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通过对杜湖F_1代、陶湖F_1代、湖羊纯繁F_1代的生产性能、屠宰率等进行分析得出,杜泊羊与湖羊杂交羔羊2~4月龄日增重比湖羊纯繁羔羊提高19.4%,比陶赛特与湖羊杂交羔羊提高8%,且杜泊羊与湖羊杂交羔羊体高、体长、胸围均高于陶赛特与湖羊杂交羔羊和湖羊纯繁羔羊体高、体长、胸围;杜湖杂交一代屠宰率较陶湖和湖羊纯繁羔羊高3%、6%。  相似文献   

2.
在相同舍饲条件下,以引进澳洲白羊为父本、湖羊为母本开展杂交试验,并对杂交F_1代羔羊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澳湖羊2月龄体重、4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分别比湖羊纯繁组高出31.50%、37.78%和32.87%(P0.01)。6月龄澳湖F_1代羔羊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利用澳洲白羊杂交改良湖羊,可以显著提高羔羊的生长发育性能,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定杜泊羊与湖羊杂交F1代和湖羊羔羊在河北省邢台地区的生长发育和身体状况,试验对二者从初生到断奶期间的成活状况、生长性能及断奶时的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杜湖杂交F1代和湖羊羔羊从初生到断奶期间的成活率分别为100%和95%;体重的累积生长中,除了初生重外,杜湖杂交F1代公羔、母羔各年龄段的体重均高于湖羊,其中在15日龄时二者差异显著(P<0.05);绝对生长中,初生~15日龄杜湖杂交F1代公羔、母羔体重均极显著高于湖羊(P<0.01);相对生长中,初生~15日龄,杜湖杂交F1代公羔、母羔体重均高于湖羊,其中公羔差异极显著(P<0.01),母羔差异显著(P<0.05)。杜湖杂交F1代公羔、母羔的大部分体尺指标均高于湖羊,其中1月龄公羔的腰角宽差异显著(P<0.05),断奶母羔的胸围差异极显著(P<0.01)。杜湖杂交F1代和湖羊公羔、母羔大多数血液生理指标均在标准参考值内。说明杜湖杂交F1代羔羊的成活状况、生长性能和断奶时的血液生理指标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可在当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杜泊羊、澳洲白绵羊与湖羊杂交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湖羊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本试验在相同舍饲条件下,对杜泊羊、澳洲白绵羊分别与湖羊杂交利用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后裔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杜×湖和澳×湖杂交组合的羔羊成活率均比纯繁湖羊低,但杂交组合的产羔率较纯繁湖羊分别提高了13.97%和8.88%。杜×湖F1的2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初生至3月龄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纯繁湖羊(P0.01),澳×湖F1和杜×湖F1的这3个指标均显著高于纯繁湖羊(P0.01)。4月龄时,杜×湖F1和澳×湖F1的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等体尺指标均高于纯繁湖羊,但差异不显著(P0.01)。另外,对杜×湖F1组、澳×湖F1组、纯繁湖羊组每组挑选4只进行屠宰试验,澳×湖F1的眼肌面积极显著大于纯繁湖羊(P0.01),屠宰率显著高于纯繁湖羊(P0.05)。两组杂交组合F1与纯繁湖羊的肉色和剪切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杂交组合F1的熟肉率在数值上有所提高。杜×湖F1和纯繁湖羊的失水率均极显著大于澳×湖F1(P0.01)。说明,杜泊羊和澳洲白绵羊两个肉用品种与湖羊的杂交后代都表现出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肉用体形特征明显、屠宰性能好、肉品质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肉用杜泊羊与湖羊的级进杂交效果,试验选择杜泊羊作为父本,分别与湖羊(杜×湖)和杜湖F1代(杜×杜湖F1代)进行杂交试验,对各杂交组合母羊的产羔率和羔羊的成活率、初生重、1~6月龄体重、6月龄体尺指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杜×杜湖F1代和F2代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湖羊纯繁组;F1代公羔6月龄的平均体重为(39.43±4.98)kg,母羔为(35.38±4.67)kg,F2代公羔6月龄的平均体重为(49.67±4.13)kg,母羔为(43.56±4.45)kg,均极显著高于湖羊纯繁组(P0.01);F1代和F2代体尺指数也明显高于湖羊纯繁组。说明肉用杜泊羊与湖羊杂交是一个理想的杂交组合,通过杜泊羊与湖羊级进杂交来进行肉羊生产或培育优质肉羊新品系(种)具有理想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以湖羊为母本的最优肉绵羊杂交组合,给优质羔羊肉生产提供依据,本研究开展了杜湖(杜泊♂×湖羊♀)、萨湖(萨福克♂×湖羊♀)、陶湖(陶赛特♂×湖羊♀)杂交试验,对杂种一代2月龄和4月龄羔羊产肉性能和肉品品质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羔羊的个体产肉性能较高,2月龄杜湖一代和陶湖一代羔羊胴体重分别达到11.79±1.65kg和11.34±0.77kg,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4月龄陶湖一代羔羊胴体重达到17.39±2.21kg,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各组合2月龄肉品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等指标优于4月龄。生产实际中,若生产方向定位在2月龄乳羔肉,则以杜湖、陶湖组合为佳;若生产方向定位在4月龄小羔羊肉,则以陶湖组合为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验湖羊和杜泊羊的杂交效果,试验选择4月龄左右、体重无差异的杜湖杂交一代羊(n=10,公母各半)、湖羊(n=10,6公4母)进行为期90d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杜湖杂交羊组试验期间平均日增重达(0.20±0.02)kg,比湖羊组提高42.9%(P0.01),杜湖杂交羊组试验期末体重、体长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湖羊组(P0.05),试验期间的精料和粗料采食量各组基本相同,经济效益提高38.66%;屠宰测定显示杜湖杂交羊组胴体重、净肉重、腰部和腿部肌肉厚、后腿重、腰肉重、腰肉比例、骨肉比和GR值等屠宰性状、肉色评分和肉样pH值等肉质指标显著高于湖羊组,显示了良好的肉用性能和杂交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选择最佳的肉用绵羊杂交组合模式,选取湖羊♂×湖羊♀(简称湖羊纯繁)为对照组、杜泊♂×湖羊♀(简称杜湖)、萨福克♂×湖羊♀(简称萨湖)、萨福克♂×杜泊与湖羊杂种♀(简称萨杜湖) 3个试验组,分别对湖羊纯繁后代羔羊、不同杂交组合F1代羔羊进行初生重、断奶成活率、0~150日龄全期平均日增重、初生体尺、2月龄体尺(断奶)、3月龄体尺、4月龄体尺、5月龄体尺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初生重方面,各试验杂交组合F1羔羊初生重均显著高于纯繁对照组羔羊(P0. 01),各杂交组合试验组F1羔羊初生重之间差异不明显(P0. 05);在羔羊断奶成活率方面,以湖羊纯繁对照组羔羊成活率最高,其次是萨杜湖F1羔羊;在全期平均日增重方面,萨杜湖F1羔羊的平均日增重最高;在体尺方面,萨湖F1、萨杜湖F1羔羊的各项体尺在不同生长阶段都表现出了较快的生长发育优势,尤其是3月龄以后各项体尺的生长发育速度以萨杜湖F1羔羊生长最快。由此可见,萨福克♂×杜泊与湖羊杂种♀杂交组合模式在生长速度、体尺生长发育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杂种优势,值得大力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9.
以杜泊羊为父本,湖羊与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母本群体同期发情后用父本鲜精进行人工授精。对杂交羔羊日增重、屠宰性能、肉品品质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0~6月龄杜湖F_1羔羊与杜寒F_1羔羊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湖羊和小尾寒羊(P0.01);杜湖F_1羔羊屠宰率、胴体重分别高于杜寒F_1羔羊4.16%和4.62%,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杜湖F_1羔羊肉品的剪切力低于杜寒F_1羔羊11.57%,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杜湖F_1羔羊产肉性能与肉品质均优于杜寒F_1羔羊,具有较高的生产高端羊肉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柯尔克孜羊♂×湖羊♀杂交F1代(简称柯湖杂交F1代)断奶公羔的育肥效果及屠宰性能,将其分别与杜湖杂交F1代、纯繁柯羊和纯繁湖羊进行比较。每个品种选用日龄和体重相近的30只断奶公羔,在相同条件下育肥60 d,测定分析体重和体尺变化,并在育肥试验结束后,每个品种选体重相近的5只羊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柯湖杂交F1代育肥期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杜湖杂交F1代(P<0.05),且其总增重显著高于杜湖杂交F1代、纯繁柯羊和纯繁湖羊(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杜湖杂交F1代、纯繁柯羊和纯繁湖羊(P<0.05);柯湖杂交F1代屠宰率(54.76%)显著高于纯繁柯羊和纯繁湖羊(P<0.05),分别比杜湖杂交F1代、纯繁柯羊和纯繁湖羊提高了2.80%、9.15%和3.67%;柯湖杂交F1代尾脂重显著低于纯繁柯羊(P<0.05),减少了64.75%。经效益分析可知,柯湖杂交F1代育肥纯利润为335.95元/只,分别比杜湖杂交F1代、纯繁柯羊、纯繁湖羊提高了23.98%、28.62%和21.35%。综上,柯湖杂交F1代不仅能较大幅度提高肉羊的产肉性能,还...  相似文献   

11.
引进萨福克羊与武威市本地饲养的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并对杂交F1代羔羊(简称萨寒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分析。生长观测和屠宰结果表明,萨寒羊初生体质量、4月龄体质量和6月龄体质量分别比小尾寒羊纯繁组(简称小尾寒羊)高15.97%、19.88%和21.17%(P0.01),4月龄前平均日增量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6月龄的胴体质量和屠宰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胴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以萨福克羊为父本对小尾寒羊进行杂交试验,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引进的波德代羊与湖羊杂交组合后代(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及湖羊为研究对象,旨在为湖羊品种的杂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波湖F2羔羊的3月龄、6月龄及周岁体重、体高、体长均极显著高于湖羊(P0.01),优于波湖F1(P0.05)。说明利用波德代羊杂交改良湖羊,可以显著提高羔羊的生长发育性能,杂种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纯种羔羊与杂种羔羊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选择体质状况良好、发育正常的初生纯种杜泊羊羔羊、纯种湖羊羔羊和杜湖杂交羊羔羊各100只,对其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其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杜泊羊羔羊体高的变异系数最大,湖羊和杜湖杂交羊羔羊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除杜泊羊羔羊断奶重与体高呈负相关外,3个羔羊群羊只断奶重与体尺指标均呈正相关;不同品种羔羊初生重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 05或P0. 01),随着羔羊的生长发育差距不断缩小,但杜泊羊与杜湖杂交羊之间均差异显著(P0. 05);不同品种羔羊体尺指标在各周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3个羔羊群羊只初生重与产羔数均呈负相关,且湖羊羔羊呈显著负相关(P0. 05)。说明3个羔羊群羊只有各自的生长发育规律且品种间存在差异,可以利用其生长发育规律和差异进行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了解杜泊羊与湖羊级进杂交效果,试验选择纯种杜泊羊作为父本,分别与湖羊(杜×湖杂交组,后代记为杜湖F1代)、杜湖F1代(杜×F1代杂交组,后代记为杜湖F2代)、杜湖F2代(杜×F2代杂交组,后代记为杜湖F3代)进行杂交,以湖羊纯繁组、杜泊羊纯繁组为对照,观察各组后代羔羊体型外貌,测定各组母羊的繁殖性能(包括产羔数、产活羔数、产双羔数、产多羔数、产羔率、羔羊成活率、产双羔率、产多羔率)及后代羔羊的生产性能(羔羊初生重及1,2,3,6月龄体重和1~6月龄平均日增重,6月龄羔羊体长、体高和胸围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宰前体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胴体脂肪含量(GR值)]、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白细胞介素(IL)和干扰素(IFN)]、肉品质(pH45 min值、pH24h值、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和羊肉胴体感官评定(胴体特点、胴体重量、肥度、肉脂硬度、肌肉发育程度、肉脂色泽、适宜烹饪方式)。结果表明: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羔羊体型外貌明显趋向杜泊羊。杜×F1代杂交组、杜×F2代杂交组和杜泊羊纯繁组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杜泊羊和特克塞尔羊对小尾寒羊肉用性能的杂交改良效果,系统观测了后代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其肉品质。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羊的生长性能较纯繁小尾寒羊有较大提高。其中,特克塞尔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简称特寒,TH)的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断奶前日增重和断奶~6月龄日增重分别比纯繁小尾寒羊增加了1.13 kg、4.95 kg、12.87 kg、58.77 g和68.67 g,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简称杜寒,DH)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了0.91 kg、2.86 kg、7.66 kg、30.00 g和41.72 g。特寒羊和杜寒羊的宰前活重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了13.05 kg和6.53 kg,胴体重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了7.44 kg和3.82 kg,二者的眼肌面积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了8.05 cm2和3.39 cm2(P<0.01)。3个群体间的大理石纹评分值差异显著(P<0.05),其他4个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特克塞尔羊和杜泊羊对小尾寒羊肉用性能有明显的杂交改良效果,其中特克塞尔羊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湖羊因其良好的适应性和卓越的繁殖性能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为提高湖羊的产肉性能,生产中通常用肉用绵羊与其经济杂交。本研究旨在探讨舍饲条件下,湖羊与杜泊羊或萨福克羊杂交F1代羔羊生产性能。90只年龄体况接近、经产1胎繁殖性能正常的湖羊母羊,随机等分为3组,试验Ⅰ组作为对照组采用湖羊公羊交配(HH组),试验Ⅱ组采用黑头杜泊公羊交配(DH组),试验Ⅲ组采用萨福克公羊交配(SH组)。观测分析母羊繁殖性状,F1代羔羊生长性状, 4月龄、6月龄各组羔羊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1)F1代羔羊初生重、60日龄断奶重、90日龄、120日龄、180日龄体重DHF1和SHF1显著大于HHF1(P0.05),DHF1和SHF1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纯繁湖羊的情期受胎率(P0.01)和平均每胎产羔率(P0.05)高于SH和DH;(3)4月龄和6月龄羔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及胴体产肉率SHF1和DHF1显著大于HHF1(P0.01),屠宰率DHF1显著高于SHF1和HHF1(P0.05);(4)4月龄DHF1和HHF1肉色优于SHF1,熟肉率SHF1和DHF1高于HHF1(P0.05),其他肉质性状指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用杜泊羊或萨福克羊与湖羊进行二元经济杂交可显著提高F1代生长和产肉性能,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血统比例杜湖杂交羔羊出生早期生长发育间的差异性,以湖羊(♀)与杜泊羊(♂)杂交获得杜×湖杂交一代(下面统称为杜湖F1),再以杜湖F1(♀)与湖羊(♂)杂交获得子代(下面统称为杜湖F2),分析杜湖F1、杜湖F2和湖羊在2月龄期间体重与体尺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体重累积生长方面,杜湖F1、F2与湖羊在初生、0.5月龄、1月龄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1.5、2月龄,杜湖F1显著大于湖羊(P0.05),2月龄时杜湖F1日增重达到193.2 g/d;2月龄期间在相对生长和绝对生长方面,3种血统比例羔羊体尺变化差异均不显著,但随月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通过对不同血统比例杂交羔羊生长发育测定的数据记录进行分类探讨,研究分析不同血统比例杜湖杂交羔羊出生早期生长发育性状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且为培育较高经济性状的商品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湖羊种公羊对青海高原型藏羊进行了杂交改良,对杂交F_1代与纯繁藏羊的生产性能进行了对比,测定了两个组的增重情况、体尺指标以及屠宰性能。结果表明:(1)杂交F_1代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4月龄重、6月龄重均高于纯繁藏羊,且差异均显著(P0.05),6月龄时,活重达到了34.88 kg,比纯繁藏羊提高2.22 kg(P0.05),60~120 d平均日增重为192.89 g,比纯繁藏羊高出28.51 g;(2)杂交F_1代6月龄的体长、体高、胸围均显著高于纯繁藏羊(P0.05);(3)杂交F_1代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GR值均显著高于纯繁藏羊(P0.05),而眼肌面积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湖羊是青藏高原牧区开展肉羊品种改良的理想父本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引进杜泊绵羊与本地绵羊杂交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从新西兰引进的优质杜泊绵羊为父本,以湖羊和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母本群体同期发情后用父本鲜精进行人工授精.分析不同羊群受胎率、产羔率以及F1代杂交羔羊生长速度与体尺变化.结果表明:6月龄内杜湖或杜寒杂交F1代羊的增重和体尺变化与同龄纯种湖羊或小尾寒羊羔羊差异极显著(P<0.01);杜湖杂交羊与杜寒杂交羊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1),2月龄重、3月龄重差异不显著(P>0.05),1月龄、6月龄体重和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初步杂交试验认为,杜泊羊与湖羊或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均可分别作为理想的父、母本组合,用于进一步培育优质肉用杂交绵羊新品系(种)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讨舍饲条件下杜泊、特克赛尔、无角陶赛特羊和湖羊杂交F1代羔羊及湖羊纯繁羔羊利用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进行肥育的效果。试验选择杜(♂)×湖(♀)、特(♂)×湖(♀)、陶(♂)×湖(♀)和湖(♂)×湖(♀)F1代2月龄断乳羔羊各30只,分别设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对照组Ⅳ,全部饲喂葵花皮型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育肥60d。结果显示:杜湖杂交羔羊(Ⅰ组)、特湖杂交羔羊(Ⅱ组)和陶湖杂交羔羊(Ⅲ组)的试验末重较湖羊纯繁羔羊(Ⅳ组)分别提高20.44%(P0.01)、9.69%(P0.05)和5.31%(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2.43%(P0.01)、25.43%(P0.05)和9.70%(P0.05);胴体重分别提高22.66%(P0.05)、6.59%(P0.05)和7.89%(P0.05);纯收入分别增加126.96(P0.01)、42.5(P0.01)和0.12元(P0.05)。各杂交羔羊利用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进行育肥,平均日增重分别达到267.76、206.74、180.83和164.84 g,纯收入分别达到221.46、137.65、94.62和94.50元,日增重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好的育肥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用杜波羊和湖羊杂交,其杂交F1代利用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进行育肥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