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德明 《作物研究》1990,4(1):26-28
常规水稻与杂交水稻对于提高我国水稻单产和总产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怎样恰当地看待和处理好常规水稻与杂交水稻的关系,摆正两者在水稻生产中的位置,无疑对于我国粮食生产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稻干尖线虫部分群体对水稻的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地理群体和寄主群体的中国水稻干尖线虫对水稻的致病力差异,通过室内水稻盆栽接种试验,对来自中国6个省、2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水稻干尖线虫8个群体的致病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水稻干尖线虫群体均能侵染供试的3个水稻品种,但不同群体对水稻同一品种的致病力,以及同一群体对不同水稻品种的致病力均存在差异;不同水稻品种被侵染后的症状也存在差异,仅有辽盐16被所有群体侵染后均表现“干尖”症状,武育粳3号和博优998没有明显“干尖”症状。供试的3个水稻品种接种水稻干尖线虫后均能抽穗,但是株高、穗长、单株穗数和千粒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水稻干尖线虫对水稻的致病力与群体寄主相关,来自草莓的水稻干尖线虫群体对水稻的致病力明显弱于来自水稻上的群体;在供试的水稻干尖线虫群体中,HN 2群体对水稻品种辽盐16的生长影响最大,但在稻株上的虫量最少,显示该群体繁殖数量不大,但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这说明水稻干尖线虫在水稻上的繁殖数与致病力之间并不一定呈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中国的水稻干尖线虫可能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或致病型。  相似文献   

3.
分析水稻土锌含量水平现状,综述土壤锌有效性的影响因子和水稻锌的来源,着重阐述绿肥对水稻锌的影响,旨在为以种植紫云英绿肥作为生物强化手段提高湖南省石灰性水稻土地区水稻籽粒锌含量、改善作物和居民锌营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水稻生产标准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澳大利亚现有水稻播种面积约15万hm2 ,总产量144t,虽面积不大 ,但单产很高 ,全国水稻平均单产居世界首位。在1987年之前的10年里 ,澳大利亚的水稻单产一直徘徊不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澳大利亚通过科研、推广人员和农民的协作 ,开发推广了水稻标准化技术 (Ricecheck) ,才使其水稻单产不断提高。为引进该项技术 ,2001年中国水稻研究所邀请了澳大利亚水稻标准化技术研究和推广专家Lacy先生来中国交流和协作 ,现将该国水稻标准化技术及其推广经验作一介绍。一、澳大利亚水稻产量概况澳大利亚水稻单产…  相似文献   

5.
印度尼西亚发展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永久  李平  李永  杨忠炬  刘贵权 《杂交水稻》2006,21(4):78-79,81
水稻是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的主要粮食作物,尽管印尼的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1 180万hm2左右,但是水稻单产低,不能满足印尼人民的消费需求,每年须进口大米200万t左右。实现印尼稻米自给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杂交水稻。介绍了目前印尼水稻生产的现状以及在发展杂交水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与常规水稻秧苗根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理特性、形态特征、地上部与地下部关系等方面对杂交水稻与常规水稻秧苗根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秧苗发根力、根系活力、根系分布、各级根长、根粗、根数以及根毛均以杂交水稻优于常规水稻。秧苗叶鞘、叶片维管束数也以杂交水稻占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黑龙江省水稻大面积改种旱田问题,分析了水稻土壤特点以及对旱田作物的影响,并提出了生产上“水改旱”应该采取的技术对策。从长远发展角度,还提出了水稻生产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水稻抗倒伏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种植以及水稻收割机的使用,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是水稻栽培与育种工作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水稻生物力学模型、水稻倒伏指数、植株倾斜角度、茎秆抗折力矩、倒伏率、弯曲度、稳定系数以及水稻抗倒伏统计模型等方面综述了水稻抗倒伏数学模型,并就水稻抗倒伏模型研究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相结合对水稻抗倒伏研究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开展水稻根倒伏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缅甸的水稻生产与杂交稻试种简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既明 《杂交水稻》2001,16(5):55-56
缅甸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传统农业国家,是世界上主要的稻米出口国之一。介绍了缅甸的水稻生产概况和杂交水稻的示范推广情况。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普通单质肥和"洋丰"牌高浓度复合肥为对照,研究了"湘珠"牌水稻专用配方肥在湖南省8种不同类型水稻土条件下早稻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水稻土条件下,"湘珠"牌水稻专用肥对早稻的生长发育与养分吸收、经济性状的改善以及产量的提高都有明显的效果。在施用等养分量条件下,"湘珠"牌水稻专用肥比单质肥平均增产7.96%,比洋丰牌复合肥平均增产5.05%,比不施肥处理平均增产75.5%。"湘珠"牌水稻专用肥主要增加了有效穗数和穗长,提高了结实率和千粒重,减少了水稻的空瘪粒。"湘珠"牌水稻专用肥处理的土壤养分有效性高,有利于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收获后土壤速效氮、钾养分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不同土壤条件下水稻对肥料氮、钾养分的当季利用率为"湘珠"牌水稻专用肥〉洋丰牌复合肥〉单质肥料,对肥料磷的利用率为洋丰牌复合肥〉"湘珠"牌水稻专用肥〉单质肥料。  相似文献   

11.
不同硒肥对水稻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Y两优302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3种硒肥试验,研究不同硒肥对水稻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硒肥对水稻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可提高水稻籽粒中的硒含量,不同硒肥作用效果不同。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以齐穗后3d叶面喷施有机富硒肥500倍液50kg/667m^2效果最好,水稻籽粒中硒含量达0.067mg/kg,比对照增加0.043mg/kg,达极显著水平,生产的大米符合富硒米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水稻喷施植物氨基酸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本田喷施植物氨基酸液肥三次,每667m2施入量为225ml,稀释400倍喷施,效益最佳,增产稻谷40.3kg/667m2,纯增收入37.11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3.29。  相似文献   

13.
绿鑫钾镁肥是一种矿物型钾肥,试验结果表明,绿鑫钾镁肥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35kg/667m2可比施用硫酸钾10kg/667m2增产9%左右。施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水稻专用配方肥最佳含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专用配方肥在原配方N-P2O5-K2O(16%-12%-12%)的基础上增施30%的纯氮,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效益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机插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总量控制在300kg/hm2时,机插水稻氮肥运筹方案以基肥30%、第1次分蘖肥10%、第2次分蘖肥10%和20%、穗肥50%和40%最为适宜,分别比对照增产7.21%和4.62%,提高效益7.97%和5.12%,提高N肥吸收利用率、N肥农学利用率、N肥偏生产力41.7%和22.4%、7.3%和4.6%、21.1%和13.5%,且水稻土和潮土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稻生产中化肥的施用过量、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本文应用具有改善根际生物多样性功能的生物质小分子有机碳肥乌金绿,在不减少和减少肥料施用量两种情况下探讨其对水稻减肥增效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减肥施用乌金绿和减肥施用乌金绿,均能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有效穗数;乌金绿不减肥处理比常规用肥处理增产7.8%,乌金绿减肥处理与常规用肥处理产量相当,可避免化学肥料的浪费和减缓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7.
在浦城县河滨街道李梅村进行中稻“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2P2K2和N2P3K2处理产量最高,施肥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氮肥减量和替代确保水稻稳产,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双重目的。试验设计不施氮(N0)、3种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和3种减氮配施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施肥模式,以当地施肥水平为对照,研究生物有机肥或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及不同减氮比例处理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模式平均减氮30%的情况下,早、晚稻的平均产量略低于常规施肥模式,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模式表现出类似的趋势;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生物有机肥或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平均减氮30%的情况下,氮肥偏生产力平均提高了34. 3%,表明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或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减量化肥是可行的,是一条化肥减量和水稻稳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绿先机、绿聚能复合肥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笔者特设置了此试验,对水稻茎蘖动态、穗部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等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绿先机复合肥提高了水稻的分蘖成穗率;增加了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减少了枝梗退化率;对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有促进作用,进而提高了水稻产量;绿先机复合肥成本较低,可进一步增加水稻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直播早稻优化氮肥施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浙江省金华市对直播早稻优化氮肥施用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农民常规的施肥实践相比较,精细养分管理的施肥技术能为水稻整个生育期提供比较平衡的氮素供应,可以显著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和水稻产量。在施氮量达到100 kg/hm2 时,表观肥料回收率达到0.36,氮肥农业效率达到15.24,同时可获得6 t/h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