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以湿法工艺制备不同峰值粘度指标的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应用于壁纸胶的制备中,检测分析了壁纸胶的粘度、干粘性、湿粘性、滑动性等,为木薯变性淀粉在壁纸胶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涡流室燃烧系统结构参数的实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涡流室燃烧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正交实验及BP神经网络对应的BP算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优化涡流室的形状、涡流室容积比、通道截面与活塞顶部面积比、通道倾角的设计,从而提高燃油的经济效率,降低烟度的排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3.
重型直喷柴油机缩口燃烧室结构特点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定量评价缸内瞬态气流特性,定义了涡流强度保持性概念。利用CFD软件FIRE对柴油机缩口直喷燃烧室内的气流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流场随曲轴转角变化特性的计算结果,用Matlab软件计算了瞬态的涡流强度保持性,由此分析燃烧室结构对涡流强度保持性的影响。同时试验研究了涡流强度保持性与喷射系统参数、进气涡流匹配时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燃烧室结构控制涡流强度保持性,并与其他参数优化匹配后在动力性、经济性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可有效地改善柴油机的排放特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粒子示踪法将高速摄影技术应用于吊钟型涡流室内气流的观察和测试分析上,并成功地拍摄了可供定性和定量分析用的气流运动图片,从而验证并进一步明确了涡流室内气流运动起源、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进气道稳流试验台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制了发动机进气道稳流试验台。该试验台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灵活方便,计算机可自动进行数据采集,既可满足实验室的需要又可应用于生产车间的在线检测。采用两种计算方法预测发动机进气道涡流比,并给出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气道稳流试验台测量精度高,试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
将485型柴油机中的金属型涡流室镶块改成陶瓷型涡流室镶块,并进行HC有害排放物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陶瓷型涡流室镶块柴油机所排出的HC量,要比金属型涡流室镶块同机型柴油机降低600ppm左右。为此,对陶瓷涡流室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向磷酸酯红薯淀粉中添加不同种类及添加量的低聚糖,测定淀粉粘度与碘蓝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种类、不同量的低聚糖对磷酸酯红薯淀粉的粘度与碘蓝值有较大影响。当低聚果糖添加量为0.3 g/2 g淀粉时,淀粉的稳定性最好,不易老化;随着低聚糖添加量的增加,淀粉碘蓝值降低,当麦芽糖添加量为0.5 g/2 g淀粉时淀粉碘蓝值最小。  相似文献   

8.
水力旋流器分离马铃薯淀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确定参数和指标,进行马铃薯淀粉分离的正交试验,并将试验结果用Matlab软件进行曲线拟合。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获知于马铃薯淀粉分离的水力旋流器的性能指标随各参数变化的规律,得出一定条件下最佳分离状态的各参数值,为水力旋流器用于马铃薯淀粉分离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轴流风叶的气动噪声,提高轴流风叶及其系统的气动性能,探究轴流风叶气动噪声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内流场降噪的机理,寻找一种较为有效的降噪方案,以一款空调用轴流风叶为模型,针对风叶尾缘处进行结构参数化设计,提出了3种轴流风叶尾缘优化方案,并对各方案的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同时引用BVF(边界涡量流)诊断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试验进行验证,探究了轴流风叶涡流噪声的产生机理和有效解决涡流噪声的降噪方案。结果表明:边界涡量流诊断技术可用于分析诊断产生涡流的根源,通过涡量变化及内流场分布差异探究内部复杂流动机理是一种可行的仿真方案;风叶尾缘的旋涡流是产生涡流噪声的根本原因,通过减少叶尾涡流的尾缘锯齿方案能有效降低轴流风叶涡流噪声;提出了尾缘降噪的结构尺寸设计参考,为后续气动噪声的降噪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同步降低涡流室式柴油机中NOx和PM两种排放物,研究分析了涡流室式柴油机NOx和颗粒中主要成分-碳粒生成机理,并采用同步控制措施对195型涡流室式柴油机进行了改进,有害排放物测试实验对比结果表明,NOx和PM均低于国家的排放标准的限值,并达到欧Ⅲ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旋涡泵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旋涡泵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针对其特点,与其他类型泵进行了对比.对旋涡泵的应用、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旋涡泵的工作过程、内部流动、设计方法以及试验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讨论了旋涡泵研究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旋涡泵研究设计发展的趋势,认为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测试和分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指出了旋涡泵半开型叶轮和复合叶轮的结构在工程应用中的独特作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双进口两级中开泵内部流动的涡旋特性,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采用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外特性试验和GCI准则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并引入新一代涡识别方法Omega(Ω)法,对其内流场中的涡旋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涡识别方法不能有效剔除壁面剪切层的影响,而Ω方法能将流体的剪切和纯旋转运动进行区分,获得较为清晰的泵内涡旋结构,特别是在两级叶轮中,能准确捕捉到尾迹涡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在不同工况下,将三维的Ω涡识别方法简化到二维平面后,其在反流道中的适应性更好,规避了之前许多没有形成涡旋结构而流线呈现出强扭曲的区域,同时证明了轴向涡旋在反流道中占主导地位.另外,研究过程证明了Ω方法在双进口两级中开泵这种复杂流体机械内部涡旋结构的识别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为该型泵进一步的设计优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三偏心蝶阀在开启过程中涡流与时间的关系,采用Fluent软件提供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三偏心蝶阀的二维物理模型,编写不同时刻的UDF函数,利用动网格技术及用户自定义函数对三偏心蝶阀开启过程出现的涡街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开启后不同时刻下的涡流速度和涡流长度.结果表明:在三偏心蝶阀刚开启的瞬间蝶阀的下流产生喉口效应,流体介质小开度下由于流阻较大,导致蝶阀的振动强烈,随着开度的增大,流阻急剧减小,蝶阀的振动逐渐减弱,导致三偏心蝶板边缘前后均产生强烈的涡流,下端出现了较明显的涡街效应,随着开启行程的增加,涡流速度不断减小,而涡流长度先增加后缓慢减小,最终消失.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蝶阀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找到了涡街现象的形成和脱落的时间.此模拟为三偏心蝶阀设计、试验和使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蔬菜传统的热风干燥和单纯远红外辐射脱水干燥形式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采用混合加热和并流引风技术方案,将远红外辐射与热风两种加热方式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自优点,整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混合加热式干燥技术.由于蔬菜脱水干燥初期,干燥过程以热风对流换热为主,干燥后期以远红外辐射换热为主,设计的供风管和引风管,其连接管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因此供给各层干燥箱的热风量自上而下也相应地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吸气旋涡的产生机理,并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将水利和水工设备进水口前常见的自由表面旋涡现象简化为盆池自由放水模型,采用“流体体积”(VOF)方法结合RNG k-ε湍流模型模拟自由表面旋涡现象.通过数值模拟获得自由液面从纯水涡到吸气旋涡的生成与演化过程,将计算结果与理论Burgers涡模型进行对比,发现Burgers涡模型的切向速度分布方程与计算结果相符,涡量向中心聚集是导致自由液面发生凹陷并最终产生吸气旋涡现象的原因之一,同时发现Burgers涡的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分布方程与计算结果相比存在很大差异.进一步简化模型后,剔除切向速度影响,模拟了无旋流体的排水过程.通过理论推导在球坐标系下提出“汇球面”模型,获得了较好的速度分布方程,并发现“汇”效应也是产生吸气旋涡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风力机流场中涡的产生及演化过程,采用动网格技术中的重叠网格方法对水平轴风力机流场进行计算,利用Q准则对叶片表面、叶尖涡及中心涡涡旋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同工况下滑移网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比2种方法在不同截面的叶片表面涡量分布,动网格方法计算得出在吸力面流动分离区域更大,能够捕捉到更多叶片表面边界层分离的细节;叶尖涡在向下游运动过程中将出现“叶尖涡跳跃”现象;中心涡在尾迹流场中涡量分布呈双峰状,在风轮后0.5D~2.0D内,叶尖涡与中心涡发生混合扩散;动网格与滑移网格计算得出尾迹流场中,中心涡分布趋势基本一致,采用动网格方法得出涡量峰值更大,采用滑移网格方法得出中心涡更早发生扩散.相较于滑移网格方法采用动网格方法研究风力机流场中的涡会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优良的烘干技术可以保证红枣质量,提升红枣口感。传统晾干技术中红枣浆烂率较高,浪费较大,满足不了农户对红枣干燥的要求。光波设备在食品烘干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其以环保、节能、高效和杀菌等显著优势实现了食品烘干的新型工业化生产,将其应用于红枣烘干已成为一大趋势。为此,基于MSP430控制设计了红枣光波烘干机,运用模糊PID自动控制算法,准确控制红枣表皮烘干温度,将红枣有效烘干,并使红枣含水率控制在口感最佳的21%~23%,方便商户更好地储存。光波烘干技术可以明显提高红枣口感与质量,且具有时间短、速度快、能耗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旋涡泵的结构、特点和应用。从工作原理,结构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设计理论,内部流动和实验研究五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旋涡泵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文章认为,利用先进技术对泵内部流动进行测试,建立新的流动理论模型,完善设计方法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机械化处理生猪粪污,适应规模化发展需要,开发了无臭式重力干清粪工艺。介绍了无臭式重力干清粪工艺技术要点,通过在部分养殖场的实践运用证明,无臭式重力干清粪工艺集成技术可节约养殖用水、防治恶臭、实现废污无害化处理和肥料化、能源化应用,具有极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畜牧局和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出了无臭式重力干清粪工艺集成技术。就无臭式重力干清粪工艺集成技术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及效益进行了分析总结,为更好推广运用无臭式重力干清粪工艺集成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