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HPLC方法测定芜湖产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的含量。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llent HC-C18(5μm,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洗脱;波长327nm,柱温30℃。线性良好(R=0.9997),精密度良好(0.11%),回收率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3.15%,RSD为1.97%)。结果表明,芜湖丫山产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绿原酸高于药典规定,平均含量为2.1%。  相似文献   

2.
利用HPLC与聚戊烯醇对照品保留时间对照的定性方法,确定海岸松叶中聚戊烯醇的异戊烯基单元数为14~20;利用1H NMR和13C NMR确定海岸松聚戊烯醇化学结构为ω-trans2-cisn-OH构型。采用Kromasil C18 ODS-1(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异丙醇(体积比9∶16)为流动相,流速为0.5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PDA检测器等色谱条件,测定海岸松叶聚戊烯醇在1.10~12.1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6 3),平均回收率为98.21%,RSD为2.27%(n=6),海岸松干叶中聚戊烯醇含量为0.33%。  相似文献   

3.
HPLC法同时测定闽产圆齿野鸦椿中两种色原酮碳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圆齿野鸦椿中两个成分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8-C-β-D-葡萄糖苷(A)和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C-β-D-葡萄糖苷(B)的方法,并测定了这两个成分在闽产圆齿野鸦椿枝条、叶片、果皮和种子中的含量。结果表明:HPLC测试条件为色谱柱Dikma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体积比),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6 nm,柱温30℃,检测时间15 min时,化合物A和B分别在2.000 2~20.002 0μg和2.001 6~20.016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2%和99.77%,RSD均小于1.00%(n=6)。HPLC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为今后圆齿野鸦椿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应用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工业大麻提取物中四氢大麻酚定量检测方法,采用Welch X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四氢大麻酚在0.10~9.94μg/mL(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方法的检出限为0.05μg/mL,定量限为0.10μg/mL。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工业大麻提取物中四氢大麻酚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5.
以正丁醇为溶剂,超声提取天麻中β-谷甾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及MD-ODS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在流动相为100%甲醇、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7 mL/min、柱温35℃、进样量为20μL时,测定不同产地天麻中β-谷甾醇含量。结果表明,β-谷甾醇在0.184-0.92μg/mL ( 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6%, RSD 1.41%。22个不同产地天麻品种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可达到1.1248 mg/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为天麻药材质量标准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6.
油橄榄叶中羟基酪醇含量及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含有橄榄苦苷、黄酮类和羟基酪醇等多酚抗氧化物.采用ODS(φ4.6mm×200mm,5μm)色谱柱,紫外检测波长为230 nm,甲醇-0.2%醋酸水溶液6:94(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建立羟基酪醇的HPLC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种的油橄榄叶进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油橄榄叶中羟基酪醇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7.
红景天属植物根中红景天苷及其苷元酪醇含量的HPLC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建立了一种采用KYA H IQ 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溶液(体积比1∶9)为流动相,在流速1.0 mL/m in、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10μL的条件下,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红景天苷及其苷元酪醇含量的方法。利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确定了红景天根粉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蒸馏水为溶剂在60℃下超声波提取50 m in。分别测定了不同产地的红景天属植物中红景天苷和酪醇的含量,西藏产圣地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含量最高,达到2.147%,其次为藏产大花红景天和西藏红景天,分别为1.763%和1.271%;四川产大花红景天中酪醇含量最高,为0.298 5%,其次是藏产西藏红景天和大花红景天,分别为0.214 3%和0.183 6%;长鞭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中2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均很低,红景天苷含量仅为0.034%和0.003%,酪醇含量则分别为0.016 4%和0.004 8%。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品种、产地、部位松树中莽草酸的含量,以期为开发莽草酸资源提供参考。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250 mm×4.6 mm,5 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0∶90),检测波长为217 nm,柱温为30℃。采用直观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对不同品种、产地、部位松树中莽草酸含量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莽草酸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n=6),RSD为1.71%。6种松树中的莽草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雪松、华山松、白皮松、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其中,天水雪松松针中的莽草酸含量最高,达31.47 mg/g。通过聚类分析发现,6种松树中的莽草酸可划分为3类。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糕点中纳他霉素含量的实验方法。色谱柱采用Waters 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乙酸水溶液(10%)=60∶40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测定了糕点中纳他霉素的含量。纳他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00μg/mL,检出限为0.5μg/mL,加标回收率为97.2%~100.3%,相对标准偏差0.98%。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糕点中纳他霉素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HPLC测定油橄榄不同部位山楂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我国陇南地区引种的油橄榄不同部位中山楂酸的含量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油橄榄不同部位中山楂酸含量的测定方法。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1.0%醋酸水溶液(体积比88∶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显示,油橄榄全果中含山楂酸0.16%,果肉中含0.17%,橄榄叶中含0.73%,油橄榄枝条表皮中含0.31%,油橄榄果渣中含0.41%,而果核和油橄榄枝条木质部中则没检出山楂酸。在含有山楂酸的各个部位中,山楂酸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1%、93.9%、95.5%、92.3%和94.7%(n=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12%、1.85%、2.03%、1.69%和1.34%(n=3);山楂酸进样量在3.15~36.6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兜铃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采用色谱柱为C18(150mm×4.6mm,5μm);以甲醇-水-乙酸(70∶28∶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5nm;柱温25℃。结果表明,马兜铃中马兜铃酸A同其他成分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0.21~0.61μg。平均回收率为97.50%。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马兜铃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金银花中异绿原酸A、B、C的含量,并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色谱条件为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洗脱条件为0-20min,15%~30%B,20-30min,30%~50%B,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5nm,柱温30℃,进样量10μL。在最佳的色谱条件下,实现了金银花对照品及样品中异绿原酸3种结构化合物的基线分离,为异绿原酸A、B、C含量的同时测定奠定了基础。该方法优化后缩短了测试时间,为金银花质量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含有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的混合样本为标准,采用外标法定量法,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HPLC测定的最优条件为:Zorbax-C18色谱柱(250 mm×4.6 mm i.d.,5μm),流动相为7.5%甲酸乙腈-7.5%甲酸水溶液,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525 nm。在此条件下测定桑树中台湾长桑、广东无籽大十2个品种的桑葚于青果期、转色期、成熟期的花青素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台湾长桑在3个生长期的花青素含量明显低于广东无籽大十,矢车菊色素是桑葚的主要色素;HPLC方法简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汁中纽甜的含量的实验方法。色谱柱采用Waters 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离子对缓冲溶液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果汁中纽甜的含量。其中标准物质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00μg/mL,检出限为0.1μg/mL,加标回收率为98.4%~105.1%,相对标准偏差0.64%(n=6)。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果汁中纽甜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中低压柱分离毛坝漆酚类化合物,漆酚质量分数90%以上.应用HPLC、HPLC-MS、MS分析表征毛坝漆漆酚化学结构,HPLC以甲醇-水体积比9∶1为流动相,总流速1 mL/min,UV 210 nm能够分离18个酚类化合物,HPLC-MS表征13个酚类化合物,主要为C15不饱和三烯漆酚和C17不同饱和度的漆酚.漆酚的中低压柱分离及HPLC跟踪为漆酚提供了快速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HPLC同时检测竹叶中4种黄酮碳苷(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方法,并测定了这4种常见的黄酮碳苷在24种刚竹属竹叶的含量,以及早园竹4个季度中黄酮碳苷的含量。采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5%磷酸水溶液(体积比15∶85)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340 nm。实验结果表明:4种黄酮碳苷的质量浓度在1~3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99%以上,加标回收率(n=3)分别为97.14%、100.53%、93.60%和95.66%,RSD值分别为1.11%、1.45%、1.96%和1.43%;24种刚竹属竹叶中黄酮碳苷含量差异显著,4种黄酮碳苷质量分数的总和在286.14~3 838.79 mg/kg之间,毛金竹最高,为3 838.79 mg/kg;早园竹中4种黄酮碳苷的含量随时间变化差异明显,质量分数的总和在1 371.15~4 367.01 mg/kg之间,其中1月份采摘时总质量分数最高,为4 367.01 mg/kg。HPLC法准确度高,适用于竹叶黄酮碳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潮州产余甘子鲜果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以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为分析柱,进样量为10μL,甲醇-0.1%的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73nm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没食子酸的出峰时间为2.471min,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在没食子酸浓度为2~1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的线性关系,相关线性系数达到0.999 2,加标回收率为96.31%~101.52%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27%,RSD=1.86%(n=6).此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余甘子鲜果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质中乙酸含量的色谱条件。结果表明:在Waters T3(50mm×3mm×1.8μm)色谱柱上,以NaH2PO4(20mM/L,pH=2.6)/H3PO4缓冲液作为流动相,210nm处紫外检测水质中的乙酸;其流动相流速为0.2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该方法简便快捷,样品加标回收率为68.5%~72.1%。  相似文献   

19.
HPLC测定两种中国蜂胶醇提物化学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同时测定蜂胶醇提物(EEP)中23种多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并用该法测定了分别采自山东济宁和云南西双版纳的EEP。采用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6和280 nm,进样量20μL,柱温35℃。结果表明,所用的分离条件可以使混合对照品及EEP均实现良好分离。通过对比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光谱,从山东蜂胶中鉴定出20种化合物,云南蜂胶中鉴定出14种化合物。两地EEP的HPLC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417(256 nm)和0.499(280 nm),两者化学成分差异巨大。山东济宁和云南西双版纳分别地处温带和热带地区,不同的气候及植被可能是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主栽核桃内种皮为材料,采用HPLC对核桃仁种皮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到酚酸类物质含量较高的有两种(没食子酸与绿原酸),其中没食子酸含量最低为4.06μg/g,最高含量为395.73μg/g,差异较显著;绿原酸含量最低为1.02μg/g,最高含量为464.09μg/g,差异较显著。黄酮类物质中的槲皮素含量最低为0.01μg/g,最高含量为10.13μg/g,差异也较显著。其他的多酚类物质较少或近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