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斯氏线虫防治核桃举肢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ogei Yang)是核桃最重要害虫,陕西商洛地区1985年因该虫为害减产50%以上。过去多侧重农药防治,但推行有许多困难。我们从中国农科院生防室引进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Agriotos),在丹凤县对举肢蛾脱果幼虫作了初步防治  相似文献   

2.
核桃举肢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uhei Yang)又名核桃黑,属举肢蛾科.核桃举肢蛾在甘肃各个核桃产区发生普遍.幼虫蛀食核桃果实和种仁.被害果实皮发黑、皱缩,种仁干缩、变黑,引起早期落果,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商品价值.近年来,核桃举肢蛾在秦安县随着核桃栽培面积的扩大和新品种的引进,为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自2005年以来,笔者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初步探讨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核桃举肢蛾生活习性观察与防治王合,梁泊(北京平谷县果品办,101200)(北京市林保站)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hetaoheiYang)是北方核桃产区主要蛀果害虫。幼虫蛀入核桃果实,前期受害果实脱落,后期受害果逐渐变黑凹陷,影响产量、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山东省泰安市核桃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化学防治的用药流程,于2017—2018年采用田间调查法进行主要病虫害的调查,于2019年采用常规喷雾法对不同防治对象进行化学防治,研究不同用药时间及用药次数下3种农药对核桃的保果效果及对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确定用药流程。结果表明,2017年泰安市核桃园主要病虫害以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炭疽病和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aristata为主,造成的病虫果率达83.25%。5月中旬至6月下旬,以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和核桃举肢蛾单独发生为主;7月上旬至8月上旬,以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和核桃炭疽病单独发生为主;8月中旬至下旬,以核桃炭疽病单独发生和核桃炭疽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共同发生为主。2018年3种病虫害造成核桃的总体落果率为79.84%,共出现2次落果高峰,即在6月下旬以核桃举肢蛾造成的落果和在8月下旬以核桃炭疽病单独发生和核桃炭疽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共同发生造成的落果。针对以上3种主要病虫害,在核桃生长期应至少喷药6次,其总体的保果效果和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6.58%和93.70%,分别显著高于喷药4次的83.72%和70.56%,与喷药8次处理差异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自5月上旬至8月上旬,每15~20 d用药1次,至少用药6次;对核桃炭疽病自6月下旬至8月上旬,每15~20 d用药1次,至少用药4次;对核桃举肢蛾在5月下旬和7月下旬各用药1次。  相似文献   

5.
1.近年来查明苹果巢蛾 Hyponomeuta malinello Zell 在伊力果区为害日益严重。这种巢蛾食性比较专一,一年发生一代,以一龄幼虫在枝条上卵鞘内越冬。1957—1960年观察于4月10—20日开始出鞘为害,均在苹果花芽开放及花序分离之时,可作预报的依据。2.早期幼虫于5月底6月初开始结茧化蛹。从出鞘至停止取食平均历时43天。6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平均蛹期11天。  相似文献   

6.
张文玉 《植物保护》1966,4(1):34-34
近年来,核桃瘤蛾(核桃毛虫)在北京房山县山区发生,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食成网状,严重时也取食幼果,并造成部分顶芽在当年秋季第二次抽梢和开花,消耗大量养分,使树在冬季易受冻害。 此虫一年发生两代。9月上旬开始,就有老熟幼虫下树找梯田壁、石缝作茧越冬。第二年5月下旬才开始羽化。当幼虫下树过冬时,可喷六六六在距  相似文献   

7.
1989~1991年,在河北省灵寿县,于核桃举肢蛾成虫羽化高峰期,用20%除虫脲5000倍药液防治两次,好果率达95%,对照不防治的树,核桃全部被害。除虫脲还能兼治核桃缀叶螟和刺蛾,对瓢虫的影响也较喷速灭杀丁小。  相似文献   

8.
核桃长足象甲 (AlcidodesjuglansChao)又名核桃果象甲、核桃甲象虫。 1 997、1 998年在湖北省长阳县西部的榔坪、乐园、贺家坪等乡镇核桃产区暴发为害 ,减产约 50 %,局部地方绝收。核桃长足象甲只为害核桃 ,寄主专一。成虫、幼虫均能为害 ,以幼虫为害最严重。幼虫只为害果实 ,取食果仁 ,造成早期落果 ,轻者落果 2 0 %左右 ,严重时全部落果。幼虫为害的果实 ,始终不变形。成虫啃食嫩叶、嫩稍及幼果果皮 ,不造成大的为害。核桃长足象甲在长阳县 1a发生 1代 ,以成虫在背风温暖的杂草间或表土内越冬。室外观察成虫 4月中下…  相似文献   

9.
李隆华 《植物保护》1982,8(4):23-24S
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rti Mcg又名瘤皮红蜘蛛,是柑桔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四川发生普遍而严重。室内饲养一年可发生16代。冬季低温时,一部分红蜘蛛转到潜叶蛾为害的夏秋梢卷叶内或树干伤疤皮缝等处越冬,一般每年3月上旬开始为害,4—5月盛发,高峰期每叶平均虫口达30—50头左  相似文献   

10.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又称秋幕毛虫、秋幕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我国列为2类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原发于北美洲,1979年首次在我国丹东发现。近年来在北方地区呈现蔓延扩散趋势,极大地威胁着农、林业生产安全。1发生为害情况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1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和产卵期,幼虫5月上旬开始为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7月为第1代成虫期。第2代幼虫7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经常发生整株树叶被吃光的现象。8月中旬第2代成虫开始出现,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为…  相似文献   

11.
苹果金纹细蛾是新疆北疆地区苹果园新发生的害虫。2013-2014年,在新疆伊犁地区苹果园对苹果金纹细蛾发生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室内饲养,对其形态特征及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苹果金纹细蛾在新疆伊犁地区1年发生4代。以蛹在被害叶片中越冬。翌年5月下旬出现越冬代成虫,7月中旬为第1代幼虫始发期;8月中旬和9月下旬第2、3代幼虫盛发期时,对苹果园为害率较高,可达25%~55%。  相似文献   

12.
我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山区,现有核桃结果树20万株,1985年以前全县年收购量750余吨,80%以上可供国外市场,但近几年由于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ataohei Yang)  相似文献   

13.
葡萄羽蛾是近年吉林地区发现为害葡萄果实的一种新害虫。以山地和管理粗放的果园为害较重。该虫在吉林地区每年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幼虫为害果实,且频繁转果为害,造成大量落果和部分畸形果,是当前生产上应高度重视的新害虫。可在幼虫蛀果前和蛀果初期,喷施合成菊酯类和低毒的有机磷类杀虫剂。另外,清洁田园,提高栽培管理水平等可明显减轻为害。  相似文献   

14.
核桃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核桃举肢蛾、芳香木蠹蛾、刺蛾、核桃长足象等虫害和枝枯病、黑斑病、炭疽病、苗木菌核性根腐病等病害,应根据不同的危害规律,因害设防,抓住关键时期,及时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瓢虫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瓢虫在菏泽市常年发生3代,个别年份4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4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4月末5月初开始交配、产卵。5月至9月为害,10月中旬后越冬。本文研究了该虫的年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影响发生因素,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朱睦钧 《植物保护》1987,13(6):47-48
我县二化螟(Chlio suppressalisWalker)1年3代或不完全4代。第一代蛾在4月底—5月上中旬盛发,主要集中于早插早稻田产卵为害,部分早插早中稻受害也重,是预测预报和防治的重点代次;第二代蛾在6月底—7月上中旬盛发,主要为害迟熟早稻和早中稻。早发年份,迟熟早稻和  相似文献   

17.
(1)枸杞实蝇 Neoceratitis asiatica (Becker)属双翅目实蝇科(Trypetidae),分布于我国的宁夏、青海和新疆。其幼虫专以枸祀的果实为食。(木巳)果被害率一般为22—55%。(2)实蝇一年发生三代。第一代幼虫发生在结果时期,为害最重,虫口密度最高;第二代次之;第三代最少。以蛹在土内越冬,分布在土下1—3寸处。卵产于果内嫩种子上,每果1卵,幼虫生活在果内,成熟幼虫由果柄附近钻出落地入土化蛹。成虫寿命,雌虫平均14天,雄虫5.5天。卵及幼虫21.6天,蛹18.3天,一个世代约需46.4天。(3)根据三年来防治试验:在越冬蛹羽化以前(约5月上旬),用6%r666粉剂每亩6斤土壤处理,防治初羽化的成虫有效。土面撒布666粉也有一定的效果。摘除蛆果深埋,并撒布6f6粉,亦有实际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9—2020年,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应用远程昆虫性诱测报仪对水稻二化螟开展了监测与预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测报仪监测二化螟发生高峰期明显,发生动态符合当地常年二化螟种群发生规律;成像效果良好,虫体图像完整、特征清晰,易于辨识计数。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越冬代雄蛾主要发生期,2019年、2020年越冬代最高蛾峰日分别为5月11日、5月5日;7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分别为第1代、2代雄蛾发生高峰期,其中2020年第1代、2代最高蛾峰日分别为7月11日和8月24日。2019年、2020年人工识图计数准确率分别为97.50%、98.44%,2020年系统自动识别计数准确率为83.59%,系统自动识别计数、人工识图计数与实地核查数据均无显著差异,监测数据可靠,均能有效反映二化螟发生情况。基于越冬代雄蛾第2蛾峰日监测结果结合期距预测法,预测越冬代产卵进度及第1代卵孵化高峰期,预测结果与田间发生实际一致,对第1代卵孵高峰期准确率为100%,预测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9.
韭菜蛾(Acrolepid alliella Semenov et. Kuznetsov)以幼虫蛀食为害韭菜、大蒜、葱、洋葱等百合科葱属植物。在陕西关中年发生约7代。以成虫、蛹在寄主过冬田间或田边杂草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第一代成虫发生在5月中旬,以后世代重叠。  相似文献   

20.
金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害虫,是苹果园里常见的一种潜叶害虫,近年来金纹细蛾在临汾市为害加剧。苹果树受害后,仅留少数嫩梢和青果,不仅直接影响当年苹果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还影响花芽的分化和形成,使树体衰弱,发生腐烂病。金纹细蛾在临汾市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被害落叶中越冬,3月下旬越冬代(第一代)成虫开始出现,4月中旬即有为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第二代成虫,第三代成虫在7月中下旬发生,第四代成虫在9月中下旬发生,第五代成虫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