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对低碳园林的研究多数还处于定性评价研究阶段,对园林碳排放量的定量分析研究还较少。文中运用生命周期法(LCA),对园林建造、使用及拆除处置等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初步的量化分析,明确低碳园林的内涵,提出了低碳园林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的框架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托《南京统计年鉴》,运用相关模型,对2008至2012年南京市碳排放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城市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南京市要建设成为低碳城市,实现绿色发展,必须从建筑,交通,生产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代农业生产中6个主要碳排放源,测算了湖北省2008~2017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近年来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趋势,湖北省在低碳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碳排放量的构成来看,农用化肥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其次是农药。进一步采用Kaya模型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有较大的驱动作用,而农业结构、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劳动力等因素也会抑制农业碳排放。据此提出了湖北省贯彻实施农业低碳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竹木结构的碳排放量和固碳量对比研究较少,现行计算方法较少考虑其中金属连接件贡献,低估了其碳排放量。通过研究轻型木结构和竹结构建筑物化阶段的碳循环,提出了考虑金属连接件贡献的竹木结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探究其在整个建筑物化阶段的贡献度,进而对竹木结构、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建筑碳排放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轻型木结构是具有较高固碳能力的低碳建筑,其固碳量可抵消82.80%碳排放量;竹结构单位建筑面积固碳量为碳排放量的1.27倍,是负碳建筑;金属连接件在轻型木结构和竹结构中碳排放量的占比分别为13.76%和35.32%,竹木结构碳排放量计算中需考虑金属连接件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以低碳为切入点,提出了减少交通所造成的碳排放是实现低碳的有效途径,慢行系统的建立可减少机动车的使用,从而有效降低碳排放量。着重介绍了慢行系统的构建原则,探讨了如何能够使慢行系统更加便捷地为市民服务,提高慢行系统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率,从而达到减少机动车使用量、降低交通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的目的,实现低碳生态城市,从而实现生态城市的远大目标。  相似文献   

6.
受资源环境的约束,城市高密度发展趋势明显。这种发展趋势要求城市向低碳集约方向发展;降低城市人均碳排放量,为城市低碳空间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对香港用地功能、公共交通、绿地系统等方面的低碳空间建设经验进行分析,提出高密度城市低碳空间策略,即构建集约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以减少碳源,建立公交导向的交通出行模式以降低碳排,建设层次多元的绿地空间体系以增加碳汇。  相似文献   

7.
生态需水量的确定是指导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内容之一,对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区河流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重庆主城区盘溪河为例,建立了盘溪河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盘溪河基本生态需水量、自净需水量及蒸发渗漏需水量,以确定其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城市按海绵城市理念开发后,盘溪河生态需水量为1.297×10~7 m~3/a,小于城市按传统模式开发后的河流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8.
如今,低碳型风景园林的营造已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并成为未来城市景观建设的一种主流趋势。基于对低碳景观概念的理解,分析城市公共空间低碳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城市公共空间低碳景观设计具有"碳足迹"少、碳成本低、碳排放低、景观的生命周期较长等特征,并从地形、建筑、植物景观、水体景观设计,低碳材料的选择及新能源的推广应用6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碳足迹分析法,从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和游览5个模块对该景区2012-2016年旅游产生的碳足迹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鸡公山风景区每年的旅游碳排放量是56.43×10~5 kg,人均碳排放量为36.644 kg。在旅游碳排放总量中,餐饮和交通两个模块是导致碳排放最主要的碳排放方式,二者共同贡献了93%的碳排放量。因此,采取合理且有效的措施,以降低餐饮和交通产生的旅游碳排放量是鸡公山风景区未来实现绿色低碳旅游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透水砖铺装系统是现阶段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重要的透水铺装系统技术之一。为了充分认识近年来我国透水砖的发展状况,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对透水砖制备的材料与性能及其在控制径流和削减污染物的作用方面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相关建议及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笔者依据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分析了太原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和现阶段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依托生态湿地、城市道路、雨水花园及立体(屋顶)绿化等多项基础设施,对现有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结合城市绿地构建一个新型的城市用水循环系统,以期为推动太原市城市园林的发展,构建生态、绿色、环保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2001—2010年能源类碳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2001年碳排放情况为基准,对湖南省10年来能源碳排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省能源碳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排放量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单位GDP碳排放量低于全国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实施低碳排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植物景观作为园林景观中最为核心的元素,对低碳住区的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意义非凡的作用。本文从植物景观的低碳效应和低碳措施两个方面来全面探讨:如何通过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同时与其他建筑、规划、能源等手段相配合来实现营造低碳居住区的目的。其中,低碳效应将从其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及其他低碳效应等3个方面来分别讨论;低碳措施则被划分为空间营造和植物配置两大基本类别来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随着山地城市近些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森林破坏,生态的脆弱,山洪瀑发的频度和强度有逐年增强的趋势,同时城市生态环境及城市的防洪安全都面临严竣的考验.融合国内外最新的生态还原、低碳城市、自然调节等改善城市环境理念,提出了新型绿色手段,营建绿地、水体,构建海绵型城市,探索了山地城市构建海绵城市的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土地利用是低碳经济和碳排放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也是进行碳排放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开展土地利用碳排放探究,有助于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结构调控及国土开发与整治等领域全面引导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以河北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10.2、Envi5.0及二氧化碳计算模型作为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分析近20年来河北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所释放的碳量,得出了结论:河北省1990~2007年因未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导致大量碳排放。并且预测分析了到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为今后河北省土地利用降低碳排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建设必然会受到海绵城市理论的影响。对城市绿地系统与海绵城市体系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我国现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对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不同功能进行了探讨。从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绿地植物、绿地土壤3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城市绿地雨洪管理能力的措施,以期为我国未来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低碳旅游的核心诉求是在旅游产业中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以最少的旅游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低碳旅游以其"立足于对旅游发展中碳排放的控制"而成为旅游产业生态化的一种有效路径;低碳旅游从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角度,通过提倡旅游者成为低碳旅游的践行者、旅游目的地营造并提供低碳旅游吸引物及设施、旅游企业提供低碳旅游产品、政府对其进行引导激励与鼓励等方式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市2005-2011年工业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得出了北京市碳排放量先增后降、清洁能源使用量逐年提高、制造业仍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及工业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的结论。基于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主动调整工业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使工业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结合北京市工业低碳发展的现状,对北京市工业低碳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对"海绵城市"水系统具有一定影响,为更好地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阐述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其建设原则,提出了四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策略,旨在为城市建设人员从园林绿地建设角度构建"海绵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建立木结构与其他建筑结构材料的碳排放算法模型,量化分析不同建材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木结构材料的碳排放明显少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材料;四个树种的木结构材料中,东北落叶松的碳排放最小,为68 tCO_2:北美冷杉的碳排放最大,为1 175 t CO_2。合理选择木材树种及产地,将进一步降低木结构建筑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