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FT技术NFT技术是指营养液以浅层流动的形式在种植槽中从较高的一端流向较低的另一端的水培技术。因这一层营养液很浅,约0.5cm,像一层水膜,故称之为营养液膜技术。它是1973年由印度的SholtoDouglas发明并命名的。1979年英国温室作物研究所的库柏(AllenCooper)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确定了NFT应用技术体系。此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它作为营养液栽培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始推广,目前已成为植物工厂领域重要的水培手段。日本是1980年开始引进并首先在千叶县农业试验场进行研究试验的。由于这种技术具有造价低廉、易于实现生产管理自动化等特…  相似文献   

2.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脱毒试管苗为材料,设置传统水培(CK)、安装加热棒(T1)及安装加热棒和保温棚(T2)3个处理,研究不同加温措施对马铃薯试管苗水培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气温较低的冬季,通过在传统水培设施上安装加热棒和覆盖保温棚,可使水培苗床水温保持在15~22℃,使水培苗较传统方法提早生根6.4 d,提早出苗13d,同时有利于形成壮苗,其根长、茎粗、株高、叶片数和鲜重等指标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在水培苗扦插后42 d,当CK处理刚上到雾培阶段时,T1处理单株结薯数已达1.70颗,T2处理已达3.57颗。因此,水培加温处理有利于组培苗提前扦插,培养健壮水培苗,并提早雾培苗结薯,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3.
锰对超富集植物青葙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锰对青葙吸收和积累镉的影响,通过水培试验和土培试验两种方式,分别在镉处理为0(对照)、0.6、1、2 mg·L~(-1)和0(对照)、3、5、10 mg·kg~(-1)的条件下,施加100 mg·L~(-1)和500 mg·kg~(-1)的锰研究了锰对青葙吸收和积累镉的影响,并且在土培试验进行的同时监测土壤溶液中的镉含量。结果表明,在水培和土培条件下施加锰对青葙吸收和积累镉的作用不同。在水培条件下,向镉处理组中施加锰可显著抑制青葙对镉的吸收和积累。当镉处理浓度为0.6 mg·L~(-1)时,施加锰使青葙叶片镉含量降低了35.9%。然而,在土培条件下,施加锰显著促进了青葙对镉的吸收和积累。在镉处理浓度为3 mg·kg~(-1)时,锰对青葙镉积累促进作用最强,与未施加锰处理组相比青葙叶片中镉含量增加了352%。土壤溶液中镉含量较低,但锰的施加可显著提高土壤溶液中的镉含量(P0.05)。上述结果表明,尽管镉和锰在青葙中可能存在部分相同的转运和吸收途径,但由于两者在土壤固相与液相之间存在的离子交换作用使得土培和水培实验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植物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以“无土栽培”、“基质栽培”、“雾培”和“水培”为关键词,依据Web of Science、Pub-Med和知网等数据库,检索了1989—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无土栽培发展历程、主要技术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 1)无土栽培包括水培、雾培、基质栽培等,其中成本低、操作简单的基质栽培是主要方式,而操作、成本均更高的雾培和水培在高效植物栽培工厂建设上潜力巨大;2)探索高效、节水、可持续有机种植技术,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发展适配常规环境和恶劣环境的智慧农业是发展趋势之一;3)针对室内及楼宇空间等个体化种植需求,发展小型化、家庭化、精致化、智能化无土栽培技术是发展趋势之二;4)密闭空间种植和太空种植技术的研究也将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5.
为理清水培叶菜工厂快速发展过程中,机械设备应用现状和相关研究进展,以水培叶菜播种、育苗、移栽、收获环节为突破口,重点分析水培叶菜生产全流程相关的播种机械、移栽机械和收获机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视觉识别、专家智能系统等高新技术正融入水培机械,播种、移栽和收获环节的机械正朝着智能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但受机械价格和适用性等因素的影响,水培叶菜生产各环节的机械化应用较低,除了在播种环节有一定的播种机械应用外,水培叶菜的移栽和收获仍然依赖人工,水培叶菜全流程的机械化应用尚属空白。当前政府应加大科研投入,研发人员应注重加强水培农艺与农机融合,着重开展水培移栽机和收获机的创新性研究,突破弱势环节,因时制宜的发展水培叶菜机械。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生菜品质,指导生产。文章主要针对光环境、昼夜温度、营养液浓度、营养元素及氧气浓度等几方面,阐述了种植于植物工厂内水培生菜的栽培环境。通过讨论这些环境条件对水培生菜的作用方式,选择水培生菜生长适宜的条件,促进产量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7,(1):40-45
水培蔬菜研究开展了数十年时间,技术几乎是伴随着设备更新而逐渐发展。本文系统地对当前国内外植物工厂水培生菜的技术研究归纳,并从中选择最主要的影响因子进行详细论述,对其中存在的技术分歧也开展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培养试验综合比较了不同供氮水平(2、8和20mmol/L NO_3~--N)下水培与雾培生菜的产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供氮水平下,雾培系统中生菜的生物量、根系生长、相对生长速率、光合作用强度均显著高于水培,而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水培;雾培生菜叶片和茎的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值和二苯代苦味酰基(1,1-diphenyl-2-picr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水培相当或高于水培;虽然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在雾培与水培生菜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谷胱甘肽在水培生菜体内含量较高,但雾培生菜体内这4种营养物质的积累量均显著高于水培;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在这2种栽培方式下生菜体内的硝酸盐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增加,而可溶性糖、还原型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以及FRAP值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逐渐降低,但在8mmol/L供氮水平处理下,生菜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光合作用强度,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还原型抗坏血酸及谷胱甘肽积累量均达到较高水平。说明雾培较水培有利于生菜生物量和抗氧化物质的积累以及抗氧化活性的提高,且在适宜的氮素供应水平(8mmol/L)下表现得尤其明显。可见,雾培比水培更具产量和品质优势,是适宜蔬菜生产的无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毛丽 《现代农业科技》2012,(14):145-146
介绍适合水培的植物品种,并从栽培前的准备工作、日常管理以及常见病症的防治等方面介绍植物的水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用4种基质进行韭菜育苗,结果表明,采用蛭石草炭(V∶V=1∶1)、沙子和土壤栽培的韭菜发芽率均为82%,水培为60%;水培、蛭石草炭培、沙培和土培的发芽势分别为48 6%、76 3%、52 5%和42 5%;从壮苗指数看,蛭石草炭和沙培的均高于土培、水培;根系活力以蛭石草炭为最高,其次为水培,土培最低;光合色素含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矿质元素含量与基质养分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应用~(10)B固体径迹蚀刻技术,测定油菜叶片硼的分布表明,硼在叶片中移动很慢,喂饲~(10)B20天后的叶片与邻位叶的硼含量比:土培试验(缺硼土壤)为1.7-9.3,水培试验(供硼充足)为1.8-2.2;同一株油菜的叶片含硼量从基部向近顶部依次递减,土培试验为0.62-0.96ppm,水培试验为1.72-2.01ppm;同一张叶片的硼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叶正面比叶反面硼含量高0.8ppm(?期)和1.8ppm(花期)(t=5.22和7.10),叶边缘比叶中部的硼含量高1.4-1.9ppm(t=20.00和16.24),叶尖端比叶中部的硼含量高1.8和1.9ppm(t=7.57和8.25)。这些特征与叶片缺硼症状相符合,它为油菜合理施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酸雨可以从土壤中淋出活性铝使植物受到损害。本文对植物耐受活性铝的能力进行了试验。用含活性铝(A1~(3+))浓度不同的营养液,水培或砂培水稻、小麦、莴苣、白菜、菠菜、君达菜和八角,观察这些植物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以水培小白菜和土培小白菜为研究对象,从冰温、感官、质构、色泽、叶绿素、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酚和酚类物质组成等方面进行了品质比较。结果表明:土培小白菜叶绿素、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酚类物质含量较高,使土培小白菜的冰温(-0.8℃)低于水培小白菜(-0.5℃);水培小白菜水分含量较高,色泽嫩绿、质地更鲜嫩,感官品质优;不同的栽培模式对酚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有较大影响,其中水培小白菜含量最高的黄酮物质为槲皮素3-O-芸香糖苷。  相似文献   

14.
植物工厂研究现状植物工厂发展历史植物工厂发展历程概括起来大致分为3个阶段,各个阶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试验研究阶段(20世纪40年代~60年代末)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建立了第一座人工气候室,并把营养液栽培与环境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人工气候室(Phytot  相似文献   

15.
水培花卉的特点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培花卉就是使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花卉。水培花卉又分为有固体基质水培花卉、无固体基质水培花卉。有固体基质水培分为沙培、砾培、泥炭培等;无固体基质水培花卉又分为直接  相似文献   

16.
在栽培辣椒的介质(黄棕壤土培和霍格兰营养液水培)中添加序列浓度的六价铬,根据辣椒的产量、铬累积量、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辣椒茎叶中钙、镁、铜、锌、铁、锰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其单株吸收量,初步确定了栽培辣椒时土壤中六价铬的适宜浓度为10ppm。  相似文献   

17.
植物工厂是在高精度环境控制的封闭或半封闭生长空间内进行植物周年生产的系统。在系统内需要为对象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这些环境因子包括:光照(光强、光质和光照时数)、温度、湿度、CO2浓度、风速以及营养液的pH、EC、肥料成分、溶氧量、液温、流速等。对植物工厂进行环境优化控制,最根本的是要明确作物光合作用、产物积累、转流分配、发育和呼吸等生理过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各环境因子的复合作用效果,选择运行成本低、效果好的调控手段进行优化控制,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这里,主要对植物工厂的光照、温度调节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无土栽培指不使用天然土壤而使用营养液灌溉进行作物栽培的方法。我国常见的无土栽培方式有营养液膜水培、浮板毛管水培、深液流水培、喷雾栽培、有机生态型基质固体栽培、基质袋培、岩棉培、基质槽培、鲁sL型槽式基质培等等。  相似文献   

19.
正番茄在大型连栋玻璃温室中的种植模式,根据栽培基质的不同分为土壤栽培、基质栽培、营养液栽培(水培)和雾培等。雾培主要用在科普和展览温室中,在商品化生产温室中应用较少。水培,根据营养液的供应形式不同可分为营养液膜(NFT)、深液流(DFT)、浮板等栽培形式,完全的营养液栽培在国内番茄商品化生产温室中几乎没有应用。基质栽培,根据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营养液水培、珍珠岩浇灌营养液、蛭石浇灌营养液、土培4种栽培条件处理下马蹄莲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根系形态方面,水培马蹄莲的总根长、总面积和一级侧根总长最大,土培最小,营养液水培和土培马蹄莲差异显著;在生理特性方面,珍珠岩浇灌营养液马蹄莲的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含量均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营养液水培和土培马蹄莲;土培马蹄莲的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最高,蛭石浇灌营养液马蹄莲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营养液水培和土培马蹄莲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