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稻12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9年~2012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产量潜力大,米质优、略有香味、适口性好,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2013年5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推广应用。在江苏沿海滩涂含盐量0.3%的盐碱地示范种植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
盐稻12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在2009至2012年江苏省迟熟中粳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盐稻12号表现高产稳产、产量潜力大,国标二级优质米、略有香味、适口性好,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推广应用。在江苏沿海滩涂含盐量0.3%的盐碱地示范种植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3.
盐稻9号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稻9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选育成的超高产优质多抗迟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是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用武育粳3号作对照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水稻良种补贴品种。2004年9月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公告,公告号CNA001452E。该品种在江苏作麦茬中稻栽培,全生育155 d,适宜在江苏苏中及宁镇扬盐等地作单季稻种植,据不完全统计,2005…  相似文献   

4.
圣稻258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从杂交组合“镇稻88/圣稻13”后代材料中选育出的常规粳稻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抗病、稳产、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在黄淮稻区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表现优异,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圣稻258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垦稻808是郯城县种苗研究所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熟期适中的粳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和生产试验中综合表现良好,产量高,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方面应做好播前种子处理、稀播旱育带蘖壮秧、合理施肥管水、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6.
津粳优2018是天津市国瑞谷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优良BT型三系不育系津20A为母本,优良恢复系津恢18号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沿黄河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河以北、安徽沿淮河及淮河以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江苏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从粳稻种植面积、产量水平和品质现状及消费特点等方面阐述了江苏粳稻生产现状,从粳稻生产的资源、品种、技术、效益、产业化等方面分析了发展江苏粳稻生产的优势,针对江苏粳稻生产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发展粳稻生产的思路、目标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盐稻9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迟熟中粳稻新品种,适宜水稻无公害生产,其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是:生产基地选择技术、育苗技术、科学施肥技术、水浆管理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盐稻9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4年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1452E,2005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水稻良种补贴品种。  相似文献   

10.
徐稻10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5 d左右。2016~2017年2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55.93 kg/667 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04%;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1.98 kg/667 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94%。稻米品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中抗稻瘟病,中感条纹叶枯病。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从播种、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盐稻9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武育粳3号为母本,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于2001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506.  相似文献   

12.
庆瑢  孙明  高山 《中国稻米》2001,7(4):27-27
六优121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与安徽省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杂交中粳稻。1996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米 ,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自1999年起在安徽、江苏、河南等省的沿淮、淮北示范、推广 ,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性强、易栽培、农艺性状好 ,稻米外观品质优于80优121,透明度好 ,食味佳。现已成为沿淮、淮北稻区的主推品种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概述如下。一、产量表现该组合1995~1996年参加安徽省中粳稻区试 ,平均产量529.3kg/667m2 …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日本计86个品评人员对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云南、贵州等省,新疆、宁夏自治区及天津市的30个主栽品种进行品评,江苏武进稻麦育种场培育的武育粳3号作为基准米(70分)。结果表明:70分以上食味水平粳稻品种占品评品种总数的56.67%、面积占品评品种总面积的51.94%,说明我国粳稻主栽品种中较高食味水平品种多些、面积也稍大;食味稍低的65~70分食味水平粳稻品种在各食味区间中种植面积最大,说明稍低食味水平粳稻主栽品种在市场仍占一定地位;食味特优的品种面积明显高于食味特低的品种;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北都有分布,地域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江苏沿淮地区粳稻湿直播安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江苏沿淮地稻麦两熟光热资源条件,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提出适宜该区域应用的粳稻湿直播安全高效栽培的四个关键环节,即确保安全齐穗、精确定量基本苗和麦秸全量机械还田、培育高产群体和高产株型、有效控制草害。  相似文献   

15.
江苏北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优质稻、麦生产基地,该地区近年来主要种植机插粳稻,其正常产量水平在10000 kg/hm2以上,表现出色泽好、千粒质量大、出米率高等特点。本文分别从品种布局、壮秧培育、秧苗移栽、水浆管理、肥料运筹、杂草防除以及病虫防治等方面对该地区的机插粳稻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更好地指导今后水稻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1小麦生产水平基本情况 江苏沿淮地区位于北纬33。线、南北交接地带,以沙壤土为主要土质类型,前茬以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稻为主,亦有少量棉花、大豆茬口,年度降雨量变幅大,不均匀,易旱易涝。小麦生产水平差异大,高产地区及田块产量达550kg/667m2,低产田块的产量不足350kg/667m2。  相似文献   

17.
盐稻866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2006至2007年在泰州市试验、示范和较大面积种植,该品种具有米质优、糯性强、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好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深受本区农民的青睐,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中粳稻新品种盐稻8号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盐稻8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选育的中粳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2003年7月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其高产栽培技术关键是: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用肥,促苗早发;管好水浆,协调群体;防治病虫,保苗增穗。  相似文献   

19.
淮稻11号是从具有丰富遗传背景的优良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种。经多年试种,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好、熟期适中等特点,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淮北和沿淮稻区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十字”栽培法是构建淮稻11号高质量群体,争足穗、攻大穗、强根壮秆、增粒增重、实现高产优质的有效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积极稳妥地推进基本粳稻化工程,是江苏发展“三高”农业的重要举措。90年代以来,全省基本粳稻化工程进展较快。1995年,粳稻种植面积为1275万公顷,占水稻面积的56.7%,1996年种植面积达1449万公顷,占水稻面积的62%。粳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有力促进了江苏水稻单产的提高和总产的增加。据对盐城、扬州、淮阴、连云港、徐州、宿迁、泰州等市的调查,1996年水稻公顷产量达8295kg,比1995年增255kg。其中粳稻公顷产量达8520kg,比上年提高495kg,充分显示了粳稻的高产、优质、高效优势。(-)基本粳稻化的动因80年代,江苏的南部稻区逐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