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将平均体重(2.57±0.05)g,平均体长(46.5±2.8)mm的黄颡鱼苗进行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试验,放养密度设0.75万尾/ 亩、1.5万尾/亩、2.25万尾/亩、3.0万尾/亩、3.75万尾/亩等5个梯度,经过4个月的养殖试验,以苗种成活率、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为评判依据,得出黄颡鱼4cm鱼种适宜的放养密度为15 000尾/亩。  相似文献   

2.
探讨在自然条件下 ,培育中华倒刺鱼巴鱼苗的因素。设计了不同的放养密度 ,观察记录了鱼苗在不同温度、不同体长阶段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中华倒刺鱼巴苗种培育的水花放养密度以 1 50尾 /m2 左右为宜 ,仔鱼早期生长较慢 ,2 0cm后生长较快 ,养殖水温以 2 8~ 32℃为最佳。试验共用鱼苗 5万多尾 ,通过 50天的培育 ,鱼苗体全长从 1 0cm长至 7 5cm ,尾重达 5 3g ,平均成活率达 96 8%。  相似文献   

3.
鳜鱼驯饲集约式网箱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黄龙滩水库驯饲大眼鳜 (Sinupercakneri)网箱集约化养殖试验与调研。试验表明 :采用 2 0口规格 5m× 4m× 2m ,网目 2a =1 5cm的有盖网箱 ,放养密度 70~ 12 0尾 /m2 共计 2 5 0 0 0尾 ,进行驯化养殖试验 ,结果驯饲成功率 10 0 % ,养殖成活率 95 % ;进行鳜鱼配合饲料驯养对比试验 ,其中 ,试验网箱 2口 ,饲料系数 2 5 8,养殖 4 5d平均净产 1 0 4kg/m2 ,生长速度与吃鲜杂鱼虾死饵对照箱类似 ,但生产每kg鳜鱼饲料成本下降 4 18元。在试验带动下 ,黄龙滩水库全库共放养集约式鳜鱼网箱 5 0亩 ,养殖大眼鳜 30 0万尾 ,其中 80 %驯化吃干或鲜死杂鱼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海南省海口市郊的二阶段养殖试验,对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饲料将红罗非鱼从鱼苗养殖至商品规格的生长表现进行了评价。在试验的第一阶段,红罗非鱼鱼苗分别放养在1口2.0亩(0.13公顷)和2口2.5亩(0.17公顷)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红罗非鱼4000尾/亩,并搭配放养白鲢鱼苗1000尾/亩(即红罗非鱼鱼苗60000尾/公顷和鲢鱼苗15000尾/公顷)。经62天饲养,红罗非鱼鱼苗从平均1.0g/尾长至51.3g/尾。平均饲料转化率为0.97:1。当罗非鱼长至50g以后进行重新放养,放养密度调整为红罗非鱼800尾/亩,鲢鱼200尾/亩(红罗非鱼12000尾/公顷和鲢鱼3000尾/公顷)。在110天的养殖期内,罗非鱼从50g长至平均573g,平均饲料转化率为1.16:1。从1g的鱼苗至573g的商品规格,整个养殖期为172天。在整个养殖周期里,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豆粕饲料和80:20池塘养殖模式,红罗非鱼表现出了优异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并在单个生产季节的有限时间里就从鱼苗养殖达到商品规格。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不同饲料、不同水质培育鳡鱼夏花鱼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培育前期的饲料应以豆浆为主,在鱼苗长至15~20 mm时,逐渐过渡到粉状饲料;鳡鱼在鱼苗阶段就能摄食活鱼苗,用活鱼苗作为培育饲料时,容易造成个体相差悬殊而相互残杀,影响成活率;水质不同主要会影响鳡鱼不同生长期的生长速度,对成活率的影响不甚明显;鳡鱼夏花塘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万尾/亩以内、池塘的面积不超过6亩时,鱼种规格整齐,成活率可达76.7%。  相似文献   

6.
池塘主养黄颡鱼不同放养密度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定池塘主养黄颡鱼的合理放养密度,选择3口池塘,鱼种规格为8 5g/尾,采取相同饲养方法,分别按45000尾/hm2、60000尾/hm2、75000尾/hm2放养。黄颡鱼2号池的成活率为93 6%,利润率62 1%;3号池成活率为91 2%、利润率为58 0%;4号池成活率为91 7%、利润率为55 0%。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出塘大规格鱼种的比例减少;从经济效益上分析3口池的利润率绝对值上有差异,但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成活率绝对值上有差异,经t检验差异也不显著。说明该试验各池间的放养密度差距太小,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饵料对江鳕稚鱼生长速度及成活率的影响,采用枝角类、水丝蚓、鲤鱼苗和配合饲料等4种不同饵料进行了江鳕稚鱼的饲养试验.21 d的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枝角类的稚鱼成活率最高,而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成活率最低.试验开始后的前2周,投喂枝角类的稚鱼生长速度最快;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生长明显最慢;自第3周起,投喂鲤鱼苗的稚鱼生长明显加快,到试验结束时,其生长速度超过了投喂枝角类和水丝蚓两组的稚鱼,全长相对增长率最高;而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其全长相对增长率最低.可见江鳕稚鱼对饵料有很强的选择性,在稚鱼生长初期,枝角类是保证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最优饵料.当稚鱼生长达到一定体长后,应及时调整饵料种类(投喂鲤鱼苗),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细鳞鱼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在水温14~18 ℃、微流水培育条件下,采用不同规格的挤压膨化饲料和不同的放养密度进行了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20 d的培育,放养密度为80尾·m-2时,取得了苗种成活率82 %、终末体质量37.72 g、特殊生长率为4.12 %·d-1和饲料系数1.66的良好效果。控制适宜的水温,合理的放养密度,使用配方科学的优质饲料,防治病害的发生等是苗种中间培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2001年6月27日将3 5万尾平均规格为2 2g 尾的金鱼放入0 267hm2试验稻田,放养密度为13 125万尾 hm2。经3个月的饲养,产金鱼3 3万尾,平均规格达20 5g 尾,成活率为94 3%,投饲料300kg,节肥860kg hm2,水稻增产600kg hm2,经济效益显著。实验证明稻田养殖金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冬季培育鲤鱼苗的饲料问题,从1981年冬开始,对鲤鱼苗的人工饲料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983年初研制成功“5号”人工开口饲料。用这种饲料直接喂养鲤鱼苗,可使其成活及正常生长。在鱼苗放养密度分别为20万尾/米。和10万尾,米^2,水中不合饵料生物的条件下,经过15天饲养,鱼苗体长分别可达到11—13毫米,体重可达15—22毫克,成活率为77—97%.5号饲料的成份为:粗蛋白36.7%,粗脂肪5.5%,粗纤维1.8%,水分8%,灰分19.0%,碳水化合物29%。  相似文献   

11.
国外简讯     
《水产科技情报》2001,(4):190-190
大白姑鱼生长的最适盐度  为测定盐度对大白姑仔稚鱼生长和成活的影响 ,进行了两次试验。第一次试验将 6日龄大白姑鱼苗分别放养在盐度为 5‰、1 2 .5‰、2 0‰、2 7.5‰、3 5‰的水体中养殖 1 4 d。发现大白姑鱼苗可在不同盐度中生长。根据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得出 6~ 2 0日龄鱼苗生长的最适水体盐度为5‰~ 1 2 .5‰。不同盐度水体中生长的大白姑鱼苗均不同程度地感染了腰鞭毛虫 ,但盐度为 5‰水中的鱼苗感染率最低 ,为 0 .2个 /尾。感染率随水体盐度提高到 2 0‰而提高 ,达3 3 .1个 /尾。而水体盐度继续提高至3 5‰ ,感染率则下降至 1 …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鱼种不同放养规格和密度对刺鲃网箱养殖效果的影响,2007~2008年,应用HACCP体系原理,在江西赣州市陡水湖进行了刺鲃鱼种不同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的网箱养殖试验.试验分5组,每组设3个平行,共15个网箱,分别为相同放养密度(80尾/m2)、不同放养规格(10、50、90 g/尾)和相同放养规格(50 g/尾)、不同放养密度(60、80、100尾/m2).结果表明,刺鲃鱼种的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均对网箱养成的商品鱼的规格、群体产量、饲料系数和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但对成活率的影响较小.刺鲃网箱健康养殖以每m2放养规格为50 ~100 g/尾的鱼种60~80尾为宜.  相似文献   

13.
卵形鲳鲹深水网箱养殖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恒光  周银环 《渔业现代化》2009,36(4):33-36,41
为了研究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适宜的放养密度,在一组4个深水网箱中分别按照40,50,60,80尾/m3的密度,放养规格12~14 g/尾的卵形鲳鲹苗种进行为期100~122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40~50尾/m3放养密度的各项生长指标优于60~80尾/m3,40~50尾/m3的日均增重、饲料系数、成活率和利润分别为4.32~4.23 g/d、1.75~1.80、91.7%~90.3%、43.0~44.6元/m3,60~80尾/m3分别为3.83~3.12 g/d、1.92~2.10、89.6%~86.4%、23.4~-17.4元/m3.过高的放养密度不利于卵形鲳鲹生长,并且增大了饲料系数,增加了养殖成本.在深水网箱中放养规格为12~14 g/尾的卵形鲳鲹,养殖密度以40~50尾/m3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不同饲料对草鱼鱼种养殖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菜粕、混养鱼破碎料、草食性鱼种专用料饲养草鱼鱼种 ,经过 15 2d饲养试验 ,饵料系数为5 0 9、 1 4 4、 1 36 ;鱼种成活率为 39%、 6 5 %、 76 % ;每公斤鱼种增重饲料成本为 4 83元、 3 0 2元、 2 91元 ;0 32hm2 水面净收益各为 - 6 4 8元、 396 6元、 5 32 8元。草食性鱼种专用营养水平高于混养鱼料 ,其生长速度、成活率、产量、经济效益明显优于混养鱼料。鱼体化学组成、肥满度、内脏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测定生物饵料量、合理放养密度及饲养过程中水体交换量对鲤鱼苗种生长的影响,共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生长实验。实验鱼苗平均长度10mm,下塘时除15号池生物饵料量较少外,其它三池均做到适时下塘。15号、8号池放养密度为600尾/m^2,18号、13号池放养密度为300尾/m^2。其中18号池的换水量较大。结果表明,人塘时生物饵料充足、按合理的放养密度放养、水体交换量大的池塘鱼苗生长快、体质壮、成活率高。相反则鱼苗生长慢、体质弱、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16.
周李柳  但学明  刘丽  甘炼 《水产科技情报》2014,41(4):199-200, 204
为探索花鳗鲡的苗种培育技术,2013年在温棚水泥池中进行了花鳗鲡苗种的培育试验。试验水温在28~30℃,每池放养苗种12万尾,放养密度500尾/m2。放养后60 d内饲喂水丝蚓,60 d后投喂鳗鱼配合饲料。试验结果:经过150 d的培育,投喂水丝蚓期间的饵料系数为6.65,成活率为99%;投喂配合饲料期间的饲料系数为1.70,成活率85%。  相似文献   

17.
用5口面积均为2亩的池塘进行德克萨斯选育品系斑点叉尾(鱼回)夏花至鱼种的培育,放养密度每亩6 000尾,饲养111~114d,斑点叉尾(鱼回)平均尾重从0.08g长至43.55g,饲料系数1.31,成活率85.1%,平均亩净收入1 721.64元,投资回报率53.9%,显示了良种斑点叉尾(鱼回)苗种良好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平均体长(0.92±0.034)cm、平均体重(8.10±0.120)mg的四倍体异育银鲫新品种"长丰鲫"苗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培育密度下鱼苗的生长及成活情况。试验结果显示:较低密度(300尾/m~2)的池塘和中间密度(600尾/m~2)的池塘苗种生长效果(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3.3%/d和13.2%/d)显著高于高密度(1 200尾/m~2)池塘,苗种成活率随着密度的增大从74.7%下降到66.5%。研究表明,放养密度的增大不利于长丰鲫苗种的生长和成活,密度过小不适宜实际生产的运行,因此控制合适的放养密度能促进鱼苗的快速生长以及提高产出投入比。  相似文献   

19.
花(鱼骨)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水荣 《淡水渔业》2005,35(2):53-54
采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网箱养殖花鱼骨商品鱼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水库利用 5m×5m×2. 5m的网箱, 放养规格为 56~60尾 /500g的花鱼骨冬片鱼种, 放养密度在 500~600尾 /m2, 经分养后养殖密度在 80尾/m2左右, 投喂含粗蛋白 40% ~42%的膨化沉性配合饲料, 经一周年养殖, 花鱼骨平均规格 213. 2g/尾, 平均成活率 86. 8%, 平均单产 16. 2kg/m2, 平均饲料系数 1. 34, 单位平均净收入为 226. 8元 /m2。  相似文献   

20.
为测定放养密度对池塘精养加州鲸鱼生长、成活和水质的影响,美国肯特基州立大学水产养殖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使用体重122±2.7g的加州鲈鱼进行了试验。将加州鲸鱼分别放养到6个0.04hm2的上塘中,放养密度分别为6175尾/hm2和12350尾/hm2,投喂含蛋白质44%的浮性颗粒饲料,日饱食投喂一次,养殖12个月,池塘水深1.5m。捕获结果表明:高密度放养的加州鲸鱼产量较高(4598kg/hm2),饲料系数较低(2.3)。低密度放养加州鲸鱼的产量仅为2345kg/hm2,而饲料系数为3.3高密度放养的鱼个体重、体长、成活率与低密度地中的鱼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