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普洱茶因具有长期收藏品饮价值和良好的保健作用而深受国内外许多“饮者”所喜爱。藏普洱、品普洱渐成时尚;成为一种独特的“普洱茶文化”。然而,在喝茶的众多消费者群体中,能够判断红、绿茶品质好坏的人很多,但有能力判定普洱茶等级的人却很少。笔者对云南普洱茶多年生产、研究的基础上,从云南普洱茶分类和加工过程着手,分析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云南普洱茶的几种鉴别方法,旨在为云南普洱茶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振军  刘勤晋 《茶叶科学》2014,34(3):205-212
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真菌的参与使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品质,本文对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真菌的种类、真菌对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不属黑茶的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芳华 《中国茶叶》2005,27(1):38-39
云南普洱茶是唐宋以来就久享盛誉的传统历史名茶.一千多年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长期以来,我国权威茶叶书籍和茶叶辞典,都把普洱茶列入黑茶类.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将普洱茶作为条形黑茶之一,<中国茶经>(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将普洱茶归于黑茶类,<中国茶学辞典>将普洱茶称为黑茶或绿茶的一种,<中国名茶志>载:"普洱茶为历史名茶,属黑茶类."<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同样将普洱茶析为:"产于云南思茅、西双版纳和昆明、宜良的条形黑茶".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11,(4)
普洱茶是我国独有的茶叶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同时,普洱茶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普洱茶生产有利于云南茶叶结构调整和茶农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5.
普洱茶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洱茶在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中为黑茶类,属于后发酵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茶的晒青绿毛茶为主要原料,经“沤堆”、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普洱茶具有滋味醇厚回甘和独特的陈香,以及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港澳同胞把普洱茶称之为“养生之妙品”,“不可一日无”的保健饮料;而在东南亚、日本和西欧也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的美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1普洱茶名称的由来云南是世界上茶树的原产地,同时也是普洱茶的故乡,古今中外久负盛名。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自云南省普洱府,产倚邦、攸乐、革登……六茶…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茶艺     
王绍梅  宋文明 《福建茶叶》2010,32(12):56-59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有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之分。冲泡普洱茶,要把握好器皿选择、投茶量、水温、润茶、浸润时间等要素,才能充分展现其品质特点。普洱茶的茶艺设计要充分表现普洱茶自然、古朴的韵味。  相似文献   

7.
我国茶叶品种丰富,名优茶种类繁多,普洱茶是我国茶叶大院中的名门望族,具有“内涵丰富、保健显著、利于存贮”三大优势因素,并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成为普洱茶的重要支柱,它们使普洱茶持续发展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8.
普洱茶“陈化生香”及其科学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茶"越陈越香"来自于普洱茶发展的民间经验和总结,其概念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受到不同质疑,但普洱茶耐贮藏,经一定时期良好贮藏的普洱老茶比新茶更好喝,普洱茶贮藏具育良好的投资功能,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的研究表明,经过一定时期良好的贮藏处理后,感官和理化分析两方面都证实了陈化后普洱茶风味品质的提高。提出普洱茶"陈化生香"的科学概念和阐释,"陈化生香"并不是指陈化中普洱茶香气绝对量的增加,而是指香气和香型变得更优雅柔和,丰满而不妖艳;滋味变得较滑口生津,回甘加强,饱口而不刺激;汤色变得更加明亮,色度加深的方向发展。"陈化生香"是普洱茶最重要的本质特征,良好环境条件下普洱茶长期贮藏,卫生品质才能得到保证,因此陈化加工不是随心所依地将普洱茶听之任之的收藏摆放,而是要通过良好的贮藏技术和条件下使其品质向好的方向发展,陈化应该是普洱茶加工的重要工序。  相似文献   

9.
普洱茶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普洱茶生茶、熟茶和无咖啡碱茶水浸出物,然后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并对三个实验组的菌体个数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三个实验组的菌体个数均少于对照组,说明无论是普洱茶还是无咖啡碱茶都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普洱茶实验组与无咖啡碱茶实验组之间无显著区别,普洱熟茶比生茶的抑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浅析普洱茶品牌定位点的挖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芸 《茶叶》2007,33(2):105-107
普洱茶目前正成为世界性饮料消费热点,普洱茶生产企业如何借着这股热浪,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成为普洱茶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从普洱茶市场营销的一个侧面——品牌定位点的角度,分析了如何挖掘普洱茶品牌定位点,从而建立普洱茶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方式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品质差异,分别采用数控与传统两种发酵方法将茶叶加工成普洱熟茶样,分别对感官品质及主要理化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两种发酵方法普洱熟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数控设备发酵的普洱熟茶样感官品质整体低于传统方式发酵的普洱熟茶样,同时两种方法发酵的普洱熟茶各品质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品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数控设备发酵的普洱熟茶样和传统方式发酵的普洱熟茶样主要理化成分含量总体差异不大,除水分、咖啡碱和酚氨比差异显著(p <0.05),其他均不显著,但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方法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样综合品质优于数控发酵的普洱熟茶。试验结果可为普洱熟茶发酵技术的研究及普洱熟茶的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普洱茶发展历史三阶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普洱茶是云南茶业的一枝金花!现代普洱茶特指云南省版纳、思茅、昆明、下关等地用云南大叶种晒青绿毛茶经精制整理或蒸压成型后长年贮存陈化获得的产品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技术改革创新,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绿毛茶经增湿渥堆及后熟陈化制得的产品,具有干茶色泽褐红、条索肥壮重实、耐贮耐泡,茶汤红浓明亮、陈香显著、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褐色柔软的特点.据科学研究表明,现代普洱茶具有消食去腻、减肥防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等多种保健功能.随着这些保健功能被科学证实,普洱茶日益受世人所关爱,韩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对普洱茶的消费不断升温,并冠以"减肥茶"、"窈窕茶"、"益寿茶"等美称,普洱茶年产销量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600多吨上升到2001年的近2万吨,其增长幅度为我国各特种茶之冠.近几年来,普洱茶却一度出现供货紧张的状况,陈年老普洱茶更是成为广大客商求购的抢手货.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对普洱茶的消费需求也以大城市为先导迅速增加.可以断言,普洱茶必将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功能更广泛地为国内外消费者所喜好.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其浓重的文化气息和对人身体有益的饮用效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式饮品层出不穷,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建立茶叶品牌和开拓茶叶市场,由于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更高效更便捷地推广茶叶,从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以普洱茶为例,通过分析普洱茶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找出制约普洱茶市场发展的因素,总结提出茶叶市场电子商务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探讨普洱茶茶膏的传统加工工艺,结合作者自身加工经验,针对普洱茶茶膏的加工工序以及各道工序应注意的事项和相关参数,阐述个人观点,期望能够对提升茶膏品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越陈越好--普洱茶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记载普洱茶原指以云南普洱县为中心生产、集散的茶叶.以前是销往西蕃之地换取牛羊马匹.时至今日,丝茶之路、茶马古道还静静地留在历史的长河中.近几年,茶叶消费市场在悄悄地变化,喝普洱茶的人多了,批发市场内占多数份额的铁观音、单丛、绿茶的商家也向普洱茶转营了,经营云南普洱茶的铺子越开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茶友们一支、二支甚至上吨的普洱茶往家里收藏.据调查显示,这一现象正在全国各地蔓延,普洱茶的热潮在国内掀起,问起个中原因:一是相中它的保健功效,降血脂、降胆固醇、消脂去油腻、醒酒解渴、促进新陈代谢、美容养颜、排毒减肥、养胃消炎……二是相中它的升值潜力,距今八十多年保存完整的一片约357克的古董茶饼,市值约三万八千元,距今四十多年约357克茶饼市值也一万八千多元,在市场上还未必能出钱就随便买到呢.也正是这些原因,市场上讲述普洱茶的书籍也多了,五花八门,不难从书中翻阅到其中一句"普洱茶越陈越好".茶友口中经常也挂着"普洱茶越陈越好"这话,到底何为"越陈越好"众说纷纭,以下是本人对普洱茶的一些理解,希望与茶友交流,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6.
《广东茶业》2007,(2):29-29
2007年4月6日,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在云南省普洱市揭晓,我会穆有为会长、苏荣新副会长榜上有名。本届评选活动根据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评比规则,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云南省茶业协会和云南普洱  相似文献   

17.
杨慧  张帆  曹振辉 《茶叶通讯》2010,37(2):11-14
普洱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品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但有关普洱茶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本文从化学成分和功效方面综述了普洱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购买行为5W1H分析法是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通过该方法来分析普洱茶消费者购买行为,提出普洱茶企业应当从开发更多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加强主管部门监管普洱茶市场、积极打造自有品牌、培育普洱茶文化四个方面开展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19.
段红星  杨娜 《茶叶》2011,37(3):150-152
本文随机选取了产自云南的三个普洱熟茶茶样和产自广西的三个六堡茶茶样,分别对其主要内含成分(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进行测定,其后,对六个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旨在分析比较普洱熟茶和六堡茶的品质特点及差异。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普洱熟茶和六堡茶都各具地方特色,品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专家论普洱     
正普洱茶"南强北弱"有其历史原因。首先,广东历来都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省,广州和珠三角地区历来是普洱茶的消费主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俗称"普洱熟茶"工艺),1 950年代在广东首创,这一技术使普洱茶生产方法由过去长时间自然储旧发酵变为人工加速发酵,生产周期由一两年缩短至两个月内完成,实现了普洱茶生产的大飞跃,从此出现了渥堆发酵生产的普洱茶,开始了普洱茶的工业化生产。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