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解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天然草场改良中的效果,本研究设置对照(CK)、腐殖酸(F)、糖蜜发酵(T)、海藻酸(H)和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施入(A)5种处理,研究其对科尔沁羊草(Leymus chinensis)割草场草地生产力、植物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天然草地的改良有一定促进作用。T处理地上生物量较CK显著增加了27.18%(P0.05);复合微生物肥料增加了群落高度、盖度和密度,T处理显著增加了群落高度和盖度(P0.05),各处理间群落密度无显著差异;T、H和A处理增加了群落中羊草的重要值,其中T处理显著增加了20.46%(P0.05);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都没有显著变化。综上所述,本研究选取的几种复合微生物肥料以糖蜜发酵(T)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鲜食大豆秸秆为原料,采用固体厌氧发酵法,探讨复合益生菌对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不同发酵时间和糖蜜添加量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通过感官评定、营养成分分析、微生物含量和抗营养因子含量来评价发酵饲料的好坏。试验测定发酵前后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总磷、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营养物质,测定发酵前后饲料的乳酸菌、乳酸、p 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和脲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发酵能提高鲜食大豆秸秆饲料品质,同时提高粗灰分、钙和磷含量(P0.05),降低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提高乳酸菌和乳酸含量(P0.05),同时降低p 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和脲酶活性(P0.05)。最后确定鲜食大豆秸秆饲料最优发酵工艺参数:糖蜜添加量3%,发酵时间30 d。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不同添加剂对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在72%籽粒苋与28%豆粕混合青贮中分别添加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糖蜜+乳酸菌、糖蜜+纤维素复合酶、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以等量水为空白对照组,青贮30 d后进行开包取样并分析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添加糖蜜、糖蜜+乳酸菌、糖蜜+纤维素复合酶或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处理组均较对照改善了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显著降低了pH值、干物质损失率、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P0.05)。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及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处理组pH值、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综合评价,建议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时添加糖蜜或复合添加糖蜜与乳酸菌或纤维素复合酶。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糖蜜对全株"张杂谷"青贮发酵特性及其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选用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且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在全株"张杂谷"青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4%和6%糖蜜,室温条件下贮存60d,评定添加糖蜜对全株"张杂谷"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4%糖蜜组干物质(DM)含量显著高于2%、6%糖蜜组(P0.05),但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粗蛋白质(C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糖蜜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2%糖蜜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2)添加4%糖蜜后干物质消失率(DMD)显著高于对照组及2%糖蜜组(P0.05);4%糖蜜组粗蛋白质消失率(CPD)、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显著高于对照组及6%糖蜜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糖蜜组代谢能(ME)、泌乳净能(NEL)和72h总产气量(GP72h)升高(P0.05);添加4%糖蜜组产气量达到理论最大产气量的1/2时的时间(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添加糖蜜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非生糖类挥发酸与生糖类挥发酸比例(NGR)、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及支链脂肪酸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4%糖蜜组各项发酵指标均较好。综上所述,本研究条件下,糖蜜最适添加水平为4%。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地上生物量对施加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响应,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羊草草原,分别设置对照(CK)、单施腐殖酸复合微生物肥料(F)、蜜糖发酵复合微生物肥料(T)、海藻酸复合微生物肥料(H)、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施入(F+T+H)、腐殖酸加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F+J)和海藻酸加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H+J)7个处理,研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对草原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014-2016年施加F、H植物群落特征无明显变化,施加F+T+H植物群落密度分别增加了26.72%、17.94%、34.64%,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7.18%、49.97%、47.64%,其他施肥处理群落特征各年变化不同;(2)2014-2016年施加F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的重要值无明显变化,施加 T、H、F+T+H、H+J禾本科、豆科植物重要值增加,根茎型禾草(羊草等)对复合微生物肥料添加的响应显著高于丛生型禾草和莲座型菊科植物等草类;(3)2014-2016年施加F, Margalef指数分别比对照组减小了16.40%、5.22%、37.22%,施加H各指数无明显变化,施加F+T+H, 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增加;2014和2015年施加H+J 的Pielou指数分别比对照组增高了7.62%、8.70%。上述结果说明,施加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地上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F+T+H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此外还应充分考虑施肥年降水量,从而实现对草地资源的合理修复。  相似文献   

6.
研究添加复合发酵剂对葵花(Helianthus annuus)副产物微贮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以葵花副产物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分为2个处理,即对照(CK处理)和添加复合发酵剂(SY处理),复合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9.3×105cfu·g-1,糖蜜3.57%,尿素0.3%,纤维素酶0.14%。发酵60 d后开袋进行营养、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和瘤胃降解率分析。结果表明:(1)SY处理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干物质、粗蛋白、乳酸、氨态氮含量及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CK处理(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H值及霉菌和酵母菌数量显著低于CK处理(P<0.05)。(2)SY处理在24和48 h的干物质降解率和有机物降解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在葵花副产物微贮中添加复合发酵剂,能够显著改善发酵品质,促进反刍家畜利用。  相似文献   

7.
乳酸菌不同添加量及糖蜜对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Lactobacillus)不同添加量及糖蜜对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处理组包括CON(对照组)、T1(0.5%乳酸菌)、T2(1%乳酸菌)、T3(0.5%乳酸菌+5%糖蜜)、T4(1%乳酸菌+5%糖蜜)5个组,全混合日粮在室温条件下密封发酵2周后开袋,测定其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T4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处理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T3和T4组pH、乳酸含量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3组乳酸含量最高,T4组pH最低;各试验组氨态氮含量、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乙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T4组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合以上数据和V-Score评分,添加1%乳酸菌和5%的糖蜜全混合发酵日粮的发酵品质最好,但在实际生产中,从提高发酵品质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综合考虑,0.5%乳酸菌和5%糖蜜的添加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添加糖蜜和尿素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即无添加(对照)、4%糖蜜组(M)、0.4%尿素组(U)、4%糖蜜+0.4%尿素组(MU),添加比例以鲜重为基础。在青贮后第3,7,14,30 d开窖,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对照发酵品质在青贮后期(14~30 d)下降;U组主要发酵产物是乙酸和丁酸,且pH和氨态氮/总氮值显著高于对照(P<0.05),发酵品质最差;M组和MU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保持高而稳定的乳酸/乙酸值和低的丁酸含量(<0.3 g·kg-1 DM);与对照相比,仅MU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M组和MU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单独添加4%糖蜜或与0.4%尿素组合添加均能提高象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促进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组合添加4%糖蜜和0.4%尿素提高了象草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探讨添加乳酸菌剂和糖蜜对不同含水量食叶草(Rumex hanus by.)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旨在探索高品质食叶草青贮技术并高效利用粗饲料资源。本试验以食叶草为青贮原料,采用双因素(含水量×添加剂)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青贮时将含水量分别调整为65%、60%和55%,并分别进行添加乳酸菌剂Master-LP(LP)、乳酸菌剂Chikuso-1(LAB-1)、乳酸菌剂Master-AC(AC)、糖蜜(M)和无添加(C,对照)处理,发酵30 d后分析食叶草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等。结果显示:1)60%组的粗蛋白质与粗脂肪含量、产气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最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与65%组和55%组差异显著(P0.05)。2)与无添加的对照相比,青贮时添加乳酸菌剂和糖蜜显著降低了pH(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和产气量(P0.05);此外,LP组和LAB-1组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LP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LAB-1组的产气量和LP组的体外干物质消失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考虑,食叶草在含水量为60%时,添加乳酸菌剂Chikuso-1或乳酸菌剂Master-LP有利于调制出较高品质的食叶草青贮。  相似文献   

10.
以全株构树和稻草为原料,按照鲜重质量比10∶0(A组)、9∶1(B组)、8∶2(C组)、7∶3(D组)混合调制青贮饲料。各混合比例设无添加剂(CK)、糖蜜组(T)、乳酸菌组(GLP5)及糖蜜+乳酸菌组(T+GLP5),青贮60 d分析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各混合比例糖蜜添加组(T、T+GLP5)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GLP5与CK处理相比,pH值和氨态氮/总氮显著降低(P0.05);B处理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C、D组(P0.05)。各混合比例添加剂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均降低,A、B及D组T、T+GLP5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显著降低(P0.05),C组T处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全株构树与稻草混合青贮时选用糖蜜添加组(T、T+GLP5),同时选用9∶1的混合比例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
3种乳酸茵制剂对苜蓿和羊草的青贮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苜蓿Medicago stativa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研究,探讨Lalsil Dry(LD)、H/MF INOCULANT(H/MF)和青宝Ⅱ号(FS)3种乳酸茵制剂对羊草和苜蓿青贮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草直接青贮较易成功.添加LD、FS和质量分数0.01%的H/MF可以显著提高青贮料乳酸生成量(P<0.05),显著降低丁酸生成量(P<0.05),获得优质的青贮饲料;苜蓿直接青贮pH值和丁酸含量较高,不能调制优质青贮饲料,在试验中添加3种乳酸茵制剂亦未获得优质的青贮料,但LD处理组和0.002 5%FS处理对青贮料的发酵品质较对照有一定的改善.另外,3种乳酸茵制剂处理青贮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糖蜜和青贮添加剂(复合菌制剂,以植物乳杆菌为主)对"张杂谷"全株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以灌浆期"张杂谷"全株作为青贮原料,试验设5个处理组,即对照组(直接青贮)、Ⅰ组(1.5‰青贮添加剂)、Ⅱ组(2%糖蜜+1.5‰青贮添加剂)、Ⅲ组(4%糖蜜+1.5‰青贮添加剂)、Ⅳ组(6%糖蜜+1.5‰青贮添加剂),青贮期60d。结果显示:(1)试验组在感官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干物质(D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蛋白质(C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2)显著降低了试验组(除Ⅰ组外)青贮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半纤维素(HC)含量(P0.05),对灰分含量影响不大(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H、氨态氮/总氮(AN/TN)值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显著提高(P0.05),Ⅰ、Ⅳ组乙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丙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均没检出丁酸和异戊酸。综合分析认为,糖蜜和青贮添加剂能改善"张杂谷"全株青贮的发酵品质,推荐用量为4%糖蜜+1.5‰青贮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添加剂对构树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晾晒3.5 h的构树枝叶添加4%糖蜜作为对照(CK组),在添加糖蜜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乳酸菌(L组)、纤维素酶(C组)、乳酸菌+纤维素酶(LC组)后进行青贮。青贮60 d后开封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1)与CK组相比,各添加剂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CK组相比,各添加剂组pH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组均未检测到丁酸;所有组氨态氮/全氮均低于10%,LC组氨态氮/全氮最低(7.69%),且其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3)各组有氧稳定性均较好,有氧稳定时间表现为LC组C组L组CK组。4)在门水平上,各组的优势菌均是厚壁菌门,其次是变形菌门;在属水平上,CK组的优势菌为魏斯氏菌属,C组、L组、LC组的优势菌是肠球菌属,相对丰度分别为42.00%、60.54%和68.32%,呈增长趋势。综上可知,在添加糖蜜的基础上单独或混合添加乳酸菌与纤维素酶均能改善构树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同时引起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减少有害微生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和不同切割长度对羊草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2×2两因子试验设计,乳酸菌添加剂分别为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两个类型,切割长度分别为1.5 cm和3.0 cm两个长度,分为4个试验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自然发酵60 d后采集样品,比较各处理组青贮羊草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试验结果表明,羊草青贮过程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均显著改善了羊草的青贮质量,使其达到优良青贮的标准。其中,植物乳杆菌添加组青贮羊草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鼠李糖乳杆菌添加组(P0.05),pH和氨态氮含量均低于鼠李糖乳杆菌添加组(P0.05)。植物乳杆菌添加组青贮羊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与鼠李糖乳杆菌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鼠李糖乳杆菌添加组(P0.05)。1.5 cm切割长度组青贮羊草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3.0 cm长度组(P0.05),pH和氨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3.0 cm长度组(P0.05)。1.5 cm切割长度组青贮羊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与3.0 cm长度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羊草的青贮过程中,以添加植物乳杆菌,切割长度为1.5 cm时的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马铃薯茎叶中添加甲酸(0、2、4、6mL/kg鲜重),袋装青贮发酵45d,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葵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65%水分时,pH值显著(P0.05)低于对照,且为最低;粗蛋白含量较高。甲酸处理均能降低pH值、乙酸、氨态氮、龙葵素,增加乳酸含量,丁酸较少产生或未产生。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明显(P0.05)低于对照,且显著(P0.05)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因此,马铃薯茎叶不宜直接做青贮发酵饲料;添加甲酸可使马铃薯茎叶进行青贮发酵;发酵效果以马铃薯茎叶水分65%和甲酸添加量为1.5%FM处理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16.
合理的刈割对提高牧草利用价值,维护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高寒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秋季刈割后,研究了刈割对高寒退化草地牧草产量、草地群落多样性、土壤特性及牧草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处理后,草地总地上生物量以及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有所增加,其中豆科增加显著(P0.05),且禾本科、莎草科以及豆科生物量显著高于上一年(P0.05)。草地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均有增加趋势,且香农威纳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围封(P0.05)。刈割后土壤全氮、有机质及速效磷含量有降低趋势,而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刈割2年的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刈割1年(P0.05);速效钾含量较围封有所增加,而全钾含量显著低于围封(P0.05)。刈割后,牧草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等营养成分含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李顺  穆麟  曾宁波  陈东  张志飞  叶志刚 《草业学报》2019,28(12):205-210
为了评价不同添加剂对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在72%籽粒苋与28%豆粕混合青贮中分别添加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糖蜜+乳酸菌、糖蜜+纤维素复合酶、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以等量水为空白对照组,青贮30 d后进行开包取样并分析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添加糖蜜、糖蜜+乳酸菌、糖蜜+纤维素复合酶或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处理组均较对照改善了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显著降低了pH值、干物质损失率、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P<0.05)。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及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处理组pH值、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综合评价,建议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时添加糖蜜或复合添加糖蜜与乳酸菌或纤维素复合酶。  相似文献   

18.
在天然牧草青贮中添加乳酸菌、纤维素酶、糖蜜、乳酸菌+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糖蜜、乳酸菌+糖蜜等不同添加剂,60 d后开袋测定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以不添加为对照,研究不同添加剂对天然牧草青贮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剂处理感官评价优于对照;乳酸菌+糖蜜处理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添加剂处理的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德国农业协会(DLG)评分法,对照组为良好,其他处理组为优。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表明,乳酸菌+糖蜜处理得分最高,效果最佳,可显著改善天然牧草青贮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探究菌酶复合制剂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佳发酵条件及发酵效果。运用均匀设计试验,以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为目的指标,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接种量、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添加量及发酵天数4个因素进行筛选,并对发酵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菌酶复合制剂发酵玉米秸秆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未发酵秸秆(P0.05),酸性洗涤木质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未发酵秸秆(P0.05)。本研究所获得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2 g/kg,木聚糖酶添加量0.1 g/kg,黄孢原毛平革菌接种量20%,发酵天数19 d;在此条件下,玉米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分别达到了23.47%和20.13%。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复合生物制剂对红薯秧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纤维素酶的复合生物制剂处理红薯秧,设2个处理(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生物制剂,试验组添加复合生物制剂,每个处理5个重复。固态发酵后分别对红薯秧进行感官评定及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复合生物制剂可明显改善红薯秧的色泽、气味与质地,使红薯秧品质提高,其中试验组红薯秧中粗蛋白、水分、粗灰分、粗脂肪、Ca、P等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且粗蛋白、水分、粗灰分含量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红薯秧中木质素、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除Asp外的其他各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较对照组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利用复合生物制剂发酵红薯秧可以提高其感官品质和部分营养成分含量,降低木质素、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