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前景刺参为海参的1种,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木盾首目,刺参科。刺参科主要经济种类有绿刺参、花刺参、刺参。而目前价格最高的是产于黄渤海的刺参和南海的梅花参,特别是刺参,其经济价值可称为参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刺参保健价值认识的深入,刺参消费市场开始启动。旺盛的市场需求导致刺参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从而直接刺激了刺参养殖,使蓬莱市的刺参增养殖生产快速发展,现已成为继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养殖浪潮之后兴起的又1个新的支柱品种,其发展速度之快、经济效益之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3.
刺参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海珍品,其营养价值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刺参的基本营养价值,刺参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养殖品种、养殖时间、生长季节、养殖方式对刺参营养价值的影响,不同地域刺参的营养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活性污泥饲料对刺参养殖水质和刺参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情况,以及刺参体壁营养组分和肠道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以体质量(0.97±0.09)g的幼刺参为试验对象,在水温(14±1)℃养殖槽内饲养60 d,研究在刺参商品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活性污泥对刺参养殖水质和不同养殖阶段对饲料的消化率、体壁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添加污泥组24 h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化学耗氧量含量较高外,投喂海参商品饲料和添加活性污泥饲料的上述指标均较低,溶解氧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大。投喂活性污泥和商品饲料的刺参对饲料的吸收率及其对蛋白质、脂肪、总糖的表观吸收率相比污泥组较高,在活性污泥组中以投喂20%和30%的活性污泥效果最佳。刺参体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总糖)含量与刺参对饲料相应的营养组分的吸收率大体上呈正相关系。投喂商品饲料和投喂20%、30%活性污泥的刺参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比活力较污泥组高,各组消化酶比活力在前后两个周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饲料中添加适量活性污泥不会对养殖刺参水质造成危害影响,同时活性污泥饲料易于刺参消化吸收,能够改善刺参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制剂对刺参生长、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在商品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025%、0.050%、0.100%、0.200%和0.400%的活性酵母制剂,配制6种试验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重为(4.0±0.1)g的刺参6周。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5头刺参。6周的养殖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10头刺参,每头刺参通过体壁注射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菌悬液0.1 m L(菌悬液浓度为1.5×109CFU/m L),观察记录灿烂弧菌攻毒14 d内的累计死亡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制剂能显著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P0.05),刺参特定生长率在添加量为0.200%时最高。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制剂后,刺参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P0.05);活性酵母制剂添加量为0.050%~0.400%时,刺参体腔液中溶菌酶(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活性酵母制剂添加量为0.200%~0.400%时,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活性酵母制剂添加量为0.400%时,刺参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制剂可降低攻毒14 d后刺参的累计死亡率,活性酵母制剂添加量为0.200%时,累计死亡率最低。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制剂可促进刺参生长,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综合分析刺参的生长、免疫力和抗病力以及实际生产情况,刺参饲料中活性酵母制剂的适宜添加量为0.200%~0.400%。  相似文献   

6.
《山东饲料》2009,(8):32-32
你吃过白色的刺参吗?今后将有机会一饱口福。记者14日从中围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和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的白刺参苗种人工繁育项目近日获得突破性进展,经人工刺激繁殖,40头刺参顺利产下了1.5万头纯白色的“参宝宝”。据查证,白色刺参苗种人工繁育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7.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一种营养和经济价值高、滋补功效强的优质海参.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持续上升,刺参全产业链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和国民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总结了刺参的自然分布和人工养殖现状,对刺参的营养品质与特点、生物活性物质与功效、营养强化与加工方式等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综述刺参生物能量学的概念,能量收支方程中各组分研究概况,并介绍环境因子、营养因子及内源因子对刺参能量收支及各组分的影响,以期为刺参配合饲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19,(18):42-47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蛋白质营养代谢机制,本实验通过配制高、中、低蛋白质水平的饲料投喂刺参进行养殖实验,利用传统营养与饲料学方法,研究了刺参在不同蛋白质营养条件下生长性能、氮收支方程和机体氨基酸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刺参摄食11%蛋白水平饲料时特定生长率最高(1.72%/d);刺参摄食蛋白质水平为11%饲料时氮收支方程为100C_N=40.76F_N+20.19G-N+39.05E_N,生长氮占摄食氮比例最大达到20.19%,显著高于1%和21%蛋白水平饲料组。氨基酸分析表明,刺参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和色氨酸,11%蛋白水平饲料组鲜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最高,11%和21%蛋白水平饲料组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1%蛋白水平饲料组。该成果将为刺参蛋白质营养需要量的确定、生态型营养与饲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蓬莱市北方海水育苗有限公司于2007年承担了《蓬莱市2007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蓬科字(2007)第5号文科研项目"刺参工厂化生态节能型养殖模式研究"。该项目以大棚无公害养殖技术为依托,利用微生物制剂(光合弧菌、蛭弧菌等)进行刺参养殖,通过控制水温,解除刺参养殖的夏眠和越冬技术,从而有效解决刺参养殖成活率低、养殖周期长的弊端。该项目在2007年试验面积为5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1.
茯苓多糖对刺参体腔液中免疫因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煎煮法提取茯苓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得茯苓多糖的含量为50.57%。利用分光光度技术,分析茯苓多糖对刺参体腔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补体C3含量的影响。试验组向各组刺参体腔内分别注射质量浓度为0.6、1和1.4mg/mL的茯苓多糖溶液500μL。在注射免疫增强剂后第2、4和6天,检测AKP、LSZ和SOD活性及补体C3含量。结果显示,注射后6d内,试验组刺参体腔液中LSZ活性、SOD活性、补体C3含量及AKP活性分别在第4、4、4和6天达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分别为对照组的5.5倍、1.2倍、2.6倍和1.5倍。注射0.3mg茯苓多糖的刺参AKP和LSZ活性高于另外2组,注射0.5mg茯苓多糖的刺参SOD活性和补体C3含量高于另外2组。研究结果表明:茯苓多糖能提高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可作为刺参免疫增强剂使用,有成为刺参饲料添加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大连湾地区健康的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中分离出的一株芽孢杆菌B4,经检测,发现该菌株具备产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力。试验采用1亿CFU/m L质量浓度的B4菌液投喂刺参,并于投喂后第0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取刺参体肠道,检测刺参肠道内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脂肪酶(LPS)、淀粉酶(AMS)和蛋白酶(Protease)的活性。结果表明:第14天和第28天,添加B4组的刺参肠道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4组的AC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用添加芽孢杆菌B4的饲料饲喂刺参,肠道内淀粉酶活性在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时,B4组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8天时,B4组的肠道内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芽孢杆菌B4具有良好的产酶特性,且对刺参肠道免疫酶具有良好的刺激效果,可作为刺参饲料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3.
海参(Sea cucumber,Holothurians)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目前我国养殖、食用和研究的海参主要是北方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刺参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和经济价值,是我国传统的海珍品.山东省和辽宁省大力发展刺参养殖业,使其一跃成为中国北方沿海水产养殖的重要新兴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白燕  王维新 《饲料工业》2012,33(20):28-32
为探求更有效、更便捷地测定刺参肠道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与纤维素酶的活性方法,以刺参肠道组织10倍重量的磷酸缓冲液通过匀浆获得粗酶液。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刺参肠道内蛋白酶活力,使用3 ml粗酶液,酪氨酸的回归方程为y=0.000 4+15.028 9x,决定系数R2=0.995 5;采用淀粉-碘法测定淀粉酶活力,使用粗酶液0.3 ml;采用聚乙烯醇橄榄油乳化液水解法测定刺参脂肪酶活性,使用粗酶液5 ml;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刺参纤维素酶活力,葡萄糖标准曲线方程为y=0.005 8+0.059x,决定系数R2=0.998 0,使用粗酶液2 ml。由于刺参所摄食的饲料组成不同,其饲料中的组成成分对这4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就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新华社青岛7月16日电(记者张旭东、徐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6日宣布,这个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完成刺参基因组测序和组装。这一研究成果对刺参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有助于推动我国刺参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5种不同海参人工配合饲料对刺参进行长达60 d的养殖后生长指标及免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刺参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蚯蚓粉,可明显提高刺参的增重率(P≤0.05)及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在饵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复方中草药可大幅提高刺参的成活率及各种免疫活性。因此,蚯蚓粉和复方中草药可作为一种很好的刺参饲料的配料;而紫贻贝、扇贝及海带作为原材料廉价易得,不影响海参的正常生长,添加混合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更符合海参生长需要,提高海参养殖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群的组成与营养消化、生物屏障、免疫防御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对动物机体健康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总结了刺参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并对刺参肠道菌群的应用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刺参免疫系统及其免疫增强剂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棘皮动物的免疫系统和机制,以及不同免疫增强剂对棘皮动物免疫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今后开发刺参免疫增强剂,评定刺参免疫力,防治其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酵母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在基础粉料中分别添加0%、1%、2%的高活性干酵母,在水温(16.0±2.0)℃,盐度(30.0±2.0)PSU条件下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2%的酵母均显著提高了刺参肠道淀粉酶的活性(P0.05);2%酵母组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76.29%(P0.05);饲料添加酵母对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干酵母能降低刺参肠道内异养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其中2%酵母组的异养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总数均显著降低,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51.47%和52.11%(P0.05);添加干酵母能显著降低刺参肠道内弧菌数(P0.05),并显著提高刺参肠道中酵母菌数含量(P0.05)。综上所述,酵母能提高刺参消化酶活性和改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作为刺参养殖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仿刺参生长、消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为主要成分的微生态制剂,其活菌数为1.0×10^9CFU/mL,在配合饲料中分别按0(对照组)、10、20、30和40mL/kg的添加量添加,配制5种试验饲料,经混合放置9~12h后,投喂初始体重为(15.36±0.19)g的仿刺参30d。试验用仿刺参饲养在25L的塑料箱中,每箱中放置仿刺参10头,每种试验饲料投喂3箱仿刺参。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10、20mL/kg微生态制剂的试验组仿刺参各项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中添加30、40mL/kg微生态制剂的试验组仿刺参出现个体吐脏现象,吐脏率分别为13.33%、26.67%,微生态制剂的有益效果明显减弱。2)仿刺参消化道中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随着微生态制剂添加量的增加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峰值分别出现在添加量为20、20、30mL/kg时。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的4个试验组仿刺参体腔液中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微生态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而溶菌酶(LZM)活性则随着微生态制剂添加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添加量为30mL/kg时达到最高。由试验结果可知,当饲料中微生态制剂添加量不超过30mL/kg时,可有效促进仿刺参的生长和消化,提高仿刺参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