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国家步道建设及发展状况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户外运动正蓬勃兴起,国家步道的建设为游客提供了简便、经济、安全的休闲运动形式,体现出较好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然而,我国步道发展历史短,在国家步道网络建设、步道便捷度和可达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国家步道今后的发展要着重在建立健全国家步道体系、培育国家步道文化、完善国家步道建设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拓展步道建设融资渠道、加强步道建成后管理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智利、英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9个国家的国家步道发展进程及成效,对其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和运营机制、资金渠道进行比较;结合我国以徒步方式开展的户外游憩发展现状与需求,归纳我国推进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典型国家步道的发展经验和成功做法对我国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借鉴价值,建议在全国建立统一规范的国家森林步道体系,着力发挥国家森林步道在满足人民需求、助推区域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3.
国家森林步道具有长距离、跨省际、沿途涉及利益主体多等特点。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关系到国家森林步道规划落地实施和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以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为例,应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对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及其诉求进行深入分析,以减少步道投入使用后的利益冲突,使规划更贴合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是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首批发布的五条步道之一,目前国内开展总体规划编制尚无先例。在建设国家森林步道过程中,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基于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实践,从秉持理念、遵循原则、规划方法、规划指标体系、总体布局、六大系统规划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总体规划中的顶层设计问题,以期为今后我国国家森林步道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带动了城市旅游空间建设。城市森林步道作为城市重要的绿色公共线性空间,是城市自然与文化的载体,建设森林步道对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研究国内外森林步道建设理论与实践,提出城市森林步道规划建设意义与策略,为我国城市森林步道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步道作为户外游憩的载体,是一种满足公众自然体验、游憩休闲和自然教育需求的带状休闲空间,与国家公园建设相辅相成。新西兰拥有成熟而完善的国家公园步道系统,在其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先进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理念。文中从功能、类型、特色和机制等方面梳理新西兰国家公园步道建设现状和发展理念,从规划设计、生态保护、健全法律和公众参与4个方面提出对我国国家公园步道体系建设的启示。依据路程用时、难易程度、建设标准、适宜人群和装备要求等的不同,新西兰将步道分为便捷的短途步道、短途步道、步行道、超级步道、徒步步道和线路步道6种类型。在兼顾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新西兰国家公园步道串联起不同类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激活了特色历史和文化遗产资源,提高了游客游憩体验的满足感并提供自然教育的场所,具有多重功能。同时,通过建设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的生态徒步小道、设施完善且形式多样的宿营地、形式简单且内容丰富的标识解说系统,新西兰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公园步道系统。  相似文献   

7.
日本森林康养基地与康养步道认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我国森林康养基地与步道建设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健全的森林康养基地与步道认证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日本于2006年建立了世界首个森林康养基地与步道认证体系。文章对日本认证体系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进行全面解析,结果表明,其认证体系对场地整备、立地条件、自然条件等硬件条件,以及组织管理、运营推广、可持续发展、社会条件等软件条件都提出高标准要求,并通过生理、心理、物理化学实验项目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等手段对森林康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系统科学地推进基地与步道的高质量建设。该研究可为我国开展相关认证体系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的步道系统进行线上调查,对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的步道系统、步道分级标准、步道设计的时间因素、步行类型因素以及步道欣赏目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每个国家公园设有(13.2±10.0)条步道,步道总长度为(91.1±75.7) km;按照路面状况和长度,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的步道可按步行难易程度分为5个等级,难度适中级别3的步道条数最多;步行时间在1 h之内的步道最多,步道的步行类型中,往返型的步道数最多,步道的游览类型中,以观赏自然景观为主的步道最多,其次是既能观赏自然景观也能观赏生物多样性的步道。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家公园步道系统的分级系统和步道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家森林步道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贯穿着新的理念。基于对发展国家森林步道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国家林业局2015年初启动了相关工作,着手国家森林步道发展的前期研究,2017年9月发布第一批国家森林步道,标志着国家森林步道建设正式由前期准备阶段进入到建设实施阶段。我国国家森林步道的特色国家森林步道穿越著名山脉和典型森林,邻近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区  相似文献   

10.
马源  边宇 《世界林业研究》2021,34(1):96-101
生态步道作为连接自然游憩地和生态资源的线性开放空间,能够促进生态资源保护,引领社会健康发展,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提升城乡生活品质.韩国国家生态步道因步程较短、距离更近,国民接受程度很高,发展至今较为成熟,对于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居民休闲生活的丰富、健康生活的促进均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文中从韩国国家生态步道系统规划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
以深圳梅林山云步道为例,探索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浅山山地风景游步道的选线研究及建设策略。采用层次分析和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从空间、生态、行为3个层面,选取了地形地貌、植被、用地阻隔、交通、建设5个因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生成了梅林山云步道开发适宜性的分级图,结合梅林片区的用地规划、相关保护规划、城市空间格局与以及景观人文资源等现状,将云步道线路与区域、市域绿道系统和周边绿地等对接,在高密度的城市结构中创造展示自然生态法则的山地风景道系统与城市眺望系统。  相似文献   

12.
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森林步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该文对我国国家森林步道的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认为国家森林步道建设需要以国家为主导,由国家全面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设覆盖全国的多条国家森林步道;突显步道的自然性与生态性,优先穿越各类自然遗产地,同时避开敏感区域,保持步道原始风貌;坚持荒野栖息与城镇景象并存,反映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提供有限设施,优先穿越国家所有的土地,面向普通百姓无偿开放;建成连通世界的国家森林步道。  相似文献   

13.
周宏潇  张婷  周斌 《绿色科技》2019,(17):34-35,38
指出了森林公园的步道产品在丰富森林公园的休闲、娱乐功能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森林公园步道产品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切实结合森林公园建设的特点,从生态疗养、休闲体验等方面进行规划性的设计,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消费性需求满足水平,增强步道产品设计的规划吸引力,促使游客在亲近自然、接近自然的情景下,满足自身放松的心理需求。基于此,针对当前森林公园步道产品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期对于实际规划设计以及进一步的建设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空中森林步道是穿行于林冠层的一种独特的林中线路形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步道形式,受到公众的喜爱。文中在概述国内外空中森林步道建设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空中森林步道的4个特点:1)穿行林冠层,生态康养价值高;2)路面平缓,适宜人群广;3)视线开阔,景观丰富度高;4)受有毒、有害因素影响小,安全性高。分析了空中森林步道在视觉景观、运动游憩、康养、科普教育4个方面的主要承载功能,并对今后我国空中森林步道的建设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空中森林步道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城市景观中健身步道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应用文献分析、结合实地调研,根据规划设计原则,以北京望京地区为例,分析其现有健身步道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公众健身需求为基础,重新规划整合该地区景观资源与健身步道,以期为该区域城市规划管理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家森林步道规划选线和建设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其建设成效。参考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等,结合线性规划实践,提出国家森林步道选线应具有国家代表性、自然荒野性、整合利用性、人地安全性、线路单向性和衔接整合性,经过前期准备、线路提出和实地调查最后确定线路。在国家森林步道建设中,应注意保持自然荒野、塑造国家形象、展现地域文化、注重人地安全、提供有限服务、分期分段实施、全民共建共享、融入国家战略,使其真正成为普惠性生态共享产品。  相似文献   

17.
泰宁县是福建省著名旅游区,也是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重要途经地。以该县旅游资源、文化底蕴、景观特色、地貌特征为基础,科学规划道路走向,并对步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从规划引领、生态施工、资金筹措、人地安全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设意见,为打造泰宁县国家森林步道新品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滨水空间一直是城市居民和游客向往的热点活动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内水体与陆地之间过渡区域的滨水步道担负着景观对外展示、游览休闲空间和生态环境塑造等重大功能,是目前各个滨水城市都大力开发与建设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文章对滨水步道的相关概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总结,通过案例分析对国内外的相关进展进行了讨论,以期在倡导绿色低碳交通的社会背景下,对我国城市滨水步道的建设研究提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第三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近日公布,包括小兴安岭、大别山、武陵山3条路线,全长3466公里。至此,我国已有12条国家森林步道,全长超过22000公里。第三批国家森林步道途经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7省(市),沿线有33处国家森林公园、2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国家湿地公园、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世界遗产地等各类保护地。步道所经之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森林步道穿越著名山脉和典型森林,邻近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区域,是长跨度、高品质的带状徒步休闲空间。2017年1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发布了第一批5条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全程超过10000公里。秦岭国家森林步道:全长2202公里,途经13处国家森林公园、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公园、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