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大棚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嵊州市各地养蚕大户逐年增加,现有8张以上养蚕大户1 200多户.但养蚕大户饲养蚕种张数多,受房屋条件的限制,养蚕大棚及简易养蚕房,相对于通常房屋而言,温湿度调节比较困难,对养蚕技术的要求相对要高,省力化养蚕技术,在大棚及简易养蚕房中能否适用,还需一个尝试过程.  相似文献   

2.
依靠科技建设强村大户推动科技园区蚕桑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恒 《北方蚕业》2008,29(2):48-49
汉滨区月河农业科技园区现有面积2867hm2,有1.6万户农户养蚕,依靠政策倾斜、退耕还林和陕南蚕桑基地建设项目支持,通过推广蚕桑优良品种,省力化养蚕技术、方格蔟营茧技术、低产桑园改造技术等,园区内年产蚕茧10t以上的专业村达到15个,养蚕10张以上的专业大户达200多户,养蚕单项收入达300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蚕桑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棚养蚕新技术的探索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蚕业产业化的发展和蚕桑优化改造进程的加速,户有3333 m2以上专业桑园的养蚕大户不断增加及蚕桑规模化小区的建立,加快养蚕新技术的研究创新,推广应用规模化、省力化养蚕新技术是对应当前蚕业发展需求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4.
刘晓华 《四川蚕业》2013,41(2):52-53
<正>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养蚕劳动力呈老龄化趋势,劳动力缺失已成为农村发展蚕桑产业的突出矛盾。乐至县在培育养蚕大户,推进省力化养蚕技术,解决农村养蚕劳力不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5年来,乐至县养蚕户由4.9万户下降到2.87万户,但户均年养蚕由3.7盒提高到5.1盒,稳定了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2012年,乐至县全县发种14.8万盒,户均年养蚕超过5盒,蚕茧单产达到31.2kg,生产蚕茧4600t,蚕茧产值1.36亿元;蚕桑综合利用产值2.05亿元,蚕桑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4亿元。蚕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桑树栽培和家蚕的饲养管理都需要大量的劳力,特别是5龄饲养期和熟蚕上蔟阶段劳力需求量大、时间集中。我县上  相似文献   

5.
黄广才是江西省全南县金龙镇水西村村干部 ,他从 1988年开始种桑养蚕 ,至今已发展到 7亩桑园。 2 0 0 2年养蚕 2 6 5张种 ,产茧 980kg ,种桑养蚕收入 10 780元 ,亩桑产茧 14 0kg,亩桑收入 15 4 0元。在他的带领下 ,全村 2 10户农户已有 5 3户种桑养蚕 ,杂交桑园面积达到 2 31亩 ,其中连片种植 30亩以上的基地有 5个 ,种桑 5亩以上的大户有 2 0户 ,10亩以上的专业户有 2户。 2 0 0 2年全村养蚕 80 5张 ,产茧 2 8175kg,种桑养蚕收入达到 30 9万元 ,占全村农业总收入 10 5 8万元(不含工副业收入 )的 2 9 2 %。在 2 0 0 2年蚕茧价格偏低的情…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养蚕大户王子贤户为例,介绍了简易、省力、高效的“十日养蚕法”技术模式以及采取“十日养蚕法”技术模式所取得的成效.“十日养蚕法”技术模式摆脱了劳动力和劳动强度对家蚕饲养的束缚,摆脱了传统家蚕饲养规模小、蚕桑产值占家庭收入比重低的弊端,能够吸引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家蚕饲养集约经营,让日渐式微的蚕桑产业重新走向辉煌,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淳安县是浙江省蚕桑生产重点县,2019年投售蚕茧500 kg以上的养蚕规模户有973户,共饲养蚕种17624.45盒,生产蚕茧705.6 t,户均生产蚕茧725.2㎏,规模大户成为稳定蚕桑产业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蚕桑生产是我县农村的骨干产业之一.这年来,县委、县政府对蚕桑生产的发展十分重视.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充分发动各级干部和蚕业科技人员狠抓结构调整、集约经营、规模栽桑、大户养蚕等新措施,到1994年底全县已有成片桑园2万多亩,年养蚕5张以上的农户3520户,年养蚕10张以上的专业户102户.可是,目前农村多数农户养蚕条件差,蚕房一般都是面积狭小的“口袋”式房屋,通风透气不良;有的农户在一间屋里既住人,又养蚕,  相似文献   

9.
蚕农养蚕最怕的就是发生蚕病特别是暴发性蚕病,一旦蚕病暴发,轻者每盒蚕种损失几百元,重者损失上千元,尤其是实行规模化养蚕后,一些单季养蚕达10盒以上的养蚕大户,更要严格控制蚕病暴发,否则,损失将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因此,在蚕桑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养蚕逐步向大户转移的今天,如何搞好蚕病防治,特别是如何预防暴发性蚕病是摆在我们基层蚕桑科技人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养蚕大户在生产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四川南充蚕业存在的严峻问题及巩固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充曾是全国四大蚕区和21个丝绸工业重点城市之一,产茧量名列湖州、嘉兴之后,居四川省第一位。20世纪90年代初,蚕茧、丝绸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3,1990~1994年全市丝绸工业总产值分别超过12亿元,上缴利税最高年达8000万元,出口创汇最高年超过5000万美元。1995年全市养蚕100万张,产茧2000万kg。2003年全市有良桑5亿多株,54万农户养蚕,年养蚕30.8万张,产茧1000万kg。全市60个蚕桑基地乡发种、产茧分别占全市的45.3%和40.5%。产茧10万kg以上的乡20个,年养蚕1000张以上的村5个,产茧1000kg以上户60个,现有桑园0.67hm2以上的大户1000余户,栽桑0.26万hm2。蓬安县程贤能承包河滩栽桑近58hm2,2003年养蚕850张,产茧3.2万kg,收入达30余万元,成为全省第一养蚕大户。近十年来,蚕桑生产逐年下滑。目前发种、产茧量已降到1971年的水平,2003年全市发种、产茧分别比1995年下降了69.3%和44.4%,营山、高坪、仪陇、蓬安、嘉陵等5个县区比1995年下降了70%以上。仪陇县1995年有桑1.29亿株,养蚕户为18.1万户,年养蚕11.46...  相似文献   

11.
《江苏蚕业》2017,(4):25-27
为了解决养蚕大户因一次性饲养张数太多,导致劳动力和蚕房设施跟不上规模的矛盾,本文跟踪调查饲养经验丰富的养蚕大户采取的春蚕分批饲养的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省力化科技型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是当今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县重点蚕区的养蚕大户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认为简易蚕房既能保温保湿,又能通风换气,较其他省力化养蚕方法更有利于大蚕的生长发育,而且建造快,坚固耐用,非常适合重点蚕区大量推广、应用。1简易蚕房的优点1.1是解决农村分户养蚕的现有蚕房设施与养蚕规模扩大不适应的有效途径当今农村住房养蚕一是面积不够宽敞;二是“口袋房”多,房屋设施与养蚕所需微气象环境不相适应;三是“人蚕共居”不利于彻底消毒防病,与养蚕所需较高的卫生和安全环境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垫江县是全国蚕桑生产重点县之一,是国家蚕桑产业西进在渝确定的重点示范县之一。为了巩固在重庆市蚕桑产业前三名的位置,该县采取五条措施加快发展蚕桑业。一是加强大户建设,提高户营规模。突出重点,成片集中,培育拥有2000~3000m^2桑园、年养蚕8张的专业大户10000户,发展具有桑树基础0.67hm^2、年养蚕30张,年产茧1000kg的规模户500户;  相似文献   

14.
镇巴栽桑养蚕面临劳动力紧张,养蚕区域规模缩减,桑园荒芜、毁损严重,应加强桑园管理和现有养蚕人员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小蚕联户共育和省力化养蚕技术,走"强村大户"道路,推动蚕桑产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养蚕一般分为小蚕共育和大蚕分户饲养两个阶段。小蚕共育是小蚕期集中饲育,三龄起蚕饷食后将蚕分发到各蚕农户饲育的形式,一般由养蚕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养蚕大户负责小蚕共育的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桑园行间地面饲育大蚕,能较高程度利用土地,既可充分利用桑条和树叶遮荫,又可利用塑料薄膜保湿、保温、防雨水,较好地调节自然条件,能够满足蚕的生理需要。在地面直接养蚕,与室内蚕台育相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我县安国镇张双楼村蔡可胜、朱寨镇罗军等几户养蚕大户,承包桑园在1hm^2以上,年饲养量50张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 今年,宜宾地区“双户”养蚕有了新的突破。据最近地区在南溪县召开的蚕桑生产会上了解,全区养蚕收入上1000元的户在去年264户的基础上,一跃增加到594户,比去年翻了一番多。仅高县就有265户养蚕收入1000元以上。一大批栽桑多、养蚕多、质量好、收入高的养蚕专业户、重点户已成为农村致富的先行者。如南溪  相似文献   

18.
《四川蚕业》2015,(4):39-40
<正>蚕桑产业是涪城区主要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全区现有桑园2.5万余亩,养蚕农户1万户,2015年养蚕6万张,产茧2400t,农民茧款收入9600万元。养蚕农户户均售茧收入近1万元。近年来,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探索产业发展新方式,流转土地集中建设标准化桑园,返包给农户,扩大户营规模、提升集约化水平,重点培育20亩以上的蚕桑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促进了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从  相似文献   

19.
吉安县固江公社芦溪大队第四生产队,有二十七户。一百五十五人。五十八个男女劳动力。旱地一百四十亩,是个经济作物队。主要经营棉花、芝麻、花生、甘蔗和栽桑养蚕。粉碎“四人帮”以来,尤其在三中全会以后,他们认真地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推广了先进的  相似文献   

20.
<正> 各地农村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愈来愈高,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不少效益高的种粮大户。蚕桑生产的规模效益也为人们所重视。为此,我们于84年冬对炮车乡承包桑园在5亩以上的养蚕大户的经营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炮车乡承包桑园5亩以上的养蚕大户共有47户,占全乡总户数的5.5%;承包面积594.4亩,占全乡桑园总面积的28.4%;产茧61962斤,占全乡总产茧的20.3%;产值107776元,占全乡蚕茧总产值的16.7%;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