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洛阳红’牡丹组培苗为试材,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培养条件、抗褐化物质对‘洛阳红’牡丹继代苗增殖生长、生根及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DKW基本培养基适宜‘洛阳红’牡丹继代增殖;培养基中附加2.0~3.0mg/L BA与0.5mg/L IAA或0.05mg/L NAA配比有利于继代苗分化、生长,而附加玉米素ZT效果不佳;20~25℃对‘洛阳红’继代苗增殖影响不大,30℃下试管苗很快老化、枯死,不宜采用;1/2MS附加0.2mg/L NAA或2.0mg/L IAA与2.0mg/L IBA配比可促进‘洛阳红’牡丹试管苗不定根诱导;继代和生根培养基中附加0.5g/L PVP可有效减轻‘洛阳红’牡丹组培苗褐变,促进继代苗分化、生长,但对生根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红颊草莓试管苗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究不同激素配比、pH值、蔗糖浓度和不同外植体对草莓试管苗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颊草莓试管苗在以激素配比MS+6-BA 1 mg/L+IBA0.05 mg/L时继代增殖系数最高达9.8;pH为5.8时增殖效果最佳,增殖系数达8.2;添加20 g/L蔗糖最适宜草莓试管苗增殖,增殖系数达8.0;以草莓离体试管苗半棵芽为外植体可显著加快侧芽萌发时间,增殖系数提高30%。本研究针对几个影响红颊草莓试管苗继代增殖的因子进行研究,为草莓种苗的快速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欧李增殖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目的】筛选出适合欧李增殖的最适培养基,可以提高试管苗的质量和优化欧李无性繁殖体系。【方法】以欧李2号增殖培养阶段试管苗为试材,以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浓度、不同蔗糖浓度、不同pH值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增殖效果研究。【结果】MS培养基最适宜欧李2号的增殖;NAA 0.2 mg/L+6-BA 0.5 mg/L+MS处理,其平均分化新梢数和大于2 cm新梢数最多;MS培养基中蔗糖浓度40 g/L处理,既可显著提高分化新梢数又可提高成苗率;pH6.0的MS培养基最适宜欧李2号生长。【结论】适于欧李2号的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NAA 0.2 mg/L+6-BA 0.5 mg/L+6 g琼脂+40 g蔗糖,pH值为6.0。  相似文献   

4.
观赏性小苹果“特丽”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观赏性小苹果“特丽”的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无菌培养体系,研究了不同的激素配比和不同茎段类型对增殖培养的影响以及不同的生长素组合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BA0.5 mg/L~2.0mg/L+NAA0.1mg/L均为适合的芽萌发培养基;MS+BA1.5mg/L+IBA0.1mg/L是最适合的茎段增殖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取留顶芽无侧芽和去顶芽带有1~2个侧芽两种类型的茎段有利于提高增殖系数;1/2MS+0.2mg/L IAA是最佳生根培养基。试管苗增殖系数达到5.6,生根率达91.9%。  相似文献   

5.
大花萱草杂交种子试管内萌发及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大花萱草红运×金娃娃杂交获得的46粒种子播于1/2MS培养基上,进行试管内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种子在试管内培养60~90 d后,总萌发率达到了21.74%,形成了6个无菌株系。各株系分化生长有着明显的区别:H9、H23叶片细小,MS+6-BA 0.3~1.5 mg/L+IBA 0.1~0.2 mg/L较适合增殖生长,培养周期15~20 d;H13、H18、H21、H39叶片宽大,在MS+6-BA 1.5~2.0 mg/L+IBA 0.2 mg/L上较为适合增殖生长,培养周期20~25 d。将试管苗在壮苗培养基MS+0上继代1~2次后转入生根培养基1/2 MS+IBA 0.3 mg/L。  相似文献   

6.
赤桉优选株系离体培养和快繁技术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赤桉优选株系离体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 BA0.5mg/L(以下单位同) NAA0.2 Vc3;增殖培养基为MS BA0.5 NAA0.1 IBA0.2;壮苗培养基为MS NAA0.1 IBA0.2;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1 IBA0.5;太阳闪射光和壮苗培养有利于赤桉生根;最适pH为5.8—6.0;组培苗移栽基质以30%泥炭土 70%黄心土成苗最好。  相似文献   

7.
药用植物裸花紫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种子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配比、培养条件以及生根苗的移栽基质,建立裸花紫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5%酒精预处理10 s,再用0.1% HgCl2浸泡10 min,效果最好;种子在MS基本培养基上萌发;丛生芽继代增殖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光照强度为1500 lx;培养基MS+ 6-BA 2.00 mg/L+ NAA 0.05 mg/L适宜继代增殖,30天的增殖系数为10.87;培养基MS+ NAA 0.50~0.75 mg/L适宜诱导生根,生根率100%;生根苗移栽于河沙、珍珠岩和表土(1: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96%,高生长量最大。运用该组培快繁技术,可以实现裸花紫珠的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最适初代诱导、增殖继代生根的培养基配方,建立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以腊花嫩茎尖为实验材料,采用MS培养基,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组合的KT和NAA,对腊花进行初代诱导培养;设置6-BA和NAA不同激素浓度组合进行增殖培养;选用1/2MS培养基为腊花生根培养的基础培养基,添加IBA不同浓度配比培养实验。最佳初代诱芽培养基为MS+ KT 3.0 mg/L+ NAA 0.2 mg/L+琼脂6.2 g/L+蔗糖30 g/L,pH 5.8,诱导率达88.8%。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琼脂6.2 g/L+蔗糖30 g/L,pH 5.8,增殖系数为3.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6 mg/L+琼脂6.2 g/L+蔗糖30 g/L+0.1 g/L活性炭,pH 5.8,生根率100%。  相似文献   

9.
以防风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对防风试管苗玻璃化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苗相比,玻璃化苗形态异常,组织含水量升高,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酸性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减弱。6-BA浓度超过2.0mg/L、光照低于2000lx、培养瓶内湿度大都极易导致防风试管苗的玻璃化,减少愈伤继代次数,增加培养基内琼脂和蔗糖浓度,可以降低玻璃化率。轻中度的玻璃化苗通过改变培养环境可以恢复正常。优化的防风再生体系为:以嫩茎段为外植体,继代3次左右的愈伤组织诱导出芽,芽继代增殖时,6-BA浓度采用1.0mg/L和0.5mg/L交替使用,培养光照3000~4000lx。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长素对脱毒甘薯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S为基本生根培养基,在温度、光照强度都相同的条件下,对4个甘薯品种脱毒试管苗的生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生长素及同一种生长素的不同浓度对脱毒甘薯试管苗的生根影响不同,其中以0.2mg/L的IAA和0.1mg/L的IBA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温度、继代周期、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等培养条件对金叶复叶槭组培苗根、叶及苗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继代周期、光照条件对苗高影响较大,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同时发现继代周期显著影响叶片数量、光照时间对根生长系数影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筛选出在30℃、4200Lx的光照强度下,16h/d光照时间、继代周期35d为金叶复叶槭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2.
非洲紫罗兰叶片外植体再生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三种叶型的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叶片作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了叶片外植体再生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非洲紫罗兰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3 mg/L和MS+6-BA 0.5 mg/L+NAA 0.5mg/L,培养4周左右,诱导率达100%,绝大多数愈伤组织上都有芽的分化。采用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3 mg/L继代一次后,每个愈伤组织上分化产生的芽可达30余个,3个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成芽能力差异不大。非洲紫罗兰品种A和C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2mg?L-1NAA,品种B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1IBA。生根苗转入纯蛭石栽培时,用1/4MS大量与微量元素进行叶片追肥,成活率90%以上。移栽至腐殖土栽培成活率95%以上,3个月栽培后栽培苗成花。本研究为非洲紫罗兰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金边阔叶麦冬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边阔叶麦冬地下茎芽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BA 1.0 mg/L+NAA1.0 mg/L为地下茎芽诱导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诱导率达100%;MS+BA 1.0 mg/L+NAA 0.5 mg/L为叶片诱导愈伤组织较为理想的培养基,诱导率为52%。地下茎芽形成的愈伤组织其芽诱导率、芽增殖倍数明显高于叶片,诱导率高者达100%,增殖倍数高者为4.6。金边阔叶麦冬试管苗生根的较为合适的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和1/2MS+IAA 0.25 mg/L,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量在5根以上。试管苗移栽苗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枫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枫杨优良种源和变异个体的种质保存和快速繁殖,选用枫杨带腋芽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枫杨外植体适宜消毒处理为75%酒精30 s+0.1% HgCl2 5 min,外植体接种成功率可达87.5%;枫杨愈伤增殖基本培养基以MS为宜,而试管芽苗增殖和根诱导DKW培养基明显优于MS、B5;试管芽苗增殖适宜培养基为(1.0~2.0) mg/L 6-BA+1.0 mg/L KT+(0.3~0.5) mg/L IBA,20~25天增殖4倍以上;根诱导以1/2 DKW+(0.5~0.7) mg/L NAA和1/2 DKW+0.5 mg/L NAA+0.2 mg/L IAA为宜,生根率82%以上。  相似文献   

15.
多胺及稀土对欧石楠诱导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多胺(ployamines, PAs)及稀土元素(rare-earth elements)在植物组织培养应用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以欧石楠继代瓶苗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多胺及硝酸铈和硝酸镧对其继代瓶苗诱导分化的作用。在基本培养基(1/2 WPM+ZT 1.0 mg/L+IBA 0.3 mg/L)中添加1.0 mg/L的亚精胺(Spd),欧石楠的平均分化倍数、平均分化苗高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达到3.89、3.11 cm、98.30%;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1.0 mg/L的硝酸铈[Ce(NO3)3],欧石楠的平均分化倍数、平均分化苗高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9、4.0 cm、98.70%;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5 mg/L的硝酸镧[La(NO3)3],欧石楠的平均分化倍数、平均分化苗高及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5.5、3.89 cm、100%,这3组试验,显著性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该处理相对于其他处理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低浓度的多胺及稀土元素对欧石楠继代瓶苗的分化及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红叶乌桕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红叶乌桕优良种源和变异个体的种质保存和快速繁殖,以带腋芽茎段、茎尖、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红叶乌桕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6月中旬取半木质化茎段,用0.1%HgCl2灭菌5min,外植体接种成功率达79.5%;MS+KT0.5mg/L+IBA0.5 mg/L培养基适于试管苗继代增殖,20~25d继代一次长势良好;试管苗在MS+IBA0.5mg/L+KT(0.5~1.0)mg/L和1/2MS+IBA (0.1~0.5)mg/L培养基中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在91.14%以上,平均主根数为6.49~13.03条/株。  相似文献   

17.
饲料型刺槐微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从韩国引进的四倍体饲料型刺槐为材料,研究了添加在培养基中不同激素组成、浓度、培养条件等因素对其增殖快繁、生根、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0.5mg/L+NAA0.05mg/L、蔗糖30g/L,培养温度25--27℃,光强1500LX左右,每天光照12h,对嫩梢增殖最有利。1/2MS+NAA0.5mg/L,蔗糖20g/L,温度25-27℃,光强2500LX,光照12h,培养20d,生根率可达81%。  相似文献   

18.
安祖花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及染色体检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以安祖花幼嫩叶片和无菌苗叶柄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诱导途径,建立快速高效的安祖花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诱导叶片和叶柄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分别为1/2MS+1.0 mg/L 6-BA+0.2 mg/L 2,4-D和1/2MS+1.0 mg/L 6-BA+0.1 mg/L 2,4-D;诱导出愈伤组织在1/2MS+2.0 mg/L KT+0.1 mg/L NAA培养基上能很好的分化不定芽苗;1/2MS+2.0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可对再生芽实现增殖与复壮;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05 mg/L NAA。试验通过观察安祖花继代过程中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变异的情况,发现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多染色体变异细胞的频率也随之上升,并且染色体变异多为非整倍体变异。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生产上‘蕲山药’脱毒种药供不应求的问题,以其茎节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蕲山药’不定芽再生的影响以及不同碳源对试管微块茎形成的影响,建立‘蕲山药’的离体再生体系及高效形成试管微块茎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蕲山药’诱导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中,MS+ 6-BA 0.5 mg/L+ NAA 0.1 mg/L或MS+ ZT 0.2 mg/L+ NAA 0.2 mg/L对‘蕲山药’不定芽分化较好,形成不定芽频率分别达到81.33%、82.67%;MS+ 6-BA 0.2 mg/L + NAA 0.02 mg/L对‘蕲山药’不定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高达4.7;MS+ NAA 0.02 mg/L适合‘蕲山药’不定芽生根,生根率高达96.32%。150 mg/L PVP能有效降低‘蕲山药’组织培养的褐化现象。试验还发现,MS+ BA 0.5 mg/L+ NAA 0.05 mg/L+ 60 g/L蔗糖,最有利于‘蕲山药’试管微块茎的形成与生长,其微块茎形成率最高,达到了97.50%;其60、120天微块茎质量分别达到了0.18 g和0.39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