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3年南平烟区烤烟生产气候分析及气象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13年南平烟区烤烟生产过程的降雨量、气温、日照时数3个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苗期日照时数偏少和寒潮影响不利于培育壮苗;旺长期个别时段降水少、气温低、日照少,不利返苗和烟株早生快发,影响烟株光合作用,对产量和品质形成不利影响,5月中下旬高温高湿造成病虫害发生流行;成熟采收期气象干旱,造成上部叶烟碱过高,对烟叶品质形成不利影响。寒潮、强对流和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对烟叶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南平烟区通过烟苗移栽期预报、烤烟产量预报和人工防雹等气象服务,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该文利用详实的气象资料,从影响烤烟生长的温、光、水等主要气象要素着手,对恩施州二高山、高山烤烟生长发育期出现的病害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烤烟生长发育的主要是因低温、连阴雨、寡照,蒸发少等气象灾害造成的,其灾害程度高山区比二高山、低山严重,多雾区比少雾区严重,坪地比坡地严重。同时,针对这种气象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今后的烤烟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52009年湘西主要产烟区烟叶收购统计数据,分析了烟叶生长期主要气候事件(春寒、倒春寒、5月低温、连阴雨、雨季结束时间、日最高气温≥35℃高温的日数、日最高气温≥35℃连续天数、干旱)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湘西主要产烟区出现在3月中旬的春寒或倒春寒天气过程可能对烟叶的产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月轻度春寒或倒春寒、轻度5月低温对烟叶产质量的负面影响较小;在雨季结束日期不明显的年份,8月份的干旱有利于烟叶产质量的提高;7、8月份高温期间,温度、湿度、日照、云量、日较差等综合气象因素可能是湘西高品质烟叶生产的重要因素;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偏少对烟叶产质量有负面影响,日数偏多则有利于烟叶产质量的提高;5月低温与重度连阴雨同时出现时,烟叶的产质量严重下降,6月连阴雨对烟叶的产质量影响较小,7月连阴雨有助于烟叶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揭示气象要素与烤烟品质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法对丽江主产烟区的烟叶化学成分与大田生长期逐月的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丽江主产烟区C3F等级烤烟的烟气总体平衡性较好,烟叶燃烧性好,但香味略显不足;(2)主产烟区大田期的气象条件适宜优质烟叶的生长;(3)丽江主产烟区气温条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不显著,部分时段的降水量与烟叶的烟碱、总糖、糖碱比、淀粉、钾氯比、钾含量相关性较显著,日照条件与烟叶的烟碱、糖碱比和钾含量相关性好,部分时段相关系数达到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5.
江西烤烟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10):1686-1690
烤烟大田期的光照、温度、降雨量等是影响优质烟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气候生态学因素。烤烟作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赣南老烟区及赣北、赣中新烟区均有大量种植,然而,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发生,已成为烤烟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概述了烤烟不同生育期的气象灾害,即育苗期低温冻害及膜内高温高湿、移栽期低温阴雨、旺长期多雨寡照及高温高湿、脚叶成熟期高温高湿及顶叶成熟期高温强光;从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了气象灾害对烟草蛋白质和烟草代谢物合成与积累的影响,并提出了避免和防御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烟叶是湖北省郧西县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利用1981-2010年郧西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资料,对郧西县气温、降水量、日照、无霜期等气候条件,及干旱、暴雨、低温、连阴雨、大风和冰雹等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发现郧西县气候条件总体适宜烟叶种植,但仍受易受干旱、暴雨、低温、连阴雨、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的影响。提出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烟叶病虫害预报等气象服务,为烟叶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慧 《河南农业》2002,(11):15-15
移栽是烟草生产的关键环节。移栽期不同,烤烟生长期间的气候条件不同,烟草的生长发育及品质均有差异;移栽过早,烤烟大田生育前期常受低温影响,易导致早花,减产降质;移栽过晚,烟叶成熟期间气温低,烘烤后易挂灰,品质差,而且会因赤星病的发生流行造成严重损失。作者初步研究了驻马店铜山烟区烤烟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为确立烤烟适宜移栽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河南浓香型烟叶产区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河南浓香型烤烟风格特点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基于河南烟区64个气象站1981—2010年30 a气候值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烟区Ⅰ区(许昌、周口、漯河、平顶山、南阳、信阳和驻马店)和Ⅱ区(三门峡和洛阳)浓香型烟叶典型生态区的气候特征及全生育期气象因子的演变规律和匹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烟区Ⅰ区和Ⅱ区,伸根期平均气温增加迅速,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变化较为平稳,该时期是冰雹和大风灾害易发阶段;旺长期平均气温增加迅速,降雨量增加,日照时数减少,该时期易遭受高温热害;成熟期平均气温迅速下降,降雨量和日照时数显著减少,该时期易遭受连阴雨灾害。从总体上看,河南烟区光温水的变化规律与浓香型烤烟生长需求匹配协调,且表现出旺长期"雨热同期日照足"与伸根期和成熟期"温高雨少日照足"的气候优势,但也可能出现前期冰雹大风、中后期高温热害和连阴雨灾害的不利气候。  相似文献   

9.
利用西峡县2005~2015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西峡烟叶生长期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40%以上年份都会出现灾情,出现频率为:低温45%,寒潮70%,干旱56%,暴雨34%,冰雹47%,对烟叶生长危害最大的是寒潮和冰雹。为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西峡县建立了烟草防灾减灾系统,系统包括专项预报和灾害评价、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烟区抗旱增雨和削雹减灾作业四部分,由气象台、县烟草局联合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0.
黄武  时焦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0):1097-1100
对近30年来湖南邵阳烟区隆回县的气象资料(包括温度、光照和降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邵阳烟区具备优质烤烟生产大田期所需的良好温度、光照和降雨条件,是湖南省发展优质烤烟的较好产区,但在不同时期也存在一些不利于烟草生产的条件。针对这些制约烤烟生产的气候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烟草栽培关键技术要点,以期为邵阳特色烟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利用石阡县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对烤烟的生态学特征及生长发育特性的了解,对石阡县烤烟种植区光、热、水等气象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适宜烤烟生长的气候条件及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气象灾害。结果表明,石阡县气象条件(温度、降水、光照)适宜烤烟的种植和发展,其具有大力发展烤烟产业的气候优势。影响烤烟生育期的主要有低温雨雪、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和阴雨寡照,其中影响烤烟生育期的低温天气主要有冬季低温雨雪、倒春寒和5月低温,分别影响烤烟苗床期、移栽伸根期和旺长期。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公安县是全省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县,针对目前还没有开展葡萄种植专业气象服务的现实,本文在分析公安县农业气象要素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葡萄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得出如下结论:公安县农业气象条件虽然满足葡萄种植,但会频发农业气象灾害,如营养生长期的低温寡照、连阴雨天气、高湿环境引起病虫害;生育生长期引起的高低温、高温日灼等灾害,最后分生育期给出了葡萄栽培专业气象服务内容和指标。为公安县开展专业气象服务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找出蔚县烟草气候变化规律,以便为种植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利用1967~2013年蔚县气象站观测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等统计方法分析影响烟草生长发育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7a来蔚县烤烟生长期的平均气温属于烟草正常生长范围,接近最适宜气温最低值;1990年以来,≥10℃的积温只有两年小于烤烟生长期所需积温(2 600℃.d);47 a来蔚县无霜期平均值比烤烟正常发育成熟所需的无霜期多18.7 d;生长期内降水量历年平均值远低于烤烟正常发育需水量;蔚县烤烟在大田期的日照时数能够满足优质烤烟的所需日照时数,采烤期比优质烤烟所需日照时数略偏多;蔚县冬春季冷凉,干燥的气候特点不利于病虫害发生,但气候的日趋变暖趋势有利于虫害的发展;为了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需要合理选择品种和种植地,应适时灌溉,还需要做好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工作,建立合理气象服务体系,做好烟草灾害的早预报、早通知、早预防.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十堰市7个气象站1971~2009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十堰市烤烟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及主要气象灾害:十堰市具有无霜期长、≥10℃积温高、大田期日照时数长的突出特点,具有烤烟生长优越的光热条件,十堰市烤烟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干旱、高温、暴雨(洪涝)、冰雹、大风等;简述了气象灾害对烤烟生产的影响;探讨了十堰市烤烟生产气象服务方法和应对气象灾害的措施。为十堰市烤烟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江西中南部40个气象站1959—2018年的常规观测资料,参考烟叶全生育期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江西烟叶种植气象灾害危险性特征进行分析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影响江西中南部烟叶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按权重大小依次为暴雨、冰雹、连阴雨、低温冰冻和高温热害,其中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东部高、西部低;冰雹危险性分布西北高、东南低;连阴雨危险性西部高于东部,且内部呈现自北向南递减的趋势。低温冰冻和高温热害危险性北部高于南部,东西分布比较均匀。综合来看,江西烟叶种植区气象灾害危险性表现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其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抚州和吉安两市北部的部分地区。本研究区划结果可为江西烟叶种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小气象灾害对烟叶种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玉兰  戴小笠  管景德  陈虹  毛万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92-12594,12597
[目的]探讨影响灵武长枣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方法]通过对历年灵武长枣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统计分析,研究灵武长枣不同生长阶段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等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影响灵武长枣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是盛花期出现连续9d以上≥30℃的高温天气、成熟期连续10d以上阴雨天气,盛花期连续7d以上阴雨天气以及越冬期出现4d以上≤-22℃的持续低温天气,同时极端最低气温达到-24℃。[结论]灵武长枣不同生长时段主要气象灾害不同。出现最多的主要气象灾害是盛花期连续9d以上≥30℃的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宝塔区苹果生产中的霜冻、冰雹、大风沙尘、高温热害、干旱、连阴雨等主要气象灾害进行气候统计、调查及影响分析,并根据灾害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吴俊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26-10628,10630
利用1959~2010年虞城气象档案历史资料,总结分析了该县气侯特点、主要气象灾害以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等。结果表明,虞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旱涝不均,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经常发生的有暴雨、大风、寒潮、连阴雨、高温等原生气象灾害和内涝、干旱等次生气象灾害,全县气象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总数的70%以上,约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3%~6%,对虞城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浅析枫桥香榧(细榧)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31-7232
[目的]合理利用气象条件,提高香榧产量。[方法]通过了解枫桥香榧(细榧)产量的年际变化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气象因子与香榧产量的关系。[结果]枫桥香榧(细榧)产量年际波动大,关键是主要生育物候期的气象因子,本真阶段:2~3月寒潮及临界低温-7℃,盛夏临界高温天数20d和临界雨日12d;假真阶段:临界日平均气温15℃,中下旬低温和连阴雨临界累计日数8d,中旬低温和连阴雨临界累计日数5d;实真阶段:5~6月临界日照时数300h和临界降水日30d。[结论]开花前(本真阶段)雨水调匀、温度适宜,花期(假真阶段)和落花落果期(实真阶段)少雨多照和多雨凉夏的气候有利于香榧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