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开展透红小丑鱼的促熟培育及与珊瑚和海葵的养殖生态等一系列比较试验得出,亲鱼在培育水温为24.0~29.0℃的条件下培育180、180~270、270~360 d成活率依次为97.22%、95.00%、96.94%;"1大×3小"和"1大×4小"试验组的亲鱼配对成功率最高,达到90%,而"1大×1小"试验组配对成功率最低,仅为60%;虾肉+配合饲料试验组的亲鱼培育成活率和产卵量最高,分别达到了100%和980粒,而牡蛎+配合饲料试验组的成活率最低,仅为80%;配合饲料组的产卵量最低,仅为684粒;海葵和珊瑚并不是透红小丑鱼赖以生存和繁殖的环境条件,透红小丑鱼与珊瑚和海葵的生态养殖相比,小丑鱼更喜欢在海葵的触手间活动。  相似文献   

2.
以大连沿海捕获的松江鲈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松江鲈鱼亲鱼培育与繁殖技术研究,介绍了松江鲈鱼亲鱼培育和繁殖的关键技术,包括雌雄鉴别、亲鱼培育、催产与孵化、胚胎发育与苗种培育,提出了亲鱼培育与产卵新方法,实现了受精卵规模化孵化的突破,解决了苗种饵料需求,为大规模生产苗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泥鳅是一种养殖前景巨大的淡水养殖品种,近年来其市场需求量和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但其苗种成活率不高,制约着泥鳅养殖业的发展。综述了泥鳅繁殖中雌雄比、催产素剂量及配比使用、影响泥鳅繁殖生长的重要因素及泥鳅苗种培育中食性及饵料选择,以期为泥鳅的繁殖生长、苗种培育和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鳝规模化繁殖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综述了黄鳝规模化繁殖的研究现状,包括亲鳝培育与饲料、黄鳝性逆转与雌雄鉴别、催熟与催产药物的选择、繁殖方式的选择和生态因子对黄鳝繁殖性能的影响等,并对黄鳝今后的规模化繁殖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探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周期对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laris)幼鱼成活率、饵料转化率及生长率的影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50 d后幼鱼肝脏生长激素受体基因Ⅰ型(Growth hormone receptor1)、生长激素受体基因Ⅱ型(Growth hormone receptor 2)、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基因(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基因(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温度、光照周期对公子小丑鱼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其生长率、饵料转化率影响显著。幼鱼的生长率、饵料转化率在温度27℃时最大,22℃次之,17℃、32℃较低;光照周期方面,幼鱼的生长率、饵料转化率在24L∶0D组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光照周期组。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幼鱼肝脏各生长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温度27℃时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光照周期方面,各基因在24L∶0D时相对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光照周期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公子小丑鱼幼鱼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7℃,最适光照周期为24L∶0D。  相似文献   

6.
胡先锋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36-336,338
介绍了池塘主养鳜鱼饵料鱼的选择与配套方案,总结了饵料鱼的培育技术,以期为鳜鱼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红枫繁殖与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市场对红枫幼苗的需求,从砧木选择与培育、接穗选择、嫁接及嫁接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红枫嫁接繁殖技术,以期为园林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贝类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个体大小及食性有所不同,所以必须根据养殖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藻类饵料。一、对藻类饵料的要求 1.个体小,适合养殖对象幼体摄食。 2.饵料生物在水中运动的速度及分布情况与贝类幼体活动习性一致。 3.营养丰富,没有坚硬的细胞壁,易被消化吸收。 4.饵料生物体及其代谢产物无毒,不影响培养对象的正常生长。 5.繁殖迅速,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易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9.
渔政渔业     
正张家界金鲵生物公司张家界金鲵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大鲵驯养繁殖、大鲵产品研究与开发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公司自1996年起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大鲵规模化繁殖,现有人工恒温养殖隧洞4000米,养殖池4.8万平方米,培育可繁殖的大鲵种鱼9000尾,饵料  相似文献   

10.
抗浪白鱼是抚仙湖的特有鱼类,资源曾濒临枯竭,2001年澄江市开展了抗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的研究,对抗浪白鱼的繁殖、饵料筛选、人工采卵孵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亲鱼培育、鱼病防治等展开深入的研究,最终突破了抗浪白鱼的人工驯养繁殖关,从根本上解决抗浪白鱼的种源问题。  相似文献   

11.
石斑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斑鱼当前的繁育、养殖模式及技术、疾病防治、分子水平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发现石斑鱼作为我国南方沿海快速发展的新兴海洋鱼类,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苗种繁育、养殖病害、饲料、养殖方式等4个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石斑鱼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建议在苗种繁育方面要重点研究生物饵料的稳定培养技术,解决苗种繁育早期活饵供应不足的问题;在养殖病害方面既要加强研发高效疫苗的力度,又要推广“防重于治”的观念;在饲料问题方面应着力探索鱼粉的替代植物蛋白,进行低碳养殖;在养殖方式方面则应着力推广深海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模式,提升养殖效率,拓展潜在养殖空间,以期促进石斑鱼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鱼类是优质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其中养殖鱼类占重要地位,而通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传统方法和分子辅助育种、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是鱼类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鱼类干细胞技术特别是细胞移植和诱导技术快速发展,为鱼类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介绍了鱼类干细胞育种的现状及应用,总结了鱼类干细胞育种技术面临...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水稻品种是水稻生产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改革水稻育种技术,加快育种进程,促进水稻生产的发展,是育种工作者的追求。以化学杀雄杂交技术作为重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养殖斑鳜技术水平低、产量低的问题,试验从池塘选择、地质、苗种选择、养殖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入手,总结出了养殖成活率可达近90%,平均尾重0.42kg,产量高的池塘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静宜 《北京农业》2012,(27):84-85
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养殖技术与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采用鱼鸭池塘混养,能起到"一池双收"的生态效果,目前已经被广大渔民接纳并推广。渔民利用良好的地势水源条件,开挖池塘,以水面为中心,鱼鸭养殖并举,合理配置,形成大规模集群效应,达到鱼鸭双丰收。通过近几年鱼鸭混养的实际经验,总结出鱼鸭混养生态养殖模式,在山东省临邑县建立的鱼鸭混养基地,进一步推广,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运用颗粒饲料饲养淡水白鲳,可以降低饵料系数,减少开支,提高经济效益。饲养过程中,淡水白鲳放养规格要在50g/尾以上,投喂初期要驯食。  相似文献   

17.
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秦玉丽  吴良钱  李睿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610-4610
从水体选择、网箱设置、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扼要介绍了黄颡鱼的水库网箱养殖技术和池塘网箱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绿色食品藠头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地环境、种藠选择、整地与施肥、栽植方法与密度、大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对绿色食品藠头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规程化概述,为绿色食品藠头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无公害淡水养殖的环境要求、苗种选择与培育、成鱼池塘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从养殖条件、品种的选择、苗种培育、成鱼养殖模式以及饲料投喂、水质调控、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等综合技术方面总结了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方法和经验,供罗非鱼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