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植物精油是安全并有良好抑菌效果的天然产物,在食品防腐剂领域潜力巨大。本研究通过对红松不同部位精油成分与抑菌活性的研究,能为开发安全绿色的食品防腐剂及为其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红松的松针、松塔、松壳中制备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保留指数(RI)分析法,对精油化学成分组成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法分析比较了3种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对3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松针、松塔、松壳精油分别检测出28、46、21种成分,其中松针和松塔精油以萜类为主,而松壳精油以酮类为主。3种不同部位的精油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更佳,但松针精油的抑制效果比其他两种抑制效果更强。松针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6、3.2、6.4μL/mL,最小杀菌浓度为3.2、6.4、12.5μL/mL;松塔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2、6.4、6.4μL/mL,最小杀菌浓度为6.4、12.5、12.5μL/mL;松壳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2、12.5、6.4μL/mL,最小杀菌浓度为6.4、12.5、6.4μL/mL。【结论】红松不同部位的精油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且红松不同部位精油的成分不同其抑菌效果亦不同,作为天然的抑菌剂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白藓茎叶及种壳醇提物的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中常见菌为试验菌株,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对白藓茎叶及种壳醇提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白藓茎叶及种壳醇提物的氯仿、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茎叶乙酸乙酯相和种壳的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抑菌效果较好。茎叶氯仿相无明显抑菌效果。结论,白藓的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相中,为白藓抑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板栗壳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壳的乙醇水溶液提取物对2种细菌、2种酵母菌和2种霉菌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板栗壳提取物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和可水解单宁;一定浓度的提取物对供试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赤酵母、黑曲霉和桔青霉等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上述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依次为3%、3%、0.5%、0.5%、2%和2%;热处理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无影响;提取物对食品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可以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蓝莓根腐病生防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控制蓝莓根腐病的发生与流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从蓝莓根围土壤中分离的纯化菌株对蓝莓根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n oxysporun的抑菌活性。筛选出10株有拮抗作用的细菌;B6,B7,B9菌株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依次为83.89%,82.44%,79.39%;选择抑菌率较高的B6,B7,B10菌株在温室内盆栽蓝莓幼苗上测定其抑菌作用,B6菌株抑菌效果最好,发病率仅为13.3%;结合形态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拮抗细菌的鉴定,10株拮抗细菌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B2、B10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B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亚种B.amyloliquefaciens subsp.,B4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B5、B6为暹罗芽孢杆菌B.siamensis,B7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B8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tequilensis,B9为枯草芽孢杆菌亚种B.subtilis subsp.。  相似文献   

5.
以红菇子实体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方法提取水溶性多糖,从中分离纯化了3个组分(R1、R2、R3),研究其对多种敏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组分R1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能够抑制细菌,其中对革兰氏阴性菌抑菌活性强于革兰氏阳性菌,对酵母和霉菌无抑制效果;而R2无抑菌活性,R3抑菌活性弱。组分R1对各供试菌株的最小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mg·mL-1,藤黄微球菌10mg·mL-1,蜡样芽孢杆菌5mg·mL-1,枯草芽孢杆菌10mg·mL-1,大肠杆菌1.0mg·mL-1,铜绿假单胞菌1.25mg·mL-1,痢疾志贺氏菌1.25mg·mL-1;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较宽的pH适用范围,在80℃处理30min和pH6~10都能维持很好的抑菌活性;其抑菌作用方式是杀菌,对菌体无溶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甲醇、丙酮、水为提取剂,提取山胡椒叶片的次生代谢产物,并测定3种不同提取液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及体外抑菌效果,评价山胡椒的药用价值,为山胡椒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液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均是黄酮>鞣质>游离蒽醌>皂甙>生物碱;3种提取液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及抑菌活性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要高于大肠杆菌、水可作为山胡椒叶片次生代谢产物的良好提取剂。通径分析表明,影响不同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是总黄酮和总皂甙,影响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是总皂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无刺枸骨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功能,为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 ]利用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等萃取剂对无刺枸骨果实成分进行萃取,并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和滤纸片抑菌法测定其萃取物的抗氧化与抑菌活性;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组分进行鉴定。[结果 ]无刺枸骨果实甲醇粗提取物的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萃取物对ABTS和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清除率与萃取物浓度间呈线性正相关。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提取物对于所有菌株均具有极显著的抑菌作用,且是3种萃取剂中抑菌作用最强的;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于枯草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变形杆菌也具有极显著抑菌作用;石油醚萃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变形杆菌抑制作用显著。结合GC-MS与UPLC-QTOF/MS技术,本文首次证实无刺枸骨果实含有抗氧化与抑菌活性的药用成分——绿原酸。[结论 ]本研究首次采用多种萃取剂对无刺枸骨果实成分进行萃取和鉴定,并通过试验证明其萃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该结果为无刺枸骨果实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对杧果重要病害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选用前期得到的7种生防菌和市售11种生防菌剂对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孢属Fusarium的27个病菌菌株进行室内抑菌研究,并引入热图对抑菌效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对刺盘孢属病菌,生防菌剂枯草芽孢杆菌S3的抑制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36. 77%,其次是生防菌剂巨大芽孢杆菌S6和枯草芽孢杆菌FCK;对链格孢属病菌,生防菌6a-3抑菌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28. 63%,其次是生防菌剂枯草芽孢杆菌S3和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FCK;对镰孢属病菌,生防菌剂枯草芽孢杆菌S3的抑制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50. 95%,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FCK。  相似文献   

9.
以氨基酸、水杨醛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五种Schiff碱,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吸收、质谱等测试手段进行了结构鉴定,并采用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了各Schiff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新合成的五种Schiff碱均具有抗菌作用,抗菌活性分别为色氨酸Schiff碱对大肠杆菌的作用最强,丝氨酸Schiff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谷氨酸Schiff碱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
以肉桂精油和肉桂醛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片法、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法,研究二者对4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和1种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采用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阳离子自由基(ABTS+·)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方法,对比二者的抗氧化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对5种供试菌种抑制效果表现出不同敏感性,均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最佳;综合MIC和MBC结果可知二者对供试菌种的抑制效果具有差异性,其中肉桂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绿脓杆菌抑制效果明显优于肉桂精油。肉桂精油抗氧化活性优于肉桂醛,16 g/L肉桂精油的ABTS+·清除率为94.1%,是肉桂醛的3倍,FRAP值为1 502μmol/L,是肉桂醛的5.8倍。肉桂精油和肉桂醛均能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肉桂精油对酪氨酸酶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4.02 g/L,而肉桂醛对酪氨酸酶的IC50小于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实现迷迭香提取精油后残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迷迭香提取精油后固体残渣为原料,分别采用溶剂提取(CSE)、超声波辅助提取(UAE)、超临界CO2萃取(SC-CO2)和亚临界萃取(SE)4种方法对有效组分进行提取,采用液相色谱-四级杆-高分辨串联质谱仪进行成分分析,通过分析对DPPH、ABTS、羟基等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综合评估所得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3个指标评价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4种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物质为鼠尾草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等萜类化合物,木樨草素、橙皮素、香叶木苷和橙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鼠尾草酸和绿原酸等酚酸类化合物。采用4种方法所得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其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SC-CO2、CSE、UAE、SE。采用4种方法所得提取物均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SC-CO2、SE、CSE、UAE,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  相似文献   

12.
以松节油主要成分之一的β-蒎烯为原料合成得到含单氢化诺卜基的单季铵盐(1~13)、含双氢化诺卜基的单季铵盐(14~18)及含双氢化诺卜基的对称型双子季铵盐(19~36)共36个季铵盐类化合物,采用96孔板法,以刃天青作显色剂,以硫酸卡那霉素为阳性对照,测试了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恶臭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4种有害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表明:36个季铵盐化合物的抑菌活性都明显优于原料β-蒎烯和关键中间体氢化诺卜醇;分子中含有氢化诺卜基与长碳链烷基的单季铵盐(10~11)、含有双氢化诺卜基的单季铵盐(14~18)以及含有双氢化诺卜基的对称型双子季铵盐(19~36)的抑菌活性均较高,但大多数化合物的MIC值都高于硫酸卡那霉素的MIC值(对恶臭假单胞菌的MIC值为10 mg/L,对另3种菌的MIC值为5 mg/L);而双氢化诺卜基二甲基溴化铵(14)对恶臭假单胞菌的MIC值为1.25 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值均为2.5 mg/L,双氢化诺卜基二乙基溴化铵(16)对恶臭假单胞菌的MIC值为2.5 mg/L,均低于阳性对照硫酸卡那霉素的MIC值...  相似文献   

13.
为优选出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采自吐鲁番市恰特喀勒乡的葡萄叶为材料,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法提取葡萄叶乙醇提取物;工艺优化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分别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做抑菌试验,并以其中抑菌效果最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了正交试验,并用K-B琼脂扩散法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葡萄叶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70℃、料液比1︰30、浸提时间3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获得的葡萄叶提取物对4种菌的抑菌作用大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葡萄叶中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大,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不太显著。本文所建立的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具有渐变快速、仪器设备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可用于葡萄叶中具有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以苍耳根、茎、叶作为试验材料,以丙酮、80%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作为提取溶剂,利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苍耳不同器官4种不同溶剂提取液对2种细菌和1种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苍耳各器官的不同溶剂提取液抑菌效果不同。对溶剂来说,苍耳叶丙酮、乙酸乙酯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6.32mm、15.66mm,叶的乙酸乙酯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5.64mm,4种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总体抑菌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丙酮、乙酸乙酯、80%乙醇、蒸馏水;对不同器官来说,苍耳各器官提取液抑菌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叶、根、茎,尤以叶的丙酮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乙酸乙酯次之。苍耳叶的丙酮、乙酸乙酯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苹果轮纹病菌均表现为较强的抑菌活性,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15.
对混合菌液诱导和非诱导处理的喙尾琵甲幼虫抗菌肽进行了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比较。结果显示:诱导组和非诱导组粗提物无抑菌活性,但是经凝胶色谱分离后,从非诱导组获得组分DZP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抑制作用;从诱导组获得组分YDP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具有活性,且YDP1活性明显强于DZP1;Tricine-SDS-PAGE检测表明DZP1和YDP1组成、种类基本一致,主要由20 kD以下分子量的小肽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喙尾琵甲幼虫在诱导和非诱导条件下均可分离到具有抑菌活性的抗菌肽,菌液诱导可增强抗菌肽的活性和抑菌谱。  相似文献   

16.
拮抗菌株SY-15是从杨树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能高效拮抗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chrysosperma的拮抗细菌.研究基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了菌株SY-15的分类地位,并分别采用带药平板法和二分皿法分析了其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拮抗菌株SY-15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表明:拮抗菌株SY-15最终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无菌培养滤液和挥发性气体均能有效抑制金黄壳囊孢菌、迂回壳囊孢菌C.ambiens和黑腐皮壳菌C.mali的生长,处理60 h后,无菌培养滤液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88.89%、60.39%和53.02%.处理36 h后,挥发性气体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100%、76.98%和63.41%.此外,还发现拮抗菌株SY-15能产生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研究表明拮抗菌株SY-15是一株潜在的高效防治杨树腐烂病及其他植物真菌病害的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7.
箬竹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水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八叠球菌(Sarcina)、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Penicillium)、木霉(Trichoderma)7种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2种提取物对细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丙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2 mm,水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也达到10 mm,但对霉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2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781%,对其它几种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也都不超过3.125%,但对霉菌的最小抑制浓度要高于细菌,并且水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普遍高于丙酮提取物;2种提取物对水果和豆腐干均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五味子果肉和种子精油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异同,通过气质联用仪对五味子果肉精油(PEO)和种子精油(SEO)进行成分分析,还对2种精油的抗肿瘤活性、抑菌活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等生物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从PEO和SEO中分别鉴定出55种和45种成分,质量分数分别占精油总量94.04%和93.39%。抗肿瘤活性显示:PEO和SEO对HeLa和BGC-823肿瘤细胞均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IC_(50)值为39.07~56.43 mg/L),但2种精油对A549细胞均不显示抗肿瘤活性。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PEO和SEO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4种细菌生长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PEO的MIC值为245.00~504.33 mg/L,SEO的MIC值为495.00~1 004.68 mg/L。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PEO较SEO有更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PEO对DPPH·和ABTS~+·的IC_(50)值分别为3.15和2.31 g/L,SEO对DPPH·和ABTS~+·的IC_(50)值分别为5.43和10.11 g/L。  相似文献   

19.
采用活性追踪法和柱层析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5种细菌为供试菌种,对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和抑菌试验.研究发现: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好;经硅胶柱层析初分离后,从乙酸乙酯提取物获得了9个具有抑菌活性的组分,其中,组分Fr7对5种供试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组分Fr7及其相邻组分Fr8经硅胶和凝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得到了7个具有抑菌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均对藤黄微球菌表现出最好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物质为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对供试的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枯草芽孢杆菌STO-12脂肽类物质抑菌活性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新途径,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TO-12的脂肽类物质的抑菌活性和特性进行分析,采用滤纸片法、排油试验、乳化试验和表面张力测试检测脂肽类物质的抑菌活性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枣缩果病菌(Alternaria tenuissima)、杨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生长受到脂肽类物质的强烈抑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2,0.04和0.02 mg·disc-1;分别在高温处理、强酸强碱处理、蛋白酶处理、紫外线处理及室温保存条件下,STO-12的脂肽类物质仍能保持其抑菌活性的稳定;另外,通过3种不同的检测试验,发现STO-12的脂肽类物质还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剂的特性。综上所述,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STO-12分泌的脂肽类物质具有高效的抗真菌活性,较好的抑菌活性稳定性和较强的表面活性的特性,作为生防制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和田间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