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内蒙古乌梁素海生物促淤作用与底泥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浅水草型湖泊——内蒙古乌梁素海建立试验研究基地,针对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生长所产生的强烈的生物促淤作用,研究抑制乌梁素海生物淤积的技术措施,进行了以机械化方式收割沉水植物的工程试验、芦苇蔓延控制工程试验及明水区局部挖深工程试验。探讨了减缓浅水草型湖泊的沼泽化进程的工程技术措施以及湖泥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性,形成了一项可以使乌梁素海生态治理与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兼顾起来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
乌梁素海富营养化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乌梁素海设立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较大规模富营养化适度控制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近年来输入乌梁素海的盐量约75.5×104t/a,平均每年参与积累储备的总氮328.7t,总磷28t,这些超负荷积累的营养物已使乌梁素海有序的生态结构严重退化,将在30a内演变成为芦苇沼泽地。以机械化方式收割沉水植物转移氮、磷营养可以削减湖泊内源性营养物负荷的储备,使输入与输出的营养盐趋于平衡,并抑制生物填平作用。芦苇园田化生态管理工程可以控制芦苇蔓延,重建全湖自然景观。实施上述生态工程可使乌梁素海富营养化适度控制与水生资源开发利用取得和谐统一,促进湖泊环境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中的生态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近年来浅水湖泊沉水植物修复相关文献报道,总结了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中的生态机理,分析了影响沉水植物恢复的主要因子(藻类影响、鱼类摄食及扰动等),综合探讨了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中的重要作用,为科学合理地开展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程浪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0):72-75
通过对微生物复合修复剂-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在湖泊治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逐渐恢复湖泊的自净能力.结果表明:当对湖泊实施生态修复技术后,湖水的透明度、溶解氧(DO)和氧化还原电位(ORP)都呈上升趋势,水体pH维持在6.0~9.0,透明度、DO和ORP最高值分别可以达到130 cm、8.21 mg/L和278 mv.修复后期,COD、NH3-N和TP浓度比修复之前分别下降了94.3%、92.0%和98.3%,表明生态修复技术对控制湖水COD、NH3-N和TP具有显著效果,可为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浅水河湖沉水植物的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婧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252-254,258
目前,我国水域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导致浮游植物增加,沉水植物消亡,在外源污染物降低后,沉水植物的恢复仍然滞后相当长的时间,而沉水植物恢复技术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均有重要意义。从沉水植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现状、恢复条件及恢复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浅水河湖沉水植物的恢复技术的研究概况,并对沉水植物恢复技术以及开发和利用沉水植物资源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草型湖泊富营养化适度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许多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日趋严重,特别是在大型水生植物响应型即草型湖泊中,各种水生植物过度繁殖危害着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行湖内治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采用机械化装备有计划地收割这些大型水生植物,从水体中尽可能多地将氮、磷转移出去,从而对富营养化进行适度控制。  相似文献   

7.
草型湖泊富营养化适度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工这膛业生产的发展,许多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日趋严重,特别是在大型水生植物响应型即草型湖泊中,各种水生植物过度繁殖危害着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行湖内治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采用机械化装备有计划地收割这些大型水生植物,从水体中尽可能多地将氮、磷转移出去,从而对富营养化进行适度控制。  相似文献   

8.
不同盐度对苦草、刺苦草和水车前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沉水植物苦草、刺苦草及水车前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其在不同盐度下的种子萌发反应。结果表明:盐度是影响沉水植物种子萌发的环境因子之一,对沉水植物种子的萌发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水车前种子的累积萌发率显著高于苦草和刺苦草种子的累积萌发率,并且苦草和刺苦草种子的累积萌发率没差异。在湖泊沉水植被恢复与重建时,针对苦草、刺苦草以及水车前种子对盐度的耐受性和它们自生生活史特性,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恢复沉水植物。如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种植苦草和刺苦草;采取规划保护区的方式恢复水车前种群等。  相似文献   

9.
乌梁素海氮循环转化过程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是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对不同形态氮的循环转化规律的分析是研究湖泊生态系统稳定结构及其演化进程的基础,针对乌梁素海的生态现状,建立了不同形态的氮的循环转化概念图,分析了有机碎屑氮、氨态氮(NH3-N)、亚硝态氮(NO2-N)、硝态氮(Nq-N)间的转化关系,描述了芦苇、水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底栖动物组成的食物链中氮的循环规律。注意到乌梁素海大型水生植物(芦苇、水草)生长期间主要是吸收湖泊水体中的硝酸盐氮(NO3-N)和氨态氮(NH3-N),腐败沉落后则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于底泥中,这一结论为以机械化方式收割大型水生植物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种常见沉水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利用苦草、金鱼藻、穗状狐尾藻、菹草、轮叶黑藻、伊乐藻6种常见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分析不同沉水植物对水体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和动态规律。[结果]6种沉水植物均能够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且均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与其他几种沉水植物相比,苦草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和氨氮(NH4+-N)浓度;试验结束时,苦草组植物生物量最大,但均集中于水体底部。[结论]6种沉水植物中,苦草更适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1.
惠州西湖浮游动物群落对生态恢复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惠州西湖是典型的亚热带浅水城市湖泊,目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2004年12月,惠州西湖开展了以水生植被构建和鱼类调控为主的生态系统恢复示范工程,以控制湖泊富营养化,改善湖泊水质.通过2005年1~10月对惠州西湖生态恢复示范区中浮游动物变化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未修复的平湖相比,示范区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浮游动物种类增加,枝角类和桡足类丰度增加,而轮虫丰度显著降低,多样性指数随之增加,优势种趋向清水型种类.  相似文献   

12.
水生植被对湖滨湿地水环境净化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洪泽湖湖滨地区植物群落对湿地水环境的净化效果,为该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湖滨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的水草区和无草区环境特征进行野外调查,并结合室内试验,测定湖泊湿地水体的营养盐(N和P)、化学需氧量(COD)及透明度(SD)含量的变化,定量分析水生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水环境的净化效果,并对其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水生植被对洪泽湖湿地水环境中TN、TP、COD、Chla的去除作用及对SD含量变化有较明显的影响。水生植物之间的竞争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情况。[结论]该试验为研究洪泽湖湖滨带生态修复及增强其自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洪泽湖湖滨地区植物群落对湿地水环境的净化效果,为该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湖滨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的水草区和无草区环境特征进行野外调查,并结合室内试验,测定湖泊湿地水体的营养盐(N和P)、化学需氧量(COD)及透明度(SD)含量的变化,定量分析水生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水环境的净化效果,并对其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水生植被对洪泽湖湿地水环境中TN、TP、COD、Chla的去除作用及对SD含量变化有较明显的影响。水生植物之间的竞争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情况。[结论]该试验为研究洪泽湖湖滨带生态修复及增强其自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水深的洞庭湖区芦苇对湖泊中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芦苇在降低湖水磷含量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生长旺季,浅水区和深水区的芦苇根区总磷最高去除率分别为55%和25%以上,表层去除率分别为35% 和20%;在枯萎期,根区的总磷去除率也能分别达到30%和20%以上,表层仍能保持15%。结果表明,通过适时收割 芦苇,可有效降低湖水中总磷含量。  相似文献   

15.
李刚  杨巧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759-1762
通过分析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根据高含硫天然气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三层次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工程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工程运营前和运营后(未实施生态恢复措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该工程影响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是一致的,可为后续实施生态恢复方案提供依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可运用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利用废弃物生态修复受损景观环境问题进行了相关综述,总结了利用废弃物为植物生长构筑条件及做土壤改良剂来修复受损生态环境两方面内容。为植物生长构筑条件主要是利用废弃物减少风蚀和水蚀、构筑植物生长微环境以及通过加固土体为植物生长创造条件;作为土壤改良剂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来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建议景观环境生态修复中的废弃物的再利用与景观营建进程并行,在景观设计实践中利用废弃物生态修复景观环境并营造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7.
3种水培蔬菜对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3种水培蔬菜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以期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植物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菜、包菜和油麦菜3种常见蔬菜为试验材料进行水培生长试验,通过对氨氮(NH4+-N)、活性磷(SOP)和高锰酸盐指数(IMn)等富营养化指标的测定研究3种蔬菜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菜的生长状况最佳,包菜次之,油麦菜最差,这表明生菜和包菜可以较好地适应富营养化水培生长;对富营养化水体中NH4+-N和IMn去除率最高的是生菜(92%和86%),对SOP去除率最高的是包菜(92%),而油麦菜对这3个指标的去除率均最低。[结论]生菜和包菜对富营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韶关大宝山矿区周边兴起的无序民采和商业矿采活动对山体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为应对矿山生态退化、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环境等问题,矿区有效实施了水体治理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等多项工程。本文在全面调研和搜集大宝山矿区污染现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清污分流、尾矿清淤、污水处理、植被恢复、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实施内容及相关政策为依据,对大宝山矿区部分污染修复工程案例进行总结。并在全面分析矿山污染来源、横石河及其周边农田土壤、地下水的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简要归纳矿区目前所施行的治理工程及其成效,主要包括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铁龙新山片区清污分流工程、李屋拦泥库清淤工程以及尾矿库外排水处理厂工程。大宝山矿区采取的相关治理方法和理念可以为其他矿区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