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樊月  谷俊霞  钟俐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1):2041-2045
[目的]研究甜瓜幼苗叶片中的SOD、POD、CAT同工酶与甜瓜白粉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白粉病感病甜瓜品种伽师和白粉病抗病甜瓜品种MR -1为材料,利用PAGE电泳方法分析三种同工酶在接种白粉病前后酶谱的变化.[结果]感病品种伽师和抗病品种MR -1的POD、CAT、SOD受白粉病胁迫后,同工酶谱均有变化,POD酶带在第3d时有新的酶带出现,伽师:P4 (Rf=0.80),MR -1∶P1(Rf=0.68),且感病品种伽师比抗病品种MR-1的POD活性变化更迅速;CAT同工酶无新的酶带出现,但两品种的两条CAT同工酶酶带分别在接种白粉病后3和12d出现两次峰值;SOD同工酶酶活性变化相对较弱,无新的酶带出现,但SOD同工酶酶带S1(Rf=0.50)的活性有变化呈6d增强9d降低的趋势.同时,在接种白粉病后甜瓜白粉病抗病品种MR -1的POD、CAT、SOD酶活性始终比甜瓜白粉病感病品种伽师的酶活性强.[结论]甜瓜幼苗期接种白粉病菌后SOD、CAT、POD的活性变化可以作为衡量甜瓜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西瓜四个杂交组合种子及其萌芽期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发育,POD同工酶的种类和活性皆明显增加;子叶期幼苗不同器官POD同工酶的分布存在着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PAGE、酶谱紫外扫描及Fuzzy聚类法研究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功能叶POD同工酶的结果表明,甜瓜POD同工酶共有11条正极带,其中的3条是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的基础酶带.供试薄皮甜瓜各品种POD同工酶均为6条酶带,其中2条为该类群的特征酶带.供试厚皮甜瓜各品种POD同工酶均为9条酶带,其中3条为该类群的特征酶带.Fuzzy聚类分析表明,两类甜瓜品种间POD同工酶谱的相似系数为(0.50,1.00),其隶属度为(0.64,1.00),厚皮甜瓜品种含笑与薄皮甜瓜的亲缘关系比与厚皮甜瓜其它品种的亲缘关系更近,厚皮甜瓜与薄皮甜瓜在分子水平上没有截然的界限.从甜瓜POD同工酶角度证明了两类甜瓜具有初生起源中心及次生起源中心的分化.甜瓜感染花叶病后,植株的POD同工酶活性增强,某些品种出现了新酶带.  相似文献   

4.
以10个陆地棉G.hirsutum品种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方法,分别对10个棉花品种种子萌发20d时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0个棉花品种的子叶、根、茎、叶POD同工酶酶谱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茎的酶带数最多,根的酶带数次之,子叶的酶带数较少,叶的酶带数最少。其中在各器官之间差异最大的是真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带数;各品种各器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根部活性最强,叶次之,子叶最弱;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近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木薯成熟体胚的子叶胚为外植物诱导的体细胞胚为材料,研究其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木薯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SOD活性均在胚性细胞向球形胚转化时下降,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发育时升高;而POD和CAT活性呈相反趋势。初步认为,SOD酶活性降低可作为木薯胚性细胞初期分化和胚胎早期发育的一个判断指标。在木薯胚性细胞发生到分化和成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由5条上升为9条,其中有5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稳定出现,这可能是维持细胞基础代谢的一些基因表达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POD活性和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旸  裴冬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759-1761
研究了0.4 mol/L氯化钠(NaCl)处理后4个河南广泛种植的小麦品种幼苗根和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个小麦品种在盐胁迫处理后,根和叶中的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且无论是对照还是盐胁迫处理,根中的POD活性都要高于其叶中的POD活性。POD同工酶酶谱在不同小麦品种间的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性,根中的POD同工酶酶带总体染色比叶中深;经盐胁迫处理后,根和叶中的酶带颜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加深。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60Coγ射线的诱变机理,用0,100,300,500 Gy剂量60Coγ射线对陕合6号和长武131 2个小麦品种的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并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二叶一心期小麦叶片和根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小麦种子经100 Gy60Coγ辐照处理后,其酶谱带数与对照相比变化不大;经300和500 Gy60Coγ辐照处理后,小麦叶片中CAT和SOD同工酶谱带消失,POD同工酶谱带仍然存在,且增加了4条谱带;小麦根中3种保护酶同工酶谱带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OD同工酶增加了1条Rf值为0.411的谱带,CAT同工酶增加了2条Rf值分别为0.488和0.524的谱带。以上结果说明,小麦根较叶片对辐射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碳离子辐照对甜高粱幼苗叶片中保护酶同工酶的影响。[方法]以甜高粱品种KFJT-CK为对照,以经碳离子辐照选育的早熟突变株KFJT-1为试材,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突变后代KFJT-1与对照KFJT-CK相比,POD同工酶酶谱基本相同,说明碳离子辐照并未使甜高粱POD同工酶的表达发生明显的变化;SOD同工酶酶谱的条带数相同,只是条带的颜色深浅有所差异,说明碳离子辐照仅使SOD同工酶的表达量有所差异;EST同工酶增加了1条新谱带,说明碳离子束辐照使甜高粱EST的表达发生了变异。[结论]碳离子辐照对甜高粱幼苗叶片中POD的影响很小,对SOD有较微弱的作用,而对EST的同工酶谱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扑草净处理土壤、茎叶对不同品种谷子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同工酶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扑草净处理土壤后,4个品种POD同工酶种类和活性都发生了变化,说明扑草净处理土壤改变了谷子的基因表达和代谢过程,对谷子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5、10、20、50、100、130 mg/L)镍处理下小麦幼苗叶片SOD、POD和CAT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镍处理下,小麦幼苗叶片SOD3-4、POD6-9、CAT1酶带减弱,SOD1-2、POD1-5诱导增强,镍通过影响SOD和CAT同工酶强弱而影响酶活性,通过改变POD同工酶条数和强弱来影响POD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在盐胁迫条件下,对耐盐性不同的2个陆地棉品种幼苗子叶和胚根的保护酶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2个品种POD,SOD活性在胚根部位均有所增强,子叶部位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耐盐性较强的枝棉3号在盐胁迫初期胚根部位POD、SOD活性上升幅度大于耐盐性较弱的鲁棉1024,但随盐胁迫时间延长,枝棉3号POD、SOD活性又开始下降,而鲁棉1024则持续上升;枝棉3号子叶部位POD、SOD活性经调节之后均接近对照,而鲁棉1024的POD、SOD活性则表现为持续下降。结果提示出棉花幼苗对盐渍的适应调节主要表现在根部,但棉花品种耐盐性差异则表现在子叶部位。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防御酶活性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抗性油菜品种7~8叶期及盛花期感染油菜菌核病后及对照叶片中几种重要防御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7~8叶期叶片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盛花期,而盛花期POD、PPO、PAL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7~8叶期。与对照相比,感病品种处理叶片中SOD、POD活性显著增加,而抗病品种变化较小且因品种而异;7~8叶期及盛花期处理叶片中,各品种(系)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达显著水平,并且中R888达极显著水平;7~8叶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盛花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均显著地下降,并以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较多,其中,中R888的PAL活性的下降达极显著水平。酶活与病斑直径的相关性分析也表明,品种抗性主要与7~8叶期对照叶片中SOD、POD活性及盛花期对照SOD、PPO、PAL活性水平较高有关,感病品种处理叶片中防御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增加比例较高,说明酶活增加比例与感病性有关。不同时期不同品种(系)防御酶活性的变化不同说明不同抗(耐)菌核病品种(系)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存在不同的抗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苗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耐盐抗旱型小麦品种筛选和抗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5种抗旱型小麦品种(晋麦47、长4642、长6350、长6154和长6878),通过水培试验模拟不同盐胁迫处理(T1:Hoagland营养液+100 mmol/L NaCl;T2: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200 mmol/L NaCl;CK: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对小麦幼苗期的伤害效应,分别在胁迫第3 d和第7 d测定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叶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分析不同抗旱型小麦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对不同盐胁迫浓度及胁迫时间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晋麦47的叶片SOD活性在低盐浓度(T1处理)胁迫下被激活,随着盐浓度升高及胁迫时间延长,SOD活性又逐渐降低,叶片POD活性和MDA含量相对处于较低水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取样时间对小麦叶片SOD活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下同),叶片POD活性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不同品种、采样时间及盐胁迫处理和品种互作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MDA含量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不同品种和采样时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盐胁迫处理、采样时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MDA含量与SOD活性无明显相关性,而与POD活性及叶片和根系脯氨酸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叶片POD活性和MDA含量可作为小麦的耐盐性筛选指标.5个抗旱型小麦品种中,晋麦47在苗期具有相对较强的耐盐性,适合在盐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10个不同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沙培培养的方法,以正常供水材料为对照,设置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对供试品种抗旱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时间延长,叶片及根部SOD、POD和CAT活性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程度差异。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得出10个品种抗旱性强弱,奇山208和四粒红为抗旱性强品种;花育36号和丰花5号中度抗旱品种;海花1号、白沙1 016和荣丰8号对干旱性弱;丰花3号、鲁花11和山花10号对干旱敏感。  相似文献   

15.
澳洲坚果花期水分胁迫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花期的澳洲坚果植株经不同强度水分胁迫处理后 ,植株的花粉育性、SOD和POD活性、座果率以及叶绿素含量、总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等光合产物与对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处理间的花粉育性、SOD和POD活性、座果率及光合产物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加剧而下降 ,处于过饱和灌溉的处理也表现为下降。这是由于水分胁迫导致酶活性降低、光合产物减少、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生长速度慢 ,造成花期不遇、授粉受精不良、座果率低 ,最后造成产量降低的缘故。正常灌溉的“处理N” ,植株的综合效应达到最佳。该试验的 3个澳洲坚果品种的耐旱性是Kau >Pahala >O .C .。花期干旱季节进行 6 0 %田间持水量灌溉有利于澳洲坚果的授粉受精 ,提高座果率及产量  相似文献   

16.
高温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2个耐热性存在差异的小麦品种中国春和偃展4110为材料,采用42℃高温对4叶1心幼苗进行时间梯度胁迫处理,研究高温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可显著诱导小麦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并表现为先升后降,CAT的活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在2个品种间存在差异,偃展4110的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中国春,而中国春的POD活性在胁迫早期与偃展4110无显著差异,胁迫后期显著高于偃展4110。  相似文献   

17.
以早熟、中熟、晚熟3种不同熟性的5个棉花品种幼苗进行4°C冷胁迫处理,通过分析胁迫条件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比较不同棉花品种苗期抗冷性差异。结果表明,在4°C胁迫处理的3天中,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冷处理第二天中熟品种N177的POD活性显著增强,为对照的239.9%;SOD活性在处理的3天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晚熟品种K-1活性变化最显著,为对照的162.4%;不同品种MDA含量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早熟品种N52增加幅度最小,综合分析,5个棉花品种中,早熟品种N52抗冷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PEG胁迫下糜子苗期抗旱指标鉴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糜子苗期抗旱指标,为糜子品种抗旱性鉴定和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选用10个不同基因型糜子为材料,通过0.25g/mL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了糜子苗期部分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糜子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明显提高,而株高(PH)、叶长(LL)、叶绿素(Chl)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存活率(SR)与以上9个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SOD活性>Chl含量>MDA含量>POD活性>O2-.>RWC>LL>PH>SP含量;通过因子分析将10个抗旱性指标用2个公共因子表示,累积贡献率达到92.648%,因子1反映叶绿素含量、活性氧代谢、质膜稳定性及SR对抗旱性起支配作用,因子2中反映糜子生长发育、叶片相对含水量及渗透调节物质对抗旱性起支配作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抗旱性形态、生理生化指标与SR关联密切程度依次为SOD活性>Chl含量>POD活性>PH>RWC>LL>SP>O2-.>MDA含量。因此,在糜子苗期鉴定中,糜子叶片内抗氧化酶系统指标SOD、POD活性以及Chl含量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有效指标,而LL、PH、SP、MDA含量和O2-.含量可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厚皮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0、300、450、600、750、900和1 05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分别辐照厚皮甜瓜皇后、伽师瓜F1种子,观测辐照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幼苗期子叶面积、幼苗高度、根冠比和干物质积累量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POD)活性,结果显示:60Co-γ射线辐照对皇后、伽师瓜F1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但同一剂量对两品种影响不同;300、450、600和750 Gy的辐照对两品种幼苗的生长均有不同的作用,较高剂量(600和750 Gy)辐照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高剂量辐照(900和1 050 Gy)明显抑制其幼苗生长; 不同剂量的辐照均降低了幼苗叶片中SOD和POD活性,但随辐照时间的延长(600、750和900 Gy)SOD活性有所回升,POD活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以50个两系(三系)杂交水稻组合为供试材料,以旱稻1255和旱稻297为对照材料,分别在发芽期用20%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0.49MPa水势)模拟水分胁迫,在4叶期进行干旱和复水处理,在抽穗期田间晒田条件下无损测定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平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3种抗氧化酶活性,并在收获后考察其结实率。结果表明:不同水稻材料在不同生育期耐旱性表现不相同,通过聚类分析,结合发芽率、抽穗期田间晒田条件下Fv/Fm值以及后期结实率的联合筛选,将水稻耐旱表现型分为3类,即耐旱型、干旱敏感型以及中等耐旱型;不同耐旱类型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筛选指标的平均值也不同;在抽穗期晒田条件下,叶片的Fv/Fm值与芽期发芽率、SOD活性有极显著的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2**和0.349**),可见抽穗期晒田条件下叶片的Fv/Fm值可作为田间栽培条件下水稻水分胁迫无损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