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平面圆筛机是茶叶筛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之一,其筛分效果影响着茶叶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在分析茶叶颗粒群在筛面上的运动条件、运动路径、透筛条件等基础上,运用离散元分析软件PFC3D对其筛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平面圆筛机的透筛率与茶叶的运动路径、透筛的相对矢径和相对速度相关;对于不同目数的筛网,存在不同最佳回转速度;增加回转半径,可以大幅增加茶叶颗粒在筛床上的运动路径长度,提高透筛率。理论分析与模拟试验结果相符,为平面圆筛机的设计与操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茶叶风选效果,采用理论分析和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风选过程中茶叶颗粒的运行轨迹和风选室内流场的状态,并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研究表明,茶叶风选机送风口风速分布采用上小下大方案时茶叶颗粒群有效漂移间距最大;风选室内部由于结构原因存在涡旋现象,4号和5号出茶口流出的茶叶颗粒相对质轻,其漂移轨迹较易受到涡旋的影响,可以通过设置扰流板加以减轻,且能有效降低各口茶叶混入其他口茶叶的比例,提高风选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茶叶风选质量,以空气动力学为基础,将茶叶颗粒简化近似为球形颗粒;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不同重量的茶叶颗粒在不同的风道口流场(不同风速分布)作用下的漂移轨迹、水平漂移规律,以及风向角对茶叶风选质量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风选室相同情况下,风速按上小下大分布,茶叶颗粒群的有效漂移距离大于其他风速分布方案;风向角α=16.3°,风速分布系数β=0.17为最佳风口流场参数组。本研究为优化设计茶叶风选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扁形茶炒制机(龙井茶机)是按照扁形茶手工炒制工艺要求生产的,集手工炒制工艺杀青、理条(压扁)、辉干为一体的多功能茶叶加工机械,以其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稳定等优点赢得了广大茶农的青睐和好评。扁形茶炒制机在全国特别是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省区广泛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名茶生产机械化,促进了茶叶产业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5.
周竹定 《中国茶叶》2006,28(5):36-36,41
近几年来,长板式扁形茶炒制机发展迅速,并已逐步向全国扁形茶产区推广。长板式扁形茶炒制机的推广与使用,无疑是扁形茶加工业的一大革命,代表了茶叶生产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茶叶加工的发展厅向,对扁形茶特别是龙井茶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其推广使用中所存在的机械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加工工艺不规范致使茶叶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是不言而喻的,须引起茶叶生产者的审视。  相似文献   

6.
连续型多功能茶炒制机的研制及全程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周光  胡金华 《茶叶科学》2006,26(2):154-158
连续型多功能茶炒制机由温度测控模块、压力测控模块、自动转锅装置和三口锅及压块等机械装置四部分组成。对该系统应用于扁平类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试验,通过比较各道工序各茶样的感官品质,获得了各工艺参数的大致范围,并采用正交试验法重点研究了对成品的色泽和香气影响较大的青锅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型多功能机炒制的龙井茶品质接近手工炒制的茶样,是一种加工效率高、发展潜力大的茶炒制机。  相似文献   

7.
我区地处鄂南,是古老的茶叶之乡,为了把沼气用于茶叶生产,我们从1988年秋到1990年春,先后在咸宁市国营贺胜茶场(地区特产科学研究所)作了多次烧沼气与烧柴和用电炒制莲心茶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
信阳毛尖茶是河南省著名的土特产,素以"细、圆、紧、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荣获金奖,195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之后又屡获国内外金奖。信阳毛尖茶好,除得天、地之利外,更与其独特炒制技艺有关,最好的信阳毛尖茶都是手工炒制而成的。2007年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信阳毛尖传统手工炒制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信阳毛尖茶传统手工炒制技艺的形成、现状和标准手工炒制技艺流程,对弘扬传承信阳茶文化很有意义。一、信阳毛尖炒制技艺的形成与现状信阳种茶历史悠久,清朝中期是河南信阳茶叶重要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和完善,在清末出现了信阳毛尖的成  相似文献   

9.
以龙井茶为代表的扁形茶,是我国生产量最多、平均卖价最高的名优茶类型。在我国的茶叶机械中,以龙井茶为代表的扁形茶炒制机的研制,经历了极为曲折和漫长的研究历程,最终获得成功和普及。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龙井(扁形)茶炒制机的研制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龙井茶为代表的扁形茶,是我国生产量最多、平均卖价最高的名优茶类型。在我国的茶叶机械中,以龙井茶为代表的扁形茶炒制机的研制,经历了极为曲折和漫长的研究历程,最终获得成功和普及。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龙井(扁形)茶炒制机的研制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机采茶鲜叶分级设备存在的分级效率低、对鲜叶损伤大等问题.以振动式机采茶鲜叶分级机为试验对象,提出了一种茶鲜叶粘弹性物料建模方法,并以振动频率、振动方向角、振幅为自变量,以筛分率、优质茶筛分率为目标优化值,基于EDEM软件对其进行仿真试验,运用响应面优化法得到优化参数为振动频率29.0 Hz、振幅9.0 mm、振...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两自由度往复式滚筒筛的运动和结构参数对茶叶筛分效率的影响规律,以涌溪火青茶为对象,基于离散元法运用EDEM软件在两自由度往复式滚筒筛中进行茶叶颗粒筛分模拟。研究了滚筒在往复式回转运动时滚筒倾角、往复角和往复频率对筛分过程的影响规律,得出滚筒筛的理想参数取值范围为:倾角为4~8°,往复频率为2~2.5 Hz,往复角为60~75°。进一步对滚筒施加X向振动激励,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激振频率、振幅、往复角、对筛分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激振频率和往复角对筛分效率影响显著;两自由度筛分模式下,滚筒筛的理想参数为:激振频率为8 Hz,振幅为8 mm,往复角为70°。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鲜叶分级机的筛分率,以柳叶种机采鲜叶为试验原料,对6CFJ-70型鲜叶分级机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利用Solidworks 2014对鲜叶分级机进行3D建模,基于离散元法建立鲜叶仿真颗粒模型和接触力学模型,设置关键仿真技术参数,运用EDEM 2018软件对鲜叶在锥形滚筒中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影响筛分率的关键参数为锥形滚筒转速与倾角。为了对上述参数进行优化,以筛分率为目标函数,设计了2因素5水平的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运用响应面法得到二次回归模型且通过了相关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鲜叶分级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锥形滚筒转速和锥形滚筒倾角。当锥形滚筒的转速为24 r·min-1,锥形滚筒倾角为6°时,鲜叶的筛分率为81.7%,具有较好的鲜叶分级效果,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为鲜叶分级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饮料用原料茶的适宜干燥工艺,将不同干燥方式、干燥程度绿茶原料加工成茶饮料,研究其浸出特性及品质稳定性。结果表明:(1)低温浸提时,茶多酚浸出量以炒干最高,高温时以烘炒焙、烘炒烘处理最高。氨基酸的浸出量则均以烘干、烘焙处理最高。(2)烘干、烘焙样品在灭菌前后及贮藏期间的L值显著为高,平均值较其余处理高2.035~3.905;抗色变能力同样以烘干较强,低温贮藏时的-a/b值较炒干处理样高19.5%。(3)感官风味比较显示,大多数处理茶汤在灭菌后均呈现出绿黄或黄绿色,香气带熟,但烘干处理仍能保持绿明亮,且滋味、香气未显熟味;贮藏期间的风味稳定性也以烘干样为最佳。综合分析,饮料用原料茶的干燥工序宜采用烘干工艺,且烘干程度以5%~6%为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型鲜叶摊青机在绿茶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表明:采用摊青机摊放,鲜叶原料摊青保鲜时间可延长至12 h,甚至更长;鲜叶的失水条件和绿茶加工品质均优于传统自然摊放。此外,使用该设备与传统摊青方式相比,具有节省空间、摊青环境可控、自动上下鲜叶、便于连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扁形绿茶自动化生产线构建和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扁形绿茶鲜叶原料、加工工艺等特点,以现有国产茶叶加工机械为主,结合新研制的连续理条、连续做形设备,按照模块化设计思路,构建了1条扁形绿茶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软件基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开发,采用Advantech Web Access软件,通过CC-Link(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link)现场总线与各模块进行功能交互,实现了茶叶加工参数的准确控制,操作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7.
吴步畅  庞英华 《茶叶》2009,35(4):221-223
针对传统名茶生产领域依然存在的“群体种论”,笔者以“浙农113”在径山茶质量评比(茶王赛)中“三连冠”为例证,强调种质是名茶品质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种质只有用无性繁殖的途径得以固定。笔者进一步强调,传统名茶产区更需要推广无性系良种,理由有四:一是扩大产区条件下保持质量的需要;二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三是机械化、标准化的需要;四是调节洪峰、延长季节、稳定质量、提高效益的需要。最后提出了两条建议:1、今后的茶树育种要以优质为主攻方向;2、在“优质型”稀缺情况下应考虑“组合”优势。  相似文献   

18.
往复槽锅龙井茶成形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往复槽锅龙井茶炒制机加工过程中,茶叶水分变化由恒率失水和降率失水组成。往复槽锅为一典型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写出了位移S、速度V和加速度a与时间t的运动方程。将茶叶视为质点,计算出茶叶的受力的大小。茶叶在槽锅内受往复撞击力被理直、受压棒滚压而成扁平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