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我们1990年6月至9月应用白城地区冻精站生产的西门达尔牛冷冻精液,为当地发情母牛配种,受胎率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一、试验目的近年来,白城地区冻精站生产牛冷冻精液,剂型已由颗粒转为细管,并据有关专家介绍,细管冻精配种效果较好。鉴于此,为了适应厂家的发展方向及进一步证实细管冻  相似文献   

2.
细管精液具有卫生、使用方便、标记清楚等优点,在世界上它早已成为牛冷冻精液的最主要剂型。在我国,也将由颗粒冻精转向细管冻精。我们从1979年就开始进行牛细管精液的冷冻试验,但早期细管冻精的解冻后活力很不理想。经过长期的试验改进,现在细管精液的解冻后活力已经赶上或超过了我站颗粒精液的水平。现在年产细管精液20万支,受胎效果好,用户满意。在试验改进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对基础液配方、甘油浓度、每支细管分装精液量和冷冻速度这四个方面的改进,可使牛细管精液的解冻后活力得到明显提高。为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在国外,细管精液早已成为牛冷冻精液的主要剂型。在我国也应尽快由颗粒冻精转向细管冻精。我站从79年开始试冻牛细管精液。经长期试验改进,到82年夏天解冻后活力已经赶上或略超过我站颗粒冻精的水平,年生产发放近20万支,用户满意,工艺开始定型。后来工艺方法上曾一度波动,因而用其输精母牛的受胎率也随之波动。但我们很快又恢复和稳定了原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制作牛细管冷冻精液过程中,从采精前准备、精液采集、精液稀释、降温平衡到精液分装、制冻等各个工作环节的无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细管冻精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研究开发出的一项新型人工授精技术.羊细管冻精在我国1999年才开始研目生产,目前仅有几家能生产且使用普及率很低.我站现有成套法国凯苏公司细管冻精生产设备,1999年初批量生产波尔山羊细管冷冻精液,检测冻后活力明显优于颗粒冻精.经人工授精后统计,羊细管冻精受胎率比颗粒冻精高5~15个百分点.目前我站已向省内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牛冷冻精液剂型,畜牧先进国家多是细管型,国内一些省市在黑白花牛冻精剂型上已向细管型转变。我省秦川牛冻精剂型仍为颗粒型。1986年接受省畜牧局指示,进行牛细管冻精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我们利用国产细管试制成功秦川牛细管冻精,在岐山县推广,配牛3546头,受胎率82.3%。为进一步探索细管冻精与受胎率的关系,我们按照“牛冷冻精液国家标准”,检测国产细管在  相似文献   

7.
法国是牛细管冻精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国家,此次有机会赴法国 IMV科技公司培训学习了牛细管冻精生产、细管冻精生产设备维修及人工授精技术,获益非浅。现结合本人多年从事细管冻精生产的经历谈谈牛细管冷冻精液生产工艺及新技术的应用。 1采精   采精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鲜精的品质。一头牛由不同的采精员、不同的拴引人、不同的假阴道所采精液的品质是不同的。要想获得理想的精液必须做到“四定”,即定采精员、定温度、定拴引人 (饲养员 )、定假阴道,且四者的配合应是最佳的。在生产中要想获得四者的最佳组合,必须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评定不同冷冻温度条件下生产的公牛细管冻精活力,来确定高原低气压条件下较为理想的牛细管冷冻精液生产的冷冻温度,生产优质细管冻精。  相似文献   

9.
细管冻精是目前最为优良的一种精液冷冻方法。本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细管冻精的输配效果,为推广应用奶牛细管冻精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1.细管冻精、安瓿冻精(均为瑞安市畜种站生产,批号不详)。冻精活力(下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牛冷冻精液生产细管化(农业部要求2000年前牛冷冻精液生产全面实行细管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冻精生产单位对细管生产设备的需求趋之若骛。但如何配置一套理想的细管冻精生产设备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不是一件易事。细管冻精生产设备的配置和计算机的配置有许多相同点,配置得好既可满足生产要求又可少花钱而达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配置得不好将遗憾终身。因为一套设备的价格在一百万元以上,这笔钱款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筹措到的。不同配置的细管冻精生产设备间的价格差异在几万至几十万元之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细管冻精生产设备的配置…  相似文献   

11.
细管冻精是一种使用比较方便、操作简便、受胎率较高的冻精剂型。目前已广泛用于牛、羊的人工授精。但在基层的牛羊冷配的工作中存在着操作不规范、要求不严格的问题,以致于影响冷配受胎率,下面就牛用细管冻精的输精技术要领作几点阐述。1细管冻精的构造细管冻精具有规格一致,冷冻效果好,不需要解冻液,不易被污染,机器自动分装和标号等许多优点。一般长13.4cm,一端为棉塞端,由棉塞和封口粉构成,能防止精液逸出,另一端则在细管内灌装精液后,用超声波粘合封口,在细管表面依次标有研制机构名称、生产日期、牛的品种、编号和个…  相似文献   

12.
自50年代初期牛精液冷冻保存试验成功以来,冷冻精液技术进展迅速。并在生产中被日益广泛应用,同时,随着生物化学,电子、机械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牛精液的冷冻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微型细管分装机就是其中先进冷冻设备之一。目前,国外采用细管冻精的已达90%以上,采用颗粒冻精的只占10%左右,玻璃安瓿己很少使用。而我国主要生产颗粒冻精,约占98%,细管只占2%左右。从国内外的冻精生产发展趋势来看都是向细管冻精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牛冷冻精液生产细管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养牛热持续不断的推波助澜,冻精生产单位对细管生产设备的需求趋之若骛。但如何配置一套理想的细管冻精生产设备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不是一件易事。细管冻精生产设备配置和计算机的配置有许多共同点。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不同...  相似文献   

14.
牛细管精液的冷冻最早使用广口液氮罐和自制的冷冻槽.随着种公牛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冷冻精液生产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冻精设备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2000年我站从国外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全自动精液冷冻仪.生产能力由原来的每次制冻几百支提高到几千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使用全自动冷冻仪后.由流动的液氮蒸气冷冻代替以往静止的液氮蒸气熏蒸冷冻,使得每一批次的精液冷冻温度相同.冷冻环境一致,提高了冻精质量和产量。但是其启动温度影响着冻精的质量和产量.为了探求荷斯坦种公牛细管精液最佳的冷冻启动温度.笔者用两种不同的冷冻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初冻温度为-120℃,入氮温度为-110℃的冷冻方法进行荷斯坦种公牛精液细管的冷冻.能明显提高冻后精子的活力,缩短制冻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饲养种公牛的目的是生产数量多、质量好的优质冻精。为此,除了加强对种公牛的选育和饲养管理,提高原精液活力、密度和射精量以及使用先进的稀释液配方、精液冷冻方法和改进冻精剂型外,使用同种剂型结构改进的新型细管,在冻精生产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冻精剂型的发展自从开展牛的冷冻精液技术以来,其冻精剂型经过不断改进。从2 mL安瓶冻精、0.1 mL颗粒冻精、0.5mL中型细管冻精,发展到0.25 mL普通型微型细管冻精和0.25 mL新型微型细管冻精。每次不同剂型的改进或同种剂型结构的改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冻精的质量和产量。2细管结构和使用新…  相似文献   

16.
自从细管冷冻精液问世以来,牛的人工授精都使用细管冻精进行配种。每支冻精的直线运动精子数也由过去的一千多万个逐渐减少,现行执行的国家标准为每支黄牛细管冷冻精液直线运动精子数不低于800万个。一般每头发情母牛每次使用一支细管冻精输精,有的母牛一个情期内还输精2次。本试验在现行执行的标准细管冷冻精液基础上,探索在牛人工授精中能否再适当降低每支细管冻精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黄牛改良工作的进展,对冷冻精液的制作剂型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剂型是细管冻精,而国内则多是颗粒冻精,但近年采用细管冻精也日益增多。为了探讨细管和颗粒2种不同剂型冷冻精液对受胎率有无差异,我站于1990年5月~11月在本县娄庄、渔沟、尹集、杨疃和夏楼5个家畜改良站,对2种不同剂型冷冻精液的受胎率进行了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牛对来站授配的黄母牛,通过  相似文献   

18.
关于牛细管冻精用38℃水浴解冻与手搓法解冻对精子活力及生存时间影响的对比试验边凤玉李淑坤梁书霞(黑龙江省家畜冷冻精液监测中心·哈尔滨·150069)细管冻精在我省牛的繁殖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生产操作时由于细管冻精解冻方法不同,有的输精员往往为...  相似文献   

19.
牛冻精中细菌数超标,不仅使冻精质量下降,影响母牛受胎效果,而且容易引发母牛生殖疾病,造成屡配不孕,影响母牛繁殖生产和身体健康.在牛冻精生产过程中,由于精液被灌装到无菌的塑料细管内并且被密封,避免了精液的污染机会.精液巾细菌数偏高,往往是精液在灌装到细管前受到污染的.因此,加强精液的采集和精液在灌装前的处理这两个环节的工作尤为重要.笔者从事牛冷冻精液生产十余年,通过对冻精生产这两个环节的不断改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细菌数明显降低,80%的冻精细菌数控制在每剂量在50个以下.现将采取的措施加以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多层次细管冻精工艺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牛精液冷冻工艺的迅速提高,细管冻精必将取代颗粒冻精。当今世界上已有38个国家细管精冻的普及率达90%以上。我国尚未普及,如何尽快创造条件,加快细管冻精生产,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畜牧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应用MVE—500型冷冻罐生产细管冻精,目前只限于一层,多层次生产尚未见报道。本试验目的在于找出罐内温度变化规律,从而探讨多层冻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