在我区造成危害的以条锈病为主,表现为发生重、面积大、暴发性强。三种锈病的病征可概括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条锈病以为害小麦的叶片为主。叶片感病后.初呈退绿的斑点。后形成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与叶脉平行的长椭圆形孢子。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片干枯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云南咖啡抗锈品种不同植区出现锈病,结合国内锈病小种分布情况,开展了咖啡大田抗锈性丧失原因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寄主-病原菌-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咖啡锈病生理小种不断变异,导致抗锈性丧失,阐述了持久抗锈品种选育研究和合理配置对咖啡品种抗锈持久的重要性,提出了防治锈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小麦锈病作为一种主要的小麦病害,严重影响着小麦产区的质量和产量。小麦锈病根据侵染、发病部位的差异分为条锈、秆锈和叶锈3种。四川、重  相似文献   

12.
防治小麦锈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业 《新农业》2011,(7):20-20
小麦是河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3200多万亩。受综合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河北省连续两年偏重发生,因此必需对小麦锈病的防治高度重视。1.危害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秆锈3种,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常造成严重损失。小麦3种锈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以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而严重,其次为秆锈和叶锈。  相似文献   

13.
一、锈病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秆锈3种,察布查尔县小麦锈病的发生主要以条锈病为主,植株感病后,锈菌与小麦争夺营养,加快植株体内水分的过度丧失,破坏叶绿素,光合作用面积减少,造成灌浆不良,籽粒秕瘦,从而影响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4.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属真菌病害。它分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三种。三种锈病的主要症状可概括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条锈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叶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秆锈病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条锈病在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农业科技》2009,(12):43-43
锈病是小麦生产中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的一种病害。粉锈通(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是美国默赛技术公司生产的高效杀菌剂,经过在四川多年的推广使用证明,粉锈通对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6.
正昭苏县现有耕地面积5.6万公顷,年均种植春小麦4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71.4%。昭苏县小麦锈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锈病大爆发时会导致小麦减产50%以上。一、症状识别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秆锈3种。条锈病的典型症状是叶片上有黄色鲜艳的细小条斑;叶锈病典型症状是在叶片上散乱分布着近圆形桔红色病斑;秆锈病典型症状是在叶片上散乱分布着锈褐色短条病斑,病部常有大片撕裂。昭苏县小麦锈病主要以条  相似文献   

17.
小麦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其危害特点是发展快、传播远,能在短时期内大面积流行,减产严重;锈病危害小麦并不局限于发病部位,如叶绿素被破坏,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只是局部的,其养分被剥夺和水分过多的丧失则是全株性的。  相似文献   

18.
锈寄生菌对落叶松褐锈病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测及镜检表明,褐锈病菌被锈寄生菌寄生后,夏孢子堆由桔红色渐变为灰褐色,后期夏孢子失去发芽力,孢子堆原基处只存有寄生首的分生孢子器。锈寄生菌的发酵液代谢产物中含有3种抗生物质。自7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分生孢子的发生量多于褐锈菌的孢子量,表明褐锈病的发生程度随着锈寄生菌寄生率的增加而减轻。  相似文献   

19.
锈病是德宏州小麦的主要病害 ,2 0世纪 5 0年代末、 6 0年代以秆锈为主 ,70年代后又以叶锈为主 ,80 ,90年代“三锈”发生面积不大 ,危害较轻 ,近年又有上升趋势。通过流行因素分析 ,菌源的大量积累 ,是锈病发生的先决条件 ;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 ,决定了锈病的发生程度 ;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 ,利于锈病的蔓延。通过四次抗锈品种的更换 ,增强了品种的抗病性 ,遏制了秆锈病的猖獗危害 ;通过改革耕作制度 ,减少地麦种植 ,铲除自生麦苗 ,切断锈病的初侵染源 ;通过适时播种 ,避过锈病的危害 ;通过及时有效的药物防治 ,控制锈病蔓延 ,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小麦锈病已成为危害拜城县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小麦锈病,又称黄疸病,分条锈、叶锈、秆锈三种类型。在拜城县以条锈为主,它是一种随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的流行性病害。一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