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象草种茎为材料,利用10、20和3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种茎,筛选适宜诱变剂量并研究其表型性状变异和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变异,为象草辐射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后的植株有矮化的趋势,其中分蘖数、茎节数和叶长对辐射最敏感,容易发生变异;在所有诱变系材料中,F30-39和F30-41聚为一类,与对照材料差异最大,是显著矮小化的植株。30 Gy诱变系与未辐射的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793~0.9655,平均为0.8276,而差异位点数在4~66个,平均为19.3个,两项指标均大于10和20 Gy诱变系群体。综合考虑辐射后植株存活率与遗传变异结果,选定30 Gy为最适宜的象草种茎辐射诱变剂量。  相似文献   

2.
以牧草型‘雅安'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Ya'an')和草坪型‘H055'扁穗牛鞭草(H.compressa‘H055')为材料,用~()60Co-γ射线分别照射种茎,研究其形态变异及变异的适宜射线剂量.旨在为扁穗牛鞭草辐射诱变育种提供基本信息。结果表明:诱变材料的存活率随辐照剂量增加而降低,‘雅安'扁穗牛鞭草种茎适宜诱变剂量为80~1 00 Gy,‘H055'扁穗牛鞭草种茎适宜诱变剂量为70~90 Gy;辐射当代材料在植株形态性状上发生了较明最变异,其变异频率分别为47.5%和37.5%。并获得75%叶片变小、株高变矮、茎变细的草坪型‘H055'扁穗牛鞭草优异种质和10%植株变高的牧草型‘雅安'扁穗牛鞭草突变体,表明辐射育种方法更适合于草坪型扁穗牛鞭草的选育。  相似文献   

3.
60Co辐射高羊茅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本研究以高羊茅爱瑞3号为材料,用60Co-r射线照射干种子和分化苗,研究其适宜诱变剂量及性状变异.结果表明,出苗率和植株存活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降低,干种子适宜诱变剂量为100~150 Gy,分化苗适宜诱变剂量为20~25 Gy;辐射当代材料在植株形态性状和耐旱(寒)性状上均发生了明显变异,其变异频率分别为1.52%~8.33%、1.52%~1.85%;60Co-r射线辐射可以获得叶片变小、变细且具有耐旱(寒)特性的高羊茅突变体;RAPD(随机PCR扩增)分析显示了这些突变体在DNA水平上发生的变异.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剂量10、20、30、40、50 Gy60Co-γ射线辐射直穗鹅观草与垂穗鹅观草干种子,研究了两种鹅观草的适宜诱变剂量及辐射后其生物学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对垂穗鹅观草的出苗率产生了促进作用,促进2种鹅观草出苗的最佳辐射剂量是40 Gy。两种鹅观草在10、20、30、40Gy辐射处理时,分蘖数均高于对照,50 Gy辐射处理抑制了鹅观草分蘖6。0Co-γ射线处理后直穗鹅观草株高均高于对照,而垂穗鹅观草的株高均低于对照。辐射处理抑制了直穗鹅观草的结穗能力。两种鹅观草穗长和平均小穗数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很高,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大。初步确定促进鹅观草生物学性状变异的适宜辐射剂量为30~40 Gy。  相似文献   

5.
利用AFLP标记研究了鄂西多花木蓝在贵州种植近10年的栽培材料、辐射诱变材料及野生材料共36份材料间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8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926条带,平均扩增115.8条带,多态性条带共609条,平均多态性条带76.1条,多态性条带占65.8%,表明各参试材料间出现了较大的遗传变异;材料样本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774,栽培材料的平均GS为0.778,野生材料的平均GS为0.742,C10辐射诱变材料的平均GS为0.824,C2辐射诱变材料的平均GS为0.791,说明野生材料的遗传变异最大,辐射诱变材料变异最小;聚类分析表明,材料可分为6大类,栽培材料聚类比较集中,辐射带来的变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聚类较为分散;贵州高原复杂的地理环境对野生多花木蓝遗传分化影响较大,野生材料聚类受区域性小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新农1号狗牙根种子与匍匐茎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新农1号狗牙根干种子诱变半致死剂量为308.6 Gy,匍匐茎的诱变半致死剂量为60.7 Gy;146.1 Gy辐射剂量促进新农1号狗牙根干种子萌发,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加强。匍匐茎经辐射处理后,新农1号狗牙根的叶长、节间长度变短,降幅分别为17.60%~32.10%、17.40%~28.60%,叶宽与茎粗变幅分别为-5.40%~12.20%与-7.00%~28.10%。色泽上,辐射能够使叶色变深,且接近半致死剂量辐射狗牙根匍匐茎,可以获得优良的变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60CO-r射线不同剂量(0~1 600Gy)辐射红三叶种子,观测其对种子发芽率、出苗率、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对红三叶发芽率的影响因品种不一而差异显著,辐射水平对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低剂量的辐射(0~400Gy)对植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剂量的辐射(>1 000Gy)明显抑制生长;辐射诱变的适宜剂量为800Gy.  相似文献   

8.
通过0 Gy、15 Gy、30 Gy、45 Gy、60 Gy、75 Gy、90 Gy和105 Gy的12C6+重离子束进行辐照,探讨其对藏黄连发芽、幼苗生长情况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2C6+重离子辐照能明显降低藏黄连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且剂量愈大,抑制作用愈明显,当辐照剂量低于30 Gy时,发芽势约为40%,高于75 Gy时,发芽率则低于25%;同时辐照处理组与对照组叶幅比差异不明显,呈现长形,均为箭状;辐照处理也对藏黄连植株高度产生了影响,未经辐射处理的藏黄连植株茎干的平均高度为10.87 cm,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大,植株的茎干高度逐渐降低,辐照剂量达105 Gy时,植株高度为8.67 cm。  相似文献   

9.
马菲  袁庆华  王瑜  辛宝宝 《草地学报》2016,24(6):1341-1348
干旱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限制因素之一,因此抗旱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具有应用价值。本试验以甘露醇为选择剂,对~(60)Co-γ诱变白三叶瑞文德品种(Trifolium repens‘Rivendel’)4个辐照剂量下的植株进行抗旱突变体的离体筛选,确定4份植株对甘露醇的适宜浓度、半致死浓度和致死浓度,通过测定株高、根长、生物量、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比较诱变植株与未诱变植株耐旱性的差异,采用标准差赋予权重法对4份植株的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诱变植株20Gy和80Gy对甘露醇具有比未诱变植株0Gy更高的半致死浓度和致死浓度。通过4份植株的耐旱性综合评价得出:4份植株的耐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20Gy90Gy80Gy0Gy,诱变植株的耐旱性均强于未诱变植株。该研究为抗旱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奠定基础,对揭示植物抗旱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辐射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胚性愈伤的诱变效应,以白三叶3个品种不同生长时期(50和70 d)的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了~(60)Co-γ不同辐照剂量的诱变处理,并统计其诱变后的分化率。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同一生长时期不同品种的分化率变化规律不一致,同一品种不同生长时期的诱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也不一致。通过线性直线回归分析70 d愈伤组织的诱变效应,分别得到各品种的半致死剂量,‘瑞文德'为23.18 Gy,‘海法'为19.59 Gy,‘铺地'为4.38 Gy。初步获得叶片增大和叶片变厚、茎部增粗2个变异单株。  相似文献   

11.
张伟丽  刘凤民 《草地学报》2012,20(3):505-511
采用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辐照处理(0,325,487,974Gy)热研13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SW.‘Reyan No.13’)种子,统计M1代植株的发芽率、株高、叶片长度和茎粗,进行SRAP分子标记分析,以期明确柱花草M1代表型与分子水平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辐射处理的各项生物性状指标均低于对照,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柱花草生长所受抑制作用也增强,974Gy处理下除叶长外其他生长指标均最低,显著低于另2个处理和对照(P<0.05);经SRAP分析显示,24对SRAP引物组合中共筛选出8对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组合,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8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7条,多态性比率达64.77%。柱花草的各辐照处理均与对照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差异,相异系数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325Gy,487Gy和974Gy处理的相异系数分别为22.0%,38.1%和41.5%;这些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585~0.780,平均GS为0.678。974Gy处理与对照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85,说明974Gy处理与对照的遗传距离较远,变异程度最大,而487Gy处理次之,325Gy处理最小。通过UPGMA分子系统聚类法,可把4个辐照梯度处理分为2大类群:对照、325Gy和487Gy处理聚在第Ⅰ大类中,而974Gy处理单独聚为第Ⅱ大类。SRAP分析结果与生物性状指标结果呈现一定程度的一致性,说明SRAP分析可以准确检测柱花草辐照材料的变异。  相似文献   

12.
海滨雀稗具有耐盐、对灌溉水质要求不高的特性。用它建植的草坪可以降低淡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但目前我国还没有自己育成的海滨雀稗品种,只能通过国外引进。本实验以海滨雀稗4个品种Sea Isle 2000、Platinum、Supreme、Salam为材料,利用~(60)Co-γ射线以0.12Gy/min的强度在0,40,45,50,55Gy 5个剂量下分别照射种茎,从辐照群体中寻找突变材料,对突变材料从叶宽、叶长、株高、匍匐茎节间长度和直径以及密度等坪用性状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其植株形态变异的诱变效应,并从中选育性状优良的突变材料。结果表明,材料经辐射后,不同海滨雀稗品种对~(60)Co-γ辐射的敏感性不同。经过3个阶段的扩繁、筛选,Sea Isle 2000选出3个突变体,Platinum选出3个突变体,Supreme选出1个突变体,Salam选出2个突变体,初步共选育出9个突变材料。所有突变材料的植株叶宽、叶长、株高、匍匐茎节间长度和直径以及密度等指标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各自对照。综合来看,突变材料"SI-50-1"、"PL-40-2"、"SLM-45-1"叶片短细、节间缩短、株高矮化、成坪密度高,辐射诱变效果最明显,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优异的育种新材料。  相似文献   

13.
狗牙根辐射诱变后代变异植株的形态特征比较和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Princess.77’辐射诱变后代中筛选的7个变异植株与其对照以及目前草坪工程中应用的‘Common’、 ‘Jackpot ’、‘Ulma’、‘ Nume×Sahara’、‘Tifway’、‘Tifgreen’等共14份材料进行表型性状比较和ISSR分析,结果表明:各变异植株与对照之间在节间长度方面均有显著差异;节间直径除HN016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变异植株与对照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变异植株HN015的绿期最长,平均270.3 d,HN010的绿期最短,平均242.3 d;从38个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对这14个狗牙根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遗传相似系数与聚类分析,形态变异植株与其对照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85~0.776,遗传差异性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尖叶石竹种子的EMS和60Co-γ诱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更多尖叶石竹(Dianthus spiculifolius)新品种,本研究利用EMS和~(60)Co-γ射线对尖叶石竹种子进行了诱变处理。结果显示,处理时间为16h时,1.0%的EMS浓度接近诱变的半致死剂量,变异率达到7.0%。当剂量率为0.1Gy·min~(-1)时,300Gy的~(60)Co-γ射线接近诱变的半致死剂量,变异率达到4.2%。通过表型观察共获得了1 038株M1代变异植株,其中,EMS诱变处理获得了95株,~(60)Co-γ射线诱变处理获得了943株。本研究为丰富尖叶石竹种质资源提供了帮助,而且为石竹属其他植物的诱变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60 Co-γ射线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辐照诱变效果,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100 Gy,150 Gy,200 Gy和300 Gy)辐照处理菊苣种子,测定其发芽率和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菊苣发芽率降低,200 Gy以上辐照处理发芽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辐照剂量增加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别在辐射剂量为150 Gy,100 Gy,150Gy,150 Gy及以上时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辐照剂量增加而逐渐升高,150 Gy以上辐照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蛋白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与对照差异均显著(P<0.05).由此表明,菊苣受低剂量(150 Gy以下)辐照后,诱变效果不明显,高剂量(200 Gy以上)辐照下菊苣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研究结果将为菊苣辐射诱变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滨雀稗具有耐盐、对灌溉水质要求不高的特性。 用它建植的草坪可以降低淡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但目前我国还没有自己育成的海滨雀稗品种,只能通过国外引进。本实验以海滨雀稗4个品种Sea Isle 2000、Platinum、Supreme、Salam为材料,利用60Co-γ射线以0.12 Gy/min 的强度在0,40,45,50,55 Gy 5个剂量下分别照射种茎,从辐照群体中寻找突变材料,对突变材料从叶宽、叶长、株高、匍匐茎节间长度和直径以及密度等坪用性状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其植株形态变异的诱变效应,并从中选育性状优良的突变材料。结果表明,材料经辐射后,不同海滨雀稗品种对60Co-γ辐射的敏感性不同。经过3个阶段的扩繁、筛选,Sea Isle 2000选出3个突变体,Platinum选出3个突变体,Supreme选出1个突变体,Salam选出2个突变体,初步共选育出9个突变材料。所有突变材料的植株叶宽、叶长、株高、匍匐茎节间长度和直径以及密度等指标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各自对照。综合来看,突变材料“SI-50-1”、“PL-40-2”、“SLM-45-1”叶片短细、节间缩短、株高矮化、成坪密度高,辐射诱变效果最明显,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优异的育种新材料。  相似文献   

17.
结缕草是我国重要的草坪草种质资源,但我国十分缺乏结缕草新品种。辐射诱变是草坪草育种的重要手段。研究以兰引3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Lanyin No.3')匍匐茎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60)Co-γ射线20,50,80,110和0 Gy(CK)5个剂量对其进行辐射处理,分析各辐射剂量下的成活率,确定适合兰引3号结缕草变异的辐射诱变剂量;通过测定各疑似突变株性状的叶宽、株高、匍匐茎节间直径和节间长度,以及坪用性状密度、盖度、色泽、均一性、绿期、综合质量,确定性状优良突变体。结果表明,兰引3号结缕草成活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其适宜辐射诱变剂量约为53 Gy。突变株"80-1"叶宽、株高、匍匐茎节间直径和节间长度都显著低于对照,而密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突变株"110-1"越冬能力强,绿期长达315 d,比对照延长了13 d。综合分析,突变株"80-1"和"110-1"产生了良性突变,坪用性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60)Co-γ辐射对NaCl胁迫下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以不同剂量(600,900,1 200,1 500 Gy)~(60)Co-γ辐射苜蓿种子为材料,以相同量未辐射的种子作为对照,对其幼苗进行10%NaCl胁迫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苜蓿幼苗根、茎和叶片的Na~+、K~+、Ca~(2+)、Mg~(2+)含量。结果表明:苜蓿幼苗根、茎和叶片K~+、Ca~(2+)、Mg~(2+)含量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Na~+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辐射剂量为600 Gy时可抑制苜蓿幼苗根、茎和叶片的Na~+含量,促进根、茎和叶片K~+、Mg~(2+)和Ca~(2+)含量的积累,1 500 Gy与600 Gy则相反。说明~(60)Co-γ辐射影响NaCl胁迫下苜蓿幼苗营养器官Na~+、K~+、Ca~(2+)和Mg~(2+)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袁帅  董志晓  赵煜晗  杨建  易莉美  聂聪  凌瑶  马啸 《草业科学》2022,38(7):1319-1328
为探究不同60Co-γ辐射剂量对扁穗雀麦(Bromus catharticus)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比较和分析了不同辐射剂量60Co-γ(0、50、100、150、200、250、300 Gy)处理下种子萌发指标、幼苗根系和叶片形态指标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指标方面,种子发芽势随辐射剂量的上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50 Gy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32%.除50 Gy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幼苗苗高和根长与50和100 Gy处理下的幼苗叶长略高于对照(0)外,其余各剂量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除150 Gy处理下幼苗叶面积小于对照外,其余处理下叶宽、茎粗和叶面积均高于对照.幼苗根系表面积和体积与辐射剂量的变化呈反比.根系平均直径在60Co-γ辐射处理下与对照间无明显差异(P>0.05).当辐射剂量为250和300 Gy时,幼苗全部死亡.在幼苗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幼苗脯氨酸(proline,Pr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叶绿素(chlorophyll,Chl)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均受60Co-γ辐射的显著影响(P<0.05),并随着辐射剂量的上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60Co-γ诱变处理后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在辐射剂量为50和100 Gy时综合表现最优.经线性回归计算,扁穗雀麦种子在60Co-γ辐射处理下的半致死剂量约为224 Gy.本研究结果可为创制扁穗雀麦新种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火龙果品种种子的辐射效应,以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的7个火龙果品种新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辐照剂量(0、25、50、100、200、300、400、500Gy)对火龙果不同品种种子萌发以及出苗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火龙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辐照剂量为25~100Gy时60Co-γ射线能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当剂量增大时,辐照对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和根的生长都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效应。100Gy时火龙果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最高,200Gy~500Gy时火龙果种子萌芽生长受抑制,200Gy的出苗率均明显比对照低,并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100Gy是火龙果诱变育种适宜的辐照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