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莲花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分析森林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目标,提出对策,为通过科学合理安排森林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把莲花县城打造成融山、水、林、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美丽新型森林城市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南京石头城公园的规划设计思路、平面布局和重点景观设计特点。通过对历史文脉的梳理、环境空间的重塑,构建出集“山、河、城、林”为一体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3.
樊洁  王欣 《绿色科技》2023,(11):103-110
指出了山水环绕的自然基础是古代城市选址的重要特征,中国古代城市由于技术制约,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和水系格局营建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浙东沿海地区历史古城——台州府城为例,研究了从北宋至今的1000多年历史中,水系影响下古城水系统演变过程对城市古城选址、水城关系发展形成影响。城市水系统的消亡对城市而言存在生态与文化的双重破坏,并根据台州府城水系统营建智慧中体现的“依势营建,均衡布局”“引水穿城,导蓄兼顾”“调控为心,汇水兼农”可持续水网格局模式,从营造水文安全、生态持续、文化延续的人居环境的角度为未来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巴南区森林资源、规划区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等现状基础上,围绕"做强主城核心区、建设二环经济带、打造城郊特色镇"发展思路,提出了以通道林带、城周森林屏障、休闲公园绿化为重点,形成融山、水、林、城为一体,"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景观与文化发展格局,通过重要节点亮化、城市森林文化、林业产业化、森林社会化等途径,达到"一江一城(城市建成区和未来10年城市规划区,长江巴南段)、二山二环(内铜锣山和明月山,温泉旅游环线和生态旅游环线)、三园三库(桥口坝、南温泉和东温泉等森林公园,南湖、丰岩、下涧口等中型水库)、四路四河(渝沙、渝黔、内环、绕城等高速公路,五布河、黄溪河、一品河、花溪河等河流)"的城市森林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5.
传统城市水系营建对区域景观的整体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示意性复原了明清荆州城郊与城池水系,总结其主要采用“外防内排”的营建策略,并采用图示语言示意性复原了水系与城市景观关系。结果发现:明清荆州充分利用江河、湖泊、渠系、垸田使城郊水系形成了拦-蓄-引-调-用的完整水系统,城池水系则顺应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线-面-环状的水系网络。结合各部分的功能及特征,明清荆州水系在不同尺度上又对其区域中的农业景观、文化景观、城池景观及空间结构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以期探索城市水系营建与区域景观的关系,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泉州中心市区城市森林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近自然森林"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为构建融山、水、林、城于一体,寓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协调统一的泉州中心市区现代化城市森林体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广州,云山珠水孕育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这座名城四季如春,风光秀美,素有"花城"美誉。从空中俯瞰,广州自北往南,以"山、水、城、田、海"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格局分布,地理条件十分优越。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30多年来,广州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广州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重、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推动国土绿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城市增绿,为花城添彩。目前,广州全市森林覆盖率为  相似文献   

8.
李振军 《湖南林业科技》2012,39(2):82-84,88
阐述了长沙市城市绿化现状,分析了长沙市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依据长沙作为融山、水、洲、城等自然条件于一体的城市特点,提出了长沙市城市绿化发展对策,为长沙市城市绿化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长沙市生态景观建设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生态林业建设的方法,提出了加强长沙市生态廊道、班块建设,融山、水、洲、城于一体的优势,保持山水城市特色,把长沙建设成为城美、山美、水美的全国一流的生态城市的具体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是保护和改善人类文明,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搞好绿化、优化环境是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天津市未来5年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已确定,即采取“优先主轴、拓展外围、扩充两翼、突出区县、有序保护”形成“山、水、田、海、城生态城市新格局,以“一带、两翼、三城、四区为城市重点发展地区。构筑“走廊型城市整体框架,体现天津山、水、田、海、城生态城市格局的四大区域生态保护。即天津市蓟县北部京津“后花园山区若干自然保护区域;永定河、潮白河…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研以及文献整理研究,分析太谷县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现代科技景观和地域特色景观的风貌特征。结合现有案例,提炼景观风貌分区共性,总结出大地景观的类型、山水格局、建筑的风格和年代、宗教行为类型、民俗民风类型、历史重大事件类型、文化背景类型等7条城市景观风貌分区依据,在此基础上将太谷县城景观风貌划分为农田景观、老城景观、新城景观、历史景观提升、文教景观、滨水景观等6个风貌区,为太谷县城景观风貌规划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择水而居、依水建城,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如此,世界亦然。水的状态,决定着城市的格局。水的变迁,定格了城市的历史。在各个年代,中国都涌现了一些山水名城。有的传承至今,有的水去城枯。  相似文献   

13.
择水而居、依水建城,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如此,世界亦然。水的状态,决定着城市的格局。水的变迁,定格了城市的历史。在各个年代,中国都涌现了一些山水名城。有的传承至今,有的水去城枯。  相似文献   

14.
水都上海     
择水而居、依水建城,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如此,世界亦然。水的状态,决定着城市的格局。水的变迁,定格了城市的历史。在各个年代,中国都涌现了一些山水名城。有的传承至今,有的水去城枯。  相似文献   

15.
择水而居、依水建城,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如此,世界亦然。水的状态,决定着城市的格局。水的变迁,定格了城市的历史。在各个年代,中国都涌现了一些山水名城。有的传承至今,有的水去城枯。  相似文献   

16.
港城天津     
许宁  钱进 《森林与人类》2006,26(2):61-61
择水而居、依水建城,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如此,世界亦然。水的状态,决定着城市的格局。水的变迁,定格了城市的历史。在各个年代,中国都涌现了一些山水名城。有的传承至今,有的水去城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淳安县四边绿化建设背景及成果,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据全县“山、水、林、城”一体的特色及全县景区化战略目标,在四边绿化理念、空间布局、项景观目筹措、树木选择、绿化文化、制度及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持续发展四边绿化的发展对策,为淳安县四边绿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8.
择水而居、依水建城,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如此,世界亦然。 水的状态,决定着城市的格局。水的变迁,定格了城市的历史。 在各个年代,中国都涌现了一些山水名城,有的传承至今,有的水去城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保障,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城市生态环境林的营建对于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创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相当深远的意义.以中国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法则,建立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点线面有机统一、具有立体多层次格局的复合生态网络体系,力求表达最佳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是生态环境林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任文兴 《广东园林》2006,28(Z2):4-7
惠州市自2002年获评“国家园林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市环境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以治理环境为主导,坚持“山、水、城、林、园”协调发展,不断整治城市环境,使城市园林向生态园林迈进。同时,坚持依法冶绿,推进管理养护制度化、规范化,使园林景观长盛不衰,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